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中世纪古城里寻找哥白尼

欧洲价值 2021-08-0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新闻周刊 Author 叶克飞

▲托伦街景


大多数国人闻所未闻的波兰小城托伦,是欧洲保存最好的中世纪古城之一,也是欧洲人极热衷的旅行地。疫情之前,每年夏季的它都人头涌涌。常住人口20万的它,每年要接待超过150万游客。


我与它的初见,是在横跨维斯瓦河的铁桥上。对岸的小城托伦,被红砖城墙所围绕,一个个尖顶高耸,绵延于河畔。


▲维斯瓦河畔


托伦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中世纪古城,于1232年由条顿骑士团所建立。1187年哈丁战役之后,耶路撒冷被萨拉丁军队攻克。教廷号召发动新的东征,夺回圣城,即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巴巴罗萨率领德意志军队率先开赴小亚细亚,可惜出征途中去世,其子施瓦本公爵继承遗志继续东征,条顿骑士团就于这样的背景下成立。条顿骑士团早期成员均是德意志人,后来被迫接受波兰人,与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一起并称为三大骑士团。


最初的托伦只是骑士所建的一座城堡,被视为征服普鲁士和感化普鲁士的历史象征。托伦就以此为发端,逐渐扩充为一个城市。在中世纪的汉萨同盟中,托伦也是重要的商业中心。二战期间,波兰受损严重,华沙更是被夷为平地,托伦却奇迹般地完好无损。1997年,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街头建筑


直至今天,托伦古城里仍然见不到新式建筑,连酒店附近的停车场都与众不同——沙土地旁是一片古建筑废墟,以所占面积来看,想必是旧时宫殿之类。红砖断垣高低起伏,但最高的也无非过膝,令人感慨岁月沧桑。


一条宽阔的步行街贯穿老城,两侧所延伸出的街道无一不美。在这样的小城里,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以双脚丈量。


两侧建筑多为巴洛克风格,漂亮的山墙和花窗让人目不暇接。街中总有一些雕塑,由兼做长椅的花坛环绕,总有大长腿姑娘坐在长椅上写生。街头艺人也不少,有人着装随意,有人选择正装,有三五成群的乐队,也有单人小提琴。


▲街头写生的姑娘


托伦虽不靠海,但旧时波罗的海沿岸出产的琥珀运往华沙和克拉科夫时,托伦都是必经之地。它也是众多商贸交通要道的交汇点,维系着北欧和西欧、中欧和东欧的贸易联系。这种经济上的交融极大推动了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使得托伦成为波美拉尼亚地区的文艺中心。也正是因为城市的中世纪气质和艺术氛围,历史上有许多艺术家来此寻找灵感,就像眼前的写生者和卖艺者那样。


让我最深刻的卖艺人坐在市政厅前的雕像下,他拉着手风琴,旁若无人。两个小时后,我回到这里,他依然在拉琴。


▲市政厅前的雕像下拉手风琴的卖艺者


市政厅所在的老城广场是托伦的中心,也是人流最密集的区域。早在1259年,广场上就建起了纺织市场,此后又建成了第一个简陋的市政厅和瞭望塔楼。这些零散建筑如今已难觅踪迹,因为到了1393年,随着托伦的繁华,各种行政和商业需求剧增,修建更加宏伟的市政厅被提上日程。


▲市政厅和瞭望塔


这栋宏伟的红砖建筑落成后,始终是托伦的政治和商业中心。当年无论是波兰国王抑或条顿骑士团团长来到托伦,都会下榻于此,第一次和第二次托伦和约也都在此签署。


▲市政厅


1411年2月1日,波兰-立陶宛联盟与条顿骑士团签署了第一次托伦和约,作为战败方,条顿骑士团承担了大额赔偿,并遭遇经济衰退,再也无法重现昔日强大。


1466年,波兰国王卡齐米日四世与条顿骑士团国签署第二次托伦和约,东普鲁士改称普鲁士公国,是条顿骑士团的领地,但臣属于波兰王国。但和约签署的第二年,矛盾再度激化,“教士战争”爆发。最终,普鲁士虽然并入了波兰-立陶宛联盟,但仍保留了自身的相对独立,直至18世纪后期的第一次划分波兰。


1703年,瑞典军队入侵波兰,占领托伦。战火摧毁了市政厅与其珍藏的艺术品。1722年到1738年间,重建工程断断续续,红砖墙身、修长窗体和两侧瞭望塔的格局在那时奠定。1869年,市政厅最抢眼的钟楼改建为新哥特式,也就是如今所见的样子。目前,市政厅建筑已被改造为托伦地区博物馆,藏有各种波兰艺术品,还有传统行会、中世纪彩绘和宗教题材的各种展览。


▲市政厅钟楼


围绕着旧城广场还有许多历史建筑,如新文艺复兴风格的亚瑟会馆、新哥特式的邮局与如今已是艺术博物馆的星星之屋等。各种餐厅与咖啡馆穿插其中,极是热闹。数百年前的广场与今日广场,区别似乎不大。拉手风琴的卖艺人背后那座雕像,或许是广场上最“年轻”的建筑物,建于150多年前,象征着这座城市的灵魂——哥白尼。


