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我在银行工作十年的反思与展望

黄桷树金融工作室 黄桷树金融 2022-08-05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我在银行工作十年的反思与展望

 来源:段子曰

编选:黄桷树金融工作室    编辑:Ruby

黄桷树金融工作室导读: 
以2008年11月“四万亿”计划为分界点,特别是2009年人民银行开始严格控制各商业银行贷款增量以后,白银时代正式到来。2008年末至2017年末这9年间,银行机构伴随经济共同腾飞,多家股份制银行成功跨越中等规模陷阱,走向更加规范、更加国际化,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及一部分城商行上市。网点开设实现三步一ATM五步一营业厅,然而2015年,时任建行行长张建国先生向克强总理汇报工作,曾说出“银行是弱势群体”的名言,坊间自是笑声四起,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银行确实在夹缝中生存,非常弱势。更多精彩内容请阅读以下正文,黄桷树金融工作室将与您一起分享,也期待您在我们这篇公众号文章后留言,参与我们对于该主题的进一步讨论!



一、白银十年

(一)再往前翻——黄金十年

我之所以把2009年以来的这10年称为白银十年,是和1999-2009的黄金十年加以区别。1999年之前,四大行是银行业的绝对主角,初期的几年股份制银行或是刚成立或是在寻路,甚至就在1998年1月,广东国际信托破产,6月海南发展银行宣布清算。

1999年是上一轮银行业坏账集中爆发的末期,不良率高达19.5%,政府为了推动国内银行业的市场化,推出一系列举措,比如为四大行上市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同一年,马蔚华到任招商银行,制定了转向互联网的整体战略;2002年李仁杰开始掌舵兴业银行。

之后的那些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并借助入世的契机全面吸纳各国资金、拥抱世界经济,各行各业蓬勃兴起,内贸外贸欣欣向荣。传说中的黄金十年里,四大行和主流股份制商业银行先后上市,目前的13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悉数到齐。那个时代,股份制银行第一梯队基本完成了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覆盖,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形成了各自的思路和经营风格,发展进入快车道,规模纷纷突破万亿,各种创新开始萌芽。那时候银行的节奏还是上半年搞投放,下半年调结构。我想这十年大概就是郭主席想要回归却总也回不去的本源吧。


(二)这十年的发展

2005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2006年银监会随之印发《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在之后的一年多里各股份制银行合规部门先后成立,合规工作逐步主旋律化。

以2008年11月“四万亿”计划为分界点,特别是2009年人民银行开始严格控制各商业银行贷款增量以后(以及按季度施行3:3:2:2的投放进度),白银时代正式到来。

2008年末至2017年末这9年间,我国GDP从34.91万亿增至82.71万亿,同期社会融资规模从37.97万亿增至174.64万亿元(到18年10月更增至197.89万亿元)。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数从17.97万增至22.87万个。

可以说,这十年来,银行机构伴随经济共同腾飞,多家股份制银行成功跨越中等规模陷阱,走向更加规范、更加国际化,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及一部分城商行上市。网点开设实现三步一ATM五步一营业厅,而且因为其产业地位获取了较高的利润率,洪崎先生曾说利润太高都不好意思公布。



因为收入高、工作体面导致竞争激烈,银行的招聘要求越来越苛刻,换句话说,叫人才济济。从大学本科到“211”“985”,从硕士到海龟,传说帝都某网点,柜员竞聘居然要求海归博士。


(三)这十年的问题

2015年,时任建行行长张建国先生向克强总理汇报工作,曾说出“银行是弱势群体”的名言,坊间自是笑声四起,然而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银行确实在夹缝中生存,非常弱势。


1稀缺是相对的

自2005年渤海批筹,我国就再也没有批筹过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而每家股份制银行的机构建设都是极其重要的工作(尤其是2011年岐山同志痛批北京银行之后);每年不到年末,银行信贷额度都会提前告罄,甚至某些年份整个下半年都没有一分钱额度给到普通百姓。如此看来,银行的牌照、网点、信贷额度极为稀缺,即便在银行内部也是作为资源在算计、在平衡。

