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极20℃高温,企鹅快顶不住了

看客 看客inSight 2020-09-06

这个春天,企鹅比你难多了。




在刚过去的2月,南极洲西摩岛测得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20.75℃。

 

这也是南极气温首次突破20℃大关。

 

这个温度你在3月的广州,或是5月的北京也能感受到。

 

“这是不可思议,且不正常的。”

 

纪录片《七个世界,一个星球》在南极的南乔治亚岛拍摄时,工作人员感叹道:“今天真的很热。”


关于气候变暖,有人将其看作环保分子的陈腔滥调,也有人将其视为一种不切身的遥远未来。

 

直到20.75℃这个数字横亘在面前。

 

它摇响了警铃,似乎在提醒我们,地球一直在变暖,并将继续暖下去。而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无法在这场全球危机中独善其身。

 



 泥泞中的南极企鹅

 

全球气温上升,首当其冲遭殃的是南极大陆上的原住民 —— 企鹅。

 

它们生存的两大要素都受到极大影响,一是栖息地,二是食物来源。

 

帝企鹅是体型最大的企鹅,体长可达1.2米,可能由于太笨重,它们经常在冰上滑倒。图源纪录片《帝企鹅宝宝的生命轮回之旅》


每年的2、3月是南极的夏天,这时候帝企鹅会在海里觅食,其余时间则迁移到海冰上繁殖后代。

 

所谓的海冰,是每年冬季在海洋表面快速结成的,粘在大陆或冰川边缘的浮冰。

 

这种季节性冰面薄而平整,适合企鹅在上面产蛋、孵化及抚育幼儿。

 

冬季,南极大陆周边19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被冰封。图源纪录片《我们的星球》


帝企鹅孵育幼儿的周期长达8个月。

 

5月产下一个企鹅蛋后,母亲就会前往海边觅食,将蛋交付父亲保护,不让其受暴风雪的侵害。

 

足足75天后,幼崽在父亲的怀抱中孵化出生。


在海冰上,企鹅妈妈将蛋交给爸爸,在一个交配季节内,大多数企鹅是忠诚的一夫一妻制。图源国家地理


企鹅宝宝从爸爸怀里孵化出来。图源Samuel Blanc


待企鹅母亲长途跋涉上百公里,带回新鲜的食物后,就轮到父亲出门了。

 

接下来的寒冬,即8~11月,父母会交替离开孩子,甚至双双外出觅食,以满足幼崽日益增大的胃口与营养需求。

 

到了12月,企鹅幼儿已经长得快跟父母一样高,这时也是它们褪去绒毛,长出防水羽毛的关键期。


帝企鹅的胃就是天然防腐剂,出门一个月回来,仍能将新鲜的食物喂给孩子。图源《帝企鹅宝宝的生命轮回之旅》


可由于气候变暖,出现海冰的时间每年都在缩短。

 

以往1~2月才融化的海冰,如今12月就早早融化,这迫使企鹅幼崽在成功换毛前下水,很有可能会被淹死。

 

海冰太迟形成或太早融化,对企鹅来说都是致命的。


帝企鹅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定为“近危”物种。图为换毛完成的企鹅幼崽第一次下水,图源《帝企鹅宝宝的生命轮回之旅》


不仅是海冰,气候变化带来的陷阱无处不在。

 

气温上升会为南极大陆带来降雨,积雪也会融化,地面就会出现坑坑洼洼的水氹。

 

如果企鹅不小心将蛋下在水坑内,蛋就可能无法存活;

 

而刚孵化出来,还没有防水羽毛的企鹅宝宝,要是跌进水坑里弄得浑身湿透,可能会在零下30℃的天气里,死于体温过低。


泥泞中的阿德利企鹅。美国研究站附近的一个阿德利企鹅种群,数量减少了近80%,图源:Frans Lanting


另外,海洋变暖会导致企鹅的主要食物来源 —— 磷虾数量的减少。

 

在南极附近,海洋表面漂浮着大块的碎冰,看起来荒芜寒冷,毫无生气。事实上,如果你潜入水底,会发现这里隐藏着一片“草原”。

 

数十万亿的磷虾聚集在冰面之下,以丰富的藻类为食,并得以大量繁衍。


阳光可透过冰块,为海藻提供光合作用。图源纪录片《我们的星球》


进食海藻的磷虾,它们是海洋食物链底部的关键物种。图源《我们的星球》


而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层融化,导致南极部分地区的磷虾数量大幅减少了一半。

 

一环扣一环,依靠磷虾作为食物来源的企鹅、海豹、座头鲸等生物,也不得不面对觅食愈加困难的境况。

 

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企鹅们不得不游得更远、潜得更深。

 

