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里,不生闷气的女人最好命
点击关注“曾奇峰心理工作室”,免费看曾奇峰&武志红1小时对谈
当棺材板上的叮当声响起,我还是不相信她已经死了(可点击)
1.
我真是一肚子气
小R准时出现在了视频的那一头,脸色不大好,语气沉沉地开始讲:
关上卫生间门,我又坐在马桶盖上生起闷气来。这是七天里的第二次了。
上周做咨询的那天。社区里的工作人员敲开门,让公婆叫我出去填表,而当时我正在做网络咨询便没能出去,后来我回电话过去询问能否补填,结果被训斥说我架子大不配合工作,不理解工作人员的辛苦等等。
而当时的我,居然只是在电话里一个劲地解释我当时是在做咨询,似乎像是要请求谅解。
可后来压了电话之后我就很生气,我为什么一定要显得自己做错了呢?我为什么就没有痛痛快快还句嘴呢?
但电话已经压了,我也不能再重新打过去吵一架,好想跟谁去讲讲自己有多气又不值当,但真的是一肚子的气,还夹杂着嫌弃自己一时懦弱的悔恨。
今天生闷气的情形是:
下午让老公拿着“通行证”去买菜,疫情中宅了好多天,他倒是乐意出门透气,难点在于出门前得给他写好清单,还得清楚地告诉他各种菜怎么挑。
自打结婚后,类似的话她已经说了不下一百遍,内容广泛涵盖了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在她心目中她儿子只能被捧在手心里,干什么家务都是超出了“男人”这个定义的。我有些不悦,但也没搭话,心里嘀咕着:
那意思是不是应该我直接出去买就对了?
是不是这一辈子我就该一个人包下做饭的事?
出去闯?也没见给谁打下一片天来呀!
你儿子是你的宝贝,但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呀!
更愤懑的,是我瞥了一眼老公,他居然丝毫也没有搭话反驳的意思。我让他看我脸色自行体会:
那你是同意你妈说的这些话喽?
你也觉得该我直接出去买就是了?
而他并没有回应我就出门去了。听着门“砰” 地一声关住,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心里也只希望他能认真看着清单对照着买,也不枉我生这么些气。
结果买回来后发现,孩子想吃的西兰花忘记买了,要蒸馒头的发酵粉买成了淀粉,明明孩子出荨麻疹才过去不长时间,居然买了芒果回来招惹……
要放平时,这也没什么,但眼下,再一次被允许出门还得是两天之后。
晚饭时,孩子因为没有西兰花哭闹了起来。老公居然跟孩子说,“要是你妈妈出去买,就不会忘了。”
霎时间,一股失望、烦躁、担忧、厌恶、委屈混合着的情绪涌了上来,我感觉到自己在咬着牙了:所以你们是一家人,就我一个外人就对了。过了几年穷养婚姻,我决定放弃了(可点击)
要是不咬着牙,这话就脱口而出了。
之所以不能脱口而出,是因为老人、孩子都在家,吵出来对谁都不好,骂出来谁也不愿听,我也不想要拉他们进入“战斗”。那家里就这么一百多平的地儿,我能去哪发泄?
只能憋着这一肚子的气,关起了卫生间的门,又一次坐在了马桶盖子上。
……
视频那头的小R,弓着背,捂着嘴,不再说话,看起来像是想要找一只蛹壳退缩进去。
2.
你不说,我怎么知道?
我刚想张口,她又像是自言自语:
没人注意到我正经历着什么样的情绪,客厅里依旧是欢声笑语,我那敏感脆弱的自尊又在提醒我,眼下这些渴求关注的行为简直太卑微了。
而我怎么好像总是在为各种事情生闷气?
心里有一股别扭劲儿还没平复,对老公就有些冷漠,他试探性地问,“你是不是有点生气?”
我该怎么回答?如果他都不知道哪句话伤害到了我,那还有什么跟他讨论的意义。
最终我没有搭腔。
换来他一句,“你不说,我怎么知道?”
