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特辑|在绘本中理解生命的逝去
在绘本中理解
生命的逝去
向所有远在天堂的故人
献上鲜花与祝福
愿逝者安息
虽然我们总是怀着无比美好的期许,祝愿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都能永远开心,永远快乐。但是,作为人类4种基本情绪之一的悲伤,还是常常在不经意间袭来,让我们猝不及防,泪如泉涌。比如:亲人的离世,宠物的离去,朋友的离别……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悲伤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恰恰相反,如果没有不幸,我们又怎会知道什么才是幸福呢?每种情绪都是我们对社会情形,所作出的反应的有益组成部分。快乐或悲伤的情绪,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当我们快乐的时候,大脑更可能在潜意识里依赖已有的经验与知识,比如成见,来做出决定。
悲伤的时候,我们会更加关注外部世界的新信息,心理学上把这类思维称为“适应性思维”。适应性思维会使人的思维变得更具体、更注重事实,由此形成极具说服力的内容。也就是说,悲伤情绪会使得人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具体、更系统、更可靠。有句老话叫“痛定思痛”,也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1
一直以来,我们似乎都比较忌讳和孩子谈论悲伤的话题,特别是关于死亡的。而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曾说过:“真正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
例如,《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就是一本教孩子如何面对死亡和接受悲伤的绘本。相对来说,这个绘本的文字非常多,图画风格更是散发着“原木气息”。爷爷过世了,布鲁诺原本以为,那只是一场把爷爷“藏起来”的游戏。因为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还无法完全理解“死亡”意味着什么。但爷爷“藏起来”的时间越来越长,布鲁诺因为见不到爷爷而开始有点生气了。后来,当他想起许多跟爷爷有关的事情,就会觉得胸口有点痛。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胸口的痛便慢慢消失了……
儿童视角是这本书成功的关键。绘本所采用的视角,不只有儿童生理意义上的“视角”——矮小的布鲁诺站在地上只能看见露出高高棺木的黑皮鞋,更是有儿童心理意义上的“视角”——年幼的布鲁诺只能凭借自己仅有的一点经验,对“死亡”这一主题提出各种听上去天真可笑,却又不无道理的疑问与假设,而他跟大人的一次次对话,也正是他对“死亡”乃至“生命”的一步步探究。在他那些听上去很幼稚的话语里,却蕴含着最朴素的生活哲理。比如:“灵魂就是爷爷身上那些令我喜欢的东西吗?”“如果爷爷现在生活得很幸福,那么我是不是也要变得开心一点?”
看到这些,我们不禁想问:或许,儿童的心本来就与生命的本真最为接近?在绘本中,我们看到了布鲁诺最初的好奇与懵懂,继而的期盼,以及久等不到的气恼、失落与悲伤,还有最后的平静。这个微妙的心理过程,被刻画得那么细腻入微、情真意切,而让每一个读到它的人都会怦然心动。
2
讲一个身边的例子。6年前小明的姥爷因脑溢血而突然去世的时候,那时小明还没有出生。而随着小明一天天长大,在他小小的头脑里,开始慢慢有了一个素未谋面的,仅在照片里见到的“姥爷”形象。小明两岁时,有一次突然问妈妈:“妈妈,姥爷在哪里啊?”妈妈想了想,深情地对他说:“姥爷在天堂里。”“天堂是哪儿?”好奇的小明继续追问道。妈妈只好告诉他,天堂是个非常非常美丽的地方。后来,只要一听到“天堂”这个词,小明就会喃喃自语,或者告诉别人:“我姥爷在天堂里。”
直到小明3岁半的一天,妈妈和他一起读系列绘本“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中的《鸟儿在歌唱》,故事里的青蛙弗洛格无意中发现了一只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鸟。小猪认为鸟儿是睡着了,鸭子说鸟儿生病了,而见多识广的野兔告诉大家:鸟儿死了。