有时它们甚至会游出数千公里远,潜入600多米深的海底,耗费更多力气的同时,它们也将面临着更大的被捕食的风险。


曾有人在离岸5600公里处发现企鹅的踪迹,企鹅可是游泳小能手,图源《我们的星球》


觅食越来越艰辛,栖息地也日益受到威胁,这令不少企鹅种群都在缩减。

 

南极半岛北部的象岛上,如今仅剩5万多对帽带企鹅在繁殖,而50年前,这个数字是12万对。

 

有些企鹅种群的规模甚至缩水了77%。


帽带企鹅的下颌有一条细线,就像戴了顶帽子一样,故名。图源Christian Åslund / Greenpeace and TIME


虽然部分企鹅种群在锐减,但南极大陆其他未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区域,企鹅的数量则保持稳定,甚至有所增加。

 

例如在食物和繁殖条件方面灵活得多的巴布亚企鹅。

 

巴布亚企鹅一次能下两个蛋,一个月孵化出来,幼企鹅100天就能换上成企鹅的毛,并自主觅食。

 

它们也从来不会离开海岸超过50公里,有学者甚至称它们为“气候变化的赢家”。


巴布亚企鹅的特征是头顶上有一条白色带状的花纹。图源Jonathan Handley


当然,企鹅已经在南极洲生活了数万年,经历过比现在暖得多,或冷得多的年头,也经历过无数次冰川扩张,以及海冰波动。

 

尽管如此,这个前所未有地温暖的时代,对它们来说依然是难捱的。

 



饥饿的北极熊


地球的另一端,同样依靠海冰生存的北极熊,处境则要比企鹅们艰难得多。

 

据统计,如今北冰洋的海冰覆盖面,比1980年减少了40%。

 

按目前的速度,到2050年夏天,北冰洋所有的冰将完全融化。


30年后,你可能会对孩子说:想当年,北冰洋可是有冰的……图源《我们的星球》


在北极,海冰出现的时长,也比南极短得多。

 

一般在秋季晚些时候形成,早春就会消融,前后不过半年。

 

而在海冰融化之前,北极熊要进食掉全年三分之二的食物。


一只北极熊正在测试海冰的强度。图源Mario Hoppmann


海豹、海象、鲸……这些美味都只能在海冰上获得。

 

北极熊会埋伏在海豹的呼吸孔附近,耐心地等上数小时;有时也会破冰进入洞穴,主动接近它们的猎物。

 

在冬季,北极熊会进入“行走冬眠”的状态,新陈代谢减弱,以囤积脂肪。


一对北极熊眼睁睁看着一只海豹消失在呼吸孔中。冰块的融化让北极熊失去遮蔽之处,捕猎变得困难。图源《我们的星球》


当海冰越来越少,冰面也越来越薄,失去捕猎平台的北极熊只能挨饿。

 

为了填饱肚子,它们慌不择食,雪雁的蛋、鲸鱼尸体……甚至有饥肠辘辘的北极熊跑到人类居住的村庄,翻找垃圾桶。

 

同时,越来越多的北极熊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状态 —— 它们变得更瘦,幼儿长得没那么大,雌性生育的频率也越来越低。


一只饥饿的北极熊。图源Cristina Mittermeier


2017年,摄影师Cristina Mittermeier与她的团队,在加拿大北极地区,发现了一只饿得皮包骨头的成年北极熊。

 

“它躺在地上,像一张被丢弃的毛毯,几乎没有生命。”

 

经过一个小时的等待,北极熊才爬起来艰难且缓慢地走动。他们拍了照片与视频,并发布在社交网络上,写道,“这就是饥饿的样子”。


图源Cristina Mittermeier


而《国家地理》杂志转发时,却将文案改成了“这就是气候变化的样子”。

 

照片与视频被疯传,观看人数高达25亿,同时也引发了大范围的批评与争议。

 

气候变化确实与北极熊数量的减少有很强的联系,但谁也无法确定,照片中这只具体的北极熊为何会挨饿,也许是生病了,也许是落单了。

 

后来,摄影师自嘲,“我们成了又一个环保主义者夸大其词的例子”。

 

但毋庸置疑的是,在阿拉斯加以北的波弗特海地区,一个北极熊种群的数量在过去10年里减少了四成。

 

目前,北极熊的总数量在2~3万只之间,专家预测,30年后它们将缩减到不足1万只。


如果海冰消失,北极熊也会消失。图源《我们的星球》


作为北极熊的邻居,海象的捕猎模式也大体相似。

 

夏季,海象会在阿拉斯加和俄罗斯之间的海域觅食贝类,然后回到海冰上休息和繁殖后代。

 

由于海冰的减少,海象不得不大量聚集在陆地的海滩上。一开始只是雄性,后来连雌性和幼海象也登上陆地。

 

