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好的孩子,怎么就抑郁了??”
点击↑ 关注“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1.
孩子的悲剧,可能是父母在逃避失败
这两天看到一个咨询师分享的案例,很让人难过。
一对中年夫妻来找她咨询时说,他们是从老家来北京找女儿的。她们已经三年没见了,平时联系的并不多。因为要过节了,他们想问女儿是否回家,结果发现女儿把他们的手机都拉黑了,发微信也不回。
因为这对夫妻之前就知道女儿抑郁了,他们担心她会因为情绪问题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所以来找咨询师寻求帮助。
当咨询师深聊下去才发现,好多年前,在女生大一的时候,父母就已经知道女儿抑郁的事情。当时女儿对他们说,觉得自己可能生病了,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她还多次向父母提起,想让父母带她去看心理医生。
但是这么多年,父母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母亲对咨询师说,她一直在回避这个问题,因为她觉得女儿得了抑郁症,太不为自己争气了,有些失望。
父亲更是因为这件事觉得恼怒。他觉得女儿小题大做,动不动就说自己抑郁了,不想活了,这事如果传出去,父母的脸都会被她丢光。
于是他们一直无视女儿的情绪问题,直到这次联系不到她,才决定面对,女儿生病了这一事实。
在咨询师的解释下,这对夫妻也终于明白抑郁症不是普通的病症,需要尽早引起重视。
后来女儿是否得到了专业治疗不得而知,但是她选择不和父母相见,难道不正是因为内心对亲情的失望吗?
这件事的悲剧在于,在这对夫妻心里,他们更想要保护的是自己的自尊,代价却是忽略了女儿的情绪和健康,忽视让女儿感受不到父母的爱。
咨询师分析说,这对夫妻生活在小城市,之前的生活很艰苦,他们内心一直害怕被别人看不起。
好不容易女儿去了大城市工作,成了邻居和亲戚朋友眼中的成功人士,他们害怕这件事被别人知道,会被议论。
《父母的觉醒》一书中说,如果我们在接纳孩子的过程中有什么困扰,那么问题的源头一定来自于我们过去的经历。
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和问题会揭开父母过去的伤口,或是唤起一些不美好的回忆。正如这对夫妻,他们没有意识到忽略孩子的病情是由于自己的创伤,但互相的关系已经开始恶化。
他们正是想要逃避潜意识中的挫败感,于是选择了无视,但最终可能会酿成悲剧。
2.
不要把“内心小孩”的匮乏,投射在孩子身上
根据客体关系理论,每个人会在6岁前形成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这是和最初的重要客体构建的关系,大都是父母。而在成长中,每个人也总是会将内在关系投射到新的关系中。
这也是每个人“内心小孩”的形象。如果童年时期,孩子能够在父母那里获得足够的相信,他就会把这个关系模式内化到内心,从而形成自信。
在我们学习做一个“大人”的过程中,“内在小孩”并不会消失,我们会将它隐藏起来。而当我们感到压力,或一些负面情绪的时候,它们就会被唤醒,也会直接影响到当下的行为和情绪。
我有个好朋友曾和我说,她特别受不了看到自己的儿子调皮捣蛋,又不听她话的时候。她内心总是会有一团怒火。
有一次她没控制住,就冲着孩子怒吼说:“你到底有没有听进我的话啊!你是不是以为只有你可以这样!”
她说完就被自己吓到了,因为那一刻她想起的,是自己的童年。
曾经她的父母也很宠爱她,她可以很任性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可是小学的时候父母离异了,她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她为了照顾母亲的情绪,于是逼迫自己成熟起来。
她想到这些就会觉得委屈,所以也会控制不住地将自己的愤怒投射到孩子的身上,从而失去耐心。
但她的老公一直都在允许儿子做自己,他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尊重他的感受,允许他说不。而当孩子对她说不时,她却会觉得孩子是在任性。
而她内心其实是嫉妒的,因为这是她不曾被允许活出的那一部分。
所以说,我们如果忽略了“内在的小孩”, 我们也就没有真正接纳自己,也更无法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我们内心的匮乏,会让我们在潜意识中,让孩子变成我们希望的样子,而不是他想要变成的样子。孩子变成了我们用来满足安全感或虚荣心的工具,而孩子也会要承担他本不该承担的家庭角色。
想要尊重和赞赏孩子,先要学会尊重和赞赏自己。
3.
