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说什么孩子都听不进去?试试做个“防守型”父母

梁舍予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04-30

点击↑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



“妈妈你看,我做了一个修车厂。”“妈妈我给你讲这个故事吧”

“哦,好吧。”“哇,这么厉害。”“真好。”我承认自己不是每次如此回应时都满怀真心。

“妈妈,你不要说‘哦’;你不要说‘好’;你不要说‘厉害’;你不要说‘真好’。”

“嗯。”

“妈妈,你不要‘嗯’。”

“那我应该说什么?”

“你闭嘴。”

我点头。

“妈妈,你不要点头。”


话音刚落,我感到自己像被点了穴一样,无法言语,动弹不得,内心奔溃。我疑惑:本来“好心”给点共情式的回应,但从效果看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你是否有过这种感受:有时候无论怎么说、怎么做,孩子都表现出抗拒。到底怎么做才能和孩子好好交流呢?



1.

孩子有情绪了,父母要“做什么”?


先扯扯武侠小说里的外功、内功之说。我们知道,外功是一些秘籍口诀、招式招数,比如“降龙十八掌”;内功指武学修为、心法气功,比如“打通任督二脉”。外功比内功更易入门,但要想强大,还需苦练内功。同样的招数,有人使得平淡无奇,有人使得惊天动地,这背后正是内功深浅的区别所在。


再说说共情,它又称为“神入”,是一个人的灵魂通过无意识的通道,自然而又静悄地进入另一个人的精神领域,去体会另一个人的情绪、感受的过程。比昂说,“要想了解零,先要成为零”,正是共情、神入的境界。


经常听到“共情孩子”的一些金句名言,我们也努力地实践,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


很多时候我们对共情的理解是必须做点什么,就像平时工作学习必须做出成绩一样,要看得见、摸得着。但和孩子相处,“技巧”和“做法”都属于外功的热情流露,而真正的共情,是内功的细水长流。


育儿这门课,很考验父母的共情功底(内功),共情做扎实了,父母的各种反应(外功)散发的味道就会恰如其分,即便是“不做什么”,也足以“所向披靡”。


因此,养育中对孩子的共情,有时真的不需要做太多,节制自己的反应、反观自己的内心更重要。


上述例子,孩子要我闭嘴,表露出对我的反应的不满。因为我的各种话头上的回应,在他看来都是敷衍:妈妈还在我外面,无法进入我的内心真正理解我。而当我闭嘴时,我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反而从弥散变为集中,我的能量聚集到孩子的动作、神态、语气带给我的感受上,我更能真切地去体会孩子内心的那份新奇和喜悦。孩子从开场到要我闭嘴的过程,表达了他希望我理解他、神入他的愿望。


再举个例子。当孩子因失去某样东西而伤心欲绝的时候,误解共情的父母会有意识地启动“神入”模式,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很难过,好了好了,不哭了,哭也没有用,我再给你买一个。”然后想方设法拿其他事情去引开孩子的注意力,试图把孩子从伤痛中拉出来。但这种做法往往收效甚微,还有可能加重孩子的反感情绪。



这表面上是共情,但实质是没有经过心域运作而直接弹出去的焦虑。真正的共情是,我首先用我的心,而不是用我的语言和行动,去体会你的情绪。这种“体会”并非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去展现,而是停留在空气中的彼此深度链接。对于被共情者来说,相当于即便你不做什么,我也知道你懂我。


所以,共情这门内功心法,如果修炼到位,不需积极地去做什么,有时甚至只需无声的陪伴,就足够了。



2.

你的“做什么”,可能是在抵御焦虑


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与人交往中不自觉地做出一些动作反应,比如搔搔脑袋,拨拨头发,抬抬眼镜,清清嗓子等等。这些小动作,许多时候是在隔离关系带给我们的焦虑,或者说是在切断、推开焦虑,又或者说是给焦虑一个打扰,让焦虑不要那么嚣张地吞噬我们。


打比方,在动力团体小组里,有成员诉苦落泪,该成员的情绪、感受必定会散落到其他成员身上,从而诱使其他成员纷纷为其递纸巾擦眼泪。客观分析递纸巾这个举动,是在传递一个信息:你的难过蔓延到我这边来了,导致我很焦虑,所以你赶紧擦掉你的难过,好让我的焦虑消失。当然从社交礼仪角度看,递纸巾这个动作符合现实需要,只是递纸巾的人倘若能看到自己递出去的除了纸巾还有什么,就更好了。


同样地,父母对待孩子的许多言行,也是在抵御自身的焦虑。


举个例子,一名小学生在学校被一位正在怒骂全班的老师不小心弄伤了脸,回家告诉妈妈,妈妈无意识地说了一句:“老师不是故意的,原谅老师吧”。翻译一下妈妈的话,就是“这个事情让我很焦虑,只要你原谅老师了,这个事情就完了,赶紧让这个事情结束,我不想焦虑”。所以这句话并没有对孩子起作用,反而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理解。


如果这位妈妈能够稍微抑制自己着急做点什么、说点什么的冲动,停顿一下,用心地听,体会自己内心的活动,不急于给出反应,也许她就能进入孩子的内心,去体会孩子的伤痛。或许孩子倾诉后经历一段沉默,就得以疗愈。


而我家孩子的例子里,我基于“假共情”而着急作出的“假回应”,同样散发着焦虑的味道。好像不马上说点什么,就对不起孩子的那份热情,就无法抵御我自身的疚意和紧绷。


当然,我家孩子的例子也许有点极端,对回应的要求过高,但我想借此表明:孩子具有敏锐捕捉父母潜意识想法以及精准判断情感真伪的能力,他们对父母反应的敏感度不容忽视。



3.

