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如何把外卖骑手这个老选题做出“新意” | 谷雨计划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人物 Author 人物作者

“一个在某个领域制造了巨大价值的行业,为什么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的制造者?”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人物》团队与全国各地数十位外卖骑手、配送链条各环节的参与者、社会学学者进行对话,最终完成特稿《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文章引发了读者对外卖骑手工作生活困境、数字劳动关系,以及零工经济的讨论,并获得当月的谷雨公共写作奖。谷雨奖评委关军点评,“该作品是不计成本的‘一单’,本文在巨量信息中难得地并未走失,很清楚要实现什么。”
以下是这篇文章的创作手记。


撰文赖祐萱

编辑金石


去年秋天,编辑张跃找到我,问我有个选题感不感兴趣:「为什么外卖骑手的车祸越来越多?」当时她偶尔会看北京卫视一档叫《红绿灯》的交通节目,发现几乎每期节目都有外卖骑手违章、出交通事故的新闻,她很好奇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个现象。很快,我们讨论了一些约访对象和资料收集方向。当时,我们都没有想到在数百万外卖骑手的背后,是一个如此庞大、细密、盘根错节的系统。
我粗略翻阅了过往资料,外卖骑手车祸的新闻有大把,主要都在报道现象,或泛泛的行业规则。当时有个感觉,外卖骑手车祸不可能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很复杂,很琐碎,具体是什么,我也没法解答。
寻找骑手,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可是,开局就遇到上了困难。
外卖骑手是最好找到的,他们无处不在。但外卖员也是最没有工夫搭理你的。他们总是在跑单,没时间也没精力,他们的需求也很朴素,要赚钱,接受采访既不赚钱还耽误事儿——而我总是提出要聊一两个小时的要求。说服他们本身就是一项挑战。
那段时间,我去扫街,看见坐在路边休息的外卖骑手都会跑上前聊天。实际上这样的工作效率很低,成功率也不高。他们总怀疑我是不是美团或饿了么跑来调查他们的,或聊着聊着,他们就去接单了。即便留下了联系方式,也很难维持很深的交流。偶尔遇上几个能说的,那是运气好。
我决定改变思路,在网上寻找骑手。我想,总会有一些喜欢上网、愿意在社交平台上表达的骑手。在知乎,我用「外卖」「外卖骑手」「美团」「饿了么」「送餐」「事故」「车祸」等词汇作为关键词,各种排列组合搜索,把历年来外卖行业相关问题以及问题下的每条留言、留言下的每则评论都逐一读过,但凡有人表明自己是外卖员,说了几句有信息量的话,我都会发私信给他们。不是所有人都会回复,不过成功率比扫街要好得多,也遇到了文章中几位很重要的讲述者。
接着,我将搜索范围扩大至贴吧和QQ群。在和外卖骑手的交流中,我得知,这两个平台是他们很重要的社交场所。我把几个万人的骑手贴吧里重要的帖子都翻了一遍,发了一百多条信息,去联系那些比较有表达欲望,有过事故经历的骑手。
编辑部的一些同事也知道我们在操作这个选题,也会留意帮忙寻找线索。2019年年底,有同事在自家小区门口看到了一起外卖员车祸。知道消息后,我立刻打车赶到现场,可是到现场时已经晚了,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些电动车外壳的碎片摊在地上。我只好站在刚刚发生过事故的街上数了数,10分钟里有8个外卖骑手逆行。
2019年的最后两个月我几乎都在寻找全国各地愿意说出故事的外卖骑手——一篇有说服力的深度报道的基础,就是要有足够多的样本量,以及足够丰富且有力的证据和细节。我们的关注点不能只停留在北京,还要有上海、深圳、广州这些外卖单量巨大的一线城市,同时也要包括三四线城市、甚至是一些更加下沉的县城。样本量不仅要充足,还要分配平均,北方的、南方的、沿海的、内陆的;做骑手三四年的、做了半年辞职的、做过骑手离开又再次回来的……很幸运,在最后报道的呈现中,我们的访谈样本几乎覆盖了所有这些骑手的类型。
在寻找外卖骑手的近两个月中,通过「为什么外卖骑手的违章和交通事故越来越多」这个切口,我初步了解了外卖平台骑手端的运行规则,什么是专送、什么是众包,骑手们送出一单外卖的过程是怎样的,同时,也获得了大量有关骑手工作困境的故事和细节。
在整个选题的操作过程中,每进行一个阶段的采访,我和编辑都会进行一次梳理和复盘,将上一个阶段获得信息用关键词的方式进行整理和讨论,其中的很多细节,例如王福贵外卖箱中的可乐、画给顾客的小猪佩奇,朱大鹤得知送餐时间再一次被压缩后手心的汗,那条指引小刀去逆行的导航路线图……这些都在提示我们,这个选题有着极其复杂、且值得探寻的空间。

