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治中兴,为什么没能像同时期的明治维新那样成功

小狐狸就是我 狐狸先森几点钟 2021-07-18


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帝国从建立,然后经历盛世,再衰败,之后再崛起,此时,我们就称之为中兴。


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次中兴,就是同治中兴。



同治中兴是一场承前启后的国家改革,它开创了中国最早的工业,也进行了部分政治改革。


但与日本的明治维新不同,同治中兴并没有把中国带向现代化,反而继续积贫积弱。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同治中兴为什么没能成功。




01



要说“同治中兴”,那得从同治之前,也就是咸丰朝说起。


在咸丰末期,清朝的局势可以说是糟得不能再糟了。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打进北京,烧了圆明园,咸丰皇帝狼狈逃往热河。


与此同时,在清朝税赋的主要来源江南地区,也正经历着太平天国运动。


同年10月底,清政府被迫跟英法俄分别签了《北京条约》,割地赔款,特别是沙俄,割占了中国东北大片的土地。


1861年8月22日,咸丰皇帝郁郁而终,六岁的儿子载淳继位,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


从当时国内国际的局势来看,好像清王朝马上就要玩完了。



然而同治一朝,竟然对内平定了太平天国等四场运动,对外跟列强的关系也缓和下来,并且还建立了一些早期的近代工业,政治上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开明,国力和民生都有所回升。


这个势头,基本贯穿同治一朝,也就是1862年到1874年,这就是所谓同治中兴。



中兴,意思是衰落之后再度兴起。


中国有句古话叫“一姓不再兴”,姓氏的姓,一姓就指一个朝代,因为一个朝代的君王一般都姓同一个姓。


这句话就是说一个王朝衰落之后,就很难再复兴了。


所以,“中兴”这种事是相当罕见的,中国几千年也就发生过这么几回。


像周朝的“宣王中兴”、汉朝的“光武中兴”,后来唐朝中后期也有所谓“肃宗中兴”“元和中兴”,南宋开国时候也号称中兴。


不过这些多是名不副实,后世也有很大争议。




02



同治中兴的局面是怎么形成的呢?


首先是内因。


同治皇帝年幼登基,两宫太后——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垂帘听政。


但毕竟是深宫里的妇人,处理实际的政务,还是由恭亲王奕䜣为首的文官政府来掌控。



恭亲王懂洋务,被称为“鬼子六”,他和他的团队的特点是精明强干、视野开阔。


虽然他们还是传统官僚,未必有多少现代性,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痛教训给他们留下了足够的警醒。


同时,辛酉政变中咸丰留下的满族重臣被大量清洗,也为当时的贤才上升腾出了空间。


这样的形势下,同治年间的文官体制对外更慎重,处理内部问题时,则多了一些弹性和灵活。



另一方面,内外危机还意外地让清朝的满汉之别得到了缓和。


在咸丰朝,清朝早期制定的满族优先政策就已经后继乏力了,曾国藩、左宗棠这些汉族重臣,在咸丰朝就得到重用,连保守的满族大臣肃顺,也认为需要授予能干的汉人更大的权力。


毕竟汉人精英更多,这些人能进入权力中心,对朝廷来说也是一大幸事。




03



除了这些内因,还有外部的原因。


首先是西方列强对清朝的所谓“好感时刻”到来了。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开始正面接触之后,列强特别是英国,对清政府非常看不上,比如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的英国首相巴麦尊。


直到1857年他还宣称,“清政府不是一个合法的主权国家”。


但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人明白过来了,要是不承认清政府,那他们和清政府签订的那些不平等条约,从法理上说也就站不住脚了。


所以他们认识到,要承认并且维护清政府,因为这就是维护他们各自在华的利益,所以对清朝的态度有所缓和。



出于这样的考量,对于同治年间,民间的中英冲突,英国采取了相对克制的态度。


比如,1869年,台南的民众捣毁了英国人在当地的教堂,英国驻台的代理领事吉必勋和一名下级海军军官使用了武力。


结果英国的处理是:降了吉必勋的职,归还了索取的赔偿。


英国是当时的头号列强,他们的态度也带动了法俄美这些国家,它们也都认识到,支持清廷更有利可图。



同时,随着一些外国外交官深入了解中国,为中国文化着迷,也出现了一些外籍的中国利益维护者。


其中典型的代表有威妥玛、卫三畏、赫德和蒲安臣,西方的对华强硬派媒体曾经点名批评他们是“比大沽口炮台更能有效抵御西方文明的四角堡垒”。


威妥玛同治年间任英国驻华全权公使,发明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汉语拼读方法“威妥玛拼音”。


