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如果不是孩子,早就离婚了”:帮爸妈维系婚姻的孩子,后来都怎样了
这一期的100名观众中,有50名“父母代表”,还有50名“年轻子女代表”。
父母代表的初始票,几乎都选择的是“要等到孩子高考后”,再考虑离婚的事情。
辩手们的辩论很精彩,可是非常令人“感动”的一点是,不管他们说的多么有道理,多么共情,50名“父母代表”手中的票,几乎没有变过。
这也代表了一批父母的想法——为了孩子,不能离婚,至少孩子小时候不能离婚。
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人,有一位表嫂实在不想忍耐表哥的懒惰,想要离婚了。
小两口开了馄饨店,早上是生意最好的时候,可表哥必须要睡到七点多才能起床。
表嫂忙碌了一早上,表哥才晃晃悠悠来店里,她再赶忙回到家里,给孩子做饭、洗漱,匆忙送去上学。
这样的日子她不想再过,可每次想要说离婚的时候,总是有人劝她:“咱这不是为了孩子嘛,大人的日子怎么都能过,咱得考虑孩子啊!”
网上有一个段子,说女人要不是为了孩子,民政局离婚处得三班倒也忙不过来。
“为了孩子”成了很多婚姻维系的理由,“为了孩子”父母不得不牺牲自己的选择。
我们觉得是为了孩子,孩子觉得自己有义务帮助我们维系婚姻,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就这样缠绕。
孩子如此弱小,他们连自己的人生尚且不能负责,又如何为父母负责呢?
而我们作为父母,一旦生活不如意的时候,谁又能控制住自己,不把责任推卸给孩子呢?
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会不会说一句:“为了你,我连幸福都不要了,你好意思不考100分?”
孩子做错事不乖时,会不会说一句:“为了你,我连婚都不离了,你怎么能不听话?”
维系婚姻的纽带可以有很多,但一定不要是孩子。纽带可以断裂,孩子不能。
主持人姜思达曾说,他的童年一直是在父母的争吵和相互攻击中度过的。
在回忆起原生家庭的时候,他说过一段话:你必须能听出来,能看出来,大人是高兴了还是不高兴了,下一秒是不是开始吵架了,你是该回避还是该劝和。
我们总是跟孩子说,“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大人的事跟你没关系。”
可是,孩子在一个“纷争”的环境下,又怎能完全置身事外。他们会消耗大多精力去揣测大人的想法,或者担心自己的处境是否安全。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孩子绝对不是一张白纸,他们从出生开始就要经历一个精神胚胎,这其中蕴含着他们心灵成长的密码。他们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
也就是说,孩子需要感受环境是不是安全的,是不是慈爱的,自己会不会随时担心被责骂,只有环境温暖而轻松,他们的精神胚胎才能充分发育,他们才能更好地感知这个世界。
而那些面和心不和、常年争吵暴力、强迫孩子站队、为了孩子维系婚姻的父母,相当于没有给孩子一个好的精神胚胎,更没有给他们感知世界的心灵密码。
这些孩子的世界,有两个难以逃脱的关键词,一个是压抑,另一个是逃避。
父母的愤怒会转移给孩子,孩子是可以清晰的认识到,直接表达愤怒是危险的,或者他们会对自己的愤怒感到十分内疚,以至于他们根本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愤怒。
当愤怒被内化,孩子会不能真实地看待自己,批评自己,贬低自己。
就像很多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里的孩子,会充满自卑感,他们觉得自己的家庭是羞耻的,自己是糟糕的,自己的人生是不配拥有幸福的。
还有一些孩子,会用逃避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因为他们不敢直视自己与父母的愤怒,只能用掩饰的方式来维持表面的平和。
他们可能很容易学会说谎,因为掩饰的方式能维持表面的平和。
“父母为了孩子好”这个立场背后,父母还在向孩子暗示一点,那就是家的完整性不可破坏。
也就是说,孩子为了理解父母的矛盾,为了维持家的完整,他们会认为自己有责任去做出他们的努力。
如果说父母总是争吵不休,相看两相厌的时候怎么办?
