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棺材板上的叮当声响起,我还是不相信她已经死了
点击关注“曾奇峰心理工作室”,免费看曾奇峰&武志红1小时对谈
英国士兵巴里,穿了一身女人的连体吊带,出现在战友凯文的葬礼上,看着他的坟墓泣不成声。
周围的人都沉默了,因为他们知道两人近乎于玩笑的约定,谁先见上帝,活着的人就要穿女人的衣服参加葬礼。
结果,凯文战死阿富汗。
重要的人离去,把一个问题留给了活着的人,如何面对死亡?
1.
死去的生命和挣扎的情绪
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一书中,有大量死亡的描写,从摄影师秘密之死,到乌尔比医生的意外去世,以及少女阿美利加的自杀,这些人的离去,或蓄谋已久,或突然而至,给活着的人们,上演着一幕幕生命的别样诠释。
随之而来的情绪,像骇浪之前的暗涌,侵袭着人们的心理防线,他们的心也仿佛死去。更具创伤性的是,对那些突然死亡,或者被认为本不该死亡的人们,他们家属要面临更为复杂的心理冲突,因为既定的生活轨迹被突然打破,原本习以为常的幸福,被抛入了无法挽回的深渊。
疫情期间,一个女孩眼睁睁地看着殡仪馆的面包车,拉走了冰冷的父亲,崩溃大喊:“我没有爸爸了,怎么办呀。”
而在不同的人身上,情绪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一些人会感到愤怒,开始责怪医生和照料者没有提供很好的照顾,在医疗纠纷中,这类情况经常出现。
还有否认的现象出现,这在重要他人突然离去的初期尤为常见,这种心理机制有一定保护作用。因为突发事件的冲击太剧烈,人们的心理就需要给自己一段时间来接受这个事实,此时的否认,是一种保护。
有些人甚至会出现短暂的幻视和幻听,看到或听到死去的人们和他说话。
《挪威的森林》中,男主角就算亲耳听到了钉棺板的叮当声,也否认密友的死亡。
但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果时间迁延依旧留存,就会演变成一种心理问题。
重要他人离世后,焦虑和失眠常伴活着的人左右,躯体不适和社交疏离时常出现,逝者生前的画面,也突然闪回到大脑,每多一秒,伤痛就多一分。
内疚和自责也时常涌现在脑海,认为在生前对死者做得太少,或后悔没有完成某些愿望。
根据911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从心开始》,主角查理一次又一次地把厨房砸碎,反反复复地装修,他和妻子最后一次通话,就是因为厨房装修大吵一架,结果挂上电话后,爱妻就再也没有回来,和他们的三个女儿,惨死在那场浩劫之中。
他变的抑郁自闭,孤立自己,陷入痛苦的泥潭无法自拔。
还有那些无法表达悲伤的人,或是因为孩子太小不能表现出来,或是整个人陷入一种麻木状态,外面的疏导进不去,里面的悲痛出不来。
那么,该如何去应对这些情绪呢?
2.
你好,死亡
①面对死亡,充分哀悼
西方一些国家,在亲属或好友死去后,往往会坐在圆桌旁,谈论死者生前的轶事,在这个过程中,情绪会渐渐缓解。
我们国家也有自己的殡葬习俗,内容更为玄妙。比如:死者家属需守七,每隔七日设祭,直到四十九天,虽然类似的习俗,有些地区开始简化,提倡文明丧葬,但大体的形式都还存在。
这种仪式的作用之一,就是可以充分地宣泄情绪,在繁杂的过程中,各种悲悯和伤痛通过仪式中设置的琐事缓缓消解。
有一个案例是一位母亲的女儿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她痛苦得连葬礼都无法参加,但在此后的几年,这位悲伤的女士却天天到墓地和女儿聊天,每次都泪流满面。
她的哀伤没有用一个仪式充分地表达,伤痛被拉长,但死亡其实一直被回避,没有被接纳,用反复聊天的模式,潜意识幻想着女儿没有去世。
这位女士需要一个仪式,去面对这件事。
②重新认识死亡
在电影《寻梦环游记》中,男孩米格在亡灵节误入死亡之地,误打误撞下遇到了自己的曾曾曾祖父埃克托,他被误会因为音乐放弃了亲人,家人们因此拒绝把他的照片摆上灵台,并禁止自己的后代学习音乐。
后来误会解除,原来埃克托是被害死的,他一直挂念着自己的女儿,米格经过一番历险回到温暖的家,告诉了人们这个真相。
他以一种建设性的方式来尊重死者,把自己的曾曾曾祖父记在心中,他用音乐的方式,象征性地延续先祖的生命,米格生命的意义中,有埃克托。
③建立希望,活在当下
在重要他人离世后,经常会出现社交隔离的情况,他们需要一段时间,躲在一个壳里疗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尝试慢慢地恢复以往的人际关系,通过建立新的工作计划或人生目标,融入到正常的生活中去,让之前乱了的节奏,重回正轨。
完成目标可以带来自我价值感,人际交往能丰富自己的内在世界,让他们能以更具有灵活性的方式,看待重要他人的死亡。
换句话说,就是活着的人,要更积极地去处理“阳间”的事情。“阴间”的事,交给“阴间”处理,这就是所谓的心理界限。
3.
