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在阉割我们的需求?
来访者M女士,是我的一位长程来访,已婚六年。她最近告诉我:她要出轨了。
这是一场我见过的最清醒理智的出轨。
她虽然深陷其中、情难自拔,但是理智一直在线,头脑甚至可以说无比清晰,她知道不应该这样,有悖道德、有悖婚姻的规则;走出这一步是对老公的伤害;也将是对他们婚姻关系的伤害。
但是,她觉得事到如今,辗转反侧,这个“轨”,非出不可。
M女士的婚姻,不是自己的选择。29岁结婚,老公是家里亲戚介绍。不是痛苦,不是快乐,而是平淡。即便老公“很好”,但是,M女士对自己婚姻生活的感受非常“平淡”,甚至“平庸”——寡如白水,无色无味无波澜。
事实上,M女士感受如何,和婚姻生活事实上如何,已经没有必然联系了。因为,从她为了满足父母结婚开始,这段婚姻,已经不是为了满足她,而是为了满足别人。
我们知道,所有没有被满足的需求,都会产生固着。
固着就会有强大的力量,把我们拉回去,拉回去的目的,是需求渴望被看到、被满足。
就像M女士,结婚6年后的今天,忽然碰到了一个人,是她喜欢的,于是,唤醒了她的情感需求。
M女士出轨的背后,是在做什么啊?她是在满足自己“像一个女孩一样,陷入狂热爱情”的需求。
喜欢一个人,很想在一起,这是什么时期的需求?这是恋爱的需求。十七八岁的花季,情窦初开,一个眼神,一次不经意的碰触,都在内心炸裂。彼此高兴了、不高兴了,对应到对方心里就是起起伏伏、生生灭灭:高兴的时候,感觉全世界都笑逐颜开;闹别扭的时候,明明艳阳高照,内心也阴雨绵绵。
这种“一惊一乍、浓得化不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情,是本应该在恋爱的时候应该有的各种悸动和冲动。
只不过,“它们”迟到了。展现在今天,就是一种时空的错位。
那么,这些需求为什么现在才出现?没出现的时候,他们需求去哪儿了?为什么这些需求没有在它自然出现的时候得以自然流动、浮现、被看到、被满足?
那是因为,发自于我们自身的需求,常常是被阉割的。
这是一种非常多见的现象,近乎一种惯性。
当忙碌的父母,面对一直哭闹不休的孩子,他们可能会非常烦躁地呵斥孩子别哭了,当这个动作不是一次,也不是十次,而是数十次的时候,孩子以“哭”的形式在表达的需求,就被“压”下去了。
那么多“懂事”的孩子是怎么来的?孩子天生,带着自己的种种需求,是不可能天然“懂事”的。既然,“懂事”是来自于父母的评价,背后其实就是:父母把所有不如自己所愿的东西砍掉,只让孩子按照父母意愿来“言行举止”。我们知道,讨好一个人有多难,所以,当一个孩子“懂事”的时候,他在经历一个多么艰难的过程。他很可能在自断臂膀,只为长成父母想要的样子。
就像M女士。
当“懂事”已经成为一种下意识的动作,“迎合”几乎就是一种身体记忆。M女士从小就被教育成这样。M女士一岁时,父母从农村出来到城市打工。妈妈做过服装加工,爸爸做过泥瓦工、搬运工,都非常辛苦。不患寡而患不均。也许,一家人一直在农村也没有什么,毕竟周围人都是一样的,是一种平等。但是,M女士小时候经历的,是强烈的不平等。从小,父母就会一直对她说:我们不同于周围这些城市的孩子,我们从农村出来,父母没本事,穷,你要乖,要听话,要加倍努力。所以,“懂事”是刻在M女士骨子里的。
因此,在结婚这件事上,即便M女士的父母没有铺天盖地、哭天抹泪地催婚,但是,M女士看到了父母骨子里的焦虑,一瞬间就接住了父母投过来的需求,迅速满足,一气呵成。连贯到,当自己回看婚姻的乏味,都找不到人来埋怨,毕竟:确实没有人把刀架脖子上逼她。连她都认为,这就是自己的选择。
因为各种原因,有的时候,父母会不自觉地给孩子传递一种“错觉”:你的需求,是有毒的;或者说,“你就不该有这种需求”。
我另一位来访,她现在已经是一个可以主动提出自己需求的人。这不仅让她更舒服,而且,还避免了夫妻间很多猜来猜去、没有必要的争吵。然而,在我们刚开始咨询的时候,她是一个动不动就自我阉割掉自己需求的人。
举个小例子:
