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 落 的 摩 登 年 代
《第一炉香》
Love after love
又名:沉香屑
导演:许鞍华
编剧:王安忆 / 张爱玲
主演:马思纯 / 俞飞鸿 / 彭于晏 / 张钧甯 / 范伟 / 梁洛施 / 张佳宁 / 尹昉 / 秦沛 / 白冰 / 宋以朗 / 许子东
类型:剧情/爱情
上映日期: 2021-10-22(中国大陆) / 2020-09-08(威尼斯电影节)
地区:中国
语言:中文
失落的摩登年代
马尔克斯说:“一流的小说常常拍不出一流的电影,一流的电影往往改编自三流的小说。”此话不假。最近国内的各大院线上映了许鞍华的新片《第一炉香》,这部有着强大制作班底的影片正面临着如此的尴尬境地。
《第一炉香》电影海报
在文学影视化遍地开花的时代中,文学与影视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仍然具有极大的分野。它们一个是语言的雕琢,是一位作者的创作;另一个是摄像与光影的雕刻,是一群人的集体创作。
相同的是,他们都试图表达人类的那些情感困境,或人性的曲微隐密。在文学作品中,作者会给作品带来鲜明的个人印记,其中不乏作者自身对某些事物的偏爱,如村上春树对爵士乐、酒吧和老古董车的喜爱在其作品的字里行间总会不经意间流露。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中频频出现闷热的夏季、海滩也同样隐含着作者对其的喜爱。
《赎罪》(乔·莱特,2017)
对于张爱玲来说,它们是老上海滩的旗袍和时装、精巧的颜色。这些颜色正暗含张爱玲古典文化底蕴的深厚:
“把她引进一间小小的书房里,却是中国旧式布置,白粉墙,地下铺着石青漆布,金漆几案,大红绫子椅垫,一色大红绫子窗帘,那种古色古香的绫子,薇龙这一代人,除了做被面,却是少见。地下搁着一只二尺来高的景泰蓝方樽,插的花全是小白骨嘟,粗看似乎晚香玉,只有华南住久的人才认识是淡巴菰花。”
电影《第一炉香》中葛薇龙找到睨儿的浴室
“睨儿正在楼下的浴室里洗东西,小手绢子贴满了一墙,苹果绿,琥珀色,烟蓝,桃红,竹青,一方块一方块的,有齐齐整整的,也有歪歪斜斜的,倒很有些画意。”
但令人较为失望的是,在大银幕上的这场戏中,我们并没有看见其中玲珑剔透般的颜色,只看见一直带着纱状的镜头后的浅蓝浴室里几块深浅不一的瓷砖。它们看起来更像颜色搭配失败的现代装修,然而它们本应该代表上世纪香港富人大宅展现出来的地位与品味。
《第一炉香》剧照
电影在将优秀的小说影像化时,要面对如何把读者脑海中想象的画面较为完整地还原的问题。这种还原对于电影创作者是一种考验。因为每一位读者对原著小说的想象都不一样,那么,当画面不能表现出文字的力量时,这两者之间的落差就会使得一流的小说拍不成一流的电影。因为小说本身把给电影可自由发挥的空间缩减得太小,影像没有可以再去阐释和发挥的空间,人物的表演也容易落入程式化的喜剧表演模式。
显然,面对《沉香屑·第一炉香》这样成熟的小说作品,许鞍华没有更把握住那些精细的部分。
《第一炉香》小说封面
文字中所积累的时间感和时代性是文学影视化要考虑的问题。文字是语言的书面化体现,而语言与地域、时代相互关联。在表达中,语言可以体现人物关系之间的亲疏,刻画人物内心的挣扎变迁,这也是为什么方言在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他们暗示着人物的算计、试探和嘲弄。
比如书中写到,葛薇龙第一次见到梁太:“……一阵风把梁太太撮哄到屋里去了。”这简单的一句话中隐含着梁太的身份和地位,她在不谙世事的葛薇龙心中是总被簇拥着的人,她心中琢磨着,似乎也昭示着她自己逐渐迷失在声色犬马中的预兆。但影片中却充斥着台湾话、普通话,偏偏没有上海话和粤语,方言在影片叙事中的作用被忽略了。语言的失败运用消磨了张爱玲原文笔下的香港与上海情调。
在影片《第一炉香》中,镜头面对人物总显得麻木和呆滞,它没有把葛薇龙心中的这片大宅之阔和梁太府上大大小小人物之间的勾心斗角和明争暗斗一一表现出来。影片同样也没有很好地还原葛薇龙的外貌形态。
