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与父母,到底谁“单纯”?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UM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中心 Author 曾奇峰心理主笔团
01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
你希望从小让孩子了解到社会的全貌,还是只给TA看“单纯”的部分?
问题提出的背后,是蕴含着假设的。
也就是说,父母先对全貌和单纯有了自己的体验和评价,然后希望做出一个对孩子更有利的教育选择。
比如网友分享的一个经历:国庆假期小黄人乐园外面,在售卖超大个的小黄人冰淇淋,价格40元,很多小朋友哭喊着要父母买。这时,有位6、7岁小男孩也在苦苦央求父母之下,终于得到了一支。
孩子非常开心,让奶奶也尝尝,奶奶小心抿了一口毫无期待地表示:这不就是普通的香蕉冰淇淋吗,外面只卖几块钱。
爸爸紧跟着附和,借机长篇大论给孩子科普“品牌溢价”,孩子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爸爸越说越起劲,想不到小男孩突然间哭起来,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那叫一个伤心欲绝。
我们可以去到孩子的位置感受一番:当你特别想要一件东西而又没有能力,千辛万苦争取得来后,又要被赐予东西的人进行指责和否定,那种感觉有多别扭糟心?
孩子听不懂大人世界的残酷逻辑,但TA能够接收到父母传递过来的内在体验。
这位爸爸讲给孩子的“全貌”,实际上很有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在面对金钱、社会等问题时,感到不满和力不从心;而这些无意识的部分,在意识层面上变成了对冰淇淋的价值的讨论。
孩子一边欢喜着亲近小黄人,另一边替代大人哭泣这“残忍”的社会。也许这更接近于整件事的全貌。
而不是我们以为的,早早让孩子看见社会的复杂和艰难,学会避坑;或者必须竞争,人生才有希望等等。
02
过度的忧患意识,会让人生活在焦虑当中无法放松,难以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久了会抑郁。
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类家庭是,父母双方收入都不高,又有着强烈的社会竞争和危机意识,经常教育孩子要努力争气。
同时夫妻感情不和,相互指责。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往往乖巧安静,学习上特别让人省心。
但“好”景不长,这些孩子上了高中或者大学以后,抑郁爆发。
他们觉得太累了,按照父母灌输的理念,人生好像只有无休止的痛苦,才有可能换来一丝他们想要的光明。
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生活,将是一片灰暗。
事实上,通过努力竞争获得更加满意的生活,这是人生全貌的一个面向。
而这个面向中,一些快乐的、更有意义的部分可能被父母忽略掉了,这些反而是孩子发展出独立的自我,至关重要的部分。
以前面买冰淇淋的故事举例,父亲以为给孩子展示了全貌,但更像是在控诉“奸商”,告诉孩子,你喜爱的东西里面藏着坏人,你要提防。
长此以往,孩子就真的很难完整享受美好的事物,变得多疑。
另一方面,容易被内疚感缠身——父母所怀疑的,孩子也很难去相信。维护自己认为好的感受,需要花费孩子很大的心力;很多寻求咨询的成年人,也正是被此拖累。
不在孩子面前过分演绎艰辛,是为人父母最大的体面。
社会全貌中的阴暗和遗憾,不应整片遮挡住生命的阳光。
03
有人说,你是没吃过亏。
其实,如果吃亏后保持对环境的警觉和敌意,是可以理解的。怕就怕一种更亏的状态,即持续身处在被伤害的体验中,无法走出内在的困境,也就不能真切生活在现实中。
值得反思的是,这个社会不同的人们,好像都处在防止吃亏的紧张状态中,完全不能放松下来。
没什么学历的父母,觉得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拼命要求孩子上进;普通人家总是不甘平庸,盼望孩子出人头地;高知高收入家庭,见不得孩子比自己逊色。
这一切都有可能导致父母明里暗里去强迫孩子替代满足自身的欲望,孩子总是被鼓励去追求和得到,却很少有人教他们如何面对失去。
我们总是想质疑为何自杀的青少年如此脆弱不堪一击,却不了解他们孤独地处于徒手攀岩之中,惊恐又无望。
对于孩子来说,没有退路是极其可怕的。
家是一个人开始的地方,不应从开始就绝望。如果失去不被允许,就难以有力量出发。
作为父母,吃自己的亏,长自己的教训,这才是家庭的秩序和边界。有欲望,想要更高更好不是错,但不能以牺牲孩子自主的人格发展为代价。
当然,父母不是不能在孩子面前谈起自己的不快经历,甚至可以选择认怂、放弃、顺其自然等看上去不那么积极的应对态度;如果孩子愿意的话,也可以参与讨论。
重要在于两点:一是帮助孩子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二是不让孩子继续完成父母渴望又做不到的事情。
每个人来世上走一遭,都有权力活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而不是别人希望我们成为的那样。
最在意的事情自己选择,最重要的选择自己决定,这大概是最痛快的了。
04
另外一些父母想成为孩子的保护罩:我不想让你看到世界的残忍,只给你看“单纯”的部分。
一位网友对此调侃:是你太单纯,不信给孩子身上藏个录音笔试试?
的确,有的时候孩子的成长速度是大人始料不及的,而大人还习惯于把孩子定格在较低心智的水平中。
我的一位高中男生来访者,在他面临分班的问题上,别的家长都迫不及待亲自上阵帮孩子搞定。只有他,一个人冷静地找校长谈了下,也顺利分到了想去的班级。
他拒绝跟母亲沟通的原因是,母亲还把他当成小孩子一样,只会照顾吃穿,不懂他的内心世界。
而他的妈妈自信又单纯地告诉我,他们母子关系很好啊,想不通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所以,究竟谁单纯,还真不好说。
回到开头的讨论题目,父母想让孩子提防伤害、留住美好的愿望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但同时也是“自恋”的,不现实的;更多只是自身的一些情绪抒发和表达。
全貌和单纯,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所有人要经历和面对的人间真实。教育孩子,不能只负责吓唬,不提供保护。
吓唬TA学习不好就没人爱你,社会就不接纳你,人性阴暗随处可见;这并不能帮助孩子走向光明。
可以想象一下,有两个人,一个人的精神动力用于处处提防别人,另一个人大部分时间感到活着是安全的。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生命质量上,最大的不同。
对孩子最大的保护不是只让TA单纯,父母粉饰太平;而是让孩子相信,面对生活的复杂和不易,无论如何都是有选择的,哪怕是一时糟糕的。人最怕的是没有选择。
生活即教育。
有些父母的做法就很生活化。比如每天和孩子读一些新闻,然后各自提出看法;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交流,一起看电影,户外活动等等,这些比刻意做点什么教育孩子,要接地气多了。
教育的理念有千千万,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
父母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热情而努力地生活;然后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人,与其搞好关系。这是教育的底层逻辑。
作者:徐亚辉,二级心理咨询师,UM心理主笔;做人性的观察员与理解者。
2021-11-05
2021-11-04
2021-11-04
2021-11-03
2021-11-03
⬇⬇点击“阅读原文”,预约UM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