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向我倾诉,说他们不喜欢现在的工作。
A旅游回来,说玩多了,心散了,完全不想上班。跟我说上班如上坟。心情特别沉痛。过了三个礼拜,还没调整过来,于是干脆买了本《孤独星球》,策划下次旅行。
A是在房地产公司做投资,如果说压力算比较大,想想也情有可原。
但是过了不久,B跟我闲聊时,也在倾诉,说平时上班,早上根本起不来,关了闹钟,总要再赖一会儿。
但是,只要回家或者放假,早上就特别有动力起床(不是周末,是放小⻓假或者春节这种假期),用她的话说“起的可早呢”。
C身上也有这种况,说一回老家,就起的特别早,根本睡不着,而且起来也没事可做,就等着吃饭,然后这儿晃晃,那儿晃晃。
B跟C的这种情况朋友D身上也有。D是一位公司高管。而且,我身上也有,还特别明显。我是只要在旅行的时候,精神头特大,恨不得早上五点就起。就恨一天太短啊。于是,我跟D讨论了这种情况。
以前有句特俗的话:叫醒你的不是闹钟,是梦想。其实,这不是鸡汤,也一点不俗。
就是凡事你想干的事,你恨不得早点醒来,恨不得不睡觉,因为你愿意做一件事情,你就有足够的动力来起床。你不愿意干的,你当然不愿意起,恨不得自己永远都别醒,睡过去才好呢。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说A跟D因为给别人打工跟高管,压力都比较大,但是B跟C都是瑜伽教练,算是自由职业者了,为什么也是不愿意上班呢?就是说,为什么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工作性质,都有这样的情况,为什么我们不管在任何行业,总是干一行,恨一行?我记得之前林心如在产后复出时在做一次访谈的时候说过(不知道真假):我之所以很快就回来工作,是因为我热爱我的工作。很多人不想尽快回来继续工作,是因为他们不是真正热爱。(大概是这个意思,具体的记不清楚了)。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公司里35岁以上的人都去哪儿了?》,加上其实当今职场不乏一种现象: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后,索性就不工作了。当然,这其中有很多客观的原因,有两性性别的天然差别以及社会分工使然,这些都是要承认的。但是,其中也不乏很多人是这样:他们根本不热爱自己的工作,那只是谋生手段,挣钱方式。为了挣钱,在工作上忍气吞声,有了孩子,正好有个借口,远离职场。美其名曰:为了孩子,为了家里。我承认,有一部分人,确实有其不能克服的原因,不得不这样。但是对于另外的多数人,我想说:这个锅,孩子不背。那么问题又绕回来了,既然以上种种原因都是我们并不热爱我们的工作,那么,我们到底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一提工作就心烦,一提上班就焦虑,周一上班,恨不得周日的晚上就不开心了,工作到底怎么了?
当我们把工作焦虑看成理所当然时,我们就很容易不去探求这其中的原因。第一,工作的目标绝大多数人是为了挣钱,因为金钱是维持我们物质生活的基本保障。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给我们带来安全感。⻢斯洛需求里,物质需求是最低层次的需求,再往上是安全、爱和归属、尊重,最后是自我实现。所以,金钱无论是给我们物质上带来的满足还是安全的保证,都属于⻢斯洛需求中的低层次需求,也是缺失性需求。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驱动力。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属于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成⻓性需求,是高层次的需求。很多人会说,工作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但并不是真的是这么想的。多数人顶多是在面试的时候,忽悠一下未来可能的新老板。阿里巴巴大股东孙正义在一次公开的演讲的时候曾经这么说: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感觉睡觉都是在浪费时间。这是真的工作在于实现价值。不得不承认,孙正义只有一个,我们绝大部分人就是一普通人。
第二,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这和第一点其实是有联系的。也就是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我们毕业找工作,都是找一个挣钱多,平台好的(为了带来物质和安全啊),所以基本爱好之类的,会往后排,甚至不会考虑。第二个原因,是比较可悲的:我们的教育让我们变得很古板,填鸭式教育已经压抑了我们真实的感受和喜怒哀乐,爱好无从萌发。久而久之,我们干脆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表现最明显的是人生的两次重大选择上,不知道怎么选:大学选什么专业和毕业后找什么工作。我是80后,80后被灌输最多的一个理念是:爱好不能当饭吃。但是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在这个更加多元化的时代里,爱好是可以当饭吃的。但是前提是:你要知道自己热爱的是什么,并且是真的热爱。不是出于别人的期望,不是出于自己的虚荣,是真真正正的热爱。而如果现在问你,又有几个人能真的坚定而清晰地说出自己热爱的是什么呢?
第三,我们生在一个匮乏的年代里,从小被灌输的教育都是:努力去干好一件事。而且,在我们之后的生涯中,几乎工作就像另外一种形式的学习,我们一直在像努力学习一样去努力工作。但是,当我们被要求很努力并且已经成为一种潜意识的时候,这就变的很沉重了。而任务都是需要主动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行性,需要人为干预和意志参与,才能完成的。一件再有趣的事情,哪怕是兴趣,当成为一种任务的时候,恐怕都不再可爱了。最后我想说,一般的工作,做一生也无虞,都完全可以满足吃喝拉撒。只有那些你真正热爱的,你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做到卓越。作者:三木水,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硕士,浙江大学学士,主攻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取向。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三木水心理工作室(hongcen2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