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吴其尧:文学翻译背后的理解
2020年12月9日下午,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吴其尧教授应郭国良教授之邀,做了题为“文学翻译背后的理解”的讲座。
讲座伊始,吴教授向大家介绍了《通天塔之后》(After Babel)一书,表示他非常赞同作者提出的“understanding as translation”这一观点,“翻译即理解,在文字、文学、历史和文化所交织的意义之网中来回反复,永无止境”。吴教授认为,“中国典籍走出去”应该先于“中国文学走出去”。但是,中国典籍的“走出去”绝非易事:中国典籍英译存在极大的困难,尤其在对典籍的字词理解方面,很多知名翻译家可能也无法避免犯错。吴教授以对“破”、“处”、“士”等字词的理解和翻译为例,将他的细致研究娓娓道来。
首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的“破”应该怎么理解?吴教授提出,根据张相先生的《诗词曲语辞汇释》,“破”字在古诗词曲中有五种含义。“读书破万卷”中应为“尽也;遍也”的意思。而在清代学者仇兆鳌的《杜少陵集详注》中,对于“读书破万卷”中的“破”列举了三种解释:一为“胸罗万卷,故左右逢源而下笔有神”;二为“书破,有韦编三绝之意”;三为“识破万卷之理”;后人总结为“突破、磨破、识破”三破。
吴教授认为这些含义似乎都讲得通,这也恰恰体现出了钱钟书先生在《七缀集》中提出的诗歌语言“虚涵数意”的修辞特点。那么究竟该如何翻译“破”呢?吴教授“将翻译视为一种理解”,认为“不同的翻译就是不同的理解版本”,并列举了三种较为权威的译文。
一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荣休教授宇文所安在The Poetry of Du Fu一书中的译法“In reading I wore out ten thousand scrolls, I seemed helped by the gods when using my brush”。宇文所安将“破”译为“wear out”,显然是采用了“磨破”的意思;二是新西兰诗人路易·艾黎的译文“Studied hard, read widely; My pen seemed inspired”。他将“破”译为“read widely”,没有译出“破”字的含义;三是许渊冲先生的译文“Having ten thousand volumes read, I wrote as if by God I was led”,吴教授认为这一译文符合许先生一贯的译诗风格,但“having read”似乎并不能完全反映“读尽”、“读遍”的意思,勉强可以认为是“读过”,但这个“过”尚不能理解为“突破”或“超过”。
基于以上的研究与对比,吴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认为不妨将“破”字译为“having finished reading”,庶几可以涵盖“破”字的“读尽”或“读遍”之意。
其次,吴教授分析了对中国古诗词中“处”的理解。吴教授提到,自己曾经看到日本学者对中国古诗词“处”的研究,称“处”既可以表示地方,也可以表示时间。吴教授对后者一直存疑,因此在业余读书之时留意搜集,的确发现了一些相关证据。
在《诗词曲语辞辞典》一书中,王鍈先生提出,岳飞的《满江红》词首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处”字令人费解,既然已经指明所凭靠的是栏杆,为何还要在后面加上“处”?经过分析和研究,王鍈先生发现“处”有时不指处所,而是指时间,并且搜集了大量的例证;比如,在杜甫的《述怀》中,“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中的“欢会处”就是指“欢会之际也”。那么该如何翻译“处”呢?
