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曾被偏爱的孩子,长大后也很难再遇见偏爱

MISS蔷薇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06-10



“我不值得”
都说“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可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承受得住“偏爱”。
一个离过婚的来访者,正犹豫要不要接受现男友的求婚。
她30多岁,名校毕业,世界500强外企工作,结束上一段婚姻,原因是前夫婚内出轨,对她早已没了感情。
她告诉咨询师,现男友对她特别好,懂情趣,知冷暖,工作忙时,会精心准备晚餐等她回家,生病时,彻夜陪在她身边照顾,情绪低落时,会想尽办法逗她开心,总是准备很多惊喜,为她挑选喜欢的礼物。
“我有一种特别的感觉,他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我,而且我什么都不用做,他也是爱我的。”
这大概是每一个女人都想拥有的“偏爱”,按理说,这是一桩美事,可来访者的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
“他太爱我了,我总是感觉不真实,也不安心,甚至压力很大,我哪有这么好?”
咨询师问:你觉得别人的爱,都是要靠你的“好”去交换的吗?
她愣了一下,反问:难道不是吗?
随后补充:虽然别人都说我的条件还可以,但我很看不上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值得被这样偏爱。
一般而言,“被偏爱”是指相较于其他人,你成为了某个人的“例外”,他为你投注了更多的精力,让你感觉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被无条件关注和支持的。
而在来访者的成长过程中,没有过类似的经历,于是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偏爱”时,她产生了两层核心感受:
① 我不配:大剂量的、倾斜于她的爱,激活了她的创伤,一方面感觉自己不配拥有,一方面又认为这种爱很“虚假”,害怕一旦对方发现自己“一无是处”,就会撤回所有。
② 我害怕:出于对陌生经历的恐惧,这种颠覆性的体验不是惊喜,而是惊吓,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情感和认知的双重承受范围。
“谈条件的爱情,对我来说更踏实一些,碰上一个什么都不图,只想对我好的,更多是担忧。”

天然的“偏爱”
“被偏爱”是一种珍贵的经历,大部分人是从家庭获得最初的体验。
父母的爱本就是一种天然的偏爱:不需要其他任何原因,也不需要附加任何条件,仅仅因为你是你,你是我的孩子,我就会爱你。
电影《阿甘正传》里,幸运的阿甘,就拥有母亲的“偏爱”。
即使是在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天生残疾,智力也只有75,可在母亲眼里,他依然是发光的宝贝。



阿甘从小要戴着腿箍行走,母亲告诉他:这是一双宝鞋,会带你走遍天下。
别人嘲笑阿甘时,她会认真地鼓励他:你和其他人是一样的,你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面对学校校长的质疑,她依然据理力争:我的孩子虽然迟钝了一点,但应该和其他人一样有均等的教育机会。
有一个经典镜头,阿甘的脚箍卡在了下水道,面对路人鄙夷的眼光,母亲温柔淡定地一点点帮他拿出来,并安慰他不必因为别人的歧视而害怕。
阿甘是知道自己缺陷的,而相较于其他人的态度,妈妈这种巨大的“偏爱”成了他的力量之源,最终成为橄榄球巨星。
通过与重要客体的互动,在这样的“偏爱”中,孩子将体验并内化构建健康人格的四个关键:
①安全感
这是一种与信任相关的状态,当相信世界不会给自己无法控制的伤害,就会产生基本的安全感。
弱小残缺的阿甘在面对世界的偏见与恶意时,母亲总是以抱持的、乐观的态度站在身后,给予拥抱、接纳和鼓励,这条“退路”被内化之后,就成了一个人的“安全堡垒”。
②自尊感
总体是一种“我是好的”的感觉。
从母亲的镜映中,孩子最早形成对自己的感受,对于阿甘的残疾,阿甘母亲没有厌恶和嫌弃,反而坚定地认为他与常人没什么不同,阿甘从母亲眼里看见自己是“好”的,于是他也坚信自己是“好”的。
③价值感
是一种“我配得上、我值得”的感觉。
“被偏爱”这件事,会让人感觉到自己的独特和不可替代,且无关自身条件。母亲在阿甘生命之初全身心灌注的“偏爱”,帮他构建了自我价值的基础,他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被好好对待的,即使是个残疾人。
④力量感
就是“有恃无恐”的那种力量。
因为确信有个人会一直站在自己这边,在面对世界时,背后就有了千军万马,无所畏惧。
正是这份力量支持阿甘突破重重困难,成为一个“奇迹”。

