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养娃就是挣钱,养好娃就是挣大钱

种爱果老伍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05-01


续上篇《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关系


安全感的要素第一个是时间,第二个是人物,第三个就是关系。


我们确定了时间是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确定了关键人物是母亲。确定了这两个,只是具备了培养孩子良好安全感的硬件,还不足以保证孩子能发育出好的安全感,因为还需要让硬件运转起来的软件,这个软件的就是关系。在这个时间内和关键人物的互动关系,才最终决定了孩子的安全感的质量。


内化理论认为,儿童在生命最初的几年会建立三个模型,分别是:


有关母亲及其对待自己的方式的模型;

有关父亲及其对待自己方式的模型;

孩子与父母互动的模型。



这三个模型一起成为富有影响力的结构。这些模型都是建立在孩子与父母日常互动的点点滴滴的真实生活经历的基础之上,这个自我模型能够反映出父母是如何看待他们的。



在这三个要素里面,最困难的就是关系。


时间就是越早越好,人物就是妈妈,再加上爸爸。


关系为什么难衡量?


关系是由点点滴的细微之处一点一点组建出来的,没办法用一个详细的标准去衡量。比如说一个孩子刚出生,我要求一个妈妈每天跟孩子要单独相处八个小时以上。好,这可以衡量,但是不是相处了八个小时,她和孩子的互动关系就好了?不一定。我们在前面讲过很多的课,有的人在做了妈妈以后,她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是“人在魂不在”,这八个小时的质量就是非常低的。



这些模型决定了个体是如何看待父母,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他希望父母如何对待自己,以及自己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回应父母。



01


比如说母亲不能在孩子身上看到的品质,孩子自己也不可能看到。我经常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说有一个孩子,他挺棒的、挺优秀的、挺出色的,但这个母亲永远看不到孩子优秀的地方,总是看到孩子身上不优秀的地方。


比如一个妈妈刚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很健康,很聪明,睡觉也很好,吃东西也很好,但是这个孩子长了新生儿湿疹,长时间没有痊愈。这个母亲看不到孩子那些健康的方面,却总是盯着孩子的湿疹,每次一看到孩子就很烦:“别的孩子都粉粉嫩嫩的,怎么我的孩子脸上就长那一片一片湿疹?!身上也长!还流黄黄的水,看着好恶心,怎么治都治不好”,她总是看着孩子的这个方面烦。所以这个孩子每次看到妈妈的那种表情、那种眼神,就是一种嫌弃的、厌恶的表情,孩子慢慢就会觉得我可能是一个不好的孩子,所以妈妈看见我老是那样的表情。这个孩子也就看不到自己是一个其他方面都很不错的健康孩子。随着他一天一天地成长,他就像带了很多的信用卡,但是不知道信用卡的密码,所以他总觉得自己没钱。



02


一个孩子的人格的主要部分会与母亲能够识别和给予回应的那部分人格分离开来。妈妈你是怎么样去识别和回应你的孩子那部分人格,孩子就会看到自己那部分人格。一个妈妈每次看到孩子:“哎呀,你好可爱!你好棒哦!”哪怕这个孩子在外面玩的满身的臭泥,鼻涕可能拖得很长,但是如果你看到他都会很开心,那么这个孩子就会觉得我是一个很不错的人。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这样下来的话,他遇到其它的情况,他首先会觉得我是一个挺不错的人。这就可以帮助他在遇到困难、遇到危险的时候有坚定的信心:“我是个不错的人,世界是安全的,我是很棒的”。




03


而如果一个母亲只对孩子的某种情感交流做出积极的回应,而对其他的部分视而不见,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建立一种模式来认同得到积极回应的那部分,否认其他部分。


比如说如果一个孩子不哭的时候,妈妈就很开心,会笑着对他,会抱他,会亲她,然而他一哭的时候,这个母亲就很冷漠,把他丢在一边。这个孩子就会建立一种模式,“我不能哭!我哭了,就会被冷漠的对待,我必须要笑,哪怕我这个时候很难受,我不想笑,我也要假装去笑,因为笑了才能得到妈妈很好的回应。”他长大了以后,遇到很悲伤很难受的时候,他就不敢哭或者不会哭、不想哭,因为他认为我哭的时候就是糟糕的时候,就是不被人喜欢的时候。所以他有了这些东西,都会深深的压抑下去,而不敢、不愿意或者耻于把它呈现出来。我们会看到很多人悲伤的时候是不敢表达的,他只敢表达那种虚假的好的、积极的东西出来。我们把这种人叫“假面人”,专业术语叫“假性自体”。这是小的时候他被选择性对待的结果。这样的孩子他的安全感也是不好的。



04


孩子跟母亲(再大一点跟父亲)之间的这种模型一旦建立了,就像我们说的“水泥凝固了”,他就会维持下去,然后在他的潜意识层面不断的运行。一个拥有比较好的安全模式的孩子一天天长大,即使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有了一些变化,他也会在这个安全的基础上去调整,去更新他的模式,继续地模拟跟父母之间的互动。


