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定芳:“国际化”与“走出去”背景下的外语界语言学研究
转自:语言学通讯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国际化”与“走出去”背景下的外语界语言学研究
束定芳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 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外国语》 主编,中 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会长,全国高校外语学刊研究会秘书 长,教指委大学外语教学副主任委员, Journal of Pragmatics,Cognitive Linguistic Studies 等国际期刊编委,国际认知语 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2015 - 2017), 兼任上外附中校长。2001 年获 “上海市曙光学者” 称号, 2006 年入选教育部 “新世纪人才”计划;2009 年获 “上海市领军人才” 称号;2017 “文化名家和四个一” 年入选中宣部 人才计划和国家第三 批 “万人计划” 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曾获教育部基础 教育教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 学优秀研究成果奖(2011)、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 师奖(2012)、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国务 院特殊津贴(2016)等。
束定芳教授研究方向包括认知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理 论与实 践。著 有《现 代 外 语 教 学:理 论、实 践 与 方 法》 (1996,2008)、《隐 喻 学 研 究》 (2000)、《现 代 语 义 学》 (2000)、《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2004)、《认知语义 学》 (2008)、《大学英语教学成功之路》(2010)、《中国外语 战略研究》 (2012)、《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2013)等, 主编 《新目标大学英语》 教材系列(2016)等,在国内外权威期刊 发表论文 120 余篇,是我国外语界学术论文和著作被引用 率(H 指数)最高的学者之一。
题
录
摘 要:外语界语言学研究总体而言有两个取向:一是用汉语事实验证或评价国外理论, 二是应用国外理论探讨汉语问题。近年来, 中国学术“国际化”和“走出去”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事实上, “国际化”和“走出去”并不完全相同。两种取向的研究也各有利弊得失。作者认为, “国际化”意味着研究课题、研究队伍、学术规范等多方面的国际化, 研究的目标更多的是普通语言学的课题, 涉及人类语言的共性, 要求研究者有深厚的哲学、人类学、文化学、类型学等方面的视野与功底;“走出去”可以指研究者的走出去, 即参加国际学术的“大循环”, 也可以指研究成果的走出去, 成果主要是汉语研究的成果, 也可以是语言学其他分支的研究成果, 为普通语言学研究作出贡献。无论是“国际化”还是“走出去”, 外语界语言研究者一个必须做也可以做的事就是要扬长避短, 要努力通晓自己的母语, 通晓汉语研究的历史、传统、存在的问题和可能解决的途径等, 解决汉语研究中的问题, 或拿汉语“说事”, 或至少是通过汉语与其他语言的比较“说事”。
主题词:外语界; 语言学研究; 国际化; 走出去;
学习文献: 束定芳.“国际化”与“走出去”背景下的外语界语言学研究[J].中国外语,2014,11(1):10-14.
本文系期刊独家授权语言学通讯公众号媒体全文推广。其他媒体转载请联系语言学通讯公众号。
01
引言
近年来, 中国学术“国际化”和“走出去”的呼声越来越高。笔者认为, “国际化”意味着研究课题、研究队伍、学术规范等多方面的国际化, 研究的目标更多的是普通语言学的课题, 涉及人类语言的共性, 要求研究者有深厚的哲学、人类学、文化学、类型学等方面的视野与功底;“走出去”可以指研究者的走出去, 即参加国际学术的“大循环”, 也可以指研究成果的走出去, 成果主要是汉语研究的成果, 也可以是语言学其他分支的研究成果, 为普通语言学研究作出贡献。无论是“国际化”还是“走出去”, 外语界语言研究者一个必须做的事就是要逐渐从主要研究“国外语言学理论”转移到“应用”国外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 或通过汉语研究来评价或修正国外语言学理论。无论如何, 外语学者都需要努力通晓自己的母语, 通晓汉语研究的历史、传统、存在问题和可能解决的途径等, 拿汉语“说事”, 或至少是通过汉语与其他语言的比较“说事”, 为汉语研究或普通语言学理论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
02
外语界语言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 特别是80年代以后, 外语界的语言学理论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在介绍、引进、吸收、消化国外语言学理论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 外语界语言学理论研究还存在目标不明确、对现状不了解、不符合国际规范、创新程度不够、缺乏兼容并蓄的气度等问题。