外卖骑手在机动车道上


操作这个选题时,很多时候,我会把自己当成侦探,面对一个发生车祸的外卖骑手事故现场,去找目击证人、找让骑手超速逆行的原因、找骑手想要追赶的东西,不同线索缠绕在一起,同时推进,为找到一个答案:这场车祸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因此,一篇扎实、令人信服的深度报道的成立,仅有故事、细节,是远远不够的,这些都是现象,我们还需要寻找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沿着外卖骑手讲述的工作流程,在调查的第二阶段,我们将目标定位于配送链条中的各个环节。我开始想办法去联系、接触站点的站长、调度、商务拓展等等。说服他们比骑手要更艰难,相比一线外卖员,他们掌握了更深层次的「内幕」和「秘密」,更清楚系统如何运作,他们会害怕跟我们说太多丢了工作。
我的办法是先找到他们,建立联系,他们如果想说,我们就多聊一些,如果不想说,我也没有紧追,但我会时不时地给他们发微信,说说最近看到的外卖行业新闻,说说我知道的骑手故事,也询问一些故事中我不太明白的地方,渐渐地,不回复的人也回复了,文字回复变成打电话,有的还可以打好几次电话。
这是一个不太容易建立起信任的时代,但只要你足够耐心,足够真诚,总会有所收获——无论世界以何种方式运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有一些永远适用且不会改变的基本规则。
对骑手和配送站相关人员的沟通大多在晚上进行。那些不在北京的骑手,我只能约他们在收工后,打一个长长的电话。
一位骑手习惯在妻子和孩子们都睡着后,再给我打,他们住在上海郊区老房子的一层,信号不好,他会走到院子里,一边抽着烟一边同我聊天。一位配送站站长跟我聊了几个小时后,发来妹妹的高中作文,让我帮忙检查一下病句错别字,然后说,「怕你觉得欠我人情,这样咱俩就算互相帮了忙。」
聊得多了,骑手们也会跟我讲述他们的生活,一位骑手很喜欢说刚入行的事情,拿着高薪工资,去后海酒吧喝酒,结交外国朋友,最近他恋爱了,打算好好攒钱生活——一步一步深入的交流,骑手们也呈现了自己最真实的性格和生活,帮助我在采访中找准契机打开他们,理解他们。
这个选题从开始操作到最后完成,大概经历了十个月的时间。在《人物》工作,需要具备多线程工作的能力,在操作长程选题的同时,也要操作其他的短程选题,但同时,还得保证在操作其他选题、完成编辑部制定的工作量的同时,始终保持对长程选题的关注和熟悉程度。
因此,在操作别的选题时,我也会「潜伏」在各大骑手群里,观察他们每天都在聊些什么,关心什么,今天又送了多少单子,又遇到了什么客人和商家,对平台和系统又有什么吐槽。有时,我也会加入他们的聊天,针对他们谈论的、而我也同时了解的部分进行讨论。聊天的过程中,会有骑手来加我,有个上海的骑手就私信我,「大神,你啥时候去浦东跑单,带上我呗。」后来,我说服他成为了我的访谈对象。

