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激活夜间经济!如何打造有“烟火气”的“不夜城”

城市光网 2023-10-28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近年来,多地陆续发力夜经济,夜间经济成了城市竞争的新赛道。但是,夜间经济发展的水平如何,无疑也受到当地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要提升城市竞争力,擦亮城市夜间文化名片,更好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夜间休闲需求,就需要补足夜间经济发展的短板,完善城市夜间消费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为夜间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便利。


合理规划夜间经济空间布局


发展夜间经济离不开合理的规划,比如要避免对居民的正常作息造成影响。有的城市的夜市离居民区较近,就会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导致有关部门对此一关了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居民的正常生活与夜间经济进行兼顾。比如为夜市划定合理区域,让其远离居民区,避免影响居民生活。



要促进夜间经济内健康发展,激发夜间经济更大活力,既要烧旺城市夜空的“烟火气”,也要避免让“烟火气”给城市带来“烟熏火燎”的副作用。这样,夜间经济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在促进夜经济发展中,各地既要通过打造“不夜城”来满足居民的夜生活需求,促进经济繁荣,也要避免“不夜城”带来的噪音污染、光污染、空气污染等“城市病”。因此,要提前规划,做到“动静分离”,让夜间经济不要对周边居民带来负面影响。


佛山南海区夜间经济规划


近日,佛山南海区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当中明确,南海区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分步推进”的原则,营造多元、活力、开放、有序、安全的夜间经济环境,努力将南海建设成为广佛都市商圈夜生活地标集聚区,为佛山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意见》提出,南海将充分挖掘夜间消费资源,打造消费场景,丰富消费模式,提升供给能力,营造浓厚夜间经济氛围,打造一批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夜间经济示范点、特色夜市,形成良好夜间经济发展生态圈。到2024年,南海至少建成4个高品质的夜间经济集聚区、21处夜间经济示范点和若干个便民特色夜市,推动夜间经济对经济的贡献不断提升,2025年成功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在优化夜间经济空间布局方面,南海将在全区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各具特色的“夜南海”地标商圈,夜间经济集聚区、示范点、特色夜市合理分布。


打造片区辐射型的夜间经济地标。坚持重点培育和示范引领相结合,持续擦亮千灯湖商圈、听音湖商圈、广佛智城商圈等夜间经济集聚区品牌;推动益田假日等夜间经济示范点提升服务业态、服务质量、服务内容,扩大辐射范围。



打造社区辐射型的特色夜市。鼓励各镇(街道)因地制宜,结合文商旅史传统,建设一批“小而精”的便民特色夜市。结合村级工业园区改造、旧厂房活化修复、老旧小区改造和未来社区等建设,打造文创园区、美食集聚区、特色文化街区等夜间消费场景,培育新的夜间消费热点。实施美化亮化工程,提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水平,便利居民夜间消费。


将完善配套政策保障,优化夜间经济执法方式,适度放宽夜间经济集聚区和夜间经济示范点便民特色夜市的夜间摆卖、广告牌匾、停车等限制。在避免夜市噪音扰民、落实卫生管理的情况下允许市场主体在红线范围内开展“外摆位”,夜间21:00后将部分集聚区所属道路调整为分时制步行街。鼓励企业制作有特色、有文化的外景广告牌,自建并维护外景照明。



同时,研究夜间错时停车、临时停车、停车费优惠等措施,支持集聚区和示范点自建自营立体停车场,鼓励企事业单位、商务楼宇的自用停车场夜间向社会公众开放。


各具特色的夜间经济模式


发展壮大夜间经济,让夜间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还需要城市管理者能够积极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夜间经济模式,既要推出有特色的美食、文化、旅游和娱乐服务,还要避免夜间经济野蛮生长、无序发展。发展夜间经济考验城市管理者的精细化管理水平,需要城市管理者拿出“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夜间经济的发展。


濮阳主抓“夜食”“夜娱”“夜购”“夜游”


01
着力推进“夜食”


