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个体意识的觉醒和进步,关于“爱自己”这件事,人们都不陌生了。“爱自己,就是把善待别人的那一套规矩用在自己身上。”“承担起对自己全部选择和经历的责任,做更好的自己。”“不讨好别人,尊重内心感受,认真工作、不暴饮暴食、不熬夜、管理好情绪。”大家似乎都能从某一个视角,依稀捕捉到爱自己的片段或者光影,总体方向有两个:一是给自己松绑、解压,以更温柔、共情的方式对待一切好与不好,二是积极向上,让自己拥抱更多美好。其中,关于“自我接纳”是讨论最多的。它指的是,一个人能够承认并接受自己的缺点,不因此而自我厌恶,大体上保持一种“我是足够好”的感觉。反之,如果无法自我接纳,而是充满嫌弃和否定,也就谈不上“爱自己”。但这也成为很多人困惑的地方:缺点就是缺点,会阻碍一个人的进步,一旦被接纳和包容,变得无所谓,很难再有自我成长和突破了吧?理解不同,可能形成两个极端,一个不认同所谓的“自我接纳”,不断挑战缺点,向着完美进发,他们认为的“爱自己”,就是要成为更好的自己;一个则以此为借口,打着佛系的旗号,心安理得的不思进取,原地躺平。其实,这两种情况,前者是“不爱”,后者是“溺爱”,都并非“真爱”。
有一类人,天生自带雷达,对自我保持绝佳的敏锐度,总是能精准地捕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努力,脱胎换骨,惊艳众人。认为自己外形不出众,于是减重、塑形、做微整形,成为回头率极高的气质美女;感觉品味不行,就报了艺术班,与专业人士共赏名画、品美酒;觉得赚得不够多,下班之后研究起了副业,将收入翻了一倍;甚至还因为性格不够外向去上了个培训班。尽管已经成为了别人眼中又美又飒的“女神”,可是她却依旧自卑,说自己“不够好“。原本,当某个缺点呈现,如果父母能够带着不加评判的态度,去引导和教育孩子,帮助其改正,这个缺点本身并不会让人感觉“自己很糟糕”。但是,如果父母对缺点表露出厌恶、嫌弃,且这种情绪和态度弥散至个人,那么孩子完成对父母的认同之后,“不够好的自己”就成为自体的一部分,而被内化的父母则成为自我评判者。由于负性的自我评判被凝聚在人格底层,笼罩着对核心自我的认知,所以,无论改了多少毛病,变得多么完美,“不够好”还是“不够好”。自我原型糟糕的人,在羞耻感的驱逐之下,会将力比多大量投注至 “理想自我”,对自己提出极高的要求,不停追逐完美,他们“优秀”的原始动力,也是无法自我接纳的表现。就像朋友对自己始终不满意,和我谈了很多规划,琢磨如何打造一个更好的自己。聊完这些之后,神色凝重地叹了口气:“我想,也许到那时我就会更爱自己一些吧。”我问她:“假如有一天,你真的变成了你理想中的模样,你觉得那还是你吗?” 她摇摇头:“当然不是了,她那么美好,和现在的我根本不是一个人。”我接着说:“那么现在的你呢?听起来好像从来没有被允许存在过,她不配得到你的爱吗?”朋友愣了一下,随后眼睛里泛起了泪花。
这种所谓的“改变”,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否定“现实自我”的过程,而且改变的决心越大、行动力越强,潜意识中“现实自我”越不配存在。
它是残忍的,虽然看上去积极向上,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对现实自我的割裂与排斥,必然会引起这部分自我的无价值感和愤怒,乃至奋起抵抗,最终导致改变失败。即便成功,也会因为张力过大而产生强烈的焦虑和恐惧,随时担心这个“更好的自己“反弹和解体。因此,有时候“成为更好的自己”并不是爱自己的表现。
“改变不会发生,除非允许不改变”,也是这么个原理:允许不改变,意味着允许现实自我的存在,一旦被接纳和认可,“不配得感”被削弱,自我力量会随之提升。对于上述“积极者”而言,放慢脚步,拥抱自我,反而会有更大的空间。但如果一直止步不前,则可能产生另一个问题:停止自我成长。之前全网热议“躺平“的话题时,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留言:我是一个有着清醒认知的人,没本事,所以打着一份两三千元的工,能养活自己就行,脾气差,人也懒,谈不好恋爱,试了两次也就算了,爱情什么的高攀不起,没什么朋友,也没什么追求,内卷与我无关,躺平最舒服。乍一看上去,好像没什么问题,虽然自己不够完美,但足够接纳,也不偏执和较劲,现实感不错,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但细细分析,会发现其中也暗含着一股“不配得感“——对于理想和美好的不配得。配不上好工作、配不上好爱情、配不上好朋友,也配不上好的自己。这种“躺平”的根源,可能存在着自恋创伤和动力受损。如果在成长中经历的挫折或负性事件过多,最常见的自我防御方式便是“自暴自弃”,或者“假装佛系”:我先认为自己不行,或者假装毫不在乎,你就打击不到我了。于是,用“没本事”“高攀不起”“无所谓”等一系列的“自我催眠”,将自恋和动力维持在一个极低水平,整个人呈现出一个能量低迷的压抑状态。
他们对于与理想和美好关联是心存恐惧的,这会唤起内心被抑制的渴望,而这种渴望可能招致又一次的打击,将自己陷入万劫不复。所以,对他们而言,“躺平“就是“躺死”和“躺废”,将生命的热情化为灰烬,反而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方式。梅琳达·盖茨在《女性的时刻》一书中提到:人类有着共同的追求,每个人都向往着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发挥潜能、帮助他人,付出爱也收获爱。没有人天生优于他人,没有人能凌驾于他人的幸福与尊严之上。从人本存在主义的角度,这段话很好地诠释了人生意义的建构过程,以及人追求圆满的天性。找到满意的生活方式,当然是幸福的一种,但是由于一些阻碍的存在,就完全放弃自己、压抑天性、切断与理想自我的链接,以此来刻意回避成长,让自己失去本该拥有的无限可能性,也许享有一时的快乐,却也可能留下一生的遗憾。
《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所以 “爱自己”应该是一场整合,既有对现实自我的接纳,又有对理想自我的追求。我的朋友后来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开启了这段整合之旅。她分享了自己的体验:“就好像——我现在的身材有点胖,但感觉这样也还行,没什么身材焦虑,如果要减重,那一定是我想练习自律的品质,培养更规律的生活方式;我现在赚得有点少,但自给自足也挺快乐,如果想更有钱,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成长,财富与人格增长是同步的。”“总之我对现在的状态挺满意,也仍然拥有追求理想的兴趣和动力,我很想去看看未来的自己是什么模样。”“当关注到现实自我时,我是安心、知足的,当链接到理想自我时,我是兴奋、充满力量的,而当我学会把两者统合起来,觉察到她们都是我的一部分时,我感觉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真正的“爱自己”,就是接纳现实中不完美的自己是真实自我的一部分,并带着这个不完美的自己,去移除阻碍、释放潜力,拥抱更完整的自己。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愿大家都与自己有一场浪漫的终身约会。
⬇⬇点击“阅读原文”,预约UM心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