有一次,我们咨询的过程中,因为空调正对着她,坐下后,我问她,会不会觉得吹得有点冷?并且告诉她,沙发上有毯子,冷的话,可以盖一条毯子。她非常迅速且不假思索地回应了我:“哦哦,没事的没事的。”她回应得过于迅速,我们都在一瞬间愣住了。愣了一下后,她说:其实风是有点吹的,但是,她从来不觉得这值得被拿出来说。也就是说,她的“冷”的需求,根本不值当被拿出来并被照顾到。她也从来没有体会过,被人这么细致地照顾。我听过之后,心里非常难过。
表面上看,是小的时候她的妈妈太忙,没有时间这么细致地照顾她。我们常说,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现实原因当然不能忽视,但是,这绝不是影响一个人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大概率都在一个人的内在:潜意识,心理模式,人格结构,心理动力。实际上,是她的妈妈在没过满月的时候,姥姥就去世了。她的妈妈从来就没有得到过细致入微的照顾,她自然也没有办法去细致入微地看到来访的需求。我不止一次说过,代际的创伤传递,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我的来访的需求,从小就被严重忽视:上厕所要忍着,最好不要出去玩以免失控发生意外,不许哭,等等等等。
长期的压抑,久而久之,长大之后,我们就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表现为:
第一,我们开始变得非常“不确定”。不确定自己是否需要;不确定自己是否喜欢;不确定自己是否想要做一件事情。甚至影响我们自己的判断。这种“不确定”的背后,对应到人格结构,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自我”的形成。
第二,人生了无乐趣。日子久了,年岁渐长,伴随着“日光之下,再无新事”,我们内在的匮乏愈演愈烈,无法掩饰。吃东西,随便;出去旅行,没兴趣;周末聚会,无所谓。这也是引发中年人“中年危机”,老年人“死亡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人20岁就死了,等到80岁才埋。”哀莫大于心死,20岁死亡的,是我们的心。
好了,我知道,写到这里,有人一定理了理逻辑:父母阉割孩子需求,导致孩子自我抑制,最后,丧失动力和人生乐趣。什么意思?父母又背锅?
心理学从来不是批判原生家庭的学问。我们只是尝试抛开谁对谁错,看看哪里出了问题。
以上逻辑没错,但是,这里特别说明一点,注意,这里说的“父母对孩子需求进行阉割”的情况,不是一次,不是十次,是数十次。
没有100分的父母,这是一个共识。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不需要100分的父母。人的内心很有弹性,父母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误”,孩子承担一定程度的“创伤”,无伤大碍,都是有空间自愈的。甚至,父母那不能尽善尽美的“40分”,是孩子全能感回落的契机,帮助孩子形成边界,走出自我,看到关系,进而,走进广阔的世界。
如果,你是父母,不用马上陷入自我谴责,这篇文章如果让你陷入自我谴责和焦虑,这绝非我本意。你可以尝试去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有意识地多看看孩子的需求,看到它,给予回应和酌情的满足,就非常棒了。
如果,你是那个孩子,我们长大了不是吗?如果父母不曾看到,那么,就让我们自己多去看看自己的需求。
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只能在人生路上打卡完成任务的机器人,而是带着各种需求的。
这些需求生龙活虎。
* 本文来访者细节均已进行虚构化处理
点击预约咨询
2021-09-01
2021-08-31
2021-08-30
2021-08-29
2021-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