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人设”的圈套,你陷进去了吗?
最近,一位痴迷王力宏多年的朋友宣布“脱粉”,烧了签名T恤,还把收藏多年的专辑全部送人。
她告诉我:从此“洗心革面”,脱离饭圈,再不相信明星人设了。
话刚说完,看了一部电影,又被男主角迷得死去活来,上网搜索他的生活日常,激动地说“老公好优秀”。
得,还是没有学到教训,又开始对人设上头。
不过我也没资格说她,明星光环,精英滤镜,人美心善,可爱即是正义……我也对这些很着迷。
只是,追“人设”时有多兴奋,“人设”崩塌时就有多沮丧。
可没办法,无论重来多少次,我和朋友都还是会为“完美人设”尖叫。
尖叫之时,也有些沮丧:我明知道世上没有这么完美的人,还是会对一个陌生人兴奋不已。
我到底在为什么兴奋?
那些虚假肤浅的表象,到底唤醒了我内心哪个地方?
“我再也找不到比他更好的人了”
1889年3月,性情温和、长相秀气的米勒问几位熟人:愿不愿意每人给他10美元?他保证每周他们都能拿到10%的报酬。
“我在纽约股票事务所有内线,相信我。”就凭这一句话,他们全都交了钱。随后,越来越多的人找到米勒。
这就是最初的“庞氏骗局”,短短半年,米勒的投资者多达上万人,吸金上百万。截止年底,米勒因“诈骗”被逮捕,他吸金已经超过两千万。
这些投资者里有警察、教父、律师、记者、公务员……直到米勒被通缉,他们都深信自己能拿到暴利。
事实证明,并非是这些人太天真,即使你已经知道米勒做了什么,还是会被他的一言一行欺骗。
逮捕米勒的警察,原本该立刻拘捕,但他礼貌地向米勒握手问好,请示他“我要回美国,你能跟我一起就太好了。”
米勒太迷人了,警察也被他蒙蔽。
成千上万的人被他骗光了积蓄,内心还是有一个执着的愿望:放弃米勒,等于放弃希望。
实际上,米勒只是一个前科累累的骗子,他精于一点:披上“完美人设”,点亮人们内心对“完美”的希望。
当人们觉得自己有可能“暴富”,并且拿到第一笔10%收益时,就会牢牢抓住它不放手。
这很像心理学中的“禀赋效应”:我们珍惜已经拥有的东西。
一张2块钱的彩票,和一只5块钱的铅笔,如果有人问你要其中一样,你总是会给铅笔。
“如果把彩票给别人,万一中大奖了会后悔的”。这是一种预期情绪,预料自己如果给出彩票,就能感受到后悔,于是强烈倾向于保持现状。
禀赋效应、预期情绪作用下,人们被“完美人设”吸引。如果某人完全符合我们对“梦中情人”的期待,我们会强烈希望留住他。
不是因为他真的好,而是因为他的好,刚好足以点亮我的希望,让我把“梦中情人”的形象投射到他身上。
“他原本就是属于我的。”禀赋效应激活了这个想法,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预期情绪:“错过他,我再也找不到这样好的人了。”
这一切,发生在粉丝和偶像之间,女孩和渣男之间,也发生在受骗者和诈骗犯之间,领导和马屁精之间,亲子之间、朋友之间、职场、熟人……
无论对方骨子里是什么人,我们都会被他表面的人设吸引。所以有句老话:了解一个人,需要一年;但迷上一个人,我们只需要一秒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发光体
说到底,究竟什么是“人设”?