充分挖掘各类名优小吃,整合“老字号”美食,在6月—10月份组织开展“濮阳美食节”等活动。依托迎宾馆西湖夜宴、水秀、万达等消费热点场所,打造一批本土“网红美食”打卡地。依托古城路夜市、边拐夜市、安居街、天街等,发展一批夜间排档亲民特色餐饮街区。依托知名餐饮品牌,开展“濮阳名厨”“濮阳名吃”“濮阳名店”评选活动。




02
有序推进“夜娱”


以万达广场、月星环球港、银座商场等商业综合体为聚客平台,丰富儿童乐园、健身中心等业态。在大型商场、夜间经济街区、夜市等场所,开展非遗技艺展示展演、特色文艺演出、专题文化展览等活动,丰富夜间经济文化内涵,满足多元需求。鼓励体育场馆优化职能,延长开放时间。依托机关大院、社区广场、街边公园等,新建、改建一批城市灯光球场,办好篮球、乒乓球、跳绳、夜跑等市民参与度高的夜间体育赛事。依托图书馆、市民活动中心、文艺中心等“夜动”点位,引入新型活动种类,开展形式多样的“夜读”活动。



03
引导推进“夜购”


鼓励特色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商场延长营业时间,推动建设24小时便利店、无人超市等便民消费业态。引导商超开展夜间打折让利和各类节庆活动。重点打造万达广场、月星环球港、银座商城、万嘉360等“深夜不打烊”夜购商圈。发展直播带货、网红探店等直播产业,建立直播发展基地,培育直播规模企业。大力开展特色产品、汽车、服装等展销活动。


04
升级推进“夜游”


推出“夜游班店古城”“夜看濮水小镇”“夜赏板桥古镇”等活动,点亮灯火、丰富业态,打造人气集聚地。持续开展《水秀》、龙湖音乐喷泉展演。依托龙城广场、濮上园、绿色庄园、戚城文物景区等,打造文艺展演、展览展示等夜间活动。




南海打造11个“夜”主题


在优化夜间经济消费领域方面,南海提出11个“夜”主题:培育“夜宴”餐饮品牌;创新“夜游”城乡线路;点亮“夜赏”城市节点;打造“夜购”消费商圈;丰富“夜旅”特色景区;规划“夜演”视听剧苑;打造“夜健”功夫名城;构建“夜品”文博场馆;营造“夜读”学习氛围;建设“夜宿”精品酒店;做活“夜市”便民消费。


01
培育“夜宴”餐饮品牌


突出南海区粤菜粤厨特色亮点,重点建设桂城千灯湖、桂城益田假日天地和西樵听音湖等粤菜美食集聚区,加快培育粤菜名厨名师,支持餐饮企业申报粤菜(名店、名菜、名点)品牌。挖掘反映岭南特色的老字号餐品系列,打造品质优良的“网红美食”打卡点,支持国家级酒家、全国百强餐饮企业改造传统产品、开发新产品,培育一批地方特色品牌餐饮连锁企业。



02
创新“夜游”城乡线路

重点打造千灯湖、听音湖、文翰湖、里水河、广佛智城夜间休闲片区,优化提升灯光亮化工程,引入数字光影艺术项目,打造城市核心夜游标杆。大力推动佛山水道、佛山涌、里水河、西部三镇中心水脉等水道的开发利用,联动推进沿线景观提升、文旅体休闲设施(项目)建设,重点推动千灯湖、听音湖、里水河灯光夜游项目。



03
点亮“夜赏”城市节点

围绕夜间经济集聚区和示范点的各镇(街道)商圈、交通主干道、广场、公园、游乐场所等重要节点,提升城市净化、绿化、靓化水平,重点改造提升南海千灯湖夜游首发线路,以灯湖夜蒲西街、灯湖光亮工程、桂城映月湖公园、丹灶翰林湖农业公园、西樵听音湖片区为主要节点,结合名企百园建设推动特色景观和夜景空间的改造提升,完善主题化夜间慢行路径建设。支持集聚区内企业联合映月文化中心、樵山文化中心、观心文化中心、飞鸿馆、有为馆等载体,举办时尚走秀、时尚展览、产品首发等夜间文化主题活动。



