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穷就算了,为什么还越忙越穷?(深度好文)
越来越发现一件奇怪的事。就是,身边的人十个里面起码有九个都很忙。他们跟我吐槽:
“忙到攒了好几个星期的综艺也没时间追了。”
“睡前把还剩30%左右电的iPad充上,然而,起床的时候还没满……”
更有甚者:
“多买了一打内裤都不够穿,因为没时间洗。”
死理性派的我表示怀疑,“真的有那么夸张吗?”
这个疑问马上得罪若干人等,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真的忙”,纷纷给出“证据”:
“每时每刻都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上卫生间都是赶着打印很多文件的间歇去,回来正好拿打印好的材料。记事本上的待办事件永远都做不完……想对打印机发脾气,想对记事本发脾气,感觉越来越往狂躁路上走了。”
“我一个既上班又当妈的人,是不知道休息俩字的。尤其是孩子刚出生那几年,每天睡不满4/5小时,全部的精力都围绕着‘魔兽’转,再加上工作的事根本做不完,整个人老了十几岁……”
还有一个朋友说:
“忙还不是最扎心的,前阵子郑爽的录音曝光,拍一部戏拿到1.6亿,且只需拍摄77天。按此折算,日薪208万。假设我们月薪一万,得从唐朝干起才能拿到那么多钱……”
“当你发现自己的忙碌根本不值钱时,这才是最扎心的。”一语道破真相。
这让我们深思:明明忙到不敢上厕所,忙到没时间喝水,忙到掐着秒表过日子,忙到恨不得一天48个小时,可是为什么有些人却越忙越穷?
我相信,这也是很多人心底的疑惑。
长期以来,我们都默认“勤劳可以致富”“努力可以赚钱”,这样的认知将赚钱的功能和时间付出相互关联,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效能感。同时,很多有钱人也忙碌,比如,离婚分割8000亿的比尔盖茨,也不是个闲人。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角度切入,分析这个看似有些矛盾的“越忙越穷”现象。也许,不是所有的忙碌都会让我们陷入贫穷,但我们的确需要反思以下这三种忙碌。
第一种是稀缺的忙碌
电视剧《蜗居》的女主海萍有这样一段经典台词:
“别人的生活我不知道,而我呢?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六千,吃穿用度两千五,冉冉上幼儿园一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
看起来,对于肩负着生活重压的我们,只能被迫忙碌赚钱。但,真的如此吗?
在《稀缺》这本书中,一位哈佛经济学教授和一位普林斯顿的心理学教授对“我们如何陷入贫穷而忙碌”现象做了一番研究,提出观点:“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受。”
所以,稀缺感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打个比方,大家有着差不多的工作和收入,但是有些朋友如《蜗居》里的海萍,老是觉得时间不够用,钱不够花,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但另一些人却完全没有这种感觉。
因为这份稀缺感,很多人被迫选择了忙碌的行事策略。但,这有着不少的副作用:
比如,它让我们疲于应付眼前的事情,而没有足够的时间给予真正重要却不紧急的事情。它带来了短视,也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
比如,它让我们产生“管窥效应”。只能专注于某一事物,而忽略其它的事情。我们经常会说一句话:“我正忙着呢,没有心思管别的。”这也是一种注意的狭窄。
再比如,这种充满稀缺感的忙碌,不仅俘获我们的行为,还会“俘获”大脑。它会带来“心智负担”,让我们的认知、决策、自我控制和执行等各方面的能力全面下降。
而当注意变得狭窄,心智增多负担,认知和执行功能都下降,情绪上充满焦虑感、匮乏感、行为层面被卷入一种被迫的忙碌时,也许离贫穷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
第二种是防御的忙碌
还有一种带来贫穷的忙碌,与内心的防御有关。它可能挤占了你的时间,所指向的却不是内心真正的需求,不是充分伸展自我的能量,更无法有效使用时间创造价值,充分地自我实现。
比如,通过忙碌来防御关系中的吞没。
朋友A是个已婚男人,公认的忙人。他永远是部门加班最多的人,每天办公室都能看到他坚持伏案写材料、做Excel的身影。
如果对A的工作有一定了解,会知道其实可能也没有那么紧急。所以,这些年虽然他的忙碌被看在眼里,却因为没有带来核心的绩效而得到升职或加薪。如此低效的忙碌,主要是为了逃离亲密关系中来自妻子的“吞没”。
