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格曼与他的谎言真理和自由
撰稿&翻译&排版:llll
审稿:Xavier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918年,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出生于瑞典的乌普萨拉。父亲艾瑞克·伯格曼(Erik Bergman)是路德会丹麦派的牧师,后来成为瑞典国王的专属牧师;母亲卡琳·艾葛伯隆(Karin Bergman)是一名护士;家中还有他的哥哥达格和妹妹玛格利塔。
童年时期的伯格曼饱受折磨,严厉的牧师父亲对两个儿子施以及其严苛的管教,各种类型的体罚是司空见惯且“仪式化”的。例如犯错之后需要脱下长裤和内裤被按着脖子抽打,尿床之后必须穿一整天红裙子在各种场合向遇到的人反复道歉,以及被单独关在黑暗的橱柜不许吃饭等等。诸如此类的“仪式”一次次挫伤着伯格曼,他想要向母亲寻求慰藉,尝试装病和假装温驯,但最终发现和母亲相处更融洽的是哥哥达格。就这样,伯格曼在对罪恶和忏悔的执着追求中长大,他既没有像达格一样被驯服,也不和玛格丽特一样谦逊温良,他创造出了和“本我”毫无关系的外表的他——一个“谎言专家”,并迷失其中直到成年。用他的话来说:
“生活在谎言中的人才更热爱真理。”
在乌普萨拉的外祖母是伯格曼童年时期里唯一的亮光。外祖母常带他去看电影,而伯格曼也很早发现了自己对这门艺术的热情。一年圣诞节,一个有钱的亲戚送给孩子们一台放映机,卷轴可以转动,使他们可以循环观看影片。这台放映机在伯格曼心中播下了电影的火种,多年后,他用“放映机”命名了自己的制作公司。
1934年,16岁的伯格曼去往德国的图林根州交换。当时的德国由纳粹党统治,他的寄宿家庭带他去了魏玛的一个体育场观看希特勒的演讲,伯格曼被希特列深深吸引,他的亲德属性由此充满了纳粹主义形态。但集中营的发现令他大为震惊且受伤,此后他和他的作品都与政治保持着距离。
1937年,伯格曼考入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历史与文学专业。然而,他的学业却因为日渐繁忙的日程安排频频受阻,他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戏剧当中。在做了一段时间的演员之后,他把目光转向了导演。他也为学生剧团执导了多部剧目,包括斯特林堡的《鹈鹕》。他与一位年轻博学的女演员在这部剧中结缘,伯格曼的父母得知这一消息后一如既往地进行了反对,并斥责了他动荡的生活方式,这一次,伯格曼没有顺从。一场暴力解释过后,伯格曼与父母决裂,选择了离开。
原生家庭对伯格曼的影响融入在他的作品当中,也映射在他和异性的感情里。1943年,25岁的伯格曼和年轻的舞蹈家爱丝·费雪(Else Fisher)结婚,年底,他的第一个孩子妮娜·伯格曼出生。
此后,他继续在剧院工作,他的妻子爱丝原本打算在剧院做编导,但因为生病不得不推荐朋友艾伦·伦德斯特伦(Ellen Lundström)代替她工作。然而艾伦不仅在工作上代替了爱丝,还和伯格曼还展开了一段婚外情,直接导致了爱丝与伯格曼婚姻的破裂。之后伯格曼与艾伦结婚,第二段婚姻维持了五年。
1949年夏,在《喜悦》的拍摄间隙,电影杂志的记者贡·哈格伯格(Gun Grut)拜访了他。伯格曼对她一见钟情,拍摄一结束就和她飞到巴黎,并与妻子离婚。
《喜悦》拍摄结束后,伯格曼与女主角梅-布瑞特·尼尔森(Maj-Britt Nilsson)继续合作了《夏日插曲》,这部电影后来成为了他的经典作品之一。婚后,他和第三任妻子贡在斯德哥尔摩安顿下来,但好静不长,第二年,他遇到了21岁的哈里特·安德森(Harriet Andersson)并为其深深着迷,二人合作了《不良少女莫妮卡》和《小丑之夜》。这段婚外情并不持久,但足以让他的感情再次破裂。
注:「」内年份为该作品入选《电影手册》“十佳”的年份
1. 夏日插曲 Sommarlek (1951) 「1958」
