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KFC的生活观察 | 每个小孩都天生敏感






魏老师在梦境课程中,给我们分享了关于他对创伤的理解。

“什么是创伤?难道一定需要有重要亲人离世?父母离异?被家暴?或被强奸吗?这些是创伤。
但这不意味着父母健全,看上去有还不错的成长环境就没有创伤经历。一种长期‘孩子不被理解的’养育环境也会带来创伤。
一次我在KFC吃饭,遇见一个小女孩和她的父母。小女孩想要吃些什么,但是她的父母不允许她吃。经过斗争后,父母妥协了。
爸爸为小女孩买来她想要的食物,但却给了远处的妈妈一个眼神,那眼神好像在说:你看,她又这样……
看上去父母满足了女孩的愿望,但事实上父母的眼神伤害了女孩。孩子这么敏感,这个眼神一定会被小女孩记住。
因为这个眼神中有父母之间没被说出来的秘密,有父母对女孩的不悦,还包涵他们对女孩的评价……” 

这天我也在KFC吃饭,观察到原来每个家庭如此不同。
我遇见过这样一对母女。那位妈妈看上去十分亲和,说话也很温柔。但一旁的女孩的脸上却写着,失望和恼怒。
妈妈:“你和爸爸视频呗。”
女孩:“不要!”
妈妈:“你要不要吃点吃点什么?你看看吃点薯条,还是鸡块?”
女孩:“不想吃。”
妈妈:“这些兑换的小玩具你都有嘛?你还想要什么?”
女孩:“我还想要那个小包包。”
妈妈:“包有什么用啊!家里都有那么多小包包了,你看你要不要那个小青蛙?”
女孩:“……”

小女孩独自跑开玩了一会儿。
女孩:“妈妈,我想吃东西。”
妈妈:“刚才人少,你不吃。现在人这么多了,你又说想吃。”母亲在座位上一动不动,没有一点想给女孩买东西的意思。
短短一会儿,我就发现了小女孩脸上为何是这种表情。
她的母亲看上去是温和的,听上去也是一直问她想要什么。
但每当她提出自己的需求时,母亲总会拒绝,或者将这种需求置换成母亲觉得小女孩需要得到的。
小女孩不能理解,母亲说成一个样,做成另一个样?并且她总是有最终解释权?
母亲与她挨的那么近,十分钟亲她好几次。但是母亲从未看见,她的沮丧。

我还看到了另一个家庭。

小男孩问爸爸:“为什么KFC的工作人员做一会儿就闲着了?”
爸爸:“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部分,他们完成自己的工序就可以休息一下。”
一会儿妈妈买吃的东西回来,和父亲说了些啥。
妈妈说:“你事儿真多。”
儿子对着爸爸说:“你是个事儿爸!”
爸爸笑笑:“你快吃吧!”
一会儿爸爸兴致勃勃的开始谈:“一定会有外星文明,我们已知的部分很少。”
妈妈:“我们已知的只有10%”
儿子:“所以……”(没听清)
爸爸:“我儿子越来越哲学啦!一个人的文学素养是天生的……”
父亲又在那谈了一会儿。
妈妈:“你爸爸在跟你聊轮回呢!”
午饭时间,一对父母与他们不满10岁的儿子先聊了一会儿外太空,又聊了一会儿轮回。
能看出这位父亲是个对世界有着自我观点的人,他对待世界有自己的嗜好。
而他们父子之间的互动,是平等的。
他像从未将儿子当成一个小孩,说话间更没有一丝嘲笑的味道。没有我知道的多,你知道的少。更多是一种男人与男人的谈话。

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透出的是他们的内在情结。这情结又传递给ta的孩子们,成为孩子们的情结。
小时候我们与不同的父母相处,
于是长成了不同的人。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写道:“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 每个人都很复杂,
如果你能看见我生命的“全貌”,
或许你可以理解我。
作者:李姝婷 曾奇峰工作室内容编辑 国家三级咨询师 文字是一种记录 思想才是内涵 我希望用独特的视角理解生活   
公众号:星星与维纳斯

“刻苦”型学渣:日常疲于演戏,讨好老师,照顾父母,夹缝生存

2021-06-19

你会吸引什么样的人,主要看这一点

2021-06-19

学子12次高考上热搜,千万别让孩子被成绩定义

2021-06-19

跟随心理咨询的“手艺人”,是成长的最快途径

2021-06-18

心理专家陈默:母亲情绪越稳定,家庭就越和谐

2021-06-18

心理咨询:一把斧头与一把手术刀的区别

2021-06-1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