在俄罗斯东北部海岸,一个不大的小岛甚至满满当当地躺着十万头海象。


图源《我们的星球》


拥挤带来的问题,首先是踩踏。

 

成年的雄海象,体长可达3米,体重高达两吨。

 

无论是受到惊吓(例如偶尔飞过的飞机),引发群体骚乱;

 

还是雄海象之间为了争夺领地而展开一场激烈的对决,都有可能导致体型较小的海象幼儿因踩踏而受伤。


海象具有长而尖的牙齿,挤在一起时难免会互相剐蹭。图源《我们的星球》


其次,当栖息地被无限压缩,部分海象会往高处走,攀上岩石峭壁,只为获得更宽裕的休息空间。

 

只要有一只海象带头,其他海象就很有可能循着气味跟上。

 

到了悬崖顶部,休息够了,饥饿袭来,它们想回到海里觅食。海象是群体动物,听见同伴们纷纷下水,它们迫切地想要跟上。

 

而面前到底是平地还是峭壁,它们也许并不清楚 —— 海象离开水后,视力非常差。

 

一个不小心踏空了,它们就会从数十米高的悬崖上跌落下来,一个接一个地。

 

海象从山崖上摔落。图源《我们的星球》


事实上,海象“跳崖”的行为并不罕见。

 

早在1996年,就有野生动物官员观察到,在阿拉斯加有近60头雄性海象从60米高的悬崖纷纷掉下来摔死。

 

当年气候变化还不明显,海滩也不算拥挤,专家们也无法解释这种令人困惑的景象。

 

有人猜测,由于海象喜欢成群结队,一只海象的坠崖可能是意外,后面跟上的则可能是群体性引发的悲剧。


海滩边死去的海象尸体。图源《我们的星球》


但无可否认的是,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冰融化,加剧了海象聚居环境的恶劣程度。

 

在海滩上,它们紧紧地挨着彼此,耳鬓厮磨,几乎毫无空隙。

 

土地因此变得肮脏,疾病更容易传染,在打架中受伤的海象,伤口也更容易感染化脓。

 

“它们的聚集是出于绝望,而不是出于选择。”




 陷入极端天气的恶循环


作为地球上的命运共同体,人类的一呼一吸,都与动物息息相关,祸福共享。

 

全球气候变化,不但使气候变暖,还导致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的出现越来越频繁。

 

刚过去的澳洲大火就是一个例子。

 

仅仅在半年内,就有十亿野生动物死于这场大火,包括2万5千只考拉。

 

同时,火灾还导致超过30人死亡,2000多所房屋被毁。

 

悉尼、墨尔本、堪培拉等城市被浓雾笼罩,悉尼空气质量指数为“很差”的天数高达81天。


树木重新长出新芽,可大火燃烧后留下的裸露土地,遇到大雨冲刷会加重水土流失。图源timtamtom123


祸不单行的是,火势渐退、树木回春后,澳洲又迎来了另一极端天气 —— 暴雨和洪水的威胁。

 

悉尼四天内的降雨量接近40cm,新南威尔士州与昆士兰州的洪水更是导致数千人断电与数十所学校停学。

 

澳洲居民Lisa Pryor就抱怨道:“空气又热又湿,闻起来像是在洗衣房里。蚂蚁沿着墙壁向上爬,公园和院子里全是长长的杂草与蚊子。”

 

人们不得不戴着口罩出行 —— 不是为了防冠状病毒,而是为了抵抗火灾后扬起的石棉纤维,那可是一级致癌物。

 

而商店里的空气净化器,已经卖到1000澳元(约4500元人民币)一台。

 

12岁男孩Riley Fletcher戴着口罩站在已经坍塌成废墟的家中。图源NYT


另外,大规模森林火灾对空气造成的污染,远比想象中严重与深远。

 

除了石棉纤维,燃烧过后的粉尘也会诱发哮喘、支气管炎与肺炎。

 

雾霾天气会加重,花粉等过敏原也会增加 —— 这对鼻炎患者来说可是噩梦。

 

长期以往,患上急性呼吸道疾病的人会陡增,儿童哮喘更常见,甚至会导致数千人过早死亡。


在浓雾中戴着口罩,经过堪培拉议会大厦门前的行人。图源Alex Ellinghausen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发生大面积山火的可能性要高出30%。

 

“气候变暖导致蒸发作用增强,植被与土壤干燥得更快……只需要一点火星,树木就会燃烧起来并蔓延。”

 

这意味着,只要地球持续变暖,未来我们会迎来更频繁、更严重的森林火灾。

 

最近几十年澳大利亚各地的平均气温示意图,明显地从绿色变黄色再变红。图源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Australian Bureau of Meteorology