A的妻子非常黏他。每次他回家晚了,总会疑神疑鬼,查他手机,各种盘问,而微信视频验证更是家常便饭。这种紧密的“追”,让A的个人空间被挤压得厉害,所以,忙碌的工作便成了一个“名正言顺”逃离妻子的出口。
再比如,通过忙碌来防御自身的无价值感。
有些时候,我们可能产生这样的感受,“我很忙,但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忙。但一旦不忙碌,那种若有所失的感觉反而更难受。所以,宁愿忙碌。”
这里的若有所失,其实是一种存在感和意义感的丧失。当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要过的是怎样的生活时,我们就丧失了和自己深深在一起的连接感。也就是生而为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为了防御这份自我价值和存在意义的丧失,我们可能会让自己陷入忙碌。在无数个报表、邮件、文件、电话、项目后面,偷偷地抚慰自己,“看,有这么多人需要我呢。”
还有一些“防御”性的忙碌,是基于关系中的比较和竞争,“你很忙,我比你更忙”;有一些是向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忙碌证明我不是废物。”
但这些与防御有关的忙碌,总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为了防御内心的冲突,情绪的痛苦,显得自己有价值……浮在表层,“为忙而忙”。这样的忙碌,琐碎、低效、无方向,带来贫穷的可能性也更高。
而真正有质感的忙碌,是需要你跟自己做的事情建立深度的连接,在忙碌地做事过程中感到方向感、专注感、提升感,你可能会体验到力比多和攻击性自由肆意地释放,并从忙碌中收获金钱、价值和尊严。
第三种是自虐的忙碌
“忙碌其实是需要跟人互动的。如果只有一个人,就无所谓忙碌不忙碌。因为你可以选择做,不做,或者晚点做。” 有位网友说。
的确,忙碌这个议题,其实是需要放在一定的关系框架之内来看的。比如,我们人格中与早年内化的客体打交道的模式,也会被转移到你和外部世界打交道的模型中。
举个例子。有个工程师朋友M,年薪17万,在一线城市工作。他决定跳槽,但是在跟新公司谈薪时,他只开出跟原来工作相当的工资。
我很好奇,他为何不开更高。因为,新工作时间增加了,他从原先一周五天的工作日变成了六天,同时,作为有八年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他完全有实力开出比目前高得多的薪酬。
很多人其实也和M一样,让自己处于忙碌的工作状态,却无法为这份忙碌索取相应的报酬。为什么让自己处于这样“被剥削”和“受虐”的角色地位里?
那可能是你将早年内化的一种充满施受虐的客体关系,转移到了和这个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以至于无法和这个世界的资源良性互动。
比如,当你想要得到更多的金钱时,这个索取的心念一动,就激活了自身的不配感、无价值感、内疚感。而当索取失败时,那份挫败感、匮乏感、羞耻感甚至会动摇到人格的深层地基,让你无法再向世界伸出手。
所以,宁愿让自己忙碌,并在忙碌中切断与资源的良好互动,收获更多的“贫穷”。这时,你终于在穷忙活中感到与早年的养育者打交道的熟悉连接感。你感到安全,忠诚,清白。
曾奇峰老师说,“贫穷的本质是受虐。”
我倒觉得,忙碌的贫穷,是一种更深程度的自虐。
贫穷是相似的,但忙碌却各有各的不同。
在这个“996”稀松平常,随处可见匆忙身影,以及任劳任怨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人人自称“社畜”的时代,也许值得对忙碌这个现象做一点挖掘,去分辨里面的不同气味。比如,问问自己:
你的忙碌是主动的,还是被迫的?是琐碎的、低效的、庸碌的,还是能够带给你远视、自我增值、更多的资源?
你的忙碌是为了防御内心的冲突,为忙而忙,还是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伸展自我能量、天赋能力、自我实现,为自己带来财富和尊严?
你的忙碌是让自己陷于劳动力被剥削、付出远远少于收获的受虐关系,还是和世界建立良性的循环互动,能够让自己的需求被充分地满足,资源被充分地享用?
法国大作家卢梭说过: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我想,如果我们可以对越忙越穷的“枷锁”做一点反思,也许就可以离财富自由更近。
2021-05-07
2021-05-08
2021-05-09
2021-05-06
202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