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完美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模样?

刘晓凡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08-04



知乎上有位网友发帖询问:“一个完美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模样?”


下面的回答各种各样,有的认为是强大的经济实力,或是父母温柔体贴,相互尊重,情绪稳定,可以平等地对待孩子,给予足够的爱和安全感,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身体健康等等。


但是,完美的原生家庭真的存在吗?

婴儿的啼哭


如果观察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会发现他们对环境的要求近乎完美,肚子饿了想要立即获得乳汁,不舒服的时候,母亲的安抚最好第一时间送到,当这些瞬间不断地获得满足,宝宝们开始有能力去承受那些迟到的“安慰”。
有的母亲在后期会采用定时哺乳的方式,去照顾婴儿,但这个方法似乎对有的孩子管用,但另一些宝宝却会用不停地哭闹,来宣告妈妈计划的失败,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他们最初的那些需要,没有被充分照顾到,难以延迟满足。
当然,部分家庭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建立三个小时喂一次奶的习惯,甚至去叫醒熟睡的孩子,把乳头塞进嘴里,婴儿们别无选择,只能去配合这种喂养方式,身体也开始自动调节,回应母亲的节奏。
有的宝宝可以承受,因为除了哺乳,在其他的时间里,被照顾得还不错,这些被恰当满足的经验,可以承担这种“被迫吃奶”的波折,但那些因为种种原因,在大部分时间,长期的没有得到那种恰当照料的婴儿,往往难以安抚,表现出非常剧烈的悲伤,或者变成无助的冷漠或回避。
婴儿期的需求被压抑,在成人后这种对“完美照料”的渴望,通过各种各样变形的方式,去寻求表达。

完美的背后
这些婴儿期的需求,在童年的时候,往往会放大“创伤”,当母亲没有给买想要的玩具,或者因为工作的繁忙,没空去陪伴他们,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难以安抚的哭泣,或者对这种陪伴的缺失过度反应,甚至产生某种“症状”,变得敏感而焦虑。
在其他儿童看起来很正常的事情,但对于这些孩子就变成了挫折,作为父母,可能会给予不坚强、不懂事或是性格不好的评价,这几乎是二次伤害,形成恶性的循环。
即使孩子平稳地度过婴儿期,在童年的时候,还是难免的遇到一些状况。
有位女士因为难以停止的购物行为感到痛苦,在遥远的童年,其母亲每次在春节的时候,都会给弟弟买新的衣服,但从来没有她的份,类似缺失在成年后疯狂的弥补,这行为的背后,其实是希望得到关爱,能拥有一些小小的满足。
对于她来说,完美的原生家庭,就包括被平等对待。
但对其他人来说,童年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有位网友回忆小的时候,母亲的情绪特别不稳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发火,只要自己没有按照要求去做,或者有什么地方,让妈妈感到不满意,就会遭到侮辱、指责和攻击,他在被迫地承担母亲的情绪。
对于这位男士来说,完美的原生家庭,包括有一个情绪稳定的环境,可以安全地生存下去。
可以看到,每个人对于理想化父母的期待,都有所不同,在成人后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补偿,有的方式具有积极意义,还有一些成为了亲密关系或者工作中的阻碍。
虽然在意识层面,明确地知道并没有什么完美,但潜意识却始终默默地将这种需求在新的关系里,企图寻求满足。

“刻舟求剑”
当婴儿期那些被压抑需要,在成人后寻求表达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知乎上有个帖子,说是自己看不惯同事和家人,认为他们不会说话,没有情商,喜欢的男孩很多小事都做不好,没有一个人可以满足自己的心意。
她潜意识里希望周围的环境可以完美地回应她,这是一种强大的控制欲,他人说什么,做什么,或者表现出怎么样的情绪,都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这必然会受挫,外在的行为可能是难以抑制的愤怒,通过不停地挑剔和指责对方,或是迅速地回避来抗议。而在成人的世界,类似的情绪也会让人产生羞耻和自责感,认为自己性格不好,开始讨厌自己,自我攻击就开始显现,平静的外表下,内心的世界却在交战。
个体甚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感觉每天都很累,外人眼里正常的社交变成了炼狱式的考验,亲密关系更是千疮百孔。
这样表达在某些情况下会非常隐秘。比如:我们可能会遇到,在意识层面找不出什么问题,但总感觉很累的关系。