然而,这些真的稀缺么?稀缺总是相对的,经济在发展,牌照和网点拿到手就可以赚钱,所以显得稀缺。银行股权和金融机构牌照成为权贵的猎物。然而大家最近十年很明显的感受,各种从前没见过的银行LOGO百花齐放姹紫嫣红,银行网点雨后春笋一样长出来,突然就滥了大街。

从地图上搜索,北京五环内有银行网点8000多家。

虽然市场一直都感觉资金紧张,然而反观数字,社会融资规模总量节节攀升,增幅远超过GDP,实际上并不是没有信贷资源,而只是集中给到了银行认为风险低收益高的人手中(例如房地产和政府平台)。十年前的贷款都是五百万一千万的做,现在动辄三五亿。效果上,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对GDP的拉动效果却越来越差。不客气的讲,贷款投放利滚利,相当一部分信贷资源实际上垫付着过去若干年的财务成本。


2银行是谁的(敏感 点到为止)

从股权上看,股份行的国有部分属于全民(央企下属行同理)或地方所有,其他部分属于战略投资者和小散。不管是全民还是小散都左右不了银行要做什么,甚至不了解银行是怎样经营的。既然所有者缺位,职业经理人的自由度就容易失控。


3潜规则比规则影响更大

作为企业,市场化目标是永续经营以及持续盈利。但是在执行中银行很难独立决策。


一是政府对银行的社会属性要求较高,各级政府投“四万亿”要求银行配套,地方政府搞土地整理也要银行配套,搞棚户区改造还要银行配套,甚至消防、税务、社区遇到点钱不凑手的事情,一般也都希望辖区里的银行协助解决;

二是政府对银行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期望较高,对于面子工程、重点项目和不希望任期内破产的企业,总是多方施压“协调”银行支持,甚至拉郎配的摊派担保、互保、联保,然而协调的本意基本上是不该给的要给,该少给的要多给,计划抽的不能抽;

三是监管对银行要求复杂,下一章展开陈述。

四是股东对规模、利润要求更高。银行业的特殊性导致风险相关指标可以人为调整,且长时间不暴露,逾欠率和不良率长期偏离,平移和转化比比皆是。四大行大而不倒,市场地位已然巩固,股份制银行们为了尽快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拼命吃胖,大家都在发展谁都没有理由停下来,所以排名很重要,被反超很丢人,股东们(主要是集团和各级国资委)都在看着,丢了江山肯定要换人。各级银行的行长们只能开足马力上规模、要效益,风险嘛可以“用发展解决发展的问题,用时间换空间”。然而不过是风险越滚越大,成了银行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4银行成了最大的金主

逻辑很简单,2009年开始人行不许贷款增长太快,但是客观上市场上有融资需要,主观上新开的网点嗷嗷待哺、银行也不能光拉存款不放贷款(利差无法实现就没有利润)。于是“猫捉老鼠”的金融创新开始了,从一开始的带抽屉协议的卖断式信贷资产转让,到信托贷款、非标资产三方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投资、甚至有限合伙基金等花样翻新,各领风骚一两年。此外,银行资产管理也只不过是将储户的存款吸引到理财产品,而理财的投资标的依然是债权(带回购的有限合伙股权、有对赌协议的永续产品实质上还是债)。社会融资规模中银行贷款占比虽然不断下降,但只是转到了非标投资上(原来监管叫影子银行,银行叫投资、表表外)。

追本溯源,钱基本上还是银行出的(至少是银行背书的),用钱的项目还是那些项目,只是加了信托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资管公司、租赁公司等等的通道,创新只是弯弯绕和文字游戏。甚至各种监管一度认可的非标转标通道(比如银登平台等),也无非是利用政策红利分一杯羹的市场参与者。



5市场饱和、过度竞争与同质化

网点和从业人员的增长,规模和利润的压力,股份制银行需要客户、也需要人才,更需要有客户资源的人才。而全部这些需要蛋糕重新切分,向外挖四大行的墙角、挖彼此的墙角,向内经营团队之间甚至经营团队内部也互挖墙角。

