某IPO,满足发行条件,但吃相实在太太太难看
高考
加油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连着两天聊了投行的动态,我们来看看一个一言难尽的IPO案例。
5月9日,深交所受理了华耀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耀光电”)的创业板IPO申请,公司主营业务为单晶硅棒、单晶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基本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及募投项目情况如下:
华耀投资直接持有华耀光电16,700万股股份,占华耀光电本次发行前股本总额的70.46%,系发行人的控股股东。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华耀光电的实际控制人为荀耀、姚晶、荀建华。
表面上来看,这是一家业绩飞速增长的企业,收入和利润水平如同坐火箭般串升。一般这样的企业,交易所往往会关注企业的业绩到底是一时的,还是可持续的,即有没有持续盈利能力。
而笔者感兴趣的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等一行:荀建华、荀耀以及副总经理姚志中。
曾从A股套现30亿的人
荀建华一行人此次通过IPO要募集近30亿元,似乎这位大佬对30亿这个数据有一种执念,当年,他瞒天过海,从A股套现30亿,令监管震怒。
荀建华2003年成立亿晶光电。2011年,亿晶光电借壳海通食品登陆A股,成为A股第一家专业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伏上市公司。荀建华跟所有借壳上市一样,签署了对赌协议,2010年到2013年,总计要完成13.62亿元的净利润。很遗憾,他和亿晶光电没有完成对赌。
第一年业绩好于预期,第二年业绩直接大降,第三年直接干亏损,好嘛!对赌失败的荀建华负债超过10亿元。为了还债,荀建华将2.35亿股亿晶光电出售,对价30亿元。说实话这次重组的业绩真实性,或许监管还可以关注下呢。
但是转让的过程属于是悄悄撤退。世界上没有不漏风的墙,交易所问询亿晶光电,亿晶光电三番五次说公司不存在控制权让渡的默契及相关安排。交易所一看,只问询不行,那就监管谈话。2017年5月,亿晶光电才披露了控制权转让的事。股民愤怒了,老板悄悄地撤退,这是妥妥的虚假陈述啊,于是亿晶光电被告上了法庭。
如今荀建华又卷土重来,在华耀光电的股东及董监高名单内,上述被处罚的刘党旗,原是亿晶光电董秘,后曾在华耀光电任监事;孙琛华原在亿晶光电任财务总监,现在华耀光电任审计部负责人。这还真是人尽其用啊。我们来看看这几乎原班人马是怎么来的。
前次借壳上市VS本次IPO
前次重大资产重组中亿晶光电的主营业务及股东情况如下:
而本次寻求IPO的华耀光电的主营业务及董监高情况如下:
换了一个壳,重新再上市?这只是其中一些方面,还有吊诡的事情:
前次重大资产重组的中介机构如下:
而本次IPO的中介机构情况如下:
好吧,除了当年承担独立财务顾问角色的湘财证券换成了如今的保荐机构银河证券,其他的会所和律所都还是原来的合作方,甚至签字会计师的人选都相当于没有变,毕竟人熟好办事嘛。
说实话,就这企业,它目前确实可能符合上市条件,虽然他的董事等人在此前受到过监管关注,但是那毕竟已经是数年前的事情,毕竟已经脱离在报告期以外了,就发行条件来说,报告期外被监管关注过也不属于发行障碍。这么一看,各位读者对这家公司印象是如何呢?你是觉得他就是老老实实的做事业的,还是说……
就这么一套原班人马再战IPO,你明明知道他最可能的、最深处的目的,但是你好像还找不到理由直接BAN掉它。
说实话,笔者对太阳能或者说光伏零部件供应商和光伏电站建设方的IPO项目一直是打个问号的态度。这些公司的业绩完全取决于报告期那几年有没有光伏电站在建,有,则业绩飞上天,没有,则业绩直接亏损掉,波动性实在太太太大了,这比建筑工程项目企业、环保工程项目企业的周期性波动还要大,而且可持续性好像也不如上述两个行业,所以会不会也出现像此前重大资产重组那样,上市后第一年业绩不错,第二年业绩大降第三年亏损,甚至说第一年就亏损呢。总之我这是一家之言、仁者见仁吧。
倘若这家公司上市了,它会不会又成为实控人**、**的工具呢,笔者不敢下定论,毕竟人性也是会变的。目前该项目已经被下了第一轮反馈,监管机构会关注到那些问题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无外乎有人形容说,这可能是目前的一大笑话了:
这项目最终命运如何,就看监管机构怎么定性了。
当然前文观点只是笔者的观点,可能认知有错误,欢迎不同观点讨论。
往期文章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投行实务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