对方在语言层面的表达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自己却体验到了巨大的压力,想要攻击或者离开,原因之一,是因为个体在后天经历过太多的“训练”,如何与外人相处,怎样的表达才是得体和有礼貌的。
但意识层面的训练,难以掩盖潜意识发出的信息,婴儿式的需求加上成人的力量,情感的张力巨大,一旦亲密关系启动,这些“惊涛骇浪”,会将个体的人格淹没。
越是生命的最初几年,尤其是在语言还没有形成的阶段,表达的方式越隐秘。
这就是为什么懂得了很多道理,学会了很多方法和技巧,却依然感到痛苦,难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些思想并未触及到语言无法抵达的过去。

在当下疗愈伤口
①可以回忆的部分
一些“创伤”是可以被记得的,有的成年人在回忆童年的痛苦时,还会像一个孩子那样难过和哭泣,他们对父母有着巨大的愤怒和不满,在一刹那间仿佛又回到过去,并像当初那样去应对外界。
这是人格中非常敏感的部分,在新的关系中往往会被不经意地触发,他人的某句话或者一些行为,让我们重回童年噩梦,导致自己瞬间像一个孩子般那样行事,把所有的情绪都倾泻到对方身上,或者折磨自己。
可以先觉察到这一点,给自己“缓冲”的时间,重新思考这是我们的过度反应,还是面对这些事情时,有着孩子般的无助。
尝试用自己身上成人的部分,去理解过去,而不是完全被过去淹没,当意识到这一点时,往往就会自己找到很多解决方案。


②婴儿与死亡
婴儿最初是完全需要依靠母亲的,当他们没有得到及时的照料,会担心自己死掉,这是“死亡焦虑”产生的原因之一,也是为什么有些成年人,对于进入关系非常的恐惧,或者在亲密关系中,即使对方一再保证,在难以感受到安全感。
他们内心的婴儿部分,依然害怕自己的“死亡”。
这种焦虑会无形地放大很多波折,两人相处中的任何变动,都会被潜意识的蒙上“死亡”的面纱。
首先可以意识到这一点,关系中的波动,甚至是分离,并不会让我们死去,自己依然可以存活下来,并有能力去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
“死亡焦虑”,会封印解决冲突的能力。
③正确认识自己的力量
当婴儿被照顾的需求受挫,他们会在幻想中攻击母亲,并认为自己的力量,可以将其摧毁,部分成年人在关系中小心翼翼,回避冲突,甚至为此出让自己的利益,其实是潜意识担心自己的愤怒,会伤害到对方,甚至“摧毁”对方。
这对自己的力量,是一种婴儿式的高估。
还有那些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感到无助、不满或者愤怒的个体,部分的原因是,他们潜意识里,还在期待理想化父母的照料,这是变相地想要拥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并把这种期待,无意识的投射到外界,企图在新的关系里,得到满足。
这必然会受挫,而且会把属于本身的力量,交到他人手中,期盼外界给予我们本可以通过自我成长,得到的礼物。
就像一个孩子哭闹着问父母索要,他们自己都没有的东西。
完美的原生家庭并不存在,有些事情只能通过我们自己的觉察、反思和转变来获取,就像最初的婴儿那样,可以利用那些被满足的部分,去抵御那些不被满足的“创伤”,去发现此时此刻周围的美好,给自己一个机会,打开自己的心,去和这部分相处,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意义。
愿我们灵魂深处,都愿意理解和接纳这件事。

UM心理携手刘丹、吴和鸣、曾奇峰三位老师打造【心理咨询成长体验工作坊】纪念版(悄悄说,很可能是绝版

邀请你们来到现场

和我们一起

真实感受成长之路上的相遇多么珍贵


你的朋友圈里绝不能缺少这样一个人

2021-07-02

如何修炼心理咨询的“三双眼睛”?

2021-07-06

爱让我们停止接吻?

2021-07-06

学会用前辈的语言思考和表达,才是进步的捷径 | 吴和鸣、刘丹、曾奇峰惊喜同台

2021-06-30

自律才能自足,如何让孩子拥有这个特质?

2021-06-29



⬇⬇点击“阅读原文”,预约UM心理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