一个有安全感的孩子会把自己的安全感维持下去,同时不断地去变化,适应新的关系、新的人、新的环境。


而一个拥有不安全模式的孩子,他就不太更新,因为他建立的模型是不稳的,是僵硬的,父母对待他的方式转变的时候,他就会害怕,感觉是对原来的模式的破坏,所以就拒绝去更新原来的模式。就像一个窝头都吃不饱的人,当他看见旁边篮子里有包子,他是不敢放下手里的窝头去拿包子吃的,因为他非常担心,我万一拿不到包子,我连手里的窝头都没有了,所以我宁可不吃包子也不放下手里的窝头。他守着过去的那个模型死活不变,当他跟父母之外的人交往的时候,即使别人没有像父母那样对待他,挑剔啊、冷漠啊、选择性的回应等,因为他的模型没有更新,所以他就还是用跟父母建立的模型去跟别人打交道,他的人际关系就很糟糕,亲密关系也会很差。


比如很多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经常会打人,就像小霸王,总是去打别的孩子。看起来好像是这个孩子太霸道,其实往往这种孩子是安全感比较差的孩子。因为他在跟同学相处的时候,总是害怕别人会伤害他,所以他就先下手为强去伤害别人。往往你去看他的这种模型就来自于他跟父母的关系,他总是担心父母会伤害他,但是他不敢攻击父母,他只敢去攻击其他的小朋友。或者说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是“你不听话,我就打你”,孩子就会认为打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他就带着跟父母建立的这种关系的模型,去跟其他人打交道,他的人际关系就会比较差。因为别人搞不懂你这个人怎么老动手啊!一直到他成人以后,他在亲密关系中,跟恋人之间也是喜欢用这种伤害和被伤害的方式,因为他觉得人跟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安全的。



在孩子小的时候,母亲跟孩子之间什么样的互动才能够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大概有这么四个程序。



1

要敏感


首先,要敏感。做母亲的要能及时地捕捉到婴幼儿发出的信号。


为什么要敏感呢?因为在母婴互动的关系中,婴儿小的时候是不会说话,也不会写字的,但是他倾向于按照自己的节律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他只能通过比如说咿咿呀呀的声音、通过哭来反映自己的需求。这个时候敏感的母亲就会根据婴儿发出的这些信号调整自己的行为。所以必须要敏感,要能及时捕捉到孩子发出的信号。



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女性当了妈妈以后会变得很神,孩子在隔壁房间在睡觉,门关的严严实实的,妈妈坐在客厅里,突然会觉得不对——孩子可能醒了。然后妈妈就赶快过去,一开门,发现孩子刚刚醒过来,眼睛看向妈妈。不理解这个的其他人就会觉得这个妈妈太神了!明明一点声音都没有,你是怎么知道他醒了?这就是敏感,是做妈妈的本能,她感觉到了这个房间里面气场的变化,或者自身的那种母子、母女连心的潜意识的活动,潜意识的能力就让她能够知道。这就是一个敏感的母亲。


而有的母亲在这方面的功能是非常非常糟糕的,孩子有可能在房间里都哭的稀里哗啦,大小便都把尿布什么的都搞湿了,她自己还不知道,她可能忙着看手机、看电视,或者忙自己的事情,这就是不敏感的妈妈。这种不敏感的母亲是不能及时地捕捉到婴儿发出的信号,这样的孩子是非常吃亏的。



2

准确地解读


第二,要准确地解读。


你已经捕捉到了这个信号,你推开门走到孩子旁边,但是你这个时候又不知道他要什么,因为你读不懂孩子发出的信号。比如他在那里哭或者咿咿呀呀的,你不知道他是想吃想喝,还是想别人来跟他玩儿一会儿,还是说很难受要换一下尿布等等。你捉住了信号,但是你读不懂这个信号,也是不行的。



3

回馈


第三,要回馈。


捕捉了信号,读懂了信号,你还要给孩子一个准确的回应。比如说你读懂孩子的尿不湿脏了,你就赶快给他一换,给他擦洗的干干净净的,然后再安慰安慰他,孩子就会觉得很舒服,你知道了我的需要,你真是我的知心人。


4

确定的程序


第四,要有一个确认的程序。


做完这些事情以后,要确认你做的准不准。比如他哭,你估计他是饿了就喂他吃,等他吃了以后他就不哭了,很舒服地又睡了,那就说明你这个回应是非常正确的。


有了这四个程序——捕捉信号,准确解读,及时回馈,再确认,不断地循环,不断地重复,这个孩子得到的回应就非常好。他会觉得我需要的时候一定有这么一个关键人物,就是我的妈妈,她能够及时地过来,能够及时地理解我,及时地帮助我,及时地解决我的问题。在这样一天一天的互动关系中,孩子就形成了一个稳固的安全感。