剧情简介:玛丽(梅-布瑞特·尼尔森饰)是一位年轻的芭蕾舞演员,有着出色技术和姣好面孔的她在行业内的前途无法估量。一次偶然,她在叔叔家遇见了亨里克,他的英俊和温柔吸引了玛丽的注意,二人很快便走到了一起。但没过多久,内心的困惑和不安就让玛丽开始怀疑起了自己当初的选择。之后,亨里克意外摔伤,两人的感情走向终结。伤心的玛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事业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她内心的伤痛并未减少。一本日记的出现让玛丽回忆起了曾经青春年少的时光,也让她下定了远行寻找这份回忆的决心。(豆瓣)
2. 小丑之夜 Gycklarnas afton (1953)「1957」
剧情简介:艾伯特的全部身家性命都赌在了自己苦心经营的马戏团上,尽管生意日益惨淡,但他并没有产生放弃的念头,他决定用一场盛大的演出来振奋团里的士气。带着自己的情人安妮(哈里特·安德森饰),艾伯特来到了一个名叫舒伯格的男人处,希望能够向他借一些演出用的服装……艾伯特去看望分别已久的妻子阿格达和孩子们,并表示了想要留在家中安度晚年的愿望,没想到遭到了拒绝,不久之后,艾伯特又发现安妮和同事弗朗斯之间的私情。好在马戏团的演出获得了成功,生活即便残酷,但日子还是一天天的慢慢流走了。(豆瓣)
1951年,伯格曼与毕比·安德森(Bibi Andersson)相识。之后,毕比陆续参演了《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和《野草莓》,成为继哈里特之后的伯格曼的新任缪斯。
3. 夏夜的微笑 Sommarnattens leende (1955)「1956、1958」
剧情简介:风流律师艾格曼与昔日情妇——女演员出身的黛西瑞不期而遇,这时的黛西瑞已经成为另一名有妇之夫——麦肯伯爵的情妇,而艾格曼的儿子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他的感情天平在同龄的继母和女仆之间犹豫不决。结果,在黛西瑞母亲出面邀请的一次周末聚会里,这四对男女终于各有所属。(豆瓣)
4. 第七封印 Det sjunde inseglet (1957)「1958」
剧情简介:海滩边,巨浪滔天,英武的骑士布洛克与黑衣死神摆下了一盘生死棋局。在下棋的过程中,骑士在回顾自己的人生,所见所闻暗合圣经的图景。十四世纪十字军东征后期,欧洲大陆瘟疫蔓延,民不聊生。布洛克曾遇到过马戏团的一对夫妻,丈夫笃信神明,无比虔诚,妻子则更加现实,唯命是从。他们的相濡以沫让幸福唾手可得。骑士在树林中邂逅了铁匠夫妇。铁匠非常粗鲁,他的妻子很是风骚,他们在树林里对着路人演出双簧,仿佛一对可笑的傀儡。最后,在经历过集体膜拜的祭奠仪式后,武士和他的朋友们再次遇到了死神,曾经的无助与恐惧,愤怒与怀疑,都化作了人生的诘问……(豆瓣)
5. 野草莓 Smultronstället (1957)「1959」
剧情简介:伊萨克从医50年,现年已是将近八十岁的高龄,正准备在儿媳的陪伴下返回母校接受荣誉学位颁发。路上伊萨克顺道重游旧地,追忆往事。伊萨克曾经和堂妹萨拉(毕比·安德森饰)有过美好的初恋,却因性格冷酷孤僻,以致他的兄弟乘虚而入。他与生俱来的冷漠理智的性格,注定了婚姻的失败。伊萨克的妻子无法忍受冰冷的婚姻,寻求外遇。这样的家庭气氛,加上遗传下来的冷漠秉性,使得伊萨克的儿子不愿生小孩,和儿媳关系决裂。伊萨克获得了光荣的学位荣誉,然而他仍然沉浸在对过往沉重的自省中,对于生命将尽的老人,这仿佛是一次心灵救赎之旅。(豆瓣)
1959年,伯格曼与职业钢琴家凯比·拉雷特(Käbi Laretei)结婚。
“两个成功的个体结合在一起,在美丽的布景和完美的灯光投射下,没有人看得出这个婚姻其实是破绽百出。”
伯格曼后来回忆说,“我们都在寻求自我的认同和生活的安全感,并且不断努力地取悦对方,我们都戴着面具在生活,只是这个虚伪的面具并没有维持多久就粉碎无遗,我们互相以逃避的目光瞪着对方,一切转而成为徒劳无功。”
1961年,他和哈里特再次合作拍摄《犹在镜中》,这也是他“信仰”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获得了196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之后两部分别是《冬日之光》和《沉默》。