培养孩子的自我效能感,父母要先学会受挫
关于受挫能力,心理学家班杜拉曾经提出过“自我效能感”,也就是人们自身能够利用所拥有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的自信程度。
试想一个场景,一个小婴儿想要拿到离他十几米远的一个玩具,这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大人走过去拿给他,这是最简单的;第二种是他连滚带爬历尽千辛自己去拿。
前一种方式,小婴儿会觉得大人好厉害,而后一种,他会觉得自己好厉害,自我效能感也因此而增强。
所以,只有当孩子在看似小的事情上锤炼出很好的自我效能感,才能更从容和自信地去应对将来那些具有严肃现实意义的事情。
而这时候,父母最好是孩子的容器,而不是“越俎代庖”,替孩子去完成这个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父母先有受挫折的能力。因为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很有可能会有负面情绪,而孩子的情绪,又很容易唤起父母的“内在小孩”。
有一位从小缺爱的女士,她受不了看到孩子有任何负面的情绪,于是每次孩子遇到困难,她都会第一时间提供帮助。比如看到孩子拼乐高玩具却很久都拼不好,孩子有些焦躁,她就会马上问孩子,需不需要自己帮忙。
她也会一直和孩子交代,如果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告诉妈妈。
这位女士看似在给予孩子最好的一切,但是实际上完全斩断了孩子从挫折中恢复的能力。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更容易成为妈宝男,会依赖母亲,为其解决成人世界中的各种问题。
所以说,父母应该在没有超出孩子能力的范围内,尽量让孩子独立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而父母,要成为孩子坚实的容器,让孩子知道,如果他需要帮助,自己信赖的父母,一定会在自己身旁。
就如曾奇峰老师所说,做60分妈妈,帮孩子完成60%的事情就好。
因为,父母的全能,总是以牺牲孩子的独立性为代价的。
4.
照顾孩子时,先照顾自己的内在小孩
作为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很容易陷入焦虑。这些问题很容易唤起我们的“内在小孩”,从而影响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情绪。
所以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除了照顾孩子,还要学会照顾自己的内在小孩。尝试如下的几个建议,来减轻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挫败感。
①培养自己的效能感
很多成年人的受挫能力也很有限,所以这一类父母也更容易被自己的负面情绪所影响。
成年人也可以像孩子一样,先去做好一些挑战小的事情,然后再不断升级事情的难度,以此来增强自己的控制力和自信。
同时,你也可以去找那些能够给你支持的人,获得他们的支持和鼓励,让这股正能量变成能够支撑你的生能量。
②向孩子学习,无条件的快乐
心理学家罗伊·马丁纳曾把快乐分成了三个层次,竞争式快乐,条件式快乐,和无条件式快乐。
孩子大都是无条件式快乐,他们做一件事情因为他们真正喜欢。条件式的快乐更复杂一些,当某个条件达成后,人们感受到了快乐。
而竞争式快乐,是现在大多数人的快乐模式,是“比别人强”才能感受到快乐。
正因为我们总是忍不住攀比,所以也时常陷入焦虑。何不学习孩子,尝试回归到最单纯的快乐中,专注于想做的事。
当然,也不要向孩子传递“别的孩子”比你强的信息,让孩子也能不执着于竞争式的快乐。
③真心接受孩子的平凡
当下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都在追求世俗的成功,仿佛只有薪水和职位,才能说明一个人的价值。
而我们都忘记了,在这样的评判标准之下,大多数的我们最后都只会是一个平凡的人。
但是平凡不代表人生的失败,即使我们不能站在财富的金字塔尖,我们依然可以找到心灵的富足,为自己喜爱的事情奉献。
正如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所说的:“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
作为父母,如果能够发自内心接受孩子的平凡,并祝福他的人生,那么挫败感也自然会减少。
5.
每个孩子都会长大成人,每个成人也都曾经是个小孩。
很多时候,是父母把孩子的世界变复杂了。很多坎是父母自己过不去,他们被曾经受伤的“内心小孩”所控制,然后把自己的不安,挫折,或者虚荣心,投射在孩子身上,然后透过孩子呈现出来。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必然要面对很多问题。如果父母面对受挫的自己而不自知时,很有可能在痛苦,心疼或者愤怒的驱使下,尝试控制孩子,忽视问题,或者替孩子作决定,来缓解孩子,以及自己内心的焦虑。
所以,天使基金会有句话很有道理:“父母先走出来,孩子才有希望。”
希望每个成年人的“内心小孩”都能够被看见,并疗愈。
作者:鱼花花,温暖而敏感的处女座女生,想要陪伴你一起看看这个世界
RECOMM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