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郭麒麟、李雪琴冲上热搜的“成年人社交潜规则”,先别急着夸
如果是,综艺节目《五十公里桃花坞》中李雪琴和郭麒麟的一番对话,可算是说出了“怕麻烦型人格”的心声。
起因是担任坞长的陈陈陈把大家的作品做成雕塑,放在桃花坞里,于是走到客厅邀请郭麒麟帮忙,郭麒麟有点勉强地回答“你可真会挑人,挑了一个最不像能干活的男生”,婉拒了他,好在后来其他人帮陈陈陈一起搬东西才避免了尴尬。
随后郭麒麟便和李雪琴开始了探讨。
郭麒麟总结道:“就是那种平时跟你没有什么交集,有事就找你过来帮忙,你去不去,是不是这个问题。”
李雪琴深表赞同:“就像共享单车一样,别人想用就直接扫码,用完直接丢在一旁不问不管。”
郭麒麟乐了,自嘲地打趣:“咱俩就天天路边一蹲,就弄个小木板插马路牙子那,谁用咱们就给整过去。”
最后俩人得出结论:“咱俩处事的哲学是——我不麻烦你,请你也别麻烦我。”
由于引起广泛热议,很快,关于“李雪琴郭麒麟成年人社交潜规则”的话题便上了热搜,总点击量超5亿。
“怕麻烦型人格”其实不一定怕麻烦,对待工作和生活可以表现得既用心又耐心,有可能真正害怕的,是人际关系本身。
人际关系至少由两个人组成,除了自己,还有一个变量的存在,正是这个变量,让人感觉不可控,而随时可能失控的焦虑,就是让人恐惧的根源。
所以,“成年人社交潜规则”的炮制,隐藏着这么一个需求:通过规则的约束,将不可控变为可控,以减轻自己的关系焦虑。
但一些基于自我防御而产生的“规则”,很可能会加重人际关系的麻烦。今天想和大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聊一聊三种容易发生“反噬”的潜规则。
朋友曾经也是个“怕麻烦型人格”。
单身的她进入一家新公司后,习惯性地和新同事保持着距离,极少打扰别人,由于总是形单影只,同事们也感觉她有些孤僻和清高,除正常工作之外很少与她有交集,她一度很难融入新集体。
梅琳达·盖茨曾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与人建立链接。”人本存在主义认为,人的生命将不可避免的存在孤独。但,由“链接”构建出来的意义,足以抵消一部分孤独,这也是人类社会属性的本源。
没有人能在绝对的孤独中存活,无人之境即是绝境。“怕麻烦型人格”抵触的,也并非全部关系,而是自己无法掌控的关系。
很多时候,他们都会有两个顾虑:
一是害怕被拒绝。
在早年成长经历中,可能有过被拒绝的创伤,挫伤了自恋,让人感觉自己是不好的、不重要的、不配被爱的,在关系里无法获得满足,只能成为负担。
为了防止勾连创伤,他们选择“不求助”。
二是害怕被依赖。
正因为对“被拒绝”有恐惧,才很容易把这个恐惧投射出去,认为别人也同样害怕被拒绝,所以这类人往往无法拒绝别人,成为被人无底线求助和依赖的“有求必应先生”,最终沦为“共享单车”,透支着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也加剧了低自我价值感。
所以,他们只能通过回避建立关系,来减轻这个烦恼。但同时,也陷入了社交被动,不能很好地开拓新的关系和适应环境,与人群断开链接的孤僻和不安全感如影随形。
无论郭麒麟、李雪琴,还是曾经的朋友,私下都显得有些孤独而落寞。
都说真正的高手,擅长麻烦别人。
本质在于,他们利用“互相麻烦”,去建立和加固人与人之间的链接,编织自己的人际网络。
回到我朋友的故事。
一次和搬家公司通电话,恰巧被组长听到了,组长热心地问她是否需要帮忙。她赶紧摇头婉拒,说不麻烦,自己能搞定。但是周末搬家时,组长还是来了,她只能硬着头皮接受帮忙。
那天搬完家,她想请组长吃饭表达感谢,尽快还了这个人情,但组长借口有事先走了,只是麻烦她,帮小组带一份附近很有名的生煎。第二天她带着生煎和小组同事共进早餐,一来二去,跟大家都熟络起来,很快融入了新公司。
她到现在都记得组长那句 “关系就是在互相麻烦中建立起来的”,这是一个转折点。
“互相麻烦”的核心有两点:
一是有尺度。
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程度去“麻烦”,同时也要接受被拒绝的可能,被拒绝的只是事情本身,不将其等同于人和关系。
二是敢拒绝。
当对方的要求超出自己愿意承受的限度,有拒绝他人的能力,这也是避免关系“失控”的关键。
