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强势涨停!未来还能走多远?

萝卜投研 Datayes投研 2022-06-19

储能上演涨停潮!连续下挫7月“晚节不保”, 8月能否极泰来?

周五沪深两市双双低开,开盘后快速下探,盘中持续走低下一度吞噬周四反弹成果。此后,钢铁、煤炭有色以及金融股等一度拉升,并且在科技股的提振下,共同带动指数大幅回升。而午后上演同样的走势,指数高位跳水走低,尾盘又重新拉升回归,全天一波三折。

从盘面看,储能概念股掀起涨停潮。萝卜君认为,储能的上涨算是光伏和锂电池的一个分支补涨方向,在整个新能源发展的大背景下,储能市场空间确实越来越大。周四宁德时代公布的钠离子电池,市场预期未来在储能领域有望大规模应用,钠离子电池具备较大的成本优势,同时可循环次数和能量密度方面也是仅次于锂电池的,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尚没有规模化量产,一旦后期技术成熟储能领域有望进入快速增长期,同时储能整个产业链:逆变器,变流器,能量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等等整个大产业链都迎来了上涨

另一方面,最弱的板块白酒,周五继续大跌,龙头五粮液,茅台又创出了年内新低,这波蓝筹崩了。从周四公布的一份公募基金上半年减持个股名单可以看出,其实大资金对于蓝筹股而言整体以出为主,部分个股卖掉了80%以上的仓位。所以,主力资金借机撤离白酒,这也是大盘下跌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受到港股大跌的影响。因为A股市场很多蓝筹股都在港股上市,所以,港股下跌影响最大的就是A股,券商、银行等蓝筹股全线大跌,这些板块的下跌也是带动了大盘回调。

第三个原因就是周四大盘上涨没有放量,周五开盘大盘5日线就已经下移到了开盘点位附近,受此压力,大盘出现回调也是很正常的。 

聪明的投资者会注意到,大盘虽然下跌,但外资逆势流入超过20亿元,这是外资连续第三天流入。萝卜君认为,以前大家诟病蓝筹股估值太高,但这波整体回调过后,其实部分蓝筹估值已经回归到合理区间,甚至部分估值已经到底了,所以中长期来看蓝筹虽然走势低迷,但也到了逐步建仓的时间。 

周五是7月收官之战,沪深股指均以阴线收官。自7月以来,指数先跌后涨,一度站稳3500点。但最后的这几个交易日,风云突变,7月23日市场放量走低下,随后迎来连续的大跌,沪指快速下探3312点,而且迎来全年低点。尽管随后出现了单日报复性的反弹,但市场分化格局依旧,重心下行的趋势也未出现明显的变化。

技术上沪指仍处于寻底阶段,中短期均线依然向下形成空头,最近3个交易日沪指都是探底回升的走势,但依然未能站上5日均线。周五量能有所放大,可以看到沪指5日均线附近多空分歧加大。