那孩子就会无意识犯错,与其让父母争论不休,干脆让他来扮演家庭中那个“坏人”。
《父母的界限》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家三口来到咨询室,妈妈忧心忡忡地说,女儿今年15岁,不仅任性脾气古怪,总是摔东西,而且还有自残倾向,一个月前还试图割腕自杀……
妈妈还没说完,爸爸就开始反驳:你能不能少说两句,整天叨叨。
“我不说清楚了,老师怎么帮助孩子?”
“我看孩子的病就是你唠叨出来的。”
“怎么怪到我头上了,我含辛茹苦把她带大,我容易吗?”
“我说让她自由成长,你非要让她上重点中学,看把孩子逼得!”
“我的孩子不比别人笨,凭什么就不能上好学校?”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孩子直接哭了起来。哄孩子的过程中,两个人还在争吵。
夫妻间的矛盾无法解决,就只能把孩子拉进来。
他们又没有了维系关系的纽带,就只能把对对方的不满都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就像一个球,被踢来踢去,早就没有了生机。
在这种环境下,孩子的内心矛盾从何而来?
他们一边渴望外面的世界,渴望与同龄人共同成长,一边又深知父母对他们远走高飞的恐惧。
他们希望自己像正常人一样,又知道父母的关系依赖自己做错事,而建立联结。
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情感寄托,孩子只能扮演一个问题孩子,满足父母的需求。
生活中,我们总是看到父母关系不好的家庭,孩子问题频出。
但是这个问题背后真正的逻辑是,孩子为了让家庭表面维系,他们只能做个问题少年。
为了做父母婚姻的润滑剂,孩子只能代替父母“生病”。
父母关系不好的时候,就会忍不住拉孩子站队,互相说着对方的坏话。
这个过程中,孩子又不得不站出来,选择和自己亲近的一方父母,或者是,选择和自己异性的父母,攻击和自己同性的父母。
本质上说,都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三角关系,在潜意识里互相纠缠,互相缠绕。
当孩子看到因为父亲的不作为,导致母亲生活不幸的时候,他们会承担起父亲的角色,主动保护母亲,并且与父亲敌对。
他们可能长大后,依然纠缠在俄狄浦斯情结中。不能进入属于自己的健康亲密关系,也不能对父母的悲剧置之不理。
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夫妻都琴瑟和鸣,举案齐眉,但是作为成年人,我们至少要做到理智而清醒,不让孩子做婚姻的牺牲品。
第一,吵架的时候,就事论事而不攻击人品。让孩子看到父母会为了某些事情争执,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让孩子看到父母互相攻击,那就会怀疑自己对父母的认知。
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该相信自己看到的父母,还是父母口中劣迹斑斑的另一半。
第二,不要将孩子拉入夫妻矛盾。孩子没有能力来辨别成年人的是非,不要给孩子太多的精神寄托。他们只是孩子,不该是父母的裁判官。
当婚姻出现矛盾的时候,应该改变的是父母,而不是为了表面完整让孩子当平衡木。
第三,婚姻的不幸,别拿孩子当借口。
很多事情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都是相反的,比如意识层面是为了孩子,父母不能离婚。
但是潜意识层面,是父母不想承担失败婚姻的责任,不敢面对未知的恐惧,只能把孩子当借口。
如果婚姻真的走到了绝路,孩子不能成为理由。相比于家庭的完整,孩子更需要的是环境的和谐。
《三十而已》中,顾佳发现老公出轨决定离婚的时候,整个过程,从亲眼看见到当面对质,再到后来与小三正面“交锋”,她都没有哭。
可儿子趴在她身上问她“妈妈,你是不是要和爸爸离婚了,我不想你们离婚”的时候,她泪流满面。
那一刻,没有母亲是不心疼的。
可是即便心疼,她还是做出了离婚的艰难决定。
如果孩子的人生,注定不能在一个温馨有爱有爸有妈的家庭中长大,那么温馨有爱,只不过爸爸妈妈不在一起也挺不错的。
2021-03-22
2021-03-21
2021-03-20
2021-03-19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