卫三畏曾9次代理美国驻华公使,退休后成为是美国第一位职业汉学家。


赫德1861年起在上海任职于海关总税务司,掌管晚清海关达半个世纪之久,创建了一整套严格的海关管理制度,成为了当时满清最清廉高效的部门,海关收入也大大充实了大清的国库,1911年去世后被清廷追授太子太保。


蒲安臣是美国对华合作政策的代表人物,也是美国共和党的创始人之一。



这些人物的历史评价虽然仍很复杂,但在同治年间他们影响了清廷的政策走向和治理方式,引入了现代政府的一些原素,有时还阻止了西方列强治外法权的滥用。


由此也帮助清朝在19世纪中期摇摇欲坠之时勉强站稳了脚跟。




04



正是这些内因和外因的综合作用,为所谓同治中兴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那么,“同治中兴”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恢复稳定;
2、贤人政治;
3、建立近代工业;
4、设立新式军队。



首先是恢复了国内的稳定。


咸丰到同治这段时间,中国爆发过四次大规模的运动。


先是太平天国运动,他们的纲领就是推翻清朝,鼎盛时期太平天国扩展到中国差不多一半的省份。


还有杜文秀领导的“平南国”,定都云南大理,也曾经宣告独立。


此外就是北方的捻军和陕甘民变。


这些变乱,后人根据不同的立场,把它们定性为叛乱或是起义,说法不一,但不论怎样,战争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破坏。


同治政权采取“剿抚并用”的新方针,最终将它们一一平定。


虽然战争造成的巨大破坏在整个清朝都没有完全恢复过来,但国内局势恢复稳定,这是一切的基础。



“同治中兴”的精英们做的第二件修复社稷的大事,是推行“贤人政治”。


“同治中兴”的主要推动者,在中央是恭亲王奕訢、先后任军机大臣及总理衙门大臣的瓜尔佳·文祥和沈桂芬等人。


在地方的代表人物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胡林翼、骆秉章等人,地方的这些重要人物后来也进入中央。


其中最有样本意义的就是曾国藩,从他留下的家书和奏折中可以看到,曾国藩广泛论述了他对公共事务的看法,包括军队改革、农业复兴、道德、对外、工业化、教育、财税等方方面面。


他的这些看法和思想,统统是儒家视角,使用的是儒家词汇,行动依照的是儒家标准。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特点,而是同治重臣们的普遍共性,儒学哲学起到了贯穿、统一他们思想和行动的纲领作用。



也就是说,同治中兴依托的思想资源,是儒家哲学这一最传统的思想,同治朝的国家决策层还是寄希望于师法于传统和祖辈的智慧。


这也可以认为是“中国保守势力最后的抵抗”。


此外,同治朝在江南恢复了因为太平天国而停滞了十多年的科举,在考试上也引入了一些时政策论方面的题目,更注重培养有真正治世才干的人。


比如清末的名臣张之洞就是因为在1863年的殿试中,对于太平天国等现实问题回答出色,而受到赞赏的。



同治朝还在限制卖官鬻爵、淘汰不合格官吏、严肃法纪等方面做出过努力。


最典型的事件就是,同治八年,也就是公元1869年,山东巡抚丁宝桢杀了违法乱纪的慈禧红人,大太监安德海,而他的仕途未受影响。


这部分说明了同治朝吏治整顿是相当严肃的事,而政府的主要官员,也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05



第三件大事就是建立工业和新的财政来源。


因为当时的中国还是农业社会,所以同治名臣们首先重振了农业,来作为经济基础,比如安置流民,低价售卖或是租赁土地、种子,减免赋税等等。


另外,在战争中清政府终于认识到了工业的重要性,他们尝试了建立近代工业,这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洋务运动”。


中国的第一家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出现,中国第一次尝试现代的采矿业、铁路运输、电报通讯,都是在这一时段。



第四件大事,是同治朝官员们建立了新军以及配套的军工业,这也是所有改革项目当中,他们最感兴趣的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清朝决策层面临的是非常大的矛盾,一方面作为传统的中央武装力量的八旗和绿营早就腐化,没有战斗力了,不足以应对国内外的军事需求。