读到这里,小明突然若有所思地问:“妈妈,去天堂是不是就是死了?”他开始隐约知道了“死”的意思,但还没有完全理解什么是死亡。
其实,很多爸爸妈妈都会有这样的顾虑:“我到底要不要和孩子谈论死亡?”基本的原则是:不需要主动提起死亡,但是如果孩子问起,就应该正面回答,表述尽量简单明了。当孩子没有正面问到的时候,尽量不要讨论这一主题,因为不同孩子的成熟度有异,如果爸爸妈妈在孩子身心尚未准备好的情况下提到这个问题,反而会使孩子受到不必要的惊吓,产生恐惧的心理。
通常孩子到了五六岁时,就开始明白死亡的后果了。这时,我们可通过阅读一些相关主题的绘本,来告诉孩子死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3
再举一个绘本的例子。《爷爷变成了幽灵》是一个充满想象的绘本故事。全书从小男孩艾斯本的角度出发,直面悲伤的情绪。这个故事一开篇,就告诉我们,小艾斯本最喜欢的爷爷霍尔格因为心脏病发作,突然倒在了大街上,去世了。艾斯本伤心极了,哭个不停。妈妈为了让艾斯本好过些,告诉他爷爷去了天堂。但爸爸却说爷爷变成了泥土。这样的说法让6岁的艾斯本无法想象,也无法相信。对小艾斯本来说,爷爷既不会变成天使,也不会变成泥土,因为他无法割舍对爷爷的依恋。
爷爷死后,小艾斯本着迷于阅读一本关于幽灵的书。书里面说,人死了以后,如果还有事情忘在人间的家里,那么他就会变成幽灵回到家。一天晚上,艾斯本发现爷爷坐在床头,爷爷真的变成幽灵回来了!于是,爷孙俩一起拼命地想着,爷爷到底忘了什么事情,然后爷爷想起生前的很多事情……终于,爷爷想起来了——他忘记在离开时,跟小艾斯本说再见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们和孩子能体会到:死亡,是一场平静的道别。纵然当初你会哭泣,不愿相信。因为那个人和那些回忆,久久地、满满地占据着你的心。但无论相隔多久,再回首时,仍然感觉是那样的亲近,那样的自然!你不会害怕,也不会担心失去。因为,他就住在你的心间——永远!
4
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当身边的亲属或宠物离去时,在他们的头脑中所形成的死亡观念是不完全的。他们对死亡的现实理解主要基于以下3点:
一是,永久性。一旦活的东西死后,就不能再生。
二是,普遍性。一切生命最终都会死亡。
三是,无功能性。所有活的功能,包括思想、感觉、运动和身体在死亡后都停止
运行。
所以,在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直接向孩子解释,有助于他们正确理解死亡。或许,有的爸爸妈妈会担心,与孩子过多地讨论死亡会让他们害怕。但事实并非如此,正确理解了死亡的孩子,反而更容易接受它。
看看下面这位妈妈是怎么做的吧。
小泥问:“妈妈,人为什么会死?”
妈妈说:“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有生就有死。妈妈老了,身体各个部分也老了,到最后各部分都不能用了。就像玩具用久了,各个零部件便慢慢开始松
动,再后来就会掉了一样。”
小泥听了笑嘻嘻地问道:“妈妈,那你什么时候死呀?”
妈妈想了想说:“妈妈要吃到很老很老,等小泥将来赚了钱给妈妈买好吃的。还要等小泥也生下小宝宝,让妈妈帮你养,养大了再死。”这样算下来,等到把小泥的宝宝也养大,至少还得四五十年吧!
小泥一听,觉得死亡也不是件特别让人难受的事情了。它只不过是一件平常自然,每个人都会有的事。而且,妈妈说死亡还很远很远呢!所以,根本没必要太在意的。
当孩子需要的时候,同他开诚布公地平等交流,不仅有助于他对死亡概念有一个正面积极的认知和评价,更有助于他们心灵的平静与安宁。
完
注:本文选自《枕着绘本入睡的孩子》,姚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作者简介
姚颖,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副教授,中国少儿阅读教育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
往期精彩回顾:
• end •
主编 | 姚颖老师
本文编辑 | 陈威然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部分图片和音频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绘本教学公众号!
以绘本为名,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