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数字影像艺术开拓新时代民族文化传播新格局!
数字影像艺术是一种以数字成像技术为支撑,以影视、录像、动画、网络游戏、电脑手机等为传播渠道和媒介,以声画造型为传播内容,通过对抽象文化现象和客观社会生活的艺术加工和创新再现文化与生活、表达艺术情感和文化内涵的综合艺术形式。数字影像艺术是数字影像技术与文化艺术的融合,在当代民族文化传播中具有独特而显著的现实价值。
以“从敦煌到延安——石窟艺术数字影像展”为例,敦煌研究院对延安市重点石窟展开数字化工作,进行文物数字化的探索研究。展览在敦煌研究院多年的文物数字化成果基础上,展出敦煌壁画高保真复制品、复制洞窟和摄影艺术作品以及延安市重点石窟数字化成果。虚拟漫游穿戴设备体验、多媒体节目展演、文化创意衍生品等方式,以可视、可感、可听、可触的手段,使展览实现视觉与艺术的完美体验。
数字影像艺术的现实价值
数字影像艺术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新形式,相对于传统的文化传播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和客观优势。在艺术特征上,数字影像艺术在文化传播中具有显著的科技性、便捷性和交互性。
首先,数字影像艺术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因此,在文化传播中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对文化内容形式进行艺术加工和创作,数字化的文化产品对文化内容的还原、艺术再现,能让抽象的文化元素以更加具象化、艺术化的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能够极大程度上促进大众对文化的理解,展现文化的内涵和魅力,提高大众对文化内容的精神认同和情感感知度。
其次,数字影像艺术在高端科技手段的支撑下能够最大范围拓宽文化传播的范围,丰富文化传播的形式和渠道,提高文化传播效率。数字影像艺术能够通过电影、电视、电脑手机等传播媒介和载体将丰富多元的文化内容进行大范围的高效传播,全球各地的人都能通过各种线上平台随时随地接收相关文化信息,这种网络传播形式能够通过各种视觉特效和非线性编辑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视觉冲击和精神感受。
最后,数字影像艺术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具有很强的交互性,能够促进不同文化环境主体间的文化交流。民族文化的传播是面向全世界大众的,中华文化要走向国际需要满足不同文化主体的精神需求。数字影像技术不仅能够借助技术手段和艺术加工赋予民族文化多元形式,以满足不同文化环境主体的文化需求,还具有网络交流反馈功能,比如对特定文化主题的网络电影进行线上交流和打分,促使文化传播质量和效率不断获得提升。
通过数字影像艺术在文化传播中的艺术特征能够发现,利用数字影像艺术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播,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上拓宽文化传播的范围和渠道,丰富文化传播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文化传播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能够增强文化的形象化和多元性,利用科技手段和艺术加工赋予文化现象更多的艺术生命,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文化内容的诠释和文化魅力的展现,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数字影像艺术的运用策略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推动着数字影像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创作手段更为智能,传播模式更为高效便捷,相较于传统的民族文化传播形式能更好地实现文化的创新发展和激发受众的文化认同感,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基于数字影像艺术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重要现实价值和独特优势,当下我国民族文化传播应当大力推广这一传播形式,在科技和艺术的双重支撑下实现优秀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目前国内这一新兴艺术形式的实践经验还不足,存在文化传播内容单一、缺乏创意、数字影像艺术交互形式程序化、相关人才匮乏等问题,因此还需要针对具体的运用问题进行统筹规划。
首先,数字影像艺术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运用要以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前提,以优质的文化品牌为保障。一方面,相关创作者要充分了解和正确诠释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海纳百川、博大精深,数字影像艺术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再加工必须保证对文化的精准理解,要保证民族文化在传播中不变质,突出民族文化的精华。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在数字影像艺术中的形象应当是多元而具体的、丰富而统一的,要树立典型的民族文化品牌形象。
无论是相关故事情节还是影像中的具体台词,都要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共同的精神根基和思想格局,向大众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独树一帜的文化特色和精神底蕴,树立独特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国际形象。
其次,充分利用数字影像技术多角度创新民族文化传播形式,拓宽传播渠道。当下数字影像艺术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应用形式以影视作品为主,渠道多以网络传播为主,其内容形式逐渐趋同缺乏创新。基于数字信息技术和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也应当充分利用新技术不断更新民族文化的传播形式,将数字影像艺术的文化传播形式从线上朝线下延伸,从虚拟空间向实体空间扩展。
比如建立数字文化博物馆,让大众走进文化博物馆,通过三维技术身临其境感受民族文化历史;借助数字影像技术举办民族文化展览活动,通过数字模拟和影像再现等形式对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进行艺术再加工和具象化展现等,比如2019年举办的“穿越时空的中国”数字影像展,利用三维动画和二维场景融合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大运河的文化魅力。
加强数字影像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数字影像艺术科技含量较高,对技术和艺术水平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利用数字影像艺术进行民族文化传播需要足够的优质人才,包括技术人才和文化艺术人才。一方面,国内当下应当加大对高校数字影像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持续在高校普及该专业并给予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支持。同时,加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观念的宣传普及,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为数字影像艺术的民族文化传播奠定文化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加强相关人才的引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进行实践探索,包括对数字影像艺术运用的诸多新形式和新思路,这些都值得我们积极学习和研究交流。
结合当下国际文化市场的发展趋势和需求,进行民族文化的数字影像艺术创新。民族文化传播是同时面向国内外的,因此,利用数字影像艺术进行民族文化的诠释要适应国际文化市场发展趋势,关注各国的文化接受力,及时更新和创新文化传播的内容角度。民族文化的传播是双向的,民族文化具有特殊性的同时也具有普遍性,包含着世界文化的共通性。
因此,我们在通过数字影像艺术进行民族文化呈现时要关注民族文化与国际文化的契合点,便于全球各国受众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中华民族文化。比如,我们在进行涉及中国生态文化的影视作品创作时,要适时了解全球生态状况和环保理念。在策划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数字影像艺术展中,可结合各国独特建筑类型进行对比分析展示等。
数字影像艺术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运用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时代课题,是科技与艺术、文化的充分融合,必须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传播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民族文化的艺术加工,并以数字影像的形式进行多元化呈现。当然,这还需要我们不断筑牢民族文化根基,提高艺术创作修养,革新数字影像技术应用形式,让数字影像艺术成为未来民族文化传播的强大助力。
END
端午出游收入达258.2亿元!文旅业界全力以赴促行业恢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