大雨中奔跑的外卖员


在获得了足够多的故事、细节,并与配送链条各个环节的参与者进行深入交流之后,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这个庞大系统的运行流程与规则,在我们最初试图探讨的那个现象背后,「系统」已经浮出了水面——外卖骑手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送餐规则所造成的问题,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而这个系统,也不仅仅存在于被骑手下载至手机的那个app中。
为了对这个系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我们还需要寻求一些「他者视角」和「外部声音」,例如,交通法规的执法者——交警,用更长的时间、更大的样本量对骑手工作状态进行过更深入调研的社会学学者。
通过视频平台上一则出圈的短视频,我注意到了深圳的「网红」交警「熊警官」,在同他的交流中,他以更丰富、大量的观察,从更客观、中立的视角谈了外卖骑手群体的困境和背后的原因,「他们摔倒后都是第一时间爬起来去看外卖洒没洒,几乎没有人关心自己。」这句话令我们非常难过。
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物流平台、打车平台、外卖平台的兴起,也是我们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平台经济」时代,而与传统制造业时期的劳动关系相比,「平台经济」的时代,也是「零工经济」的时代,与传统制造业更清晰、牢固的劳动方式与劳动关系不同,「零工经济」下,劳动者似乎用更灵活、松散、自由的方式在数字平台上工作,但事实上,他们面对的是劳动关系更没有保障,更容易被系统操控与压榨的状况。
在国外,已有很多学者对类似于uber这样的平台以及平台之上的数字劳工进行过深入的调查研究,「零工经济」研究者Alexandrea J. Ravenelle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社会学助理教授,她在2019年3月出版了第一本书,名叫《骗局与零工:共享经济中的奋斗和生存》。记录了来自Airbnb、Uber、Task Rabbit和Kitchen surfing的近80位数字工人的个人故事,他们的故事突显了零工经济中工作的波动性,由于需要维持算法批准的接受度和响应率,这些年轻工人的自主权受到了干扰。对于「零工经济」,她将它定义为一种「包装成进步的倒退」。
在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在进行类似的数字劳动关系研究,例如华中师范大学的郑广怀老师,中国社科院的孙萍老师等。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系统」,在阅读研究了两位老师的多篇论文后,我们联系到了孙萍老师,她应该是国内最早对外卖骑手与其背后算法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在近四年的时间里,她接触、追踪的外卖骑手多达近百人,且充分了解配送系统算法一步步迭代的历程。
在与孙萍老师的交流中,她说的第一句话是,「没想到《人物》还会关注这样的选题。」她提到外卖平台的数字劳工研究在国内学界属于比较边缘、少有人关注的领域,尽管如此,她还是希望能关注这些看似边边角角,但很基础、很重要的社会的问题。这与我们的报道初衷与诉求,也是一致的。
孙萍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与思考,「逆算法」、「情绪情感劳动」、「系统的游戏化包装」等理论也令我们对系统认知更为深入与丰满,这同时也令这篇报道具备了更为扎实的社会学调研与理论基础,无论是论据还是论述,都变得更加严谨与厚重。
今年7月11日,短视频博主曹导发布了自己做外卖骑手的职业体验视频,视频发布后,「SKP拒绝外卖员进入」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同时也引发了全社会对于外卖员职业困境的讨论与关注。借此机会,我们也与曹导进行了交流,她也从一个临时体验者的角度,讲述了自己被系统困住的感受——这也为这篇报道提供了更加真实、生动且具有说服力的论据。
遗憾也是有的。在选题的操作过程中,我们联系并接触了美团和饿了么算法技术团队的工程师,但他们大多以「公司机密」的理由拒绝了约访。对于这个部分的内容,我们只好通过大量查阅算法团队公开的工作记录、采访资料,尽最大努力,进行了系统基本规则的还原和讲述。
稿件发出后,饿了么曾经的96号员工在知乎上回答了关于外卖配送系统的相关问题,他说自己是国内第一批参与研发订单调度系统的工程师,产品创建初期,他真的体验过送外卖,但整个过程非常糟糕,充满不合理的订单分配和线路规划。后来,他离职了,他认为有更优秀的同事加入,可以让调度平台变得更智能有效率,但这种智能也带来了一些代价,至于代价是什么,他没有细说。
看到这个回答,我和编辑都认为,如果我们能再挖掘一下,找到这种曾经的系统创建参与者,这篇稿件会更加完整。

