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觉得奇怪。无论自己多开心,看到妈妈都要装出愁苦的样子。好像妈妈看不得自己好。她说,她最受不了的是妈妈在别人面前夸奖她。因为颖觉得妈妈不是在夸她,是在夸自己。颖妈是一位中学数学教师,40余年的教学经历是老人一辈子最自夸的地方。颖说,妈妈全身心地教了学生,孩子是用来对比妈妈学生的优秀的。颖说,上初二时发誓一辈子再也不问妈妈数学题,说话时依然感到她强烈的愤怒。中考,颖数学惨败,她发誓要用好的成绩打败妈妈。高考,数学高分。颖说到现在都清晰的记得毕业后扔掉所有数学课本的一瞬:再也不用学数学了!尽管后来大学、研究生都有数学,颖也均以高分通过。可鼓舞她坚持下来的动力竟是“再也不用学数学了”。她以为毕业上班,和数学的缘分就会结束。她内心欣喜无比。直到有一天她当了母亲,在面对儿子数学学习时,她发现对数学的憎恶再也没法隐藏。她困惑着自己一起长大的好友,妈妈也教数学,可她的数学超好。颖和数学的关系出了问题,确切地说,是和妈妈的关系出了问题。颖发誓不再问妈妈数学题,再也不用学数学时,就已将她和妈妈的关系展露无遗。妈妈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就是作为优秀数学教师的经历。颖数学的高分也曾让妈妈无比自豪。但妈妈不知道那是用来打败她的。“再也不用学数学”是颖和妈妈间最为惨烈的战争。可事实上颖孩子用数学成绩的糟糕将母女战争推向顶点!咨询中,颖看到高分成绩背后的动力不过是想要切断和数学的连接,切断和母亲的连接时,颖泪目。我想起曾老师的一个案例。一个优秀数学老师的女儿,除了数学超烂,每门功课都优秀。曾老师说,数学不好是她给爸爸留的后门,是送给爸爸最好的礼物。因为这样爸爸就可以拿数学说事儿。和女儿总有话讲。这是父女潜意识的合谋与连接。这也解释了颖下意识的要把不好呈现给妈妈,与其说呈现的是自己过得不好,不如说是变相呈现数学成绩的不好。这也不难理解颖对于妈妈夸奖自己的反感了。因为在颖看来,那夸的不是颖,而是炫耀其作为数学教师的优越。每个孩子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爱着父母,忠诚于父母,连接着父母。一女性来访年纪轻轻事业已小有成就,但总是不开心。她特别想知道这些不开心的来源,因为这已严重影响她的生活。她自幼家庭条件不好,爸妈外出奔波,年纪很小就当家,一个人照顾比她只小几岁的妹妹。几乎不用父母操心。然而爸妈经常吵架,两个人经常通过她这个老大互相指责对方。她一味听着。尽管这对她是一件痛苦的事。但她不知道可以和父母讲,大人的事不要找小孩子来说。她希望自己不要像妈妈那么多抱怨、指责,也希望自己嫁的人能给予她温暖。是的,我想你猜到了,她既没有找到一个温暖的人,也经常愤怒指责他人。她想到自己找对象的标准,现实中常像妈妈附体一样的表现,她走进咨询关系。父母的忙碌,吵架,加上她一个人照顾妹妹,几乎不让父母操心,反而经常当父母的陪伴者、倾听者。从父母那得到的关注少之又少。于是在她内心留下空间,当长大,即便自己有极强的社会功能,这个部分依然保留。她渴望被看到,被肯定,被温暖。也许你会说,她要的这些是掌握在别人手里的,当别人不给或看不到或看到了不说出来,自然不开心。她说到现在还经常接到爸妈打来电话,抱怨彼此。她既愤恨于父母的无能,又懊恼自己没有办法帮助爸妈。这让她特别不愿回家,即便回,也是匆匆而归。也许此时,你看到了端倪。她的不想回家是不再想成为父母团一员。她想和父母分开,做自己。爸爸妈妈孩子本应是个三角。如果成人一方将孩子当作伴侣或闺蜜,当长大,孩子就不敢过自己的生活,因为一过生活就感觉抛弃了父母,孩子是无法开心的。每个孩子都以自己隐匿的方式忠诚于父母,父母过着怎样的生活对孩子影响是至深的。一个从小被当作成人,没有站在孩子位置上的孩子,也许会终其一生向外寻求肯定,与其说是寻求认可,不如说是象征层面找妈妈,找关注、找爱、找安全基地。一个如此希望被温暖和肯定的人,竟找了一个温度很低的爱人。潜意识巧妙地达成了无法满足其对于温暖和肯定的愿望。因为一个感受妈妈过得不开心的孩子,是不能允许自己找一个能让自己开心过生活的人的。作为孩子,也许我们很难认同父母的事和自己无关。当母亲哭诉抱怨指责,作为老大,在那个当下,她不是孩子,是“父母团成员”。这足够让她身份混乱。作为生活的常态,她不太知道如何安慰、理解妈妈,但她选择了陪伴、倾听。如果有人在那时告诉她:孩子,你有能力就听,不情愿可以拒绝的。也许会令她从“父母团”中出来。然而,并没有这样一个人。作为孩子,她也不能旁观于此。孩子拒绝父母,是需要拒绝的勇气和承受内疚的能力的。懂得较为艺术地拒绝,既保护自己,又不伤害别人感情,也许是打破“隐匿”忠诚的良方。
那时那刻我们无法做到,此时此刻我们也许有办法可以做到。一女性来访描述,母亲自幼成长在没有温暖的大家族,外公外婆自顾不暇,造就了妈妈的超独立。她说妈妈要一刻不停地干活,因为一停下来就有要被饿死的恐惧感。不管现实条件如何变好。于是她想尽办法创造条件带妈妈放松,可每次都不欢而散,短暂的愤怒过后,是深深的内疚,过后又像连续剧一样的上演续集。对妈妈又怒又心疼,冲突过后又内疚,这让她痛苦不已。让妈妈轻松些,过好日子,一点没错。然而,当苦难已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让她享福,也许会让她感到生命有一部分被威胁。也许在当下,放下我们的需要,让妈妈和自己的忙碌、恐惧在一起。让她就是她。是我们对她最好的爱。否则,新一轮的相爱相杀上演。一女性来访描述自己对待女儿的方式,就是作为孩子自己被对待的方式。自责于面对孩子的各种失控。虽为人母,当幼年被对待的经历当太深的刻进生命,母亲功能因此受损。只要女儿不如自己期待,潜意识的“伤害性”母亲就出现。遗憾的是,现实常常是事情发生,那个想要保护孩子的母亲才活过来。心理学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原生家庭和我们的关系,也让我们在爱恨中间有一个被容纳的缓冲空间。发现了爱背后自己压抑隐藏的恨。恨背后那饱含深沉爱的情感。没有完美的父母,父母身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有些缺陷很难改变,其实也不需要改变。因为意识到它存在时,已经是在尽力削弱它的影响了。恨父母比爱父母是更难分开的表现。每一个恨父母的孩子,仍然愿意把很多精力和情感投注在与父母的关系里,这足以证明未分开。你在孩子心里是什么样的父母,比你是什么样的父母更重要。把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分开,把我们和我们的父母、父母的婚姻分开,这也许是化解相爱相杀的重要功课。
订阅课程,即可获赠
UM心理独家首发书籍《陌生情境实验:爱与依恋的心理学》(包邮定价5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