然而市场有限,增速相对稳定,重新切蛋糕已经不能满足的时候,做大蛋糕就成了共识。于是所谓“深入发掘客户需求”出现了,通过威逼利诱诱导民营企业扩大产能搞多元化经营,通过上层关系甚至权力寻租层层施压要求国有企业融资(大量资金闲置);各类目标客户营销活动将客群做大,信用水平的整体下迁也出现了,很多原本从银行融不到资的项目也通过新的产品、新的模式拿到了钱。好的玩法、新的花样被同业快速借鉴(改个名字的抄袭),并迅速铺满市场。

通过充分竞争甚至过度竞争,股份制银行扩大了自己的资产负债、也扩大客户的资产负债规模。资金投放出去,规模做起来,利润有体现,不良被掩盖,皆大欢喜。同时导致了市场中过剩的金融产品供给。


6真实客户在流失

看标题,这和之前一段似乎自相矛盾,然而道理很简单:随着金融创新,银行的日益合规,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灵活的激励手段,股份制银行一大批所谓有资源的客户经理,从银行出走,进入信托、基金、资管、租赁。他们既熟悉银行业务的套路,又同时对接多家银行。服务的还是自己的核心客户,资金都是银行投的,做的是不承担本金风险的通道业务,拿的是更加灵活的薪酬费用,实质上变身为业务掮客。

同时银行的客户逐渐转化为其他机构的客户,客户虽然还在银行拿钱,但银行对客户的掌控力反而越来越差。


7 一个真的假案例

市场化一方面引导银行与社会共发展,一方面又让银行在有限的自由度里拼命逐利,面对经济发展失衡的局面丝毫不为所动,房地产贷款、平台融资成了十年来永远的香饽饽,房价畸高,地方债务尾大不掉,经济脱实向虚,市场追逐热点,纷纷不务正业。而其中巨大的利益又诱惑了各方、滋长了贪婪、腐蚀了队伍。

S省L市有个B企业,做设备制造的,90年代完成股份制改造,由集体变为民营,立足自身技术实力和细分行业特性,到2009年左右进入国内细分行业前三,订单一般都排到一两年以后,市场不大但是技术壁垒已经形成。多少年来在银行持续忽悠“跨界经营、搞房地产”下仍保持清醒,坚守主业。然而从2012年左右开始被地方政府要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帮扶上下游,为另一家企业提供了保证担保。

2017年底,被担保企业涉两高一剩,还被环保盯上,无力整改最终停产,贷款无法收回,B企业全额代偿,然而B企业因代偿风险暴露,自己的贷款也被银行宣布提前到期,重压之下B企业无力承担,被查封、停产、工人回家。当地政府心心念念在破产拍卖阶段把企业厂房用地买回来,计划土地变性之后高价卖掉,再不提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之事。


二、监管的路径依赖和复杂诉求

(一)政治经济学和效用经济学

自2003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以来,对银行的监管就陷入一种两难导向,既想要面子又想要里子。从银监会技术官僚的角度看,更倾向采用效用经济学的理念,通过制定指标引导全行业健康发展。然而监管的领导们更得从政治的角度考虑问题(类似于佛教协会会长除了本身是一个佛教信徒之外更是一个官员)。

所以监管形成了五大类考评指标的体系(《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监管指引》),其中既包括资本充足率、流动性、集中度、逾欠率、不良率、拨备覆盖率这些经营性风险性指标外,还有三农贷款、绿色信贷、普惠金融、两个不低于(三个不低于)等等,如今又有“125”新政。监管目标和手段的混乱往往导致缘木求鱼,事倍功半,而被监管者只好身披重甲头戴巨盔跳舞,舞姿拧巴可想而知。

(二)控制风险还是追求合规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机构,承担风险获取利润。控制风险是核心目标,而合规只是控制风险的手段之一。然而风险发生以后是容易被隐藏的,是否合规却较容易判断。既然要与国际接轨,培育合规文化,规就变得无比重要,甚至不合规本身就上升为一种风险,规偶尔就比控制风险更紧迫。

然而规永远是人制定的,也是由人执行的。尺度就成了那遁去的一。规拿在手上看的时候是文牍,卷起来打屁股的时候就是竹板。而且规是在特定时期制定的,必然有其历史局限性。所以有时候有规不行也能解释的通,而大部分时候绝不许你越雷池半步。

