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拿孩子没办法,其实是常态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UM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中心 Author 曾奇峰心理主笔团


No-Child-

01




因果与对立


新学期开学之际,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了关于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防沉迷的新规,提出“每周3天,每天1小时”的限制举措,网友评价“史上最严”。


但真相很快就尴尬了。家长说:“没有游戏,学渣依然是学渣”,“没有游戏,还有网络小说和漫画”。


孩子也发现:“考60的同学还60,考90的还90;游戏不能玩,大家去别处找乐子了。”


从以上让我们看到,玩游戏和学习成绩,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如果大人以为,孩子不玩或少玩游戏,注意力就转到学习了,成绩就提高了;这未免也太天真了。


家长很习惯于把这两件事情放在了对立位置和因果关系上。


很多人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和尚在聊天——


甲说:我问住持,能不能在念经的时候吸烟,他说不行。

乙说:真奇怪。我问他,我能不能在吸烟的时候念经,他说可以。


演化一下,故事变成这样子——


孩子:妈妈,我写作业的时候能不能打游戏?

妈妈:不能!

孩子又问:那我打游戏的时候,心里能不能想着作业?

妈妈:当然可以!


所以,当我们赋予吸烟和游戏以“堕落”的意义时,就显得对它们很排斥;同时认为,它们的存在可能污染“正义”的念经和学习。


吸烟危害健康,游戏过度不利孩子,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但真正让父母在游戏这件事上感到束手无策的原因可能是,从一开始,就对孩子游戏的过度警觉和压制。


No-Child-
02
态度的传达

过分关注一个问题,其实是在强化这个问题。


父母对游戏的态度,一方面给孩子造成“我的快乐被你否定”的冲突感,长大后有可能面对自己的美好愿望时,也会感到犹豫和纠结;另一方面,所有人的本性都是,越禁止,越渴望。


把游戏当作孩子学习生涯中的一件必经小事,会让亲子关系的相处更加轻松一些。


身边有一位妈妈,她从来不陪儿子写作业,对孩子玩游戏也不那么大惊小怪,只是告诉他:学习和玩游戏是你自己的事情,大体上由你把握,如果遇到问题和困难,可以提出来让爸爸妈妈帮助你。


一次儿子没考好,被老师留下来批评了。


这孩子平静又认真地跟老师讲:“老师,我妈并不在意我的成绩,她在意的是我对学习的态度。”一时,老师竟无言以对。


每一次寒暑假,男孩都自觉抱着“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的信念,先花几天把作业全部搞定,剩余时间去上街舞课、找同学玩儿、在家看书、也玩屏幕游戏,但不会沉迷。


正因为父母没有传递给孩子“游戏是洪水猛兽”的态度,给与孩子更多的自主权,他才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


因为他知道自己可以掌控游戏的权力和时间,不必抓紧每一个父母不注意的空隙,贪婪无度去玩;反而能够以自己舒服的方式安排学习和生活。


No-Child-
03
父母小心,别成为问题的制造者

央视记者在对一些游戏商家进行防沉迷调查时,不少学生告诉记者,同学之间会经常讨论寻找防沉迷系统的漏洞,从2007年防沉迷系统上线到现在,面对不断完善的系统他们总能找到解决方法。


包括前面提到的,孩子从游戏转战到其他乐趣,我们能够看到,无论是游戏本身,还是应对游戏之外的变化,都是孩子们在寻找乐趣的过程。


乐趣并不是无用的东西,而是推动成长中关于自我认同、价值探索、社交等等一系列重要的发展议题。


当父母跳脱对游戏的担忧,看到孩子在以“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势头成长,难道不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吗?