目标不明确。具体表现在缺乏问题意识。很多研究者缺乏语言研究的目标意识, 不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到底是研究理论, 还是研究语言?有学者批评外语界的相当一部分研究者总是在介绍国外的语言学理论, 但从来不进行具体的语言研究, 既不研究外语, 也不研究汉语。其实“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这个二级学科名称也比较模糊, 有时甚至误导。有些学者认为, 这个学科就是研究国外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的历史、概念、流派等, 很少想到具体的应用。有些希望应用的人往往又只关心个别理论的细节, 缺乏全局观念, 因此应用也难以取得真正的成效。
对语言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不全面。有的研究者对整个语言学发展的历史, 以及语言学各分支领域的研究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因而盲目自信、盲目排斥其他人的研究。这也导致了这些人对语言学研究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不甚了了。
不符合国际规范。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缺乏研究问题和研究的延续性。学术研究的进步靠薪火相传。后人的研究应该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的。然而, 外语界很多人的研究往往很少关注前人已经做到了什么程度, 存在什么问题, 自己的研究是否对解决原来的问题有贡献。一些研究甚至基本从头做起, 从事低层次的重复劳动。
创新程度不够。有些研究在材料、方法、结论方面都存在创新不够的问题, 也就是说未能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或进步。
各自为政, 自我欣赏。有的研究者缺乏兼容并蓄的气度, 认为自己所从事的研究是最有价值的, 是最科学的。别的流派或别人的研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不值一提。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关键在于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的缺失。目前在我国, 特别是在高校, 学术研究管理和评价还十分简单和粗放:只求数量、不看质量。学术界也缺乏应有的规范, 缺乏自律, 缺乏真正的学术批评, 以至于学术研究水平难以有实质性的提高。
03
外语界语言学研究的特点
3 . 1 外语界语言学发展轨迹:引进、借鉴、创新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 外语界的语言学研究60多年来总体的发展轨迹为:引进、借鉴、创新。20世纪50、60年代, 外语界的语言学研究主要为普通语言学研究, 主要是引进、综合苏联的语言学理论, 成果主要体现为《语言学概论》、《语言学引论》等概论性质的书。在这一阶段, 外语界真正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人也很少, 大多数人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对所学外语语法的学习和研究上。由于中国学术传统中并没有普通语言学理论, 因此, 汉语界对普通语言学理论的了解也往往通过外语界学者的介绍, 因此双方的研究倒也起到了一种互补的作用。
到了20世纪80年代,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 外语界一些学者有机会走出国门, 接触到了苏联之外的语言学研究, 尤其是欧美语言学。他们吃惊地发现,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中国国内对国外语言学研究了解得是太少了, 值得介绍、引进的东西太多了。于是, 许多有机会出国进修或接触到最新资料的学者们开始翻译和介绍国外的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和流派, 形成了一个高潮, 促成了国外语言学研究的一次繁荣和发展。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转换生成语法、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系统功能语法以及一系列新的语言学流派和分支学科被系统地介绍了进来。这一阶段, 介绍和引进仿佛就是国外语言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活动。
到了20世纪90年代, 一方面是原来被忽略的理论的继续引进, 另一方面是新的语言学理论和概念的不断引进。同时, 外语界有一批学者开始试图用汉语的语料来验证国外的理论, 或者用国外的相关理论来解释汉语中的一些相关语言现象。这些初步的理论应用也逐渐引起了汉语界相当一部分学者的关注。