(三)监管和创新的猫鼠游戏

上文提到,2009年以来银行圈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核心思想就是装傻充愣、混淆概念、创造名词、弯弯绕绕绕到监管头晕目眩。然而时间久了,这个游戏的双方就像唱双簧,都在卖力的演好自己。部分监管制度推出后,参与制定者还要去股份制银行培训一圈、点拨一番,吃吃喝喝之外赚取一笔丰厚的授课费。而银行创新模式投放市场之后,监管一般也会装瞎半年到一年,留出做一批业务的时间和空间,然后猛然发觉其中不妥之处,逐级汇报认真研究,修改规定堵住漏铜,检查一圈之后豁免过往,声明不许再犯。



以房地产开发贷款为例,其底线就是土地要开发商自己出钱买,后来的套路,要求四三二(即四证齐全 30%资本金 二级资质),要求项目土地在建工程抵押,民营企业还要实控人夫妇的保证,要求销售回款资金的归集和监管。看起来风险点似乎都防范了。然而梦想照进现实,房开项目拿地之后,施工方垫资普遍,正负零即展开预售,真实资金缺口远小于融资额,真实用款时间远小于融资期限。那么钱去哪儿了,当然是找个施工方转一圈用到其他项目拿地去了。而银行与银监无视这一现实,一件国王的新衣穿了十几年。

(四)某银行的太太团以及更普遍的潜规则

2015年,毛先生被带走以后,某银行光拿工资不上班的太太团就曝了光,令世人十分艳羡。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

每有股份制银行新机构开设,几乎必有政府官员、监管领导加盟,旋转门轻轻一转身份就不同了。此外某银行超喜欢邀请分管财政的政府领导或者财政局长的太太/子女做分支机构副行长,窗户纸太容易捅破,然而确实好用——中国是个人情社会,银行需要体制内的人充当润滑剂。


三、这些年、那些人

(一)老同志和新同事

老同志来源包括早期四大行跳槽、军队复转和师徒传承带出来的大本、大专生,以及早期入职的某些关系户。责任心强,普遍乐于助人,适应了一个岗位干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节奏,也能接受组织要求长期异地工作的调动,不会轻易跳槽。以行为家,喜欢提前到岗,打扫办公室。因为经历得多,而且部分赶上了房改,至少在房价起飞前买了房安了家,对待业务一丝不苟,谨言慎行。受计划经济思想一定影响。

新同事一般是银行业快速发展阶段,学校招聘进入银行体系(以及有客户资源的三教九流),普遍学历较高,培养方式暨有师徒传帮带也有管理培训生模式,能快速适应岗位工作。因为买房结婚养娃的需要(有段子说银行员工一面抱怨买不起房、一面拼命贷款给房企买地拉高房价),以及实现某种自我认同对衣食住行旅游进修都有较高的标准,对个人发展和薪酬提升有较强的欲望。基本是市场经济思维。

(二)上级和下级

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沉淀和最近几十年的创新,银行业务分门别类,环节包罗万象,隔岗如隔山。股份制银行的各级管理者一般是因某些甚至某项业务优异(一般而言是对公业务做得好),或者跟对了人获得提拔(政治站位正确),再就是社会招聘引发的提升,或者政府和监管调入直接给级别。

从普通员工到管理者是最艰难的一跃,一旦进入管理序列,不出纰漏的话会或快或慢的逐级提升。而且伴随岗位轮动,必然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形。必须承认,很多人正因其学习能力强,善于接受新事物才比其他人突出;而且有些人确有自知之明,充分授权、依靠专家,以考核等手段控制。但是银行业的晋升多了,也必然有瞎指挥的情况,加之奉行服从文化和分级负责,事情格楞着也办了,下级还要恭维上级“领导有方”,却转过身骂一声“2B”。



(三)留下的和离开的

可以说银行做久了,几乎人人都想离开,然而呆的越久越不知道离开还能再做什么。坐在深夜回出租屋的地铁上,你白天谈的几十亿的业务和你有半毛钱关系。银行是一个体系,单独的一个人,只是一个螺丝,单拎出来什么都做不成(所以银行人做坏事也往往是窝案)。