“人设”,就是某个人的外在表现,符合另一个人打从心底的期望。
这种期望来自童年,婴儿饥饿时,如果妈妈能立刻满足他,她就是“好妈妈”;如果妈妈很迟钝,她就是“坏妈妈”。
没有妈妈能做到“神同步”:孩子刚感到饿,立刻让他吃饱。所以,每个婴儿内心都有“坏妈妈”,这带来焦虑和恐惧。
婴儿成长过程中,为了缓解焦虑恐惧,会去寻找一个“理想的好妈妈”,于是有了“人设”的雏形:一个能在精神上“喂饱”我的理想母亲形象。
我妈总不在我身边,“孤独感”充斥着我的童年。所以最吸引我的人设,是开朗热情、乐观可靠的形象。
《名侦探柯南》里的服部平次、《美少女战士》里的火野丽、《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他们都有着开朗的笑容,身边总是很热闹。
我想和他们做朋友,更想成为他们。
随着婴儿慢慢长大,遗憾越来越多:自恋受损的部分、理想父亲的满足、童年未竟的渴望……自己得不到圆满,就会投射给别人。
这符合人类的心理规律:
囊中羞涩的人,会被“日进斗金”的人设吸引;自卑消极的人,会被“美丽开朗”的人设吸引。
你被什么人吸引,并不取决于对方多有魅力,而是取决于你自己渴望什么。
并且,由于每个人渴望的东西不同,同一个人设,对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效果。
如果你婚姻幸福,就不会迷上一个温柔可爱的追求者,因为你内心不缺;但如果你孤独极了,一个温柔可爱的追求者,就会成为你的心头肉。
即使旁观者都说“他在骗你”,你还是会一头扎进去,因为对你来说,他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至于这颗星星是真有光芒,还是假装发光,你不会想去深究,甚至无意识避开这一环。
因为,你太想看到一个如你所愿的人,来替你满足你的愿望,填补你内心空落的一角了。
所以,我们其实根本不在乎人设的真假,谁会去探究“超级英雄”是否真的存在呢?
我们只是想要这样一个形象,去寄托自己的内心与灵魂。
就像蔡康永说的:“明星”只是一个实现愿望的载体。你可以和某明星的虚拟AI形象互动,为什么不能?这比和真人互动效果更好呢。
作为咨询师,我也有我的“人设”。
某次咨询,我夸了来访者两句,她突然笑了,说“每次你开始夸我,都是咨询快结束的时候。”
我一看时间:还真是。
咨询结束后,我越想越觉得有意思:我从未没察觉到自己有这习惯,来访者比我更先一步,识破我的“人设”。
为什么我说这是“人设”?
因为我意识到:咨询尾声表达赞美,是一种防御,目的是减轻结束咨询带来的内疚感,并不是我发自内心想赞美。
这名聪明的来访者,非常需要赞美支持,所以对这部分格外敏锐,光靠“人设”可没法满足她,我必须更真诚、更投入。
俗话说得好:风水轮流转。我们一面被人设吸引,另一面,也在有意、无意地制造自己的人设,甚至“弄假成真”。
就像“庞氏骗局”创始人米勒,他当真认为自己有投资才能,用投资人的钱购买几千美元股票,结果第二周跌到只剩5元。
“我是对的,不对的是这个世界”。
米勒内心并不认为自己是诈骗犯,只是太想成为某一类人,才用虚假形象骗了自己和别人。
作为咨询师,我一直在极力避免这点,时常对自己提出质疑:
你现在的某个决定,是自己发自肺腑想做,还是为了附和某些人?
你此刻说的这句话,是想表现自己什么特质,起到什么效果?
你展现优势、隐藏缺点,是想营造人设吗?
虽说人设容易破碎,但很多时候,人设能起到积极作用:
来访者主体力量薄弱,需要一个强大的客体来支撑他,作为咨询师——作为客体,我就会展现我强大稳定的一面。
我这一面,会融入来访者自己的人设中,由表及里,慢慢渗透他和别人的关系,使他更加强大稳定,就像被我“附体”一样。
这是咨询中“人设”的价值所在,当一个人由内而外接受某个形象,深信“我就是他”,认知和自我也会因此发生改变,如同破茧成蝶。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痴迷“人设”不全是坏事。
我们从“完美人设”身上得到自恋的满足,感到兴奋、愉悦、上头,同时也慢慢变成对方,形象气质越来越接近。
虽然短时间内站不住脚,随着我们不断成长、深造、提高,人设变成内设,模仿变成进化。
最终,我们会变成了憧憬已久的那个人。
电影里,超人是天生的;现实中,保持理性觉察,坚持锤炼肉体,长时间打磨自我,再穿上红内裤。
此时的你,也是真正的“超人”。
没有人生来就是“超级英雄”,但这世上有超级英雄,就是深知自己平凡,依然不懈挑战的人。
人设之下的丰富充盈,才是刺破黑暗的明灯。
作者:芒来小姐,资深男女观察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2021-12-25
2021-12-24
2021-12-23
2021-12-22
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