2000年以来, 外语界语言学研究的创新意识逐渐增强, 越来越多的学者已不满足简单地介绍国外的理论, 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汉语的事实来验证、补充或修正国外的相关理论, 或者直接应用国外的相关理论来发现新的汉语事实, 或解释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相当一批学者在研究中进行英汉对比, 试图发现汉语与英语等语言的不同并在某种程度上从文化差异、思维方式差异等角度解释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差别。同时, 随着国力的增长、科研经费的提高, 有更多的学者有了“走出去”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 更多的学校也有机会举办一些国际性的学术会议, 邀请语言学界国际知名的学者来作主题报告或学术讲座。2000年以来, Chomsky, Langacker, Lakoff, Goldberg等一些学者都陆续被邀请到国内讲学或参加学术会议。一些国内的刊物也开始直接发表国外学者的论文。汉语界也有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学者可以直接阅读语言学英文原著, 直接参与国际学术交流, 国内汉语和外语界语言学者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和合作。相当一部分的外语界青年教师选择读汉语语言学的博士学位。汉语界也有部分硕士生报考外语类语言学博士生。
3 . 2 外语界语言学研究的两个取向:普通语言学和具体语言学研究
外语界的语言学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两个取向:一个是用汉语事实验证或评价国外理论, 另一个是应用国外理论探讨汉语问题。前者基本属于“普通语言学”的范畴, 后者属于“具体语言学”的范畴。
根据百度百科, 普通语言学又称“一般语言学”、“语言哲学”或“理论语言学”, 是对人类语言的看法和研究结果的理论概括, 是研究语言的本质、发展和起源以及语言的类型和分类的语言学分支学科。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语言为研究对象, 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 着重从理论上探讨人类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 也叫“一般语言学”。广义的普通语言学除一般的理论问题外, 还包括语音、文字、语法和词汇等问题;而狭义的普通语言学只讨论语言学中的一般性问题。普通语言学再细分, 可分为普通语言学、普通词汇学、普通语法学、语义学等。
所以, 深究起来, 外语界的语言学研究虽然涉及语言研究的方方面面, 涉及不同的语言学流派和理论, 但主要还是语言学理论的研究, 或称“普通语言学”, 而不是真正的语言研究。
与普通语言学相对的一个概念就是具体语言学, 所研究的是一种特定的语言或者语系。具体语言学规律仅对该语言或语系起作用。
在外语语言学研究领域, 一直有从事具体语言学研究的, 多为外语语法研究, 主要是借鉴和应用。
尽管外语界有一些学者一直试图应用国外理论探讨汉语问题 (具体语言学) , 但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 这些学者对汉语研究了解还不全面, 对汉语具体现象研究不深入, 与汉语界的研究并不接轨, 研究成果很难对汉语界的汉语研究产生影响。
3.3 外语背景学者的优势与劣势
从事语言学研究, 外语背景的学者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具备优势:一是外语优势, 二是对国外语言学更了解的优势。外语优势又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具备外语学习的经历, 对语法和相关语言现象更加敏感, 对语言间的差异更加敏感。在某种意义上, 母语和外语可以互相成为对方的镜子, 帮助研究者发现双方的特点。二是由于多懂一门语言, 尤其是西方强势的学术语言, 其能获得的学术资源和信息就会远远超过只懂母语的学者。至于对国外语言学更了解的优势, 这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现代语言学起源于西方, 外语专业语言学方向的学者往往都选修过西方语言学研究的课程, 因此对其发展历史、主要流派、重要概念和理论等更加了解;二是因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阅读国外语言学的原文经典, 因此能更准确地理解一些概念和理论, 更了解国际学术规范, 更容易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交流, 其成果也更容易获得国际学术界的认可。放眼国际语言学界, 母语不是英语的学者能在学界产生影响、对语言学理论作出贡献往往就是依靠他们对自己母语语料的分析和研究。例如, 黄正德、徐烈炯等对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贡献主要就是依赖他们通过汉语语料对相关理论的验证或批评。
但是, 外语背景的语言学者也有两个明显的弱点:一是母语能力相对较弱;二是对母语研究的了解不深。由于学习和使用外语的时间多了, 母语能力相对于中文系背景的语言研究者来说弱一些也是自然的事 (尽管也可能有相反的情况) ;但是, 大部分外语背景的学者由于种种原因, 对汉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基本上不太了解, 对汉语语言现象了解不全面, 以至于经常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另外, 相对于汉语背景的语言学研究者, 外语背景的语言学者往往研究能力也偏弱, 尤其表现在写作能力、逻辑思辨能力方面。汉语界的学者只要得到国外相关理论的一点点启发, 往往能结合汉语作出比较深入的研究, 而外语背景的学者往往不具备这样的敏感性, 对理论的理解也比较肤浅, 可能也主要由于只关注理论本身, 不关心理论的应用, 也缺乏对具体语言现象的了解和研究。举个简单的例子。外语界从事语用学研究的学者很多, 结合汉语讨论语用学问题的人也很多, 进行外语与汉语语用现象对比研究的人也不少, 但至今还没有一位外语界的学者写出一部《汉语语用学》之类的著作。