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能量”的意义
曾有朋友问我:“当心理咨询师,每天浸泡在排山倒海的负能量中,你怎么排遣?”
排山倒海这个词很生动,非常有画面感。不过,我好像从未有过这种感觉,哪怕是遇到想自杀或想杀人的来访者,心中都没有浮现过“负能量”这个词。
“负能量”该怎么定义呢?
通常不那么好的感受都被扔到“负能量”这个筐里,比如抑郁、悲伤、焦虑、烦躁、愤怒、嫉妒、怀疑、担忧、恐惧、自卑、傲慢、悔恨……
这样一一历数,负能量的种类似乎比正能量要多。
《头脑特工队》中,大脑的司令部里有五个情绪小人,分别是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厌恶。除了快乐,其它四个都是负能量,这似乎是个隐喻——人生的痛苦远比快乐多。但后来四个负能量表现出了自己不可缺少的价值,都在帮助小女孩健康成长,尤其是悲伤。
我无论是当来访者,还是当咨询师,都一次次感觉到“负能量”的意义。
愤怒:
我们什么时候会感觉到愤怒呢?受到伤害时,遭遇不公正的对待时,别人对自己提出不恰当的要求时,正常人都会愤怒。有时候本来想忍忍算了,但就是气不过,哪怕自己平时很怂,在那个瞬间也要怼回去。
愤怒给人反抗的勇气,是对自己的保护,能维护个人边界不被他人侵犯,也能威慑想继续欺负自己的人不要轻举妄动。这是愤怒的现实意义。
从更抽象的角度看,愤怒是攻击性的体现,而攻击性与生命力常常紧密联系。
我跟朋友吐槽过前男友,觉得他太软弱了,想起来就生气。没想到朋友说:“我有点羡慕你,你有力气生气,说明很健康。我之前想起前男友,觉得特别无力,只能躺在床上哭。”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能生气=很健康”的说法。仔细体会了一下,似乎愤怒中的确蕴含了力量感。
攻击性的原始表现,可能是打人、争吵、搞破坏。攻击性的高级表现,是在抽象层面上战胜别人,比如赢得比赛胜利、取得事业成功、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经过适当引导,原始的攻击性可以升华成抽象的攻击性,帮助人取得更高的成就。有个说法是“小时候皮的孩子学习好”,就是这个意思。
悲伤:
我有个朋友,她妈妈特别有事业心,结婚之后读了硕士、博士,成了教授,发了很多文章,但就是没有时间陪伴她。她感觉妈妈不爱她,跟妈妈吵了好几年,直到大三的时候,又因为她妈妈对她的忽视,大吵一架,然后大哭一场。后来我问她:“这几年怎么没听你说起你妈了?”她说:“哭了那一场以后,好像接受了这个现实,她确实没有那么爱我,但我的生活还是要好好过呀。”
我也有过类似的体会,在非常投入地哭的时候,胸中的大石头融化成了水,像春天的小溪般流走了,然后很堵得慌的感觉消失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允许自己悲伤,是个和痛苦告别的过程。悲伤意味着接受,而接受是新的开始。
抑郁:
就算没得抑郁症的人,有时候也难免会有抑郁情绪。抑郁可能是对人的一种保护,或许你太累了,承受了太大的压力,身体提醒你需要休息,不必勉强自己去挑战能力范围之外的事。就像有的动物遇到危险,会躺下来装死。处于抑郁中什么都不能做的感觉,和假死有点像。
抑郁也能让你把投向外部世界的注意力,转移回自己身上,从而更深刻地体验人生,理解自己。每个人都像生命之海上的泡泡,看起来是独立的,但下面深广的大海是我们和其他人的联结,这其中就有我们共同的痛苦。感受过抑郁的人,也能更深刻地理解别人。
《高兴死了》的作者是一名抑郁症患者,也写过类似的感觉:“有时候,你只是让自己坠入更深的地方。在什么都看不见的深处,你确信自己是孤身一人,然而你不是。在这里,我和你在一起。我也不是孤身一人,一些最优秀的人也在这里……有时候,我们和其他人一样走在阳光下;有时候,我们住在水底,一边斗争,一边成长。而有时候,我们飞翔。”
焦虑
当人无法适应环境时,会产生焦虑。焦虑促使人想办法解决问题。适当的焦虑,从狭义上说,带来了个人的进步;从广义上说,带来了人类的进化。从来不曾感觉到焦虑的生物,已经被大自然淘汰了。
自卑:
自卑的人经常说的话是:“我觉得自己不够好。” 这个不够好是跟谁比呢?跟理想中的自己比。所以,其实自卑的人相信,自己本来应该更好的。这算不算是一种积极的期待呢?阿德勒说,自卑是人进步的动力,促使人追求卓越。
以上说的这些“负能量”,本身不是坏的。需要调整的,可能是这些情绪的强烈程度、表达方式,以及我们对它的认识。
“负能量”不仅有这么多功能,它还常常和“正能量”相伴相生。举个极端的栗子,自杀应该是非常负能量了,想要自杀的人经常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别人也觉得TA无可救药,然而并不是这样。
一个人想要自杀,可以分几种情况讨论。如果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哲学式的自杀,那说明TA对生命有严肃认真的思考,可能是个深刻的人。如果是痛苦得受不了想自杀,为什么没有实施呢?可能是怕家人痛苦,怕孩子没有人照顾。这体现出TA心中有爱,有责任感。如果是报复性的自杀,想要别人因此而愧疚,那为什么要告诉你呢?可能是TA也意识到这样不值得,希望有个人能阻止TA,帮TA放弃这个想法。这说明TA有自省能力,保持了理性。
还有些看起来“负能量”的东西,本身和“正能量”是一体两面。比如说自恋,日常语境的自恋,是指一个人过度关注自己,不关心别人,几乎是个贬义词。心理学语境的自恋,不是这个意思。自体心理学认为,自恋与生俱来,如果得到了充分的共情和恰到好处的挫折,会转化为一个人的雄心与理想。如果没有得到这两个发展要素,则表现为日常语境的自恋。(过度关注自己的)自恋与理想,有同一根源。
不管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本质上都是生命力的体现。真诚、深刻、生命力,都比纯粹的正能量更有力量,也更能打动人。举个栗子:
“每当我低头看一个婊子被人操过多次的阴户时便感觉到了脚下的整个世界,这是一个分崩离析的世界、一个精疲力竭的世界。它光滑得就像麻风病人的脑袋一样。假如哪个人敢把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都谈出来,他就连一平方英尺的立足之地也得不到。一个人一露面这个世界便重压在他身上,把他的腰压断。总有过多的腐朽柱子立着,过多令人痛苦的人性有待人去繁衍。上层建筑是一个谎言,其基础则是巨大的、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如果说在过去千百年间真的出现了一个眼睛中流露出绝望、饥饿神色的人,一个为创造一种新生物把世界翻个底朝天的人,那么他带给世界的爱便会化为忿怒,他自己则会变成一场灾难。"
——《北回归线》
这段话一点都不正能量,还可能让人感觉很难受。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蕴含的强大生命力带来的震撼。生命力,也是我心中超越了正能量与负能量的,看待人和事物的方式。
选择心理咨询的人,不管动机是想要解除痛苦,还是希望更多地认识自己,都是有生命力的人,心中怀有憧憬。虽然咨询师的反移情不可避免,但总的说来,我对来访者的普遍感受,是欣赏和尊敬。我时常会想:啊,TA过去的经历这么痛苦,现在又遇到很多困难,依然没有自暴自弃或报复社会,而是选择心理咨询,想要自己努力改变,这种承担责任的勇气和成长的意愿,真是值得尊敬。
当来访者诉说各种强烈的情绪时,不管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我都能感受到TA正在投入地体验生活。当来访者体验到了自己的“阴影”时,我相信TA未来的潜能,因为一棵树的树根扎多深,树冠就能长多高。当我看到来访者的成长时,就像看到一颗种子在发芽,长叶,或许在环境适合的时候还能开花,想想就充满期待。
这就是我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感受。会有压力和焦虑,但并不会被排山倒海的负能量淹没,更多看到的,是生命的希望。
(文中图片为米罗作品)
2021-05-26
2021-05-26
2021-05-26
2021-05-25
2021-05-25
202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