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割裂时代里,他试图寻找失落的个人声音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与信息充沛,思想却匮乏的年代,个人声音轻易淹没在喧哗的众声中,人们相信体制,资本,统计数字,却不相信个人意志,大部分人要么放弃自己对个人独特性的坚持,要么躲入一个封闭,自溺的小世界里。”
撰文〡叶克飞
“张楚与我的青春时光紧密相联。大学二年级的冬日,每晚九时,我从图书馆走出,沿着燕南园的外墙走回二十八楼,一路上总在听《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生命像鲜花一样绽开,我们不能让自己枯萎’,这两句歌词尤其徘徊在我脑海中……对于大学期间的我来说,张楚不仅是抒情的,也代表某种知识分子立场……多年之后,我认识了张楚。此时,‘魔岩三杰’已被定格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神话中,他们在新时代的遭遇,被视作一个乌托邦破灭之后的感伤故事。但张楚却比我想象的开朗与有趣得多,他说起对外星人、宇宙的兴趣,对于自己的人生轨迹相当诚恳。”
这是许知远在《十三邀》中对张楚的记录,一如他在其他文字里那样,以感性记忆为开篇,以大时代为背景,当然还少不了精神层面的升华。
许多人因此喜欢许知远,也有人因此不喜欢许知远。前者将这样的文字视为思考的结晶,后者认为这样的套路有点“端着”。
但不管你是否喜欢,也不管有过多少争议,“十三邀”仍然在这个喧嚣无趣的时代中特立独行,一直走到今天,成为现象级的访谈节目,并以四卷本的形式结集,以文字为过去四年的节目做了总结。
许知远自己写道:
“这些对话以四卷本的形式出现在眼前时,给我带来另一种慰藉。我的印刷崇拜再度被唤醒,似乎认定唯有印在纸上,才更可能穿越时间。比起节目,它更像是我的个人作品,我们的对话也以更全面的样貌展现出来。”
这种“印刷崇拜”,本质是文字的力量使然。在这个抖音快手占据人们空闲时间的时代,文字的没落看似无可避免,却每每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证实自己的存在。
书名:《十三邀》(全四辑)
作者:许知远
出版方:一頁folio/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月
许知远也曾怀疑过文字、写作乃至自己的价值观。在《十三邀》的序言中,他写几年前策划这一访谈节目时的心境:
“这是一个意外的邀请。彼时,我正为创业兴奋与忧心,与朋友苦苦支持了十年的小书店,得到了一笔风险投资,它给我们带来希望,以及更多的烦恼。我在小业主与作家的摇摆,后者的日益模糊令我不安。我亦对自己的写作不无怀疑,我喜欢的一整套价值、修辞在这个移动互联时代似乎沉重、不合时宜。”
《十三邀》这档访谈节目,被许知远视为一种将他从办公室解救出来的诱惑。因为“我总渴望另一种人生,水手、银行家或是一个摇滚乐手,总之不是此刻的自己。采访是满足这种渴望的便捷方式,在他人的故事中,我体会另一种生活,享受暂时遗忘自我之乐。年轻时代的阅读中,法拉奇、华莱士更是传奇式的存在,他们将对话变成一个战场、一幕舞台剧。”
而在此后几年的尝试中,《十三邀》邀请的都是各个行业的标志性人物,每个人都能在自身行业中,提供诠释时代和世界的角度、叙事与思考。
显然,在这个割裂的时代里,许知远试图用这档访谈节目重建对话精神,从每一个人物的视角,切入历史与当下的议题,去扩展知识分子的可能性。
与访谈节目的以季区隔不同,这套图书版的《十三邀》,以艺术界、演艺界、人文知识分子和时代浪潮人物这四个领域分卷。52个受访者的人生,让许知远得以游历52种交错的时间与空间,仿若旅行。
这一点其实与许知远过往的人文旅行式写作一脉相承,区别仅在于“走出去”和“请进来”。
当然,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坐在镜头前并非易事,它需要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其间难免指摘责难。许知远就写道:“镜头令我不安,它充满入侵性,尤其在人群中,我尤为不适。我也害怕屏幕上的自己,远离后期制作,也从未看过一期节目,心中亦多少认定,这并非是我的作品。但我对影像产生了新的兴趣,那些无心之语、一点点尴尬、偶尔的神采飞扬,背后的墙壁上的花纹, 皆被记录下来,它提供了另一种文本。比起写作,它也是一种更即兴的表达,带来意外的碰撞与欣喜。”
困扰也仍然存在,大众舆论的漩涡过分喧嚣,其实与潜心写作相背离,甚至曾让许知远有掉入泥潭之感。但正如他所言:
“它还带来一种意外的解放,我愈发意识到表现的重要性。倘若观念得到恰当的表现,它的影响将更为深远。书写也是多向度的,文字只是其中,声音、画面、空间也同样重要。”
或者说,这种表现场域的争夺,也是与抖音快手的抗衡。在这种抗衡中,许知远和《十三邀》都遭遇过非议。
比如许知远与马东的对话,他以精英主义批判流行文化工业的“娱乐至死”,结果引发争议,甚至被视为矫情。但许知远作为个体,他的固执与“偏见”,不但是这个时代的少数,也是这个时代值得珍视的东西。毕竟,他在节目开始就说过:“我是一个不太靠谱的作家,试图去捕捉时代的精神,却又厌恶时代的流行情绪;一个勉强的创业者,努力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却又不完全相信商业上的逻辑;开了一家书店,书店里只卖我想看的书。”
这种固执,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前,许知远在《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的再版序言中所写的那段话:“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与信息充沛,思想却匮乏的年代,个人声音轻易淹没在喧哗的众声中,人们相信体制,资本,统计数字,却不相信个人意志,大部分人要么放弃自己对个人独特性的坚持,要么躲入一个封闭,自溺的小世界里。”
《十三邀》试图表达的,正是我们已经失落的个人声音。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分享,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
RECOMM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