而汉语界就有学者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如华东师范大学的胡范铸早在几年前就在吸收西方语用学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汉语的语用和修辞现象, 为研究生开设了“汉语语用学”的课程并写出了《汉语语用学》的书稿。他的研究不仅仅是西方语用学概念和理论的应用, 他还试图重构语用学的理论基础, 提出了新的研究框架。他对语用学的定义是:语用学就是研究言语行为的规律以实现言语行为的有效性的一系列互相连贯的理论命题。亦即语用学是试图由一个核心概念展开的一系列命题, 这一系列命题的核心概念就是言语行为。他认为, 以言语行为为核心概念, 也许有可能构拟一个整合修辞学和语用学的语言运用研究范式, 或者说是建立一套基于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命题。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汉语界有相当一部分中青年学者应用认知语言学成果, 开拓了不少汉语语法研究的新领域, 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如袁毓林根据原型理论对汉语词类的重新研究、张敏根据象似性理论 (iconicity) 对汉语名词短语的研究、石毓智的语法化研究等。当外语界的学者还在满足于介绍、评价相关国外理论的时候, 汉语界的许多学者已在应用这些成果解决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也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 发现了相关理论的优点和不足。
04
外语界语言学研究的汉语视野
4 . 1 外语界汉语研究的必要性:汉语的特点和汉语研究的价值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中国的重新崛起, 汉语的影响和价值也在与日俱增。汉语研究成果对普通语言学理论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过去的西方语言学史几乎不会提到中国的语言学, 也几乎不会提到汉语的研究。西方的普通语言学理论基本建立在对西方语言的观察的基础上。近年来, 随着中国学者与西方学者之间互动的增加, 汉语与西方学者所知语言大不相同的特点逐渐为国外学者所知晓。西方语言学者对汉语的普通语言学价值逐渐有了新的认识。而国内汉语学者也因为对外汉语教学等发现了以前从来没有关注到的汉语的特点, 对汉语研究视角和汉语价值的认识也在悄然改变。
关于汉语与西方语言的不同, 下面一个看起来是笑话的例子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说明:
(这位) 美国丈夫说:“中文实在是太难学了!”他举例道:“为什么两匹马、两只老虎是粗心大意的意思 (马马虎虎) ?”“为什么上街购物要叫买东西?说这个人不好为什么说他不是东西?说这个可爱, 为什么又说‘这个小东西好可爱’?”“为什么把金银珠宝戴在手上和脚上还是叫首饰?”“为什么房子着火了叫失火?而不叫得火?”“为什么大人对孩子说, ‘你再顽皮看我打你’和‘你再顽皮看我不打你’都是要打的?”“中国队和美国队乒乓球比赛, 解说员说‘中国队大胜美国队’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都是中国队胜利?”
(《大洋彼岸的播音生活》, 韦华, 《新民晚报》2009.09.13, 转引自胡范铸, 即出)
因此, 外语界的学者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 要么借鉴西方的语言理论来研究汉语, 促进汉语研究的深化, 从而也间接促进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要么通过对汉语特点的挖掘, 通过汉外对比, 对国外现有的理论进行验证、批判、修正, 直接为普通语言学理论作出贡献。
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是“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1。而普通语言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语言的本质、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文化、语言的起源等。由于与西方语言相比, 汉语在诸多方面呈现出系统的差异, 对认识人类语言的特点、建立普遍的语言理论有不可或缺的参照价值, 因此, 就语言研究来说, 汉语以及汉语方言是中国学者语言研究的金矿, 可以为解答有关人类语言特征及其与人类文化关系等重大理论问题提供重要的资源优势。
4 . 2 外语界汉语研究的必要性:“国际化”与中国学术“走出去”
无论是“国际化”还是“走出去”, 外语界语言研究者一个必须做的事就是要逐渐从研究“国外语言学理论”转移到“应用”国外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 或通过汉语研究来评价或修正国外语言学理论。邵敬敏指出, 新的历史时期, 汉语语法研究者应该有战略眼光, 从全球视野和历史视野来规划汉语语法的研究2:1) 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发展进程有清醒的认识;2) 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全局情况要了如指掌;3) 对当代汉语的宏观观察需要保持一种可贵的“敏感性”;4) 对语法研究的最新理论动态要有所把握。他还指出, 研究者应该有三大意识:1) 现代条件下的科学意识;2) 竞争前提下的多元意识;3) 国际背景下的中国意识。
他的提醒, 虽然针对的是汉语界的学者, 但同样值得外语界的语言学者思考。