6. 犹在镜中 Såsom i en spegel (1961)「1962」
剧情简介:遗传了母亲精神病的凯伦(哈里特·安德森饰)经过入院治疗,被作家父亲大卫安排到一小岛上调养。凯伦男友马丁是一名医生,两人的感情此时处于低谷,马丁相信凯伦有痊愈的可能。青春期中的弟弟米纳斯颇有才华,但看上去有些焦躁。四人在封闭的岛上休整,但各自心中的不安似乎正慢慢滋长……(豆瓣)
7. 冬日之光 Nattvardsgästerna (1963)「1965」
剧情简介:埃里克森牧师在瑞典一小镇宣扬基督的爱,认为爱是上帝存在的证明,但围绕在他身边发生的事却弥漫着世界末日的气息,因为他与人全无沟通。(豆瓣)
8. 沉默 Tystnaden (1963)「1964」
剧情简介:战争阴影还没消散的欧洲,翻译家、知识分子Ester与妹妹Anna以及Anna的儿子Johan一起坐火车回瑞典。途中,患有晚期肺病的Ester发病,三人于一个言语不通的小城下车,住进一家老宾馆。Ester有意无意间总想偷窥Anna的生活,想对她表示好感却无从下手,而Anna一心认为Ester是她的束缚。某晚,Anna外出结识一名酒保,返回宾馆后将幻想中的性爱的过程和刺激描述给Ester听,引起对方的激烈反应,随后,她与酒保在Ester眼皮底下做爱,终引起Ester爆发,多年来深藏在两人心中的、夹杂着嫉恨与冲突的往事被重提。(豆瓣)
1964年,由毕比和哈里特共同主演的伯格曼的第一步彩色长片《这些女人》上映,但这部轻喜剧作品却没有得到大众的肯定。伯格曼自己也承认,这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9. 这些女人 För att inte tala om alla dessa kvinnor (1964) 「1964」
剧情简介:费利克斯是一位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他用音乐才能吸引了无数的女性崇拜者。然而,当受尊敬的评论家科尼·利厄斯到达费利克斯的家为他写传记,科尼·利厄斯发现房子里所有的女人都极力干涉他而保守这位艺术大师的秘密。对于科尼·利厄斯来说,他在这个地方的经历变得越来越富有戏剧性,他被强迫穿女人的衣服,照性感的照片给费利克斯看,还有放烟火等等,但是最终他还是没能见到费利克斯的庐山真面目。(豆瓣)
一次偶然,伯格曼发现了与毕比长相相似的挪威演员丽芙·乌曼(Liv Ullmann),于是邀请她参演自己的新作《假面》。《假面》是伯格曼最著名的影片之一,于1965年7月在法罗岛开始拍摄。这个小岛在拍摄《犹在镜中》时被伯格曼发掘,之后便成了他最钟爱的地方。他在岛上建起了房子,并一直居住到他去世。
拍摄过程中,伯格曼和乌曼的感情日益升温,两人无视各自的已婚身份,迅速坠入爱河。拍摄结束后,乌曼搬到了法罗岛同伯格曼一起生活。
“我疯狂地爱着她,连同我们工作的法罗岛。我辞去了皇家剧院的工作,和凯比离了婚,并和乌尔曼移居到法罗岛。我是打算和她在那里终生厮守的,所以都不用在法律上结婚了。”
岛上的生活平静且封闭,但时间一久,乌曼渐渐无法忍受伯格曼对自己的掌控。在不知道多少次争吵之后,乌曼最终离开了小岛。同年,他的父亲和前妻贡相继去世。
10. 假面 Persona (1966)「1968」
剧情简介:舞台剧女演员伊丽莎白(丽芙·乌曼饰)在一次演出中忘了台词,之后长达数月她拒绝说话,被送进精神病医院。照顾她的护士阿尔玛(毕比·安德森饰)被医生责怪没有尽职,医院安排她带伊丽莎白在一所海滨别墅疗养治病。两人到达别墅后,伊丽莎白有所好转,但还是拒绝说话和给予回应。阿尔玛经常对她说话试图打破沉默,但仍旧得不到任何回应,最后不得不倾诉起她与未婚夫之间的情感问题。阿尔玛偷看了伊丽莎白写给医生的信,发现她在信里谈论自己,于是愤怒地叱责伊丽莎白。面对彻底沉默的伊丽莎白,阿尔玛在狂怒中几乎将她杀死。受惊的伊丽莎白惊恐地呼喊出“不!”,这让阿尔玛以为自己治好了她的病。可是伊丽莎白再次拒绝发出声音,她让阿尔玛成为自己的替身,与自己的丈夫做爱,照顾自己的孩子。阿尔玛在与伊丽莎白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自我的身份,悄然变成伊丽莎白的另一半。(豆瓣)