希望对调节“怕麻烦型人格”有些帮助。
再来看第二个。“我对你好,你就该对我好”这个充满着“礼尚往来”意味的潜规则,可能是很多人的处世逻辑。一旦被打破,往往伴随着关系的瓦解。
一个女孩,由于人际关系问题,申请调换到一个新部门。她竭尽全力对每一个人好,帮同事加班、干杂活,用心记住大家的生日,还经常私下里帮人跑跑腿、接接娃。
但即便如此,她依然感觉不被喜欢和重视,生日无人问津,试用期转正也没人来祝贺。大家似乎一边享受她的好,一边无视她的存在。
这勾起了她上一段工作经历里的痛苦:她和一位同事关系不错,对她也是掏心掏肺的好,但却总是得不到对等的待遇。她陷入了巨大的失落和愤怒之中,无法再与那位同事正常沟通和工作,于是提出了换部门。
可是到了新部门,一切似乎又重新上演。
这个女孩就是典型的想“我对你好,你也应该对我好”,这种逻辑在各种人际交往中随处可见:
朋友之间,我记挂你,你就该记挂我;
伴侣之间,我爱你,你就该爱我;
否则就是你忘恩负义、冷漠无情。
仔细辨别会发现,这种主动的付出甚至是“讨好”,其实是一种控制,通过“我对你好”去控制“你对我好”。也可以理解为,通过“付出”在强行“索取”。而行为本身,也带着一种自我否定的倾向:除非先付出,否则我没有能力获得关系。
“你来我往”本是人之常情,但很少有人发现,这是一个“并列关系”,而非“因果关系”。
也就是说,我是否对别人好,和别人是否对我好,是基于两个独立主体的自由选择,是两码事。
所以,我“来”你却并没有选择“往”,也是正常的。
可这对他们而言,一方面意味着失控,一方面意味着自恋挫伤——连付出都没办法获得关系,我真糟糕,继而陷入全面崩溃,关系也岌岌可危。
两个小贴士,分享给有困扰的小伙伴:
一是放弃控制别人的幻想,只做好自己的选择。
愿意对别人好,是你自己的事,人家有没有回应,如何回应,是他的事,但你可以基于他的回应,选择如何处理这段关系。比如,感觉付出没有得到回报,可以停止付出,也可以终止这段关系,而不是因为“得不到”而给对方施加压力或持续痛苦纠结。
二是搞明白关系的本质是靠“吸引”,而非“讨好”。
你的自我价值决定了关系的质量。在“以组织利益为先”的职场更是如此,有实力才有魅力。
这条规则本身没问题,“趋利避害”本就是天性,及时在关系里断舍离,也是爱自己的一种表现。
但有时候却未必能如愿。
一个来访者,特别讨厌爱撒娇的女人,觉得她们“做作”“恶心”“绿茶”,可偏偏身边总是会出现这样的人,令她无所适从。
张德芬老师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当你无缘无故强烈地讨厌一个人,可能是因为你和他产生了“同频共振”。
“讨厌”是一种很强的力比多投注,引起强烈反应的原因,可能是你所憎恨的特质,恰好是你身上有,却无法被自己承认和接纳,从而分裂和投射出去,借由别人来表达情绪。
来访者一开始无法理解,认为自己是个“女汉子”,直来直往,不可能有“爱撒娇”的特质。
但在咨询师的启发下,来访者突然想起,自己确实私下和朋友提过,如果能够性格柔软一些,也许婚姻会更幸福。
她才觉察到,自己所讨厌的“爱撒娇”与所渴望的“性格柔软”源自同一特质,但由于早年的创伤导致自己“撒娇不能”,因而对此充满憎恨,赋予了“做作”“恶心”等一系列的贬义。
“憎恨”导致无法自我接纳,不接纳则启动分裂的防御机制,将“坏”的自己切割、屏蔽、抛弃,这部分特质无法被识别和释放,于是挖潜受限,当看见别人自如地展示该特质,就容易激起“厌恶+嫉妒”的双重情绪困境。
在咨询师的启发之下,来访者看见自己的局限,走上了自我成长的道路,她开始更了解自己,也更包容别人。
当生命中出现一些“不喜欢”的人,而自己的力量又不足以观照与转圜时,其实远离是明智的选择。但若无法远离,不妨当做一个成长机会,去做一些自我探索和整合。
当然,自我整合的过程是艰难的,像来访者一样找到专业人士陪伴和赋能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去遇见更完整的自己,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可见关系是复杂的。所谓的“社交潜规则”,并不一定是行为准则,反而可能是一杯毒鸡汤,还是要细细思辨为妙。
2021-07-15
2021-07-15
2021-07-15
2021-07-14
202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