▲广场上的星星之屋是老城最精美的建筑之一


这座哥白尼的青铜雕像,左手举着天体运行仪,右手轻轻抬起,眼神望向天空。雕像基座刻着“哥白尼,托伦市民,他让地球转动,令太阳和天空静止”。


▲哥白尼雕像


在托伦,哥白尼元素随处可见,有哥白尼街,有哥白尼天文馆和哥白尼大学,还有各种哥白尼餐厅与酒吧,当然少不了的是纪念品商店里那些哥白尼纪念品。


1473年2月19日,尼古拉·哥白尼出生于托伦的一个富商家庭,从小就受到人文主义熏陶。18岁时离开托伦,入读波兰最古老的大学——克拉科夫大学。也是在大学期间,他对天文学产生兴趣。此后,他前往意大利修习天文学,在悬壶济世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天文。此后,他辗转于欧洲各地观察天象,在那个人文主义思潮兴起,“政教合一”阻挠社会前行的时代,以《天体运行论》震撼整个欧洲。


▲哥白尼故居


在哥白尼之前,“地心说”在中世纪欧洲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哥白尼的“日心说”虽有极大局限,但仍推翻了“地心说”,改变了世界的走向,甚至被视为现代科学的起点。


老城广场不远处,是托伦的另一大地标——施洗者圣约翰和福音师圣约翰大教堂。在小小的托伦老城里,1233年开始兴建、历时两百多年才正式完工的它占据了巨大的空间,矮矮的围墙围出院落,院内的一棵棵参天古树与教堂相伴。1502年建造的主圣坛与珍贵壁画,如今仍保存完好。


哥白尼正是在这座教堂里完成了受洗。此后,年幼的他每周都会与家人来这座教堂做礼拜,虔诚的宗教情结深入骨髓,也影响了他之后的人生选择。


早在1530年,哥白尼就已经完成了《天体运行论》,但直到1543年去世前不久才出版。在序言中,哥白尼曾写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我曾经迟疑不决”。之所以如此,一是为了避免宗教迫害,因为从年轻时代开始,哥白尼就目睹了宗教裁判官对异端的各种血腥镇压。即使在他辞世后,这种恐怖阴影仍未消散,四处宣扬其学说的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就惨遭火刑烧死。


但除了恐惧,让哥白尼迟疑不决的还有自己的心理关。因为从年幼起,他就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即使他用科学观察否定了天主教会的固有观念,但仍然在《天体运行轮论》的序言中表示天文学的本质仍然是让人类“见到天主管理下的宇宙所有的庄严秩序时,感到一种动力促使人趋向于规范的生活,并可以从万物中看出来造物主确实是真美善之源。”


从施洗者圣约翰和福音师圣约翰大教堂步行前往原名圣安妮街的哥白尼街,不过数分钟时间,也是昔日哥白尼做礼拜时往返之路。哥白尼故居就位于大街中段,这栋建于14世纪的红砖哥特式建筑立面呈阶梯形,如今故居首层的旧厨房里仍可见昔日哥白尼家中使用的银质餐具,可见他年少生活的优渥。故居二三楼展示的是各种学术手稿和仪器,是故居管理方由意大利等地寻来。


哥白尼在托伦所生活的18年时光,正是托伦历史上最繁华的时期。它富足且包容,市民阶层在商业氛围中逐渐形成,崇尚真理,有务实态度。无论建筑、绘画、雕塑,抑或手工业,都达到了极高水准。对这一切耳濡目染的哥白尼,也因此对科学孜孜以求。


当时卫护这座商贸之城的是绵延城墙,也就是当年的托伦要塞。要塞的修筑可以追溯到13世纪。如今所见的城墙和堡垒,则是16世纪的成果。到了19世纪,普鲁士人占领托伦,更使之拥有了15座堡垒和百余个不同规模的防御工事。


▲绵延的城墙


如今要塞保存最好的部分,恰恰在维斯瓦河畔,围绕着旧城南端。极其厚重的城门向河而立,顶端有瞭望塔,下端有一大二小三座拱门,是前往维斯瓦河畔的最佳通道。城门附近有一座防御塔楼,是14世纪所建城墙的一部分。由于根基不稳,在岁月沧桑中渐渐倾斜,成为古城里著名的“斜塔”,也是写生者热衷的目标。


▲古城里著名的“斜塔”


夜幕低垂时,沿城门走向维斯瓦河畔的堤岸。这里是托伦人热衷的去处,维斯瓦河静静流淌,铁桥横跨两岸,对岸绿树成荫,背后古城的红砖城墙则在夕阳下折射光彩。


▲城门


城墙内的天际线,被大教堂和市政厅的塔楼所占据。为了保护这座中世纪古城,托伦法律规定所有新建筑必须建在老城区之外,老城建筑绝无拆除或破坏性改建之虞。


也许,即使是哥白尼穿越至当下,眼前的托伦也一如他年少之时。


▲城里的建筑



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欢迎分享,转载、商务合作请私信联系



RECOMMEND
推荐阅读

世界最小城市,却接近天堂的样子


因不愿歌功颂德而被权力批判的他,只想要安静书桌与消极自由


写作的最高使命是战胜谎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