瞬间击中心绪,难过、委屈憋得心脏疼。但我还是把这感觉闷了下去,依旧没说话,继续做我的事。
……
她停顿了一阵之后,我对她说,
“现在,你在过去七天里经历的那两件事都不再是只属于你一个人的闷气了,因为我听到了你的讲述,我听懂了你的感受,你表达得很有力。”
爱生闷气的不只是小R一人,许多人,尤其是女性朋友,都有很多在关系中、社交中一个人生闷气的时刻。
我们会生闷气,大约有这样一些原因:
①引发情绪的是对方的态度,而非具体说了什么,所以用语言回击过去根本没有意义,只能把语言连同情绪一起憋回身体;
②受到攻击时很懵,满脑子都是“你怎么可以这样说”,而没办法加工出能够回击对方、表达情绪的语言,事后想好了,又不再有表达的机会了;
③真的很想先冷静冷静,所以最好不发生对话,以免伤及无辜;
④自己也知道因为那些原因生气可能真不值一提,但情绪的确是产生了,那就需要独自消化,而不是豁出自尊去换来别人的理解、道歉;
⑤既然我信任你,你了解我,那我不说你也应该知道(进而会发展成为“既然不懂我,就是不爱我”的逻辑);
⑥说出来,也可能没有解决方法,那索性就这么结束吧;
⑦还可能,比如通过偷看对方手机得知了一些事,比如婆媳之间发生了摩擦,但说出来对方就知道了这个过程或者就毁灭了原本就脆弱的关系,所以只能在强烈的情绪之中选择沉默。
3.
生闷气时,身体发生了什么?
正如小R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生闷气时的脸很难看。那身体又会怎么样呢?
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在说的是“生闷气”,而不是单纯的生气,二者对身体的影响是不同的。不生闷气,而不是不要有情绪。
当下疫情时期,我们每个人都很想拼命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有许多人开始每天补充维C,一些营养专家也建议我们通过摄入牛奶、新鲜蔬菜、适量肉蛋等提高免疫系统的工作能力。
但是,击垮我们身体免疫系统的,很可能是一场场被刻意压抑、封印的情绪风暴。
一位来访者曾说,
“那一天我生气极了,我闭上眼睛想让自己能平静一点,但那一刻我突然感觉被人捂住了嘴捏住了鼻子,我蹬着脚、摆着手想挣脱,但是很无力,眼前变成了灰色,我感觉有一道光线硬生生拽走了我的手指,我却无法呼喊出‘救命’……”
这一段表述,便是真实身体反应的记录。
我想起了龚沭教授所讲的心理学理论与中医理论的结合,我们在咨询中要去理解情绪和身体之间发生的关联。
在我们看不到的血脉里,气血正在因为那些压抑得不到释放的情绪而层层淤积,脾胃变得像是一口快被烧干的铁锅,憋住的怒气让肺泡持续扩张,连皮肤表面的小伤口都会停止愈合……
身体因为不能得到表达,而变得不堪一击。那句“气死我了”绝不是玩笑话。
4.
怎样才会好一点?
①了解自己与情绪相处的状态,基本确定自己的情绪模式。比如自己的确是不喜欢暴露情绪,确实已经习惯了用强冷静的方式去消化情绪,那么有可能在生闷气时旁边有人一直追问“你怎么了”会让自己更加愤怒。
那么我们就可以告知关系中的另一方,某时某刻自己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进行自我消化,以避免伤害到对方、伤害到关系,然后我们还要学习更多的适合自己的消化情绪的方式方法;
②如果只是习惯于用生闷气的状态来引起他人的关注,或者担心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就要损伤关系,那么请记得,有问题的关系不会因为你的表达而多一道伤痕,但你的身体会因为你一次次地强行压制而累积损伤。
也许我们需要真的再次审视关系本身,去看看自己所在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是否是自己真心想要的,以及有什么可以改变的地方能让自己好过一些;
③如果很不想要自己总是生闷气,关系也因为生闷气而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么可以尝试做这样一些练习:
·找个机会像孩子一样恣意哭一次、喊一次、说一次,充分感受一下表达的意义和表达的力量,让自己从表达中去受益,如果生活中不允许,就把自己带去心理咨询室;
·基于脱敏疗法的启发,把生闷气时的内心戏都写出来,然后一遍遍读出来,甚至可以录下来一次次放给自己听,看说出来之后与憋在心里的内容是否会发生变化;
·如果不能够组织好语言让对方立马停止对自己情绪的迫害,起码我们可以表达出,“你这样说我真的不开心。”
生闷气时想要老公来哄的话,也许他只需要紧紧抱住你,任你怎么挣脱都不撒手,大约3分钟,就会变成爱的拥抱。
李仑老师说:家庭制造原石,社会打磨原石,是否能成为人格的钻石,要看石头自己的选择,这个选择包含了极大地慈悲与智慧。
扫描二维码看更多
RECOMM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