很久以前的银行从业者,会在企业一蹲几个月,帮企业盘库做报表,有项目可以做可行性研究,预测内部收益率,评估资产价值。而现在这些都由专门的中介机构代劳。

现在留下的岗位,有的人点了半辈子钞,有的人录了半辈子系统,扯了半辈子淡,用了十几年Excel却只会求和函数还是下拉的,有的人最擅长的是粘发票,有的人专说祝酒词、讲黄段子。最有用的也许是IT开发人员(价值普遍在银行是被低估的),经常参与保全诉讼的法务人员,会调查分析企业财务的客户经理和审查员,会写各种报告的写手和PPTer,以及食堂大师傅。放眼世界,站着工作的超市收银员往往要比坐着工作的银行柜员薪资高,而我们的柜员薪酬应该也十年没有涨了。你建立的很多所谓人脉其实都属于你背后的那个岗位。坊间有句话对银行人总结最到位:(没有客户或上层关系)离开平台你什么都不是。

(四)银行人的新形象

很早以前,银行人给大家的印象更像国家干部。

近年来银行人给社会的印象是:西装革履,奔波、疲惫,看不懂忙的是什么,念叨的话老百姓听不懂。有些游走在各色人物,尤其老板和官员之间,舌灿莲花,或油滑或跪舔,五毒俱全;有些存在于电话的另一端,存在于微信朋友圈,总在不合时宜的时候打电话说一些你根本不关心的事情,或多少年都不联系突然冒个泡让你买金银首饰纪念币。


四、十九大的新精神

一篇十九大报告,在我读来关键字是“新时代”,新时代与以往的最大区别是追求“美好生活”而不纯粹是生产力的发展,最大的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个人的理解是:新时代一定是要追求平衡,而不接受纯粹逐利盲目发展导致的过度繁荣及泡沫破碎后的满目疮痍;具体到个人,是追求精神的满足,而非陷于物欲的疲于奔命。这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决策,伟大之处在于:如果真正落实,就是执政党放弃了利用经济周期割韭菜,放弃了先吹泡沫到泡沫破碎后低价收资产的机会。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首写进十九大报告,是这五年的重要课题,而重大风险可以理解为房地产行业风险、地方债务风险和与之息息相关的银行业系统风险。做好这项工作,金融业只有也只能推进供给侧改革、金融去产能或者说金融行业的新旧动能转换。



五、诡异的现状和迷茫的战略

(一)发展还是收缩

上半年监管要金融去杠杆,政治上绝对正确,问题上也看到很多,然而“三三四十”,对不起,银行的乱象比你们监管想象的要乱得多。操作上被诟病为监管竞赛,简直为了迅速的降低融资规模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客观规律是:资金已投放,项目在建设,企业在经营,现金流是稳定的,没法骤然撤出,而且融资往往被企业纳入长期可支配资金考量,就更难迅速压缩。要急速压缩,就是要承受企业的大面积破产。而这种淘汰和产能、效率、污染、是否高端都无关,只和杠杆率、流动资产占比、担保圈以及融资到期集中度有关。于是,一刀切的治理乱象、回归本源,矫枉必过正,倒闭潮、违约潮随之到来。



2009年以来人行持续放水,宏观经济相对高的杠杆率,保证了我国能够相对平稳度过全球性萧条。所以正视历史,实事求是是必要的。老司机们都知道,高速行车遇到问题,特别是爆胎这种极端情况,最要紧的是不能猛踩刹车,而是把稳方向,轻点油门,徐徐减速。

(二)对公还是零售

对公业务萎缩,看不到希望。银行纷纷把目光转移到相对稳定的零售业务,不管是真想做,还是用口号忽悠上级和股东,起码零售业务存款稳定,客户忠诚度高,坏账低,开户数庞大,一旦有了客户,开信用卡、网银、电话银行、卖理财这些产品渗透。说白了,大叔和阿姨们更容易忽悠些。