但另一方面,如果依赖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壮大起来的地方武装,又恐怕会出现唐末藩镇割据那样的局面,地方大员会拥兵自重。


幸运的是,曾国藩、李鸿章这些军权在握的人,并没打算另立山头,随着战争的减少,曾国藩的湘军等地方武装主动裁军,这种局面让朝廷有信心编练新军,尝试军事改革。



1865年夏天,长江水师成立,包括800名军官和1.2万名士兵,成为当时东亚最强的海军。


同年江南制造局成立,在这里工作的工人薪水是当时农民的4到8倍,实行每天8小时工作制。


1868年,江南制造局建造的现代型炮舰下水,随后,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建立福州船政局。


船政局附属学校开授工程技术、驾驶、法语、英语、化学、冶炼、国际法等现代课程,培养出了严复这类的杰出人才。


同治朝还聘请了一批外国人直接担任军官,其中比较有名的像我们在历史课本里看到的华尔、戈登,以及他们指挥的“洋枪队”。



这次成绩在当时看来还是比较令人瞩目的。


曾在清朝任职的德国军官日意格在1872年写道:中国正在迅速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


另外在外交上,清廷在学着适应西方游戏规则同时,仍然艰难地维持着中国主导的朝贡体系,像越南、朝鲜这些从前的朝贡国,在这个时期又开始向北京派遣使者了。


当时的外国观察家对此大为惊讶,他们评论说:这些朝贡国是在“继续崇拜中国的影子”。




06



同治中兴似乎把满清搞得有声有色的。


但结果我们也都知道了,在甲午战争中,清朝大败,至此在东亚失去了威严,成了人人都可以踩两脚的弱国。


那同治中兴后的大清,为什么还是亡国了呢?



首先,同治中兴,开了个好头,但却烂尾了。


1870年的天津教案,让列强们本来对大清的好感,一下子又落回到了的冰点。


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很多外国人居住在天津,他们的传教,以及一些不法行为,跟当地中国居民一直有摩擦,大家相互看不顺眼。


当时,在天津的法国传教士建立了育婴堂,育婴就是养育婴儿,主要是收养弃婴,而由于他们会给送来婴儿的人一笔钱,这就被理解为买婴儿,这也确实变相鼓励了拐骗婴儿的行为,民间一直对他们这种行为很有非议,甚至传言,育婴堂吃婴儿的传言。


迫于民间压力,天津道台约见法国领事丰大业要求搜查教堂。



第二天,主管神机营的天津最高长官崇厚亲自介入。


当双方准备向上汇报的时候,当地道台、知县等人再次要求进入教堂,傲慢的丰大业在秘书陪同下闯进了崇厚的官邸,向崇厚连发两枪。


官邸外面的地方官、士绅、民众随后围住了丰大业,丰大业开枪打死了其中一人。


愤怒的人群当即杀死了丰大业和他的秘书。


之后又烧毁了法国领事馆,冲进教堂、育婴堂杀死10名法国修女、2名法国神父、7名各国侨民和一些中国教民。


就这样,仅仅一个下午的时间,总理事务衙门和列强苦心经营的“蜜月期”就结束了。



消息传回欧洲后,对华开战的声音再次响起,在当时的直隶总督曾国藩等人的勉力维持下,最终仗没打起来。


但是,这一下中国在列强以及西方民众眼中的印象分,一下就降到谷底了,之前对实现“同治中兴”非常重要的宽松的外部环境,逐渐就丧失了。


此后,随着中兴名臣中曾国藩1872年去世,瓜尔佳·文祥1876年去世,以及恭亲王奕欣受到慈禧的猜忌和排挤,同治时期的热衷洋务的官僚,已经所剩无几,朝廷在慈溪的把持下,越来越趋向保守。




07



其实,同治中兴”的基因中,带有天然的致命缺陷。


也是导致大清无法像同时期明治维新的日本那样,最终实现变法强国。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满清仍然固守以“礼”为核心的封建法律制度,而没有建立有助社会转型的现代法律体系。