(从左到右)毕比、乌曼、伯格曼
1971年11月,伯格曼与英格莉·冯·罗森(Ingrid von Rosen)结婚,他们的婚姻关系一直维持到1995年英格莉去世。
1982年,伯格曼执导了半自传式电影《芬妮与亚历山大》,亚历山大、芬妮和继父爱德华分别代表自己、妹妹玛格利塔和父亲埃里克·伯格曼。这部影片获得第56届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和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大奖,其完整剪辑版本全长312分钟。
11. 芬妮与亚历山大 Fanny och Alexander (1982)「1983」
剧情简介:1907年圣诞,艾柯达家族两代人共享圣诞晚宴,其乐融融。可好景不长,小主人公亚历山大和芬妮的父亲奥斯卡在排练《哈姆雷特》时突然中风,弥留之际把苦心经营的大剧院托付给妻子艾米莉。一年后艾米莉带着一双儿女改嫁冷酷残暴的青年主教爱德华。爱德华的母亲和姐姐专横刻薄,亚历山大与继父的矛盾日益尖锐,却只能默默忍受。当老祖母海伦娜得知此事后,暗中请老友帮忙,终让孩子们重获自由。艾米莉也逃离了主教家,从此一家人再次团聚享受着天伦之乐。(豆瓣)
1984年,伯格曼执导了《排演之后》,这部作品在同年的戛纳电影节上映,并大获成功。
12. 排演之后 Efter repetitionen (1984)「1985」
剧情简介:一个年轻的和一个即将结束演艺生涯的女演员,各自用各自的爱与虐待方式挑逗老导演,而导演的权利是可以支配她们是否还能在舞台上存在……(豆瓣)
伯格曼将他认为完整的电影作品《芬妮和亚历山大》与他经久不衰的电视作品进行了明确的区分,后者借用了同样的主题。抛开连续性的概念不谈,电视电影可以看作是他电影主题和情节的一种共鸣形式,是对他电影作品的反思。因此,《萨拉邦德》在这个思路中可以作为《婚姻的场景》的发展来呈现。其实,这是后者的续集:人物在分离三十年后再次相遇。这也是伯格曼的最后一部作品,于2003年发行。
13. 萨拉邦德 Saraband (2003)「2004」
剧情简介:玛丽安虽然和约翰分手三十年,但隐约觉得约翰还需要她,于是决定去看望这个阔别已久的恋人。约翰一个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尽管岁月远隔,但两个人相见之后仍然能感到两人之间的感情的真实存在。在那里玛丽安认识了约翰与前妻的儿子恩里克还有已经二十一岁的孙女卡琳拉。他们住在离约翰不远的地方。但他们之间,约翰与恩里克、恩里克与卡琳拉之间都有着隔膜。卡琳拉如父亲所愿考上了音乐学院,但恩里克却自杀未遂。约翰知道了这一切之后,很平静。晚上,他来到玛丽安的房间,要求和她一起睡,两人相拥而眠,似乎一切就在这样的温暖中消逝了。(豆瓣)
《萨拉邦德》发行后,伯格曼中止了所有工作。2007年7月30日,他在自己钟爱的法罗岛上,在曾经的爱人乌曼的陪伴下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89岁。8月18日,在法罗大教堂的墓园,伯格曼遗体落葬在他最后一任妻子英格莉的身旁。5次婚姻,9个子女,13部“十佳”作品,跨越57年的的创作生涯以及数不尽的褒奖、赞誉和评价,伯格曼始终跋涉在观察本我的境地里。原生家庭的影响贯穿了他的一生,而寻找自由的过程,终究是复杂且需要深究的课题。
“我们的成长过程大都建立在诸如做错事、认错、受惩罚、被宽恕和恩宠这样一些概念上,这些具体的因素凝结在孩子、父母、上帝之间的关系中。有些东西已被我们所接受,而且我们自认为已经完全理解,在所有这些东西之间,存在着一种固有的逻辑。这一事实很可能造成我们对纳粹主义有着惊人的接受力。我从没有听说过自由,更不用说体验自由的滋味了。在这种等级制度的体系中,所有通向自由的门都紧闭着。”
- FIN -
往期回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