然而事实上招商银行是靠1999年以来长期持续的耕耘,平安是背靠平安保险强大的销售网络和长期积累的信息以及义无反顾的转型魄力,才使这两家银行突出重围。零售需要长期投入并承受长期亏损,需要系统的整体优化,对科技的真正重视,更需要前瞻性的客群分析,提前感知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以及渗入到骨髓的服务意识。其他做惯了大爷的银行们,靠什么。

(三)抵质押,保证和政府信用

标题是两种传统的增信方式和一种不破的信仰,一般是银行认为风险不易控制时要求融资人追加提供的第二还款来源。对于同一个融资人,越是靠前的担保方式越安全,然而越是靠前的方式融资价格越低。增信帮助银行合理的把钱借出去,同时抵押把银行变成当铺,质押帮大佬把上市公司掏空,保证逼出了互保圈,几何级扩大了地方债务危机。

当经济增速放缓,市场资金紧张,烂资产很难再通过装进上市公司套路小散。当房子难以变现,商铺大面积空置,资产处置频繁流拍。当地方担保圈频频爆雷,保证人为了避免代偿纷纷主动违约。当审计和巡视组频繁出动,地方政府主动撤函。

最终,债务承担还是要回到融资人/项目本身,还是要踏踏实实研究第一还款来源的稳定性和可控性。然而环境使然,踏踏实实做主业,不忽悠不乱加杠杆的客户还有几何?

(四)顺风局的打法失灵了

1999年以来,新一代银行人没有经历过真正的信用危机。冲冲冲的打法成就了很多银行佼佼者唯一的路径依赖。发展有迟缓,人员有怠惰就搞搞专项营销活动来刺激,完成加钱或者完不成扣钱。

但是这些招数现在不灵了,市场透支、客户成批倒下,大量经理深陷不良,人走不了、钱没得拿,少量客户经理没有不良,但因为更加严厉的报销政策也拿不到营销费用,当下的股份制银行发展就像一架双引擎停转的飞机,随风飘摇。

纯粹的论功行赏,纯粹的追求规模、利润快速增长已不可持续,一场更大的被动出清必然来临。大祸已成,各安天命。



六、未来已来 唯变不变

(一)通讯行业的现在可能是我们的未来

曾几何时,一个138+区号+尊贵尾号的移动手机号,B格满满,拥有者和后来的五位数QQ号是一种感觉。当年的三大通讯服务供应商,电信、联通、网通占有全部的移动通讯用户资源和通道,行业相对垄断,对口专业最好的毕业生尽入囊中。但三家均热衷于采购设备吃回扣,彼此挖墙脚抢客户、一味通过补贴和降价追求新开卡数,信号差、服务差,对套餐迷宫、巨额漫游费、吸费电话、短信平台无限纵容。对创新和客户需求极端傲慢,特别是利用行政手段打压SKPYE,甚至为了保住电话费和短信费收入对于自家研发的软件(如移动飞信),主动阉割流量语言功能,免费短信也是多方限制。同时又一厢情愿的给SIM内置一堆功能,使用者一不小心就会产生长期巨额而且很难取消的费用。

结果大家看到了,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入口完全取代了手机号码为代表的移动通讯入口。现在还有很多人经常使用电话和短信功能么(推销电话和垃圾短息在我本人这里已占比过半),稍微亲近一些的关系都是通过微信(iMessage/facetime并不是短信/电话)等沟通。

随着人员的流动性加强,换号变成了常事,也少有人再介意号码(除了177等虚拟运营商号码受一点小歧视),既然你们运营商喜欢用补贴撬动新开卡数,消费者把补贴用完就会无情换卡。最终,运营商将只会卖流量包。


银行再不悬崖勒马,必将是同样的结局。依靠网点吸收一点点存款,卖一些些理财,靠体量大而不倒,而筹集到的钱高风险的不敢投,低收益的要亏本,稍复杂的怕违规,不懂客户需求、也不知产品体验。而能够掌握细分市场客群差异化需求的小机构,会变成市场的套利者。银行业自身将回归制造业的普通利润率,成为提供廉价大宗资金的渠道。