有一个资料显示,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也就是12个月之内,如果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足够敏感,那么这些孩子在第一年的下半年会哭的更少,即前面他每次哭都会得到正确的回应,后面的6到12个月的时候就会哭的很少。而且他更愿意去配合、满足父母的愿望,比如说父母哄10个月左右的孩子睡觉,你困了,拍拍孩子说:“爸爸妈妈困了,你睡觉吧,好不好?”他可能就能听懂,就会满足你的愿望。


这些都说明,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会让你的孩子变得比较好抚养,你抚养他的时候会很轻松。因为你能够及时地回应他,他也愿意及时地回应你,因为他觉得很安全,我没必要哭得那么大声,我没必要把手脚的动作搞得那么剧烈,才能表达我的需要。我只要稍微发出一个信号,就一定会有人来帮助我,一定会有人来满足我。这个孩子就已经开始形成良好的安全感。



等孩子一天天长大了,到了大概一岁以后,父母就会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基地。这个安全基地也是从这样每天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形成的。安全基地能够让孩子安心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孩子知道我后面是有人的,是有靠山的,那个安全基地的大门是永远对我敞开的。当我感到难受、感到痛苦的时候,我就可以跑回去休息休息,充充电;当我受到惊吓的时候,我可以在那里得到安慰,我可以让我的身心得到滋养。这些就是我们养育孩子的核心观点,就是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提供一个心理上的安全基地。


随着孩子一天一天逐渐越长越大,他们就可以到离安全基地更远的地方去冒险,冒险的时间会不断的增加。所谓的冒险就是探索新世界,比如跑到这儿看看,跑到那儿看看,尝试尝试这个,尝试尝试那个。父母提供的安全基地越安全,对孩子的需求反应越及时,孩子就会愈发自信。父母总是积极地鼓励孩子的自主性、探索性,及时地回应孩子的需求,孩子就会表现得情绪稳定,更能够把握机会。比如孩子说我想去做一个什么事情,父母觉得这个是可以的,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你去做吧,然后就用鼓励的眼光看着他,孩子就会做得更好,就会更专注。



我们经常讲一些例子,比如说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到公园里去,他看到很多新奇的东西,这个时候他就会想去摸一摸,想去试一试,想去跑到远处触碰一下那些树枝、石头、水。这个时候他会回头看一眼自己的妈妈和爸爸,如果你这个时候带着鼓励赞赏的眼光,微笑地看着他,孩子就会大胆去尝试;如果你这个时候一看他往那个方向走,马上就喊:“停下,不许跑!那个东西脏,那个东西会伤到你!”他就会被吓到,吓到了以后他就不太敢去尝试。如果他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他遇到这种新奇的、自己没有经历过的、有一定挑战性的东西,他就不太敢去尝试。我们就说这类的孩子是安全感比较差。


人不管是处于哪个年龄阶段,当他确信在困难来临的时候,我的身后站着一个或多个可以给我提供帮助的、值得信赖的人的时候,他就是最兴奋、最快乐的,而且能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限的人。儿童特别的明显,成人表面上不明显,但是心理其实是完全一样。我们看一个人,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很笃定,我们就相信这个人是安全感比较好的。



一个安全感强的人和一个安全感弱的人,可能在同样的资源和环境下,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别,甚至有一些有非常好的外部资源的人,在安全感不够的时候,他们也很难发挥出自己的全部的潜力和才能,这就是安全感对人的影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更好的前途,有更大的出息,那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因为健康快乐、自力更生的青年人,来自于稳定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为孩子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给予了孩子很多的关注。


父母的这些能力都需要学习,因为所有这些养育孩子的细节都是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不是说有一个人告诉你怎么做,你就能马上做出来,必须要不断地学习。特别是对我们这一代父母,在我们小的时候,成长环境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的限制,包括受到我们父母的条件的限制,如果按一个标准来衡量的话,我们很多人的安全感是不够的。我们要为我们的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感好的环境,就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改变。


我们成人自己的安全基地可以是自己在原生家庭形成的,也可以是我们在后天为自己创造出来的新的安全基地。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有一个安全基地,因为没有安全基地的人是没有根的,是非常孤独的。



最后,我用这段话来送给现在很多做全职妈妈的女性,或者你没有做全职妈妈,但是投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养育孩子身上,不管你是被理解还是不被理解,总有一天你付出的这些东西会得到很好的回报。这是鲍尔比说的一段话:投身于物质商品生产的人会被计入社会的经济指数中,而在自己家庭里投身于培养健康快乐、自力更生的孩子的人,却不会被计入社会的经济指数,我们创造了一个完全颠倒的社会。


这是鲍尔比说的原话,我把这句话简单翻译了一下:养娃就是挣钱,养好娃就是挣大钱。



希望每一位妈妈和爸爸都能够在育儿的过程中,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尊重科学的规律,同时能够享受育儿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一个充满了安全感,同时充满了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的,开放型的,能够在这个社会中发挥自己全部才能和潜力的孩子。



推 荐 阅 读

投稿邮箱:609802909@qq.com

猛 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