中兴名臣们试图采用的,还是在过去几千年中维持中国运转的“礼教”,以“礼”来作为法。


换句话说,他们只想修复一个以“礼”来作为运转法则的旧式的社会,而没有想到也没有尝试,建立一个以“法”为基础的新式的社会。


这种认识和追求,就注定了同治中兴有太多无法逾越的局限。


比如说,“同治中兴”的精英们虽然尊农重农,但并没有发展到解决土地所有权的问题。


同样,出于固守“礼”的使命感,他们从没打算打破社会等级秩序,让社会新生力量参与到中兴事业上来,相反是极力维护原有等级,原有价值观。



这种思想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沿袭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


最好的例子,就是清末时,那些富可敌国的商人,为了自保,也要花钱买官,背靠权臣,做个红顶商人。


最有名的就是胡雪岩,当张之洞失势后,他的家财也没保住。


而反观欧洲和日本的商人,在社会转型期,堪称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



第二,是滞后的财税金融体制没有跟进,没有催化出新的金融业。


从鸦片战争到满清灭亡,中国都没有建立起现代金融制度,整个帝国的金融业务,还是传统的山西票号来经营。


金融,是富国强兵的关键。


当年英国能打败法国,晋升日不落帝国,就是因为英国利用了金融系统,募集到了更多资金。



第三,是认识不到对外贸易的必要性。


同治时代,负责对外贸易的名臣刘坤一曾经表示,外贸对中国制造业是一种危害,因为会挤占中国产品的市场。


洋务运动发起的中国工业制造,如果不和国外竞争,就永远是自娱自乐,工艺水平不可能得到提到。



改革开放后,中国要“入世”,当时很多人认为中国制造还太弱小,如果“入世”,会造成洋货遍地,他们称之为“狼来了”。


但狼到来后,中国制造不仅没垮,还茁壮成长了。


反而是被保护的汽车业,没发展起来。


所以现在中国政府才引进特斯拉这条鲶鱼,敲打靠合资躺着赚钱的中国车企。




08


第四,与近代化相适应的新学体系没有发展起来。


虽然同文馆、天文算术馆建立了起来,但是,近代化教育并没有普及到基层,全民教育体系更是谈不上。


即使是有机会进入同文馆的贵族子弟,他们学习新学,也更重视自己的旧学修养,因为这些旧学,更有利于他们的仕途。


那些被送出国的留学生,学到一半也被要求回国,生怕他们忘了“本”。



第五,是在近代化进程中自缚手脚,顾虑太多。


恭亲王承认铁路的潜力,但同时担心,一旦铁路修通,成千上万的失去传统生计的人将丢掉饭碗。


同文馆对翻译外国科技著作充满热情,但又唯恐这些新的思想观念动摇传统、动摇清朝的统治基础,因此大量的译著,翻译完之后就被束之高阁,而没有真正投入到应用领域。


后来这些中国翻译、编写的书籍,都被日本的维新派视如珍宝。



第六,是同治时期短暂出现的开放、务实的文官体制,最终在慈禧重新确立独裁体制后寿终正寝。


随着慈禧权力的不断扩大,曾经在同治中兴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文官政府也时断时续,恭亲王奕欣的宦海沉浮,就是最佳的样本。


他几起几落,手里的权力不断缩小,也越来越无所作为。



最终1884年中法战争,以恭亲王为首的军机处被勒令全体下岗,这就是清史上著名的“甲申易枢”。


之后,国事更加不振,“同治中兴”短暂出现的兴旺气象荡然无存。




当晚清遭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候,中国的决策层虽然认识到了要采取重大的变革来应对危机。


但是他们没有找准变革的方向,出于种种原因,他们选择从过往的经验中寻求出路,希望借用传统的儒家意识形态和制度,让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挥作用,应对危机。


这就让同治中兴没能像同时期的明治维新那样成功。


满清最后一次挣扎,没让自己活过来。




往期精彩文章:

贸易战的根源:全球化中失去工作的底层民众要掀桌子


美国换了总统,但对华政策不会变:当中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卖官卖爵不是腐败,是中国古代王权的有效治理手段


说说美国大选:美式民主真的有四年一次的纠错能力吗


大清的江山,是汉人帮打下来的


世界警察——美国,如何用美元钳固全世界


你以为中国在贱卖稀土?其实中国在薅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羊毛

要想活,去协和!百年协和在中国的意义:中国现代医学的里程碑


李光耀观天下:新加坡国父预见未来世界格局,中美谁来领导世界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支持小狐狸请右下点,右上点【···】分享!
为了防止封号,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备用号,谨防失联


备用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