当然,家长会说,欣慰是没错,但孩子并没有停止玩啊。


你看,如果你的视角总是聚焦在玩不玩的问题上,一方面自身的焦虑得不到缓解,另一方面可能成为了问题的制造者。


因为人都有反控制的倾向。


父母对孩子的每一次干涉,都可能拉长游戏的战线。本来孩子玩1小时就够了,父母的强行中止,会让孩子在下一次以2小时来自我补偿。


这个过程会像滚雪球一样,直到父母筋疲力尽。


孩子会在和父母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体验到比游戏本身更有乐趣的部分,即:我可以控制我爸妈的反应。我知道怎么惹他们发火或让他们高兴,这太好玩了。


另外,年龄小又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游戏可能成为他们获取爱的方式;相应大一些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如果父母过度关注,会激起他们用沉迷游戏对父母发起挑衅。


No-Child-

04




从问题中找到资源

我问一个玩游戏的朋友:你在什么时候会对游戏失去兴趣,转身离开?


他答:总也赢不了的时候。


所以我们可以反向理解,一个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总也赢不了,转而投入游戏。


这需要父母对孩子在各方面保持一定的敏感和关心,去了解孩子在沉迷游戏的前后,TA的生活和社交是否在阶段上遇到了困难。


比如有人问:孩子要当职业游戏人,咋办?


可能在父母眼里,玩游戏这种不靠谱的事情,怎么可以拿来当职业?


其实先不必着急,我们可以跟孩子聊一聊。有的时候,孩子对职业的憧憬只是一股冲动,父母无需大惊失色,过一阵子TA自己可能就改变想法了,这在青春期很常见。


接下来聊聊孩子对这份职业的设想和认知,不要以打消孩子对这份职业的念头为目的,而是客观去了解背后的需求在哪里。


网上对于从单挑游戏转向团队竞技游戏,有一个好玩的解释:因为单挑的游戏,输了只能跟自己生闷气,骂自己很菜。


团队竞技就不一样了,大家都可以认为是猪队友的存在,拖累了自己。


由此可以看到,游戏的转换背后,揭示的是人在遭受失败后,应对自我的方式。


那么以想当职业游戏人为例,孩子是否因无法面对自我的某些方面,投射性的以为会在这份职业里得到解救。


这个时候,问题就变成了资源;父母就不会纠结于如何阻止孩子去做这个职业,而是共同去讨论遇到挫折如何应对。


No-Child-

05




对游戏钝感,对关系敏感

有些父母挂在嘴边的话是:你作业做了吗?天天玩游戏以后怎么办?只关心怎么让孩子少上网,而不是在意孩子的感受。这样是在维持问题。


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关系是首位,其他都是附属品。改善关系才有希望让孩子少沉迷或不沉迷于游戏中。


改善的第一步,就是对孩子玩游戏保持钝感,延迟反应,不要一上来就发火。


这样至少能够破解孩子和父母玩“刺激-反应”的游戏,双方控制与反控制的张力下降,才有机会在情感上真正流动。


当你不那么容易被孩子挑起情绪时,孩子就没兴趣用游戏沉迷来陪你玩了。


最后,父母还需要反思两件事:


一是,对孩子所谓“问题”的高度关注,是不是才能让自己觉得可以继续做父母;二是,聚焦孩子的问题,是不是让你可以不用面对自己的问题。 


乔恩·卡巴金说:为人父母即修行。你可以把每一个孩子看作你的正念老师降临到你的生命中,TA的生命和行动,绝对会撞击到你的心结,挑战你的信仰和局限,不断给你机会看到你所执着之处,并让你放下。


我们需要承认,有时候就是拿孩子没办法。


父母承认自身的限制,孩子才能长大。



作者:徐亚辉,二级心理咨询师,UM心理主笔;做人性的观察员与理解者。






你的头像隐藏了大量的人格信息?

2021-10-28

囤积物品的背后,藏着什么匮乏感?

2021-10-28

《八角亭谜雾》:每个家庭的爱恨,都是一部“悬疑剧”

2021-10-27

我是如何与心理咨询师“爱恨交缠”的?

2021-10-27

爱情,死于戏多

2021-10-26


⬇⬇点击“阅读原文”,预约UM心理咨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