另外,目前困扰着东非的蝗灾,也与气候变化脱不了干系。

 

蝗虫的大量聚集,是久旱之后逢暴雨的结果 —— 由于雨后植物疯长,以植物为食的蝗群会集体迁飞。

 

蝗群从天边成片地移过来,人们一开始还以为那是乌云,待它们靠近才发现是蝗虫。

 

“就像一把雨伞遮住了天空。”

 

肯尼亚遮天蔽日、啃食庄稼的沙漠蝗虫。图源FAO Sven Torfinn


据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一平方公里能容纳8000万只成年蝗虫,它们一天内就能吃掉3.5万人的口粮。

 

目前,蝗灾已经导致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及索马里等地约1200万人出现严重的粮食短缺。

 

用来杀灭害虫的农药经过大量喷洒,已经供应不足,而人们又开始担忧起被农药污染的水源来。

 

联合国预测,如果蝗虫得不到控制的话,到今年6月份,它们的数量会再翻500倍。


两名当地人在驱赶蝗虫,试图阻止它们在此产卵。图源Khadija Farah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森林大火、干旱、暴雨、洪水、蝗灾……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

 

在世界各地,还有飓风、龙卷风、高温热浪、热带风暴等极端天气不断上演。

 

据统计,全球的极端天气事件,从1980年的200多起,增长到2016年的700多起。

 

尽管导致极端天气出现的因素与变量太多,但有证据表明,在干旱、暴雨、海平面上升方面,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显著的。


1980~2016年的自然灾害事件数量图。图源metoffice.gov.uk


更可怕的是,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之间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干旱导致了山火爆发,植被大面积焚烧时,又释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同时,冰川面积的减少,令地面反射阳光的强度降低,反过来又会使地球越来越热。

 

“气候变化使自然灾害更加严重,这些灾害又使气候变化更严重。”


冰川融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已经淹没了所罗门群岛中的5个岛屿,未来预计会有更多的太平洋岛国消失在水面之下。图为一名菲律宾老人在水浸的家中,图源NYT



无数科学数据都告诉我们,气候变化不是危言耸听,改变迫在眉睫。

 

远方一只企鹅的死亡、一片树林的焚毁、一个小岛的沉没,都与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如果我们不立刻行动起来,那么 10 年、 20 年或 50 年后,我们将面对一个更糟糕的世界。

 

正如一名气候活动家所说:

 

“我们不能像没有明天一样活着,因为确实有明天。”

 



 

参考资料 -----------------------------


[1] Climate change: Where we are in seven charts and what you can do to help,BBC

[2] Climate change: Emperor penguin 'needs greater protection', BBC

[3] Climate change: Highest-ever temperature of over 20°C recorded in Antarctica, BBC

[4] Polar Bears Are Starving Because of Global Warming, Melting Sea Ice, Study Shows, National Geographic

[5] Antarctica Could Lose Most of Its Penguins to Climate Change, National Geographic

[6] Starving-Polar-Bear Photographer Recalls What Went Wrong, National Geographic

[7] East Africa’s plague of locusts and the bizarre climate science behind it, National Geographic

[8] 60 Walruses Plunge to Their Death, and Alaskans Wonder Why, The New York Times

[9] Climate Change Affected Australia’s Wildfires, Scientists Confirm, The New York Times

[10] The Fires Are Out, but Australia’s Climate Disasters Aren’t Over, The New York Times

[11] ‘Like an Umbrella Had Covered the Sky’: Locust Swarms Despoil Kenya, The New York Times

[12] The End of Australia as We Know It, The New York Times

[13] Some Antarctic penguin colonies have declined by more than 75% over 50 years, CNN

[14] 'We know they aren't feeding': fears for polar bears over shrinking Arctic ice, The Guardian

[15] Fires and floods: Australia already seesaws between climate extremes – and there is more to come, The Guardian

[16] Climate Change is Decimating Antarctic Chinstrap Penguins, Time

[17] Climate change may shrink Adélie penguin range by end of century – Climate Change: Vital Signs of the Planet, climate.nasa,gov

[18] Is Climate Change Really Causing Walruses to Jump Off Cliffs? Live Science

[19] Netflix's Our Planet: The Disturbing Walrus Scene, The Atlantic

[20] Climate Change and Public Health, CDC

[21] 纪录片《我们的星球》《帝企鹅宝宝的生命轮回之旅》《七个世界,一个星球》《水深火热的星球》




编辑  小崔


 每周一三五 晚九点更新 



文章由 网易新闻丨看客 出品

版权所有,后台回复【转载】查看相关规范。




你可能还喜欢 



看客长期招募合作摄影师、线上作者,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查看。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