04
打造“夜购”消费商圈


根据不同消费层次需求,合理布局高端国际品牌商圈和小精品夜市商铺,布局建设音乐街、酒吧街、特色跳蚤市场等特色街区。推动连接高端商圈的便利通行走廊建设,加快连接南海万达广场、保利水城、中海寰宇、万科广场的千灯湖连廊慢行道建设,推动商圈连片区发展。



05
丰富“夜旅”特色景区

依托环西樵山片区,北江、西江水系等优质旅游资源,以促进增加“过夜”旅客为重点,支持千灯湖片区、广佛智城片区、文翰湖片区、梦里水乡、映月湖片区的广佛都市夜生活地标建设。以梦里水乡百花园、贤鲁岛万顷园艺世界、中央电视台南海影视城、宋城·佛山千古情等文旅景区为重点,推动A级以上景区延长夜间开放时间,支持景区推出健康、规范的夜间娱乐精品节目或驻场演出项目,夜场门票价格优惠等促进夜间经济措施。



06
规划“夜演”视听剧苑


将引进夜间高端演出与培育本土特色演出相结合,加快建设宋城·佛山千古情项目,推进传统演出项目进行固定场次演出,推动夜间演出市场发展。依托樵山文化中心、南海国际会展中心、南海文化中心、南海体育中心、南海艺术中心等演出场馆,开展各类音乐剧、歌舞剧、话剧等文化消费夜间表演。支持夜间经济集聚区和示范点开展露天街头表演,鼓励影院在周末节假日增加夜间电影放映场次。



07
打造“夜健”功夫名城

发掘佛山黄飞鸿功夫发源地的夜间经济价值,开展夜间功夫教学和表演。同时,大力发展夜间体育休闲产业,升级建设南海体育公园,支持建设室内篮球馆、卡丁车馆、保龄球馆、飞行体验馆、射箭馆、攀岩馆、马术、橄榄球、滑板场等体育场馆,加快社区和公园公共健身设施建设,引入24小时健身房、无人健身房,鼓励开展夜跑、夜骑等潮流运动。



08
构建“夜品”文博场馆

依托岭南文旅资源,支持文博场馆举办夜间文化展览。通过塑造南海文脉,打造岭南文旅品牌。主要涉及各类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古村、研学基地(营地)等夜间延长开放,举办各种文艺活动等。支持文化园区、博物馆等延长夜间开放时间。



09
营造“夜读”学习氛围

整合全区图书馆、书店资源,延长夜间开放时间,工作日延长至22:00,周末节假日延长至24:00。结合近年引进的方所、钟书阁、唐宁、先行等品牌书店,举办各种阅读进社区、进村居、进校园、进园区等特色公共文化品牌活动和精神文明活动,以文化人。


10
建设“夜宿”精品酒店

促进民宿产业发展,重点推进西樵山、里水理想村、九江海寿岛、丹灶西城村民宿示范点建设,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布局,发展当地文化、特色美食、农事体验、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相结合的精品民宿产业。充分利用南海地理位置优势,吸引周边城市游客来南海消费、住宿。



11
做活“夜市”便民消费

在充分考虑降低对交通和对周边居民影响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一批夜间便民特色夜市,做活“地摊经济”,允许夜间特定时间、特定区域,有序开放摆卖,打造“深夜食堂”,活跃社区夜间“烟火气”。




版权声明:本文图
文素材来源于中国商报、南海发布、濮阳日报及网络,如需转载或有疑问请联系小编(微信号:Shiuzse404)~

END



本文编辑 | hjy
投稿、合作 | cxf@urbanlight.cn

推荐阅读 💡

景区转型之路| 沉浸式夜游塑造多元的娱乐体验

抓住文旅综合体项目的“修炼秘籍”,打造爆款文旅IP

城市更新| 遵循八大原则,为老城更新注入新动能

乘元宇宙之风而起的虚拟偶像该何去何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