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曹山讲堂 | 中国传统文化精品课程开讲啦!

曹洞佛学院 2023-04-22












北大曹山讲堂

常海教授

中国佛教的历史走向

03

/

12



今天是植树节

窗外一片春光明媚

曹洞佛学院迎来了新学期的

北大曹山讲堂

“中国传统文化精品课程”



这个学期的课程与之前有所不同,

教授们将会以系列讲座的形式,

将课程梳理得更深入、更系统。

曹洞佛学院师生们早就翘首期盼着

新学期的第一讲。


魏常海,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中国哲学、东方哲学、佛教。


这次魏常海教授为大家带来名为

《中国佛教的历史走向》

专题讲座。













魏教授的讲义手稿

=



魏教授有着老派学者的风范,讲义多为手稿。




艺术文学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转化、创新,

都离不开佛教的思想。




魏教授认为,

佛教传入中国后,

是从“艺术”到“文学”再到“哲学”

这样层层深入、逐渐递进的方式

与中国原有的传统文化相结合,

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大家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

从《水浒传》中佛寺的体制、佛事的仪轨,

到《三国演义》中关羽败走麦城被害,

四处找头的时候被普净法师

以“因果”点化:

后果前因,彼此不爽,

今将军被害,大呼还我头来!

那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的头

找谁去要?!


再到通篇渗透着佛教缘起性空思想的

《红楼梦》,

“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


名著中佛教的义理与影响,

魏教授都能信手拈来,

讲得生动有趣。



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也更明白了教授此后所讲:

佛教的历史走向,

非常像佛经中所说

从生酥—熟酥—醍醐的过程。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

也体现在

儒家的道统

由程朱理学、阳明心学接续,

并开创出新儒家的格局,

都离不开佛教思想的甚深影响。





王阳明龙场悟道后评价

“儒释道三教合一”


圣人“尽性至命”,何物不具,

何待兼取?二氏之用,皆我之用:

即吾尽性至命中完养此身谓之仙,

即吾尽性至命中不染世累谓之佛。

但后世儒者不见圣学之全,

故与二氏成二见耳。

譬之厅堂三间共为一厅,

儒者不知皆吾所用,

见佛氏,则割左边一间与之;

见老氏,则割右边一间与之,

而己则自处中间。皆举一而废百也。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

儒、佛、老、庄皆吾之用,

是之谓大道。

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中国哲学史



下午,思想的盛宴继续,

我们迎来了大家非常熟悉的

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所长、

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李中华教授。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

李教授先后给大家做了题为

《老子·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和《国学经典与文化基因》的

特别讲座。



今天,李教授带来长达十五讲的系列课程

《中国哲学史》的第一讲  绪论。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关于

“哲学”的定义。

从古希腊对哲学的定义,

到康德、黑格尔、爱尔·维修、马克思,

从物理学、伦理学到论理学

……

古今中外,大家对“哲学”的定义

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Philosophy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

概括总结。



国有哲学吗?



面对这个曾经甚嚣尘上的争论,

李教授用古老的《周易》中的

经典语句,

完美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中国的哲学思想自古有之


明后两天,

两位教授的精彩课程还将继续

敬请关注!



参与讲座报名方式

1.线下参与讲座此次大曹山讲堂讲座课程对外开放,现面向所有大众预约售票,购票成功后请至曹山宝积寺客堂等待入场。(1)根据防疫要求,线下报名额限20人,入场人员必须携带身份证原件,一人一证两码入寺。(2)参与线下听课的朋友请于课程开始20分钟前至曹山宝积寺宝积寺客堂领取入场凭证入场。2.线上参与讲座当天讲座开通实时直播,报名成功后请主动添加客服微信(曹洞佛学院招生办18970423011手机电话同步)可入群观看线上实时讲座直播。线上报名如不能实时参与直播讲座,我们后期可提供全程讲座录音课件。




往期推荐

一场穿越时空的追寻基因之旅 | 北大曹山讲堂

北大曹山讲堂 | 李中华教授《老子·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三千年儒学保持活力的秘密 | 北大曹山讲堂

北京大学王守常教授《中国智慧》———曹洞佛学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周精品课程







/

/

扫码关注

曹洞佛学院公众号

微信号:

CaoDongFoXueYua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