马思纯 饰 葛薇龙
小说中葛薇龙是一名在香港读了两年书的上海女孩,她应当是白而骨架小巧的“粉蒸肉”。
“……薇龙对着玻璃门扯扯衣襟,理理头发。她的脸是平淡而美丽的小凸脸,现在,这一类的“粉扑子脸”是过了时了。她的眼睛长而媚,双眼皮的深痕,直扫入鬓角里去。纤瘦的鼻子,肥圆的小嘴。也许她的面部表情稍嫌缺乏,但是,惟其因为这呆滞,更加显出那温柔敦厚的古中国情调。”
而演员马思纯在片中呈现出的却更多是一种无法融入上流社会的钝感,她的神色中透露的不是对梁姑妈豪宅的好奇与暗自在心底的盘算,相反透露出一种与姑妈的精巧算计不相协调并不愿与之为伍的笨拙。那些上海话中的娇嗔人情,都在女主角开场的宽厚肩膀和标准普通话中被消解了。
《第一炉香》电影海报
马思纯在试图诠释葛薇龙这一角色时也没有感受到葛薇龙对这种每日可以炫耀自己旗袍的奢靡生活的期盼。葛薇龙是身不由己的,但这样的命运,也是她出于对金光闪闪的生活的渴望而做的选择。
角色演绎的失败并不是演员一个人需要承担的责难,但葛威龙这一核心人物塑造的失败确是影片的一大败笔。人性的变化和逢场作戏正是张爱玲小说中女性角色耐人寻味的地方,个中的酸楚和挣扎需要演员表现得更细腻。
彭于晏 饰 乔琪乔
“他比周吉婕还要没血色,连嘴唇都是苍白的,和石膏像一般。在那黑压压的眉毛与睫毛底下,眼睛像风吹过的早稻田,时而露出稻子下的水的青光,一闪,又暗了下去了。人是高个子,也生得停匀,可是身上衣服穿得那么服帖、随便,使人忘记了他的身体的存在。”
作为混血儿的乔琪乔,他应当是瘦弱而玩世不恭的富家少爷。就连卢兆麟和他对比起来,都显得粗笨;而乔琪乔其混血的身份也时刻提醒着这跟战时香港殖民地的特点紧密相关。乔琪乔有他自己的无奈,虽然身处香港的上流社会,但由于香港的一套规矩都效仿着英国贵族那一套,种族观念在上流社会之中并不少见。
乔琪乔知道自己的身份无处归类,在家族中,面对大大小小的兄弟姐妹,更懒得争家产。所以他玩世不恭,他虚度光阴。无论是故意惹怒梁太太,还是非要与睨儿发生点什么,这之中是乔琪乔对自己生活的失望和放纵,他与葛薇龙的情谊更像是丰富他空虚生活的又一个寄托。
影片中彭于晏将乔琪乔那份玩世不恭一再地流露,而他应当是衬托马思纯饰演的葛薇龙的,因此乔琪乔的人物形象在小说中显得有些单薄。但影片呈现的人物关系却给人一种葛薇龙面对乔琪乔的四处留情想要用自己的爱感化乔琪,最后失败了的感觉。
葛薇龙从面对浮华,到被诱惑,到成为浮华世界的一部分,这是她作为无权无势的女性的悲哀与命运的选择。这份哀婉在影片中被消减,他们更像是为了描摹一副画卷而成的拙劣仿作:呆板、失去生气。
“小说家为影视提供的不仅是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意境、思想价值、文学艺术的意蕴。”这是莫言说的。从这个层面来说,那些精于描写人物心理的文学作品,在将其影视化的过程中,主创们必然要面对如何表现人物情感和挣扎的问题。
王家卫的《花样年华》《2046》以刘以鬯的小说《对倒》《酒徒》为基础。王更好地将文学作品作为底子,用影像重新构筑一个故事,因此《花样年华》有那些难堪的相对、无言的沉默和擦身而过的遗憾。音乐也在其中增添了不少味道。但对于《第一炉香》来说,这些韵味还欠火候。就像是舞台剧要还原人物台词一样,他们没有对原著作品进行再创造。
然而,这样的描述对于已经74岁的许鞍华来说,我想仍旧是过于犀利的,她值得更多温和的声音。2020年她获得威尼斯终身成就奖,那些她在她的电影世界里塑造的“不成功”的女性形象将被镌刻在流逝的时间里,伴随着香港这座城市的起落与沉浮而流传下去。也许,这位出生在鞍山的女孩儿,从来就不会远离如水的生活,不会远离那些平静之下的暗涌和翻涌而来的热情。
- FIN -
作者:王梓晔
排版:MithRas
校对:小航
审稿:Xavier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严禁用于商业用途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