夜间的外卖送餐员在路边等待系统的配送单


一篇超过两万字的深度调查报道,在漫长的调查取证过程结束之后,写作也是极其难熬、甚至痛苦的过程。
这篇文章先后写了五稿。前两稿写于大量骑手部分的采访结束之后,在那个阶段,写作过程更像是一次素材的整理和消化,那两个版本的稿件,提供了大量丰富、生动的细节和故事,但并没能对系统的运行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其实,从当时的稿件内容看,如果刊发,也可以完成一个关于外卖骑手工作困境的描述,而且也算得上丰富,但当时的各种报道中,这类稿件并不缺乏,虽然体量各异,但很多探讨大多都停留在现象层面,没有探及系统的深处;一些从学术研究角度探讨的报道,也因为缺乏故事与细节,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因此,编辑认为,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对于这个问题,当时那样的叙述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在那两版稿件的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前文提及的大量的调查和探究。因此,整体的写作过程可以归纳为:前三稿都是为了信息密度和准确度服务,不停地凿下去、探下去,后两稿则开始主要思考结构。
这五个版本的稿件,很像是一个应用程序的不断迭代,每次写作,都是对当时掌握素材的梳理和再次消化,然而,通过写作,我们也进一步地发现了论述中不够充分、扎实,以及缺漏的部分,然后再去补充。
就这样,12000字变成了15000字,15000字变成了20000字,20000字变成了24000字。在第四版稿件完成后,我们再次重读、梳理了已经得到的故事、细节、数据、理论,在那一版的结构基础之上,我们根据新得到的素材,进一步确定了文章最终的结构构成方式——用一个个关键词代表外卖骑手在配送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用还原配送过程的方式,讲述这个庞大的、密不透风的系统。
写作完成后,编辑又对稿件进行了两个版本的编辑,第一版粗编,对叙事脉络和节奏进行了全盘的梳理与调整,且从录音中再次「挽救」回了一些颇有意味的细节。第二版精编则在粗编版本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语言和一些晦涩概念的讲述方式,也对叙事节奏进行了更简洁、紧凑的调整,一遍遍地调整,也令我们对文章的素材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一些事例和细节也被安置在了更为合理的部分。
在整个采写过程中,我和编辑也重看了曹筠武老师的那篇《系统》,虽然看上去此系统非彼系统,但系统的出现,都是以商业目的出发实施对人的规训与控制。稿件发出后,也有读者提及这篇报道令他们想到了《系统》,某种程度上,这篇「系统」也可以被看做是那篇「系统」的延续与致敬。
标题方面,文章最初的标题是《骑手逆行而来》,但编辑部的其他同事和主编都认为,根据稿件的体量、篇幅和内容,应该在标题中就点出「系统」的存在,最后,在全编辑部的投票之下,标题定为:《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

大雨中送外卖,骑手的双手被雨水泡变形


文章发出后,有人来问我们,「这么老的一个选题,如何做出新意?」老实讲,看到这个问题,我们有点无奈——这的确是一个「老」的问题,因为它存在的时间已经足够长,但这并不是一个「老」的选题,这只是一个很多人都熟视无睹的问题,我们也并没有将它做出什么「新意」,我们只是没有停留在现象,尽了一个报道者的本分,没有停留在表面的现象——这也是很多《人物》的报道希望提供给读者的。
很多读者反馈,这篇文章给了他们很深的感受——困在系统中的,并不只有外卖骑手。一位朋友读完这篇文章正好从地铁站里出来,那是晚上十点多,她刚刚下班。她告诉我,那一刻她觉得自己也是外卖骑手,每天都在追赶数据、KPI和业绩,不加班都变成自己的错。还有人说,读得喘不上气,因为,「这几乎是我日常生活的缩影。」
还有一位网友说,这个选题很像实体经济,很费劲,也不讨好,但如果做好,会变得很重要。这也令我想起了孙萍的话,我们做的看似是一些「边边角角」、没那么讨好也没那种光鲜的探寻,寻找答案的过程听起来也很枯燥,有时投入的时间都不会有一点水花,不过坚持下去,还是有用的。
文章推送的当天,文中出现的一位骑手给我发来了一个红包,他告诉我,那是他当天第一笔订单的收入。他说,「谢谢你们说出了我们的心声。」其实,这篇报道能够最终完成,最需要感谢的,正是这些外卖骑手的善意和坦诚。他们身上的可爱、真诚和努力,支撑着我们了近十个月的采写历程,从没想过放弃,也是因为我们不想辜负他们每一个人。
这位给我发来红包的骑手,曾说过一句令我印象极其深刻的话,「不要把我们写得很可怜,我们并不可怜。」的确,文章发出后,无数善良的读者都对骑手的工作有了更多的理解,甚至是同情与怜悯,但作为报道者,我们最后想说的是,怜悯无法解决任何问题。
目前看来,这篇报道的确引发了大量的关于外卖骑手工作生活困境、数字劳动关系,以及零工经济的讨论。作为报道者,在稿件定稿之后,它便已经成为过去,我们只是尽了职业的本分,我们欢迎所有关于这个话题严肃的探讨,也希望技术背后的「人」,能够得到外卖平台更多的关注,这些活生生的、为了生活努力奔跑、默默工作的劳动者们,他们的身体、情感、需求和生命应该是比时间、利润、数据,更重要的事。

图源电影《聚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