以《满江红》词首句为例,吴教授列举了一些名家的翻译。比如,许渊冲先生在《唐宋词一百首》中将其译为“Wrath sets on end my hair, I lean on railings where I see the drizzling rain has ceased”,把“处”译成了“处所”。另外,徐忠杰先生在《词百首英译》中译为“My hair bristling with ire, I grimace in pain/ My grip on a rail, at a lull in a rain”;吴教授认为这种译法可圈可点,已经包含了时间观念。结合以上译文,吴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译文:“When I lean on the railings, my hair bristles with anger; and meanwhile I see the drizzling rain has ceased”。
吴教授指出,很多名家在翻译“处”时都忽略了其时间的意义。为此,他再次表达了对宇文所安先生的敬佩之情,宇文教授将上述杜甫《述怀》的诗句翻译为“The Han’s Fate now for the first time rises anew,/ all my life I have been a lover of ale./ I yearn deeply for that moment of joyous reunion,/ and fear becoming a poor and solitary old man.”,准确无误地将“沉思欢会处”的“处”译成了“that moment”,体现了“处”的时间含义。
接着,吴教授又分析了中国古代典籍中“士”的英译。吴教授指出,针对“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有些译者将“士”翻译为“warrior”、“knight”、“gentleman”,这些译法并不十分妥当。吴教授分析了“士”的语义变迁,指出在《辞源》和《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士”在古代典籍中的意思主要有四种:一为“从事耕种等劳动的男子,后用为对男子的美称”;二为“古时‘士农工商’四民之一;读书人”;三为“官名”;四为“兵士”。那么,究竟该如何翻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呢?
吴教授分析了一些翻译名家的译文,比如杨宪益和戴乃迭的译文“Alas! A woman adorns herself for her lover, and a true man dies for one who appreciates him.”吴教授认为该译文可以说准确无误。而且,杨氏夫妇之所以将后一句先译,是因为豫让说这两句时语气有所侧重,重点在“士为知己者死”上。吴教授还特别提出,耶鲁大学历史系的金安平教授在其著作《论语英译及评注》中将“士”做了区别,分别译为“读书人(受过教育的人)”和“从政做官的人”。总而言之,“士”字的语义十分丰富,吴教授认为对古代典籍中“士”字的翻译确实需要谨慎为是。
之后,吴教授还分析了中国古代典籍中“料理”、“努力”、“咬”、“逡巡”等词的理解和翻译,认为“翻译即理解,永无止境”。他强调,我们在英语学习中也要注意词语意义的变化,要勤查词典,尤其是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OED)。吴教授以莎士比亚作品中的“happiness”一词为例,指出“happiness”在OED中有三种解释,其一为“good fortune or luck in life or in a particular affair, success, prosperity”,即“好运、成功”的意思。吴教授接着以莎士比亚的作品翻译为例,分析了诸多译者对于“happiness”的翻译。
比如,Two Gentlemen of Verona中的“Wish me partake in thy happiness/ When thou dost meet good hap”一句,梁实秋先生译为“你若是遇到什么得意的事,要盼着我分享你的幸福”;朱生豪先生译为“当你得意的时候,也许你会希望我能够分享你的幸福”。两位先生都将“happiness”译为“幸福”,没有翻出“好运,成功”的意思。
再比如,Hamlet中“How pregnant sometimes his replies are? A happiness that often madness hits on.”一句里,“happiness”也并非“幸福”、“快乐”的意思,而是“恰当”、“合适”之意。吴教授提供了很多翻译版本:梁译为“他的回答有时候是何等的巧妙啊!疯人偏能谈言微中”;朱译为“他的回答有时候是多么深刻!疯狂的人往往能够说出理智清明的人所说不出来的话”;王宏印先生译为“人疯而言谈不疯,而非理智清明之常人所能言中”,三位先生都准确翻译出了“happiness”的意思。
讲座最后,吴教授再次强调了理解之于翻译的重要性。吴教授认为译者在理解上需要下苦功;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的含义,译者必须具有训诂的素养,掌握训诂的法则;对于英语文章的理解,则要勤查字典,不能用今义去套古义。吴教授总结道:“翻译是理解的不同面相,理解永无止境,翻译永不止息!”
讲座嘉宾简介
吴其尧,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先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盛顿大学等学习。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的研究、翻译和教学。所授主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高级英语》、上海市精品课程《美国文学史》等。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译著9部。参与学校“英美文学入门”慕课建设,任团队负责人;担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学督导,任学校督导组副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