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囤积物品的背后,藏着什么匮乏感?

UM心理师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12-20


                        
周末去朋友家,她刚刚置换了一套房。因为新房还在装修,她临时租住了一套公寓。

尽管搬家的时候,被迫清理掉了很多衣物用品,但这间租来的公寓里,依旧错落地叠放着几十个大纸箱。

我进门的时候,她正在狭窄的角落里对着满满一大箱的鞋子,颇为踌躇:各种款式和颜色,鞋底的保护膜都没撕开过。

这箱鞋她囤了好久,但常穿的也就门口那两双,新鞋好像根本穿不到,却又舍不得扔。

囤积物品的倾向,很多人都会有。

有人试着从生物本能的角度给出解释,认为这是隐匿在基因里的一种需要,为了对抗残酷的自然环境,使得个体生命得以保存。

很多动物也都有囤积食物的适应性行为。比方说很多鼠类,尤其松鼠,都有贮藏食物的癖好。

20世纪的美国,有学者把囤积障碍(或行为)解释为经济大萧条时期遗留的产物,过于贫瘠的早年物质生活导致了对物品的痴迷。

但与此同时,很多个案的实际情况却与这个解释相悖,因为一些有着严重囤积行为的患者,早年都拥有相当优越的家庭物质基础。

看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暂时抛开这些宏大的背景和框架,去看一看每一个个体,囤积的背后是什么呢?


“我是小A”

我喜欢买各种打折的衣物,标签很贵,折扣很低的那种。


我以前常常一个人坐高铁跑去上海逛特卖会。如果有原价高昂的大牌打折,不管合适不合适,我都要抢一大堆。

买回来就把它们塞在柜子里。

我囤了很多,却很少穿到,大多数衣服的标签都没拆过。

我几乎从来不买正价的昂贵商品,觉得不划算,其实也买不起,或者,我觉得自己不配吧。

我也问过自己,为什么只买打折的、原价高昂的?

也许是假装我还没有被这个时代抛弃吧。

那些曾经在我身边的同龄人,有些靠自己努力已经成为领域内的专家,有些靠父母的人脉也拥有了优越的生活,当然也有人成功地嫁入豪门,住进了10万/平的学区房。

好像这个时代,所有的人和物,都在飞速向前,就剩下我自己还在原地,周围空空荡荡。

我也想追,但是我追不上。

可是我又并不想承认,我是真的被他们丢下了。

那些柜子里塞满的打折品,可以用来填充被时代抛弃的恐惧和空洞感,是防御低价值感的一剂良药。

“我是小B”

我喜欢各种买,尤其买包:大牌的,小众的,打折的,正价的。


买了这些年,150平的房子已经被我塞得很满。我月收入大概八千多,算正常。

但每个月花呗还款那几天,看到账单上至少一万+的还款金额,都会有一种巨大的内疚感。

我是我妈一个人带大的,她就是那种别人口中含辛茹苦的妈妈。

其实我家的经济条件也不算差,但她非常节俭。

我小时候常常穿别人送的旧衣服,上小学用的书包,是我妈自己做的,每天上下学的时候,我都特别难堪。

我很想要一个正常的书包,最普通的那种,但我不敢跟我妈要。

为什么不敢?因为会内疚啊,她已经为我付出了她的所有,我不能允许自己再有更多的要求。

但心里的渴望一直都在,现在好像变成了一个没有尽头的欲望,再多的东西也填不满。

囤积的背后,可能是对过去匮乏感的补偿,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在重复体验着内疚。

“我是小C”

我喜欢囤各种家居用品:碗、盘、杯子、收纳罐、装饰画、复古的木质柜。


囤得太多,家里渐渐施展不开,空间变得拥挤狭小。我和老公经常为此发生争吵,但我舍不得丢,也控制不住还是会买。

我5岁的时候和父母分开,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家,再后来爸妈离婚,家里的房子也卖了。从此,家就成了我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我童年的很多记忆,连同我自己的某一部分,好像也跟着一起消失了。

囤积,也许是努力地想要拼凑出消失的过去,那些关于家的记忆,那些和父母曾经在一起的记忆。


在DSM5中,囤积障碍作为新的、独立的障碍类别被提出(在此之前,囤积障碍是作为强迫症的亚型存在),有着严格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具体来说,囤积障碍(hoarding disorder)指获取并难以丢弃大量物品,生活空间杂乱,以至于带来痛苦并影响社会功能的行为。

真正被诊断为囤积障碍的患者,显然还是少数。

如果要给一个囤积障碍的例子,我会想起几年前的一条热搜:东京一位富人区的独居老人,家中被清理出了一吨杂物。

但无论是严重的囤积障碍还是轻度的囤积行为,它们共同拥有的特征是:

  • 不断获取;

  • 难以丢弃。


这两个动作其实也极具象征意义:

获取,代表着从外界抓取------“婴儿抓住所有到手的东西,母亲的乳房,陌生人的手指,以及沾满唾液的被角。抓取,是神经系统的一个原始反射,一个本能。”(李孟潮)

难以丢弃,可能象征着在分离议题上存在困难。

在囤积者这里,无论是向外抓取或者是难以分离,都被更加具象地投注在了物品的身上。

从抓取的角度,囤积常常与冲动性消费捆绑在一起,可能是为了弥补早年匮乏的体验,否认内心的空虚、孤独与低价值感等等,比如故事里的a小姐和b小姐。

从分离的视角,有研究表明,囤积者中有相当的比例曾经经历过创伤性事件,比如重大的分离和丧失。

一位早年失去母亲的女性,她在成长过程中囤积了数量巨大的细碎物品,拒绝丢弃其中任何一样。

因为囤积的每一件,于她而言都是一颗时光胶囊,承载记录了她所有过往的生命故事。

经历过重大丧失的囤积者,也可能存在着,将对关系的渴望(与人发生关系)转移到了物品身上:毕竟,物品是更加可控的,物品不会死亡。这个转移的背后,深埋着巨大的悲伤和绝望。

就我个人而言,对于那些简单粗暴的“断舍离”规劝,是有些反感的。(“简单粗暴”很有可能是我的投射)

方法论可能是很重要,但是,看见每一个真实的人,理解他何以成为此时此地的他,我认为更加重要。

如曾老师常说:是什么和为什么,比怎么做重要的多。

向外抓取,或者说,追求欲望本身可能并没有什么问题,从某种角度而言,它是美好的。前提是,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欲望看得更清楚一些,更深刻一些。

嗯,双十一快到了,思考下自己真正的欲望再下单吧。


点击预约咨询


《八角亭谜雾》:每个家庭的爱恨,都是一部“悬疑剧”

2021-10-27

我是如何与心理咨询师“爱恨交缠”的?

2021-10-27

爱情,死于戏多

2021-10-26

喜欢一个人到底有多卑微?

2021-10-26


⬇⬇点击“阅读原文”,预约UM心理咨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