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了这份老汤骨头煲, 清泰街曾被吃货的自行车挤爆!他的吃货朋友圈里,有福缘居老板郭连宝、兰边碗老板俞翔……

转自:庙街 ID:imiaojie


说起最地道的杭帮菜绕不开城南,

福缘居、天天旺酒楼、兰边碗……

皇城脚跟下随便拉出一家路边店,

都是十几年的老字号。

俞俊开的便菜便饭,

1998年,就在这扎下了根。


20年前,那时外婆家刚起步,

新华路上的小馆子已拉出了长长的队伍。

为了一份老汤骨头煲,

狭窄的清泰街被停着的自行车挤爆。

老杭州人请吃饭,

总爱说:“便菜便饭吃一顿。”

 


如今,老店新开,

改名为“小碗盏” ,

酒糟核桃羹、小碗大肠……

依旧是杭州人最爱的味道。

尤其是那道延续了20年的老汤骨头煲,

勾起了多少杭州人的回忆?

 

老板俞俊是地道的杭州人,年近50,

叫他老俞的不少,小俞的更多,

毕竟一群老街坊追了他20年,

很多都是吃着他的菜慢慢变老的,

当年不到30的毛头小老板,

如今也已步入中年。

 

老俞做餐饮很纯粹,爱吃,

直到现在为了口好吃的什么都干得出来。

福缘居老板郭连宝、兰边碗老板俞翔,

都是老俞吃货群的成员,

听说哪里好吃的就杀到哪里去。

尤其是犄角旮旯里的小吃店,

安排离得近的先去占座,

再统筹调度没喝酒的接喝了酒的。


没想到就这个爱好成了事业

1998年,老俞在新华路开了第一家便菜便饭

对于这条路老俞藏了太多记忆

“20年前,这里是新华路菜场,那里是家酒店。”

老俞的便菜便饭就在菜场对面

店面简洁明了,几乎不加修饰,实惠的价格

一时间红遍了新华路

于是接二连三出现了“便菜便饭”式的小菜馆


20世纪初的新华路

成了鼎鼎有名的一条餐饮街

它的名声并不亚于当时的高银街

这里的餐饮从夜老酒开始兴起

随便搭一个棚,就是一家饭店


“红霞”、“素依”、“天传菜”、“温州汤团”

再到后来的咬不得生煎、永和大王、85度C等

大批连锁快餐纷纷入驻

2000年底,随着马路拓宽

便菜便饭退出了新华路


在退出新华路之前,

由于生意太火爆,容不下太多吃客

1999年,老俞把小馆开到了清泰街

取名“新便菜便饭”

20年前,清泰街上大饭店林立

三毛大酒店、花中城、圣地大酒店……

一般都是重大纪念日才会去的地方

而像“新便菜便饭”这样的小饭店

便宜,有特色很受杭州人欢迎


没微信,自媒体的年代

杭州很多报社争相报道

老俞收藏的剪报,在地上铺开来

连办公室的地板都装不下

 

老俞从小在清泰街一带长大

他从未意识到生活在城市的中心

直到2013年,不堪房租上涨的压力

老俞不得不另谋出路


而曾经的清泰街527号,成了现在酒店

“只有高利润的连锁饭店才能留下来”

而像新便菜便饭实惠低价杭帮菜小馆退出了清泰街

  

便菜便饭搬到了江城路

宋城大饭店边上,改名小碗盏

小碗盛菜,小碗吃饭

这就是老底子杭州人家的味道

紧接着的城市改造

2016年,小碗盏在江城路829号安了家


从新华路辗转清泰街再到江城路

老俞只有一个原则,不离开城南

沿着江城路,北到清泰街,南到严官巷

他说这是他在杭州的全部

出生到现在所有的日常

上学、吃饭、睡觉都在这

 

胡庆余堂是他小时候和小伙伴的聚集地

第一次约女孩看电影就在西湖电影院

闲下来,老俞就会到河坊街逛逛

在他眼里,在这一面墙,一座房都是风景。


说离不开的还有城南群众

秘制的猪脚圈、很脆脆才好吃的八宝油条

一只蓝边碗,一双天竺兰

老俞总能清晰勾勒出他们最爱的口味


小碗盏延续了便菜便饭的风格

装修再简单不过

为了避免太过朴素

老俞在脚下铺上了一层花色地砖

老底子的灶台,90后应该很少知道了。

正对大门的四块奖牌,那是老杭帮菜的底蕴。

 

一份38元的骨头砂锅煲,5年没涨价

20年前,很多人排队就是为了吃这道菜

筒骨头是老俞一早菜场新鲜采购的

必须小火慢炖一个半小时

充分熬出筒骨头的油脂和香气


千张要用薄千张

和菜场里买的会结饼的完全不一样

很松,即使冷了也不会结块


这筒骨头毛估估有三两重

看着满满的胶原蛋白

全身细胞都开始振奋起来

扎起马尾辫狂啃起来


酒糟核桃羹里定制的红米酒糟

俞都是从农村人家收来

和普通酒糟完全不同,酒味很淡

酸酸甜甜一点不腻


淡淡的酸甜之际

突然间冲出大核桃的浓香

在舌尖层层递进

对于这碗粉嫩的大补品

女人是毫无抵抗力


白鲞烧肉是过节餐桌上少不了的一道下饭菜

肉上放上白鲞头,寓意来年有“享头”

过水的白鲞一点都不咸

完全可以当零食吃


大肠特有嚼劲

吃起来变得像鸭肠一样

外脆里嫩的大肠夹着洋葱爆香

带点甜味,非常下饭

 

吃完饭,夜色已降临,

走出门行走在江城路,

看着巨变的城市,

仿佛正在抽空我们的记忆,

灯火阑珊,地跌下穿,

有时让人觉得是个幻觉。


唯有胃里的感觉是真实的,

让人觉得温暖又踏实,

老字号的杭帮菜尤其如此,

尝一口仿佛春天真的来了。


扫扫二维码

加入快报美食狗仔队微信群

等你来爆料


往期精选

在灵隐寺做了15年素斋的陈师傅

杭州人的回忆杀!海丰西餐社爆款甜点:“司考”和“蟹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