一句话:综合判断市场空头形态很难在短期扭转,市场仍然在试探底部的过程,可以降低手中仓位,等待底部信号。

昨日,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再一次明确的指出,要加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紧接着,今天储能的相关概念股就开始一路上涨,那么,萝卜君就和大家聊聊储能吧。
数据来自:
储能新市场
为了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单位发电量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了大幅下降。与此同时,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高,这充分可以说明,电气化是大势所趋。
在这样的趋势下,全国风电装机大幅增加。同时,叠加光伏逐步进入全面平价期,光伏装机在去年也实现了60.1%的增长
在之前的文章里,萝卜君也说过在未来,新能源发电或将成为主旋律。但是一直在说新能源发电的好,今天再说点不好的,那就是新能源发电容易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这样就会存在随机性和波动性,很难达到电网要求用电频率的稳定运行。
然而在新能源电力增加的情况下,更是给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带来挑战。在这时,储能就可以起作用了,其可以使这些电功率保持在额定工作的状态,既可以减少损耗和碳排放,也可以减少些电力供需的矛盾。
关于储能,大家对其的理解可能比较泛泛。其实,储能主要包括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和电磁储能。
其中的机械储能以抽水蓄能为主,就是利用过剩电力将水从下池水库抽到上池水库转化为重力势能储存,这个过程的转换效率在70%-80%区间,因为这项技术目前比较成熟,而且建设成本相对较低,转换效率也还可以,所以是目前最主要的储能形式,主要应用于大规模用电。
此外,还有电化学储能其主要以锂电池、铅酸电池和全钒液流电池为主,其中锂电池储能的转化率可超过90%,而且产业链配套技术更加成熟,所以在这三种电池中,锂电池储能的占比最高,达47.6%。甚至锂电池储能在全球范围内占比更高,达到71.5%。
这里,要和大家说,电化学储能是呈现周期性的,在2017年储能政策出台后,电网储能实现432.6%增速的增长,但在2019年,发改委明确储能设施成本不得计入配电价后,使得成本变高,电化学的储能增速有所放缓。所以可以看出,电化学储能是受政策影响而呈现周期性变动。
现在,在“碳中和”目标提出后,受政策的支撑,电化学储能又有了增长的动力。而且,作为储能电池主要原材料的磷酸铁锂,在今年的价格因为技术的进步出现了0.5-0.6 元/Wh的降价,使得了锂电成本下降,再一次促进电化学储能进入了发展期。
最后的电磁储能则更适用于放电时间短且迅速的功率型储能,应用相对前两者较少。所以综合这三种储能来看,在机械储能为主的基础上,电化学储能高速发展,多重因素给储能行业带来的新市场。
目前,储能形式正在从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换,存储形式也从化石燃料转化为以电能为主,这或许在另一层面说明着,电化学储能是大趋势下的方向。
储能新格局
目前,全球的储能市场主要以中、美、欧三国来影响。其中,美国是因为体制健全与政策补贴,来支撑储能全面发展而欧洲则是高电价下,存在天然配储需求,其中电价最高的德国,工业电价平均1.26元/KWh,居民电价平均2.31元/KWh,而光伏配储能可降低德国居民72.7%的用电成本,因此也就催生了天然配储需求。
最后,再看中国,总的来说是受政策影响激发了储能动力。各省份纷纷出台鼓励或强制配置储能政策,使得去年新投运项目中投运规模出现高速增长。
文章开始也提到了,就在本月发改委明确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除抽水蓄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要求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GW以上较2020年累计3.3GW提升近十倍。未来储能需求可谓是被支撑着向好的。
储能各环节标的
储能各环节参与的企业主要包括材料类企业、电池类企业、设备类企业和设计类企业。其中储能电池和储能变流器占总成本比重约60%和15%,所以这两个领域有望率先受益于储能需求的爆发。
其中,电池类企业,16年储能电池供应商前十中动力电池企业仅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和中航锂电,装机规模较小,到了2020年,力神电池、亿纬锂能和比亚迪进入了前十,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其中锂电巨头宁德时代出货量从15MW提升至588MW,五年复合增速达108%。
但宁德时代即使在绝对龙头的地位上,仍在努力向前。公司陆续拓展产业链,上游已经切入到了锂、钴、镍、三元材料、磷酸铁锂材料等环节,下游又与星云股份、科士达合作开发储能变流器及系统集成,与各大公司展开业务合作,全面的发展去巩固龙头地位,成为了上半年股市的一大亮点。
储能变流器方面2020年国内储能变流器供应量实现大幅增长,前十名累计出货量较同期增长了117.53%,达1.27GW
其中阳光电源依托在光伏逆变器领域市占率优势,自2019年起,持续保持着国内储能变流器和系统集成供应市场份额第一,在上个月,阳光电源与国家电力签署了合作协议,表示会继续深化储能业务合作,这更将有助于公司稳定住上下游资源,进一步提升市占率。
此外,上海电气通过与国轩高科合作成立了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其储能交流器的出货量也实现了大幅增长。
说了这么多,现在储能概念的涨势大家应该已经看到了,但回过头来想,这都是建立在政策出台的基础上,如果短期概念热度下降,或者未来,政策出台发生变化,或者一些发电补贴下跌,都会影响储能投资的积极性下降。
而且,目前未来发展向好的电化学储能主要以锂电池储能为主,但近日钠电池的应用概念出现,这是否会出现一些技术迭代,导致储能需求发生变化也是短期内不可确定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对历史数据的客观分析,不构成任投资建议,不对用户依据本文做出的任何决策承担责任

获取更多深度逻辑,以及更多高确定性的成长型公司,请点击最上方蓝字,关注萝卜投研公众号!

涨逾577%!“第一股”来了!

跌傻了 ?这个赛道被你们忽视了!

要翻5倍 ?跌到底后的希望!

翻倍暴涨!这个机会盯紧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