(二)传统银行有特色或者有靠山才能活

一招鲜吃遍天,特色、特长甚至独一份才是王道,银行产品同质化的今天,特许经营、独享产品已完全不可能,特色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客户基础、品牌口碑,特长是风险经营理念、银行价值观和企业文化、银行家人格这些软实力。只有差异化的优势才可能撑过这次出清。

2018年以来,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推开,民营企业卖身国资的情况也俯拾皆是。由更有实力的集团、国资进行资金注入和产业整合,保证了生产的稳定有序,就业率相对平稳。同理,依靠央企集团、地方国资能进行资金注入或不良资产剥离,才能使一部分股份制银行撑过这个寒冬。

(三)金融业失业潮参见东北产业工人下岗

活下来之后,金融行业必然会掀起一轮新旧动能的转换,这其中会继续大鱼吃小鱼的兼并,业务将变得更加细分,每个细分领域的专业壁垒会越来越高。为了节省成本,辅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会出现银行网点建设的大规模萎缩以及从一楼搬到高层的租金节约。

畸形发展导致的行业过剩、结构性失衡,最终必然是大规模的产业人员下岗。依靠流程和岗位整合减少人员使用,依靠AI减少人员使用,依靠高创新员工的创造性工作减少一般操作性人员的使用,等等。当年东北工业基地吹玻璃的老工友们,曾认为自己一辈子都不可或缺;前两年高速公路的收费员们,也曾认为自己一辈子都不可或缺;现在的银行员工们,仍认为自己一辈子都不可或缺。


我个人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三类人更容易留下来,一类是真正的银行家,有目标有路径也有担当;第二类是有天然的敏感,感知客户需求甚至创造客户需求的产品经理们;第三类是对于各种内部外部流程、显规则与潜规则都极端熟悉(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知道怎样做成事的操作人员。

(四)新的生产力呼唤新的生产关系

传统银行的管理模式已远落伍于时代,以腾讯、阿里、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公司已经创新出更高效、更适合中国企业、更适合东方文化的资源调配、项目运行、组织控制和集约管理模式。

而为之服务的资金配置部门管理效率已远远不及。这也是独角兽企业不太需要银行资金的原因之一。风投、私募、基金抢占了行业制高点,获取了经济高速发展的超额回报。过去这些年银行主动承认这不是我们的菜,放弃了这片市场,但是未来还是要转变自己,接受新模式,拥抱新产能。

(五)互联网时代需要新的资金统筹方式

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资金是等价的,区分银行的钱、信托自营盘的钱、理财的钱、险资的钱、民间借贷的钱,区分国内的钱和香港过来的钱,给不同来路的钱不同的定价(也就是利率)。

然而钱本身应该是一样的,价格只和使用的期限和用途有关。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资金早已可以毫无延迟的流动,大数据的理念持续践行,资金价格必将渐趋统一。而银行拉存款、卖理财的现有模式必将迎来新的变化,结合互联网技术的资金统筹将未来必将回归。

(P2P前一轮搞乱了,然而理念仍是先进的;和共享单车、币圈一个道理)。


 

“大银行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个只会考虑自己的集体。有问题就推给别人,谁都不想担责任。成天就想着党同伐异,自相残杀,将黑颠倒成白循环往复,下属都看上司的脸色行事,发现问题却不敢讲,这样的银行和垮掉有什么两样。


往期文章精彩回顾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国新办举行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及服务实体经济情况发布会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金融发展与开放|国务院修改外资保险、外资银行管理条例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金融市场|《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发布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金融科技助力银行,覆盖小微企业市场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国庆特辑 | 建国70年,中国银行业发展历史和经验总结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张明:如何看待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等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答记者问

●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从“ETC热”看国有银行的无奈和茫然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金融发展与开放|国务院修改外资保险、外资银行管理条例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复合型人才稀缺,科技赋能引发银行人才马太效应


注:本文章及图片均为黄桷树金融工作室从网络中精心挑选,仅供交流学术,分享心得,非商业用途,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若有版权争议,敬请谅解,同时可联系黄桷树金融工作室,我们会尽快给您答复!!!

敬请扫描二维码关注“黄桷树金融”,我们期待与您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感谢您的关注!!!

投稿邮箱:huangjsjr@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