承认死亡,以及,集体无意识
有些家庭往往会禁止谈论死亡这件事,大部分情况是死亡的原因较为特殊,像是被谋杀、残忍杀人后被判死罪、自杀,或是因为某种难以启齿的疾病离去。
或者,因为抛弃家人而失踪,这在他们的亲人心里,也能称之为死亡。
不愿提及,但影响依旧存在,往往会通过某种无意识的方式,传递下去。
但这种影响往往会通过某种无意识的方式传递下去。
家庭系统排列的发明人海灵格,有过一个案例,一组家庭最小的儿子自杀了,但家人都不想,也不愿谈及此事。
当这个自杀的小孩被排进家庭系统里的时候,所有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但随着治疗的进行,一些事实浮上了水面。
他们的这个家族,有过很多自杀的长辈们,甚至可以追溯到曾祖那一代,案主的祖母、舅舅、两个兄弟,还有一个很小的女儿都是自杀身亡!
如果家族因为某种原因禁止谈论某人的死亡。那么,某些无形的“能量”,会以某种特别的方式,证明着自己的存在,这是来自潜意识的“代际遗传”。
可以在特别的时刻,特别的日子,去没有保留地谈论此事,孩子们如果想知道,就要基于真相的前提下,有技巧地让他们知道事实。并且,不会带来内疚、羞耻或愤怒,因为孩子是无辜的。
人类的基因和天赋会遗传,那些生活中各种经历的经验,在重大事件中的认知和体验,也会遗传下来,从智人的出现开始,我们的历史已经有二十多万年,甚至更为久远,有一种猜测追溯到一百多万年前,文明不过是近期才有的事情,科技和心理学则更加年轻。
这几十万年无数先祖累积的经验,就是荣格先生集体无意识理论的起源。
正所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们当下所经历的事情,过往早已存在,只不过换了个时代而已,集体无意识就像被封印的天书,蕴含着无限的智慧,甚至能预见未来和死亡,人们无法直接得到,只能通过梦、突然闯入的直觉或是顿悟被提醒,当然还有神话和艺术这样的象征性方式。
荣格一次梦到了花园聚会,见到了死去的姐姐,旁边是自己一位眼熟的女士,应该住在巴塞尔,他甚至在梦里得出推测,这位女士将不久于人世,因为她已经有了“标记”。但醒后绞尽脑汁搜刮了巴塞尔的朋友圈,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是谁。
几个星期后,荣格得到消息,说是一个朋友出了事,而且是致命的,就是他梦里的那位女士。
预言的梦在历史上有很多记载,林肯梦到过自己的死亡,在历史大事件来临之前,也有很多人做过预言的梦。
一些小孩子的奇妙直觉也让人感叹,他们并没有硕士学历,也不是混迹于社会多年的“老司机”,但却能直达某些事情的真相,这在我们身边或者咨询室里非常常见。
可能是集体无意识从自己的“经验库”中,“推算”出了未来要发生的事情,通过梦、直觉或顿悟的方式,用一种特别的渠道,表达给人类。
但我们却不能完全地沉浸到集体无意识,因为意识太狭窄,如果冒然被抛入到这个浩瀚的世界当中,就好像闯入宇宙中的一粒尘埃,试图了解这里的所有,真的能让人疯掉。
而现在的我们,在百年之后,也会成为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后来的人们,在生活遇到重大抉择,想具备某种才能的情况下,我们生活的经验也许可以帮助到他们,通过梦、直觉或者顿悟的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看,死去的人,他们可能会以另一种状态“活着”,并不会消逝得无影无踪。
死亡可以被哀悼,被承认,但无需被刻意遗忘,就像《寻梦环游记》里的一句话:“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作者:刘晓凡,笔名刘昊、汉尼拔的晚宴,心理学界不可多得的精神病型人才。祝各位伙伴能踏实的工作、深刻的爱以及开心的玩。
攻击性不被祝福,不仅会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同时也会影响我们的社会功能。一种没办法觉察到自己的需要,另一种长期自我压抑,没办法自我确认自己的需要。不敢亮明观点,让自己在关系里,变成永远的配角。
李煜玮老师昨晚的直播《如何让人际关系从负担变成滋养》,告诉你不想再做配角了,怎么办?
扫码一起来听~
RECOMM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