缺失的底气
可惜的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运气获得这样爽快的“偏爱”。
比如那位来访者,她的母亲是一名老师,对她要求颇为严格,而父亲是一个工厂老板,平日工作忙,很少回家,即便在家,和她的交流也很有限,显得十分生疏。
她的成长环境里,一面是苛责:母亲总是挑剔和否定,从学习、生活到样貌、性格,喜欢拿她和自己班里的优秀学生比较,常常流露出一副不满意甚至嫌弃的味道;
一面是忽视:父亲常年缺席,对她很少过问,仅有的相处里,父女俩只能寒暄问好,尴尬得像陌生人。
她10岁那年,家里多了个弟弟,她才明白父亲原来是懂关心的,母亲也可以是温柔的,只不过这些都给了弟弟,而她是个女孩,所以不配拥有。
“我好像在遇见现男友之前,从未是谁的偏爱和例外”,来访者在说这句话时,眼神黯淡且忧伤。
缺失了父母“偏爱”的孩子,往往会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①核心自我虚弱
主要表现在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较低,自我厌恶倾向严重,而这其实也是对父母态度的一种内化。
客观来说,来访者条件优秀,却充满了自我怀疑与否定,就是把“苛责”的母亲和“冷漠”的父亲,同时内化为了自己的一部分。而父母重男轻女这个事实,又进一步印证了“自己不配被爱着”,没有被人喜欢和宠爱的能力。
这些构成了来访者的核心自我认知。
而来访者唯一能够赢得父母关注的办法,就是不断发展虚假自体,让自己变得优秀,以此来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所以,来访者无法爱上真实完整的自己,也不相信自己会被人无条件地喜欢,加之受上一段婚姻的影响,男友的“偏爱”对她而言,不是幸运和美好,而是压力和负担。
②缺少“被撑腰”的底气
自我感觉良好时,被父母诸多打击,而脆弱破碎时,又无法获得情感上有力的涵容和支持。
这种深刻的孤独感,成了人格的单薄底色:不勇敢,面对冲突和质疑,没有与之较量的勇气;不自信,不敢畅快地表达自己、忠于自己。
整体呈现出来,就是一个自卑怯懦的状态。
③很难获得其他人的偏爱
潜意识中的不配得感,让人自动回避“偏爱”,哪怕是像来访者一样,遇见了“偏爱”,也可能发生负性移情,将对父母的情感投射到男友身上,最终“搞砸”或离开。

偏爱与溺爱之别
很多父母可能认为,“偏爱”就是不分好歹、毫无原则的偏心和溺爱,因此不愿毫无保留地给予孩子。
其实这是有误解的。
偏爱是基于“你是我孩子”的事实,给孩子提供的一种有别于其他人的爱,基调是接纳、支持、笃定,更关注生命价值而非社会价值,能够看见孩子的真实需求,且与适当的“规训”并不冲突。
溺爱也并非“过多的爱”,而是一种错误的互动模式,本质是“控制”与“剥夺”,一方面不断满足投射在孩子身上的自己的需求,一方面剥夺孩子每一个成长的机会。


举个例子。
当孩子被老师批评,“偏爱”的父母会在情感上先接纳和安抚孩子的情绪,给予孩子信任和鼓励,让他感觉“无论如何,我都被爱着”,再帮助孩子分析被批评的原因,从理性上指导孩子的规则和边界;
而“溺爱”的父母,可能直接跑去与老师理论,表面是在“挺孩子”,实则一来在维护自己的“共生性自恋”,二来剥夺了孩子对自我的认知和纠偏机会。
“偏爱”是在成就孩子,而“溺爱”是在毁灭孩子。
如前面所说,能得到这种“偏爱”的幸运儿总是少数,大部分人都是在“爱恨参半”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父母给予爱的强度、纯度和力度可能都有限,也因此各自带着大大小小的创伤。
除了对自己的状态保持觉察,学会敞开和自我支持之外,最好的办法是找到一个稳定的客体,被好好的“偏爱”一次,这几乎是重塑自我的关键,因为只有真实发生的体验才能被内化。
这个客体可以是你的朋友、爱人,也可以是咨询师,就如上面那位来访者,在咨询师的帮助下逐步开始自我探索和修复,尝试接受男友的“偏爱”,一年之后她答应了男友求婚,并对他说:
谢谢你,我已经把那个糟糕的内核换掉了,现在的我感觉自己值得一切美好,我会更爱自己,也会更爱你和这个世界。

我们的婚姻并没有死,它只是“病”了

2021-06-09

女性最常见的焦虑,有哪几种?

2021-06-09

真实的关系,远比对错更重要

2021-06-09

孩子学习不好,究竟是哪里有问题?你可能忽略了这三点

2021-06-08

如何读懂孩子的“自杀式呼救”——浅析青少年抑郁真相

2021-06-08

精神分析回忆录:因个人事件而赋能和失去能力的分析师(下)| Judy L. Kantrowitz

2021-06-0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