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中国人借的钱都花在了哪?研究报告:近六成集中在房贷

黄桷树金融工作室 黄桷树金融 2022-08-05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中国人借的钱都花在了哪?研究报告:近六成集中在房贷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编选:黄桷树金融工作室    编辑:List



黄桷树金融工作室导读: 

近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蚂蚁金服集团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专题——中国居民杠杆率和家庭消费信贷问题研究》报告。该报告自2011年起启动,通过持续追踪超过355个城市、4万户家庭的债务情况发现:中国家庭负债有几大认识误区,其中最大的误区就是消费信贷的占比过高。

报告指出,中国人的负债情况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数据表明,中国家庭债务占GDP比重为49.2%,远低于美国77.1%的水平。同时,在信贷参与程度上,中国的信贷参与率只有28.7%,也低于美国的78.0%的水平。其中家庭消费信贷的参与率更低,2019年只有13.7%的水平,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

报告同时显示,人们出于保护隐私、记账成本等多方面原因,家庭入户调查可支配收入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性。经过测算,国家统计局的资金流量表中的可支配收入更贴近现实中的经济情况,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被低估了约18万亿元, 相当于每个中国人的人均年收入低估了1.3万元。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表示,收入低估,导致家庭债务风险状况被高估。

多精彩内容请阅读以下正文,黄桷树金融工作室将与您一起分享,也期待您在我们这篇公众号文章后留言,参与我们对于该主题的进一步讨论!

近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蚂蚁金服集团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专题——中国居民杠杆率和家庭消费信贷问题研究》报告。该报告自2011年起启动,通过持续追踪超过355个城市、4万户家庭的债务情况发现:中国家庭负债有几大认识误区,其中最大的误区就是消费信贷的占比过高。

01

收入低估

导致家庭实际债务风险状况被高

2018年,国内有研究团队测算出中国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比高达107.2%,逼近美国金融危机前峰值,据此判断中国家庭债务水平已经逼近家庭部门能承受的极限。另有学者测算出,中国家庭部门的家庭债务收入比高达110.9%,已经超过美国。然而,上述两个结论可能因使用了不一致的统计口径进行国际比较得出,由此可能对中国家庭债务风险作出误判

报告指出,中国人的负债情况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数据表明,中国家庭债务占GDP比重为49.2%,远低于美国77.1%的水平。同时,在信贷参与程度上,中国的信贷参与率只有28.7%,也低于美国的78.0%的水平。其中家庭消费信贷的参与率更低,2019年只有13.7%的水平,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

报告同时显示,人们出于保护隐私、记账成本等多方面原因,家庭入户调查可支配收入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性。经过测算,国家统计局的资金流量表中的可支配收入更贴近现实中的经济情况,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被低估了约18万亿元, 相当于每个中国人的人均年收入低估了1.3万元。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表示,收入低估,导致家庭债务风险状况被高估。

02

       家庭债务风险可控         

但需要警惕结构性问题

报告认为,从债务收入比和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两个方面分析中国家庭的债务风险,发现我国家庭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增长速度较快。不过,虽然中国家庭债务风险可控,但近六成债务集中在房贷上,结构性问题突出。

从宏观层面来看,2013年至2018年,住户部门贷款增长总额达31.76万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长17.65万亿元,占比高达55.58%,贡献了主要增长,且其年均增速超过总体。同时,住户部门短期消费贷款年均增速高达35.3%,也是家庭债务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更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多套房负债的占比逐年递增,以2017年到2018年为例,多套房的住房贷款占比从62.9%上升至65.9%,超过了首套房贷款,贡献了60.0%的住户部门消费贷款增量。另外,有47.1%的存量房贷在空置房中,造成大量的信贷资源浪费。 甘犁建议,目前我国信贷主要集中在住房贷款领域,尤其是多套房贷款,而且近几年杠杆上升过快。多套房房贷市场的进一步扩张,不仅会增大风险,浪费信贷资源,也会进一步抑制消费,因此有必要适当控制多套房贷款杠杆率,建议进一步提高多套房首付比例。

03

16.2%的家庭有消费信贷需求


家庭消费信贷指家庭用于除房产外的其他消费性借贷,如医疗借贷、教育借贷、信用卡等等。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显示,有16.2%的家庭有消费信贷需求。

报告显示,从家庭学历水平看,高学历家庭的消费信贷需求相对旺盛,分别高出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家庭3.6和2.0个百分点。从城市类型来看,非一、二线城市家庭消费信贷需求相对旺盛,分别高出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家庭7.3和6.7个百分点。从家庭收入水平来看,家庭收入水平与家庭消费信贷需求率呈“U型”,即收入最低的20%和收入最高的20%的家庭消费信贷需求相对更旺盛。从家庭资产水平看,资产规模较低的家庭,其消费信贷需求相对旺盛。此外,整体看来年轻群体使用消费贷的概率更大。报告还指出了一个最新的趋势: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弱的非一、二线城市和低收入人群,因为银行贷款很难覆盖,所以很多家庭通过非银行消费贷款满足其需求,普惠型的消费信贷受到欢迎

综上所述,控制其他变量一致的情况下,年轻群体/高等教育群体/高收入群体,其使用银行消费贷的概率更大;年轻群体/初等教育群体/非一二线城市的家庭/低收入水平的家庭,其使用非银行消费贷的概率更大。

此外,在甘犁看来,非住房普惠型小额消费贷渗透率低,基数小,在居民负债中占比小,且主要用于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有助于激发国内的消费潜力,提升消费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尤其是基于线上、线下真实消费场景的精准消费信贷也有助于预防消费信贷流向房市、股市,以及进行不当投资的行为。因此,他建议鼓励有场景的消费信贷,同时促进普惠型场景类消费信贷的发展,定向解决我国数亿消费信贷不足人群的普惠性贷款难题,推动我国消费下沉。

往期文章精彩回顾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中国很多家庭已入不敷出 家庭流动性已到了命悬一线的地步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金融市场丨2019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中国人民银行就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答记者问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按揭买房不但不收利息,还“倒贴”钱给购房者,这家银行疯了吗?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2019年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报告》:我国近40%成年人从未获得过消费金融服务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消费金融行业用户观察:“增、存、质”三量定未来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首份消费金融助贷研究报告

●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苏宁金融提交80亿ABS募资申请,消费金融累计放款超千亿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消费金融的战场,银行有这样一个”终极“武器

【黄桷树金融推荐阅读】2019年消费金融怎么走?我们做了以下预测



注:本文章及图片均为黄桷树金融工作室从网络中精心挑选,仅供交流学术,分享心得,非商业用途,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若有版权争议,敬请谅解,同时可联系黄桷树金融工作室,我们会尽快给您答复!!!


敬请扫描二维码关注“黄桷树金融”,我们期待与您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感谢您的关注!!!

投稿邮箱:huangjsjr@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