孩子更需要父母“不做什么”


曾老师说过:一个好妈妈与其说知道怎么跟孩子打交道,不如说知道应该不对孩子做什么。他提议出一本书,论述有哪些事不可以对孩子做。


曾老师的话,有两层含义:

一是现代父母普遍对孩子做得太多;

二是“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有难度。


❶ 懂得“做什么”,是进攻型父母


我陪孩子做沙画。我发现自己只要坐在他旁边就忍不住各种“作妖”:

“你这个怎么这么撕掉?扯烂了!”

“你这样会浪费掉很多绿色沙子的,你应该……”

“嘿,到处都是沙了,能不能注意点!”

除了balabala,有时还心急如焚地伸手帮他拨这弄那,生怕他的差错搞砸了整个作品。


对此,孩子要么否认:“不是这样的!”

要么命令:“你不要说话!”

要么逃避:“我不做了!”


在这件事中,我就是典型的进攻型妈妈,以保卫孩子疆土的名义,不请自来,攻陷孩子的疆界,进驻自己的思想大军。导致的结果是,孩子要么奋力反抗,要么萎靡退缩。


❷ 懂得“不做什么”,是防守型父母


我家孩子在外和同伴奔跑玩耍,被同伴不小心绊倒了,趴地上大哭。同伴的家长非常内疚,先是责怪她的孩子:“都叫你别跑那么快”“还不快说对不起?”之后还安抚我家孩子:“不哭了,我回家教训某某”“快起来看看哪里伤着了”“要不要擦点油?”



对于同伴家长对她家孩子的各种斥责,以及对我家孩子的各种安慰,我家孩子似乎都没有听进去。一方面,我家孩子还沉浸在伤痛和哭声中无法自拔;另一方面,如果他听进去了,心里会认为这件事错在同伴,会报复同伴,但结果没有,他哭完爬起来后继续跟同伴嘻嘻哈哈。


在孩子大哭的过程中,我一句话都没说,只是蹲在他旁边来回抚摸他的后背。相对于对方家长,我认为自己的反应还是比较节制的,至少我的轻抚并未打断孩子对伤心的沉醉。


相比做沙画的例子,我在这件事中更能收敛自己的言行,守住自己和孩子之间的疆界,懂得“不做什么”,充当了防守型父母。


 防守,不代表看不见


通过以上对比叙述,你应该感受到我比较偏向于防守型父母。你或许会问:做防守型父母,会不会忽略了孩子?


不会,因为防守,不代表看不见。“不做什么”代表外在言行的节制,但不代表我们的心域停止运作。


每个人的心理能量是有限的,恰恰是言行上的节制,才有助于我们积攒更多心域运作的能量。而与其将能量耗在对孩子“做什么”上面,倒不如花在消化自己内心的焦虑以及共情孩子的感受上。“不做什么”,恰恰是父母对自己焦虑的看见和接纳,这样的父母才能成为更好的容器,去容纳孩子、看见孩子。


试想,假若陪伴孩子做沙画时,我发号施令前停下来,觉察自己内心涌动的焦虑,共情孩子此刻升起的专注,将会避开一场亲子之争。假若那位家长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内疚且不强加于孩子,也必然看得见孩子沉浸伤心中且不愿被打扰的心情。


❹ 如何“不做什么”?


首先,当我们想做点什么时,先停下来琢磨一下我们这样做背后的目的。你或许会发现,过快过于激烈的反应可能是用共情来掩盖自己的焦虑,并非是对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接纳。


其次,守住自己和孩子之间的疆界,提醒自己,孩子是孩子,我是我,我共情孩子的情绪,但我无需对孩子的情绪负责,所以我也不需要通过努力做什么去弥补我的歉疚。


最后,多些无声的陪伴,少些虚弱的安慰。当我们不再balabala的时候,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关照自己的焦虑和读懂孩子的情绪。一味地“安慰”,孩子不会买账,而且很容易演变为二次伤害。


市面上有许多主题诱人的育儿课程,“轻松父母”“一招搞定熊孩子”云云。做父母不容易,轻松谈不上,但做个“防守型”父母,还是有盼头的。你觉得呢?



《布教授有办法》第二辑新书首发

享购书专享读书会

开始啦!



帮助育儿父母解决孩子在喂养、如厕、睡眠上的各种难题,深度理解0-5岁孩子的各种身心需求。



❶ 扫码购书;



❷ 发送购书截图给任意小助


如您已有小助无需重复添加

没有的扫码加此小助


❸ 进群—读书会启动后,邀请嘉宾们在小鹅通内在线拆书分享,并在线解读疑问。



RECOMMEND推荐阅读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预约咨询,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