4 . 3 外语背景语言学者研究汉语取得突破的可行性
外语背景的语言学研究者可以研究外语, 而且从外语教学角度看, 应该深入研究外语和汉外对比。不过, 从语言学本身来看, 发挥其自身优势, 研究汉语, 或以汉语为语料, 研究普通语言学理论往往能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方面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马建忠学贯中西, 更因为深谙西方语法, 痛感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古国, 居然没有一部自己语言的语法书, 晚年遂致力于汉语语法的研究, 最终奉献了《马氏文通》。赵元任也有留学背景, 曾作为罗素先生访问中国时的翻译, 后来在美国大学教授和研究汉语, 写成了《汉语口语语法》, 并因其在语言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和影响担任过美国语言学会会长。吕叔湘曾经是一名中学英语教师, 写过《中级英语语法》等, 后来研究汉语语法, 发表《语法修辞讲话》 (与朱德熙合作)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代大家和权威学者之一。胡明扬、沈家煊也是以其深厚的国外语言学研究背景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
笔者近年来指导的几位博士生也在借鉴西方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问题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例如, 本人指导的博士生田臻在其题为《汉语静态存在构式对动作动词的语义制约——以语料库为基础对动词事件语义特征的探究》中, 借鉴认知语义学理论, 特别是Talmy的“运动事件框架”和“注意力视窗”等概念和理论, 对汉语存在句中动作动词的特殊用法, 如“墙上挂着一幅画”中“挂”等表达动态的动作动词用来表达静止的状态的条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提出了该类动词的一系列语义特征, 并通过语料库方法进行语料验证, 获得了一些初步的结论。论文受到了陆俭明先生等的充分肯定, 2012年获评全国优博论文。
笔者的另一位博士生毛帅梅撰写的学位论文《现代汉语副词的层级性研究》从语言单位的层次性出发, 借鉴西方语言学理论中有关情态的层级性的概念和理论, 对汉语副词的层级性和汉语副词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为汉语副词研究带来了一种新的宏观视野, 受到了汉语副词研究专家张谊生等学者的肯定。
因此, 外语背景的语言研究者发挥自身的特长, 以他山之石, 攻汉语之玉, 不但能有所发现, 有所创新, 有时还会作出意想不到的贡献。
05
结语
汉语已成为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资源。中国语言学者在“走出去”或“国际化”的过程中, 不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不仅仅是可惜, 也实在是一种很奢侈的浪费。当然, 笔者提倡外语界语言学学者研究汉语并不是要否定外语界语言学研究还承担着把国外语言学理论介绍给中国、把中国语言学理论介绍到国外的使命。其实, 外语界仍是沟通国内外语言研究的重要桥梁。研究国外语言学理论、研究外语仍是外语界语言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之一。但是, 我们认为, 至少应该有一部分外语背景的语言学研究者, 发挥汉语和外语的双重优势, 为汉语研究和普通语言学理论研究作出独特的贡献。
编者按
感谢束教授与《中国外语》编辑部的支持,欢迎查阅《中国外语》2014年第1期纸质原文。
本文编辑:上海理工大学 孙雨
本文审核:吉林大学 王峰
郑重声明:本公众号推送的文章不能代表本公众号立场。语言学通讯仅有翻译学通讯一个延伸品牌,其他相似公号与我们无关。本公众号推送的学术会议、博士招生不负责对接解释。有任何疑问请按照推送内容的官方联系方式对接!如果学术会议、博士招生有任何官方调整,责任不在我方。我们优先推广免费的学术会议、讲座、研修等项目。收费项目与商务合作需支持劳务费,请联系dianzishu@126.com 商谈。
欢迎加入语言学通讯读者群,添加时请自报实名,单位和研究方向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加群联系人:sflsy0803 孙老师
文学与翻译加群联系人:Nicole2397471433 李老师
继续为各位提供有益的学术资讯
长按二维码赞赏语言学通讯
9万学者关注了
○
语言学通讯
○
科研助力|学术观点|专著推荐|期刊动态|教师研修|招贤纳士|博士招生|读书小札
推荐阅读
精选 | 应用语言学研习丛书(13种)一览:回顾经典 分析热点
讲座视频 | 乔姆斯基: 语言学的基本问题 (上) Fundamental Issues in Lingui. (at MIT)
讲座视频 | 乔姆斯基: 语言学的基本问题 (下) Fundamental Issues in Ling. (at MIT)
重磅资源丨第四批发布!外文局审定新冠疫情相关词汇英文表达(1-4批大合集)
杨枫:高等外语教育的国家意识、跨学科精神及应用理念 | 原载《当代外语研究》
招生简章 | 北京外国语大学2020年“一带一路”外语专业“综合评价”方式招生简章
语言学家 Lakoff & Duran:特朗普正在将言语变成武器,对民众进行洗脑!
误译曲译,死译硬译,都是半斤八两?鲁迅、梁实秋翻译论战焦点透析
双语 | 川普收回“中国病毒”,赵立坚、胡锡进风向突变,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