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上最爽唯有尿床

梁舍予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04-29

点击↑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



前段时间,黄磊就5岁女儿尿床的事发了一条微博,获得盛赞。



与其说黄磊的机智和幽默收获了点赞,倒不如说他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触动了网友。关于尿床的那些事,并非每个家庭都能如此轻松面对、一笑置之。不少人说起尿床,多少有一种凉飕飕的悲壮感。


谁没有尿过床?这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事情。尿床不尿床,没有那么重要,关键是尿床后被对待而产生的感受。


就好比,我们每个人都是吃奶长大的,许多差异在于我们是以怎样的方式吃奶的,吃奶这件事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那么,那些频繁尿床的孩子,长大后都咋样了?



1.

性羞耻感越重,尿床就越甩不掉


许多父母利用羞耻感来控制孩子不尿床,这个很常见。面对孩子尿床,父母先来一顿羞辱:“你都多少岁了,还尿床,羞不羞啊?”这时,孩子接收到两方面的矛盾信息:


一方面,尿床是不道德、不允许的;其次,我不能控制自己而不做道德不允许的事情。孩子得出的结论是:我是无能的,精神不自主的,无法控制自己身体的。孩子的羞耻感就这样在一次次尿床后的被羞辱中强化升级。


一说起羞耻感,我们往往联想到性。据说“羞耻”一词来源于印欧语系,是“隐藏”的意思。在人类集体文化演变中,最大的隐藏是性的隐藏,最大的羞耻是性方面的羞耻。从生理的角度看,排泄系统与生殖系统非常近,排尿与性宣泄有相似的感觉。


知乎上就有人形容憋尿憋到极致然后排尿的过程,是一种类似性高潮般的刺激到爆炸的体验。尿床就好比男人的遗精或女人的性梦高潮,都是一种无意识的宣泄过程。我们的性羞耻感越重,对尿床的接纳度就越低;而越是不接纳尿床,尿床就越是甩不掉。



2.

尿床是肮脏的,故用超我对抗肮脏


我有一位朋友,是典型的老好人,处处为别人着想,自我要求特别严格,稍微有违道德地行为也会引起她的深恶痛绝。她儿时是尿床专业户,一直尿到15岁左右才结束。


她多次跟我诉说儿时尿床的经历,总结原因,既有被至亲忽视的因素,也有被打骂责备的因素。她5岁左右在与父母长时间分离后开始尿床,奶奶作为养育者,每晚都捏醒她让她起来上厕所,但有时捏不醒,有时即便被捏醒起来排尿了,可次日起床床单还是湿了,为此她挨了不少辱骂。



我朋友就是一个拥有强大超我的人,这和她儿时尿床的经历不无关系。


首先,父母的严重忽视让她变得特别懂事,她试图通过自己的优秀和服务他人来获取父母的爱和关注。


其次,奶奶作为短期内父母的替代养育者,在尿床这件事上的处理方式也对她超我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超我是与肮脏的对抗,而尿床这件事是肮脏的:尿液是脏的,不仅裤子、被褥脏了,人的思想、名声也脏了。所以要拿出超我的力量来对抗尿床。



3.

尿床是恋旧的体现


有些儿时频繁尿床的人,成年后很长时间都甩不掉这个“坏毛病”。知乎上随便一搜索,讲述自己求学、工作期间,甚至结婚生子后仍然尿床的人比比皆是。


许多长大后仍有尿床习惯的人,往往曾因尿床的事被“猛烈”对待过。有些父母通过打骂的方式来压制孩子的尿床行为,他们误以为孩子尿床是故意而为之。虽然孩子意识上很想听从父母并极力控制自己,可惜在睡梦中潜意识不买这账。


这些持续尿床的“大孩子”,一说起尿床,第一时间想起的是他们的养育者(父母、祖父母等)。他们与尿床这件事的关系,代表着他们与养育者之间的关系。甩不掉尿床“坏毛病”的背后,是甩不掉对养育者及其养育方式的不舍。即便曾被养育者痛苦对待过,也会对此念念不忘,甚至对类似的痛苦成瘾。



从这个角度看,频繁尿床实质上是我们对旧有关系模式的依恋。换句话说,保持尿床的习惯,其实是借尿床一事,来使我们与童年、与过去、与父母保持连接。


打个比方,许多二胎父母反映,自从老二出生后,本来成熟懂事的老大出现了各种退行性异常,包括撒娇、吃手指、坐宝宝椅等等,当然,还包括尿床。这些都是老大潜意识中迸发的自我保护模式。


他们不甘自己的被关注热度被老二掠走,于是千方百计让自己“变小”,以此来保持与弟妹的被平等对待地位。他们潜意识的声音是:我尿床了,证实我只是个小婴儿,我应该被照顾。


当我们和新的人有一些新的体验,我们就会用新的体验代替旧的体验,来满足自己生存和成长的需要。而一旦旧有的关系和体验被替代,与其相关的事件(尿床)就随之消失。


最后,用马思纯的段子送给大家:东北有炕的好处是,尿床容易干。


所以,像尿床这么爽的事情,干了就爽了,干了就算了。






我们郑重的向你推荐《家是我们开始的地方》,因为:


❶ 从专业角度了解中间学派,或者从大众角度了解人的一生如何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发展,你都不可能绕过温尼科特。


他是那个时代里最具天赋和创造力的精神分析学家之一,帮助了超过6万对母子,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是继梅兰妮·克莱茵之后为英国大众熟知的客体关系理论大师。


❷ 本书汇集了许多温尼科特最重要的作品,包括12篇在全球首次面世的文章,过去未发表的演讲、多篇现在已经很难获得的曾发表在书籍和期刊上的文章。


❸ 他的文字朴实易懂,充满细腻与温柔,揭开关于我们成长和创伤的奥秘,让我们有机会“可以如生命最早期那样再次出发”。



内容简介


● 从“健康个体的概念”到“抑郁的价值”,再到“犯罪是希望的象征”,这些文章的主题范围很广,包含了温尼科特的一些开创性的思想,如“过渡客体”和“虚假自我”的概念。


● 这些文章都传达了温尼科特的观点,即发展中的自我如何与家庭和更大的社会互动。



编辑推荐


“孩子必须确认自己可以随时回家,才可以安心地向前发展。”


温尼科特——这个英国家喻户晓的精神分析学家、儿科医生——这样说。


本书适合每一个意欲了解自我的人,也适合每一个意欲了解孩子的家长。阅读这本书,你仿佛看到温尼科特这个慈祥的老人,以其儿科医生的经历和对精神分析独到的见解,将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他讲述的,仿佛是你自己的故事,仿佛是你孩子的故事,仿佛是你认识的某个邻人的故事。借由这些镜子,你在平静中看到了自我的模样。


首发倒计时仅剩02天





RECOMMEND推荐阅读

1.全职妈妈最终真的会走向悲剧吗?

2.“巫医”版“原配斗小三”,一次另类心理治疗实录

3.别假装幸福,否则原生家庭的黑洞终会吞没你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预约咨询,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