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8、烂番茄99%新鲜,知道它的人太少了,没法不安利
但还是有一部电影既让我觉得意外,也让我倍感欣慰。
它不仅出现在最佳纪录片的提名名单里,也出现在最佳国际电影(最佳外语片)名单里。
要知道,2000年以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鲜有纪录片被提名,印象中只有2014年入围的《残缺影像》。
这样看来,它就是2000年以来奥斯卡第一部双提提名(最佳纪录片和国际影片)的电影。
不卖关子,片名:《蜂蜜之地》。
蜂 蜜 之 地
Honeyland
2019
导演: Tamara Kotevska / Ljubomir Stefanov
主演: Hatidze Muratova / Nazife Muratova
Hussein Sam / Ljutvie Sam
豆 瓣:8.8 / 10
IMDb:8.2 / 10
翻译:@captainya @饭团FM
校对:@眼前秋與你的愛人
时间轴&后期:@s-stargazer
其实早在这之前,《蜂蜜之地》已横扫圣丹斯、纽约影评人、欧洲电影节等各大电影节十多个奖项。
在香港国际电影节、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也被作为开幕影片放映。
目前豆瓣评分8.8,烂番茄新鲜度99%,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观众都给出了特别高的评价。
今天推荐它,一是它太好,二是知道的人太少。
目前还没有定档,希望我们有机会可以在国内院线看到它。
《蜂蜜之地》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离我们很远的地方,但好在人物的精神内核离我们很近。
电影从一个大远景开始:光秃秃的山丘上,零星地散落着几株灌木,东倒西歪地立着,偶尔窜出来不知名的动物引发一点小动静,除此之外,除了旷野的风,便没有再多的声响。
哈迪斯一个人走在这荒芜广袤的尘土之间,显得分外渺小,但她无暇思索自己处在世界的什么位置上。
她只想穿越这里,爬上远处危险的悬崖峭壁,推开被岩石掩盖的洞穴,那里藏着大自然的馈赠:一整个蜂巢。
她要把蜂巢带回家,然后养殖它们,采集蜂蜜,再封装后拿到更遥远的镇上去卖。
这是位于欧洲国家马其顿一处偏僻的山村,哈迪斯是这里最后一位女采蜂人。
这里没有现代文明,没有公路,没有网络,没有电,没有自来水,因为一些历史原因,这里的人都搬走了,只剩下哈迪斯一户人家。
她没结过婚,一辈子靠着采集蜂蜜维持生计,还要照顾常年卧病不起,已85岁高龄的老母亲。
依附野蜂为生,哈迪斯深知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她敬畏大自然,遵从大自然的规则,深谙可持续性的道理:每次采蜜取一半,要留一半。
一半给自己,一半给蜜蜂。
这样一来蜜蜂不至于彻底无处可去,二来也可以让它们继续建造蜂巢,等到适当的时候,哈迪斯可以再来采蜜。
日子就这样简单地过着,穷困却也安宁。
直到有一天,一辆房车开进了村庄。
是一对夫妻,还有他们六七个吵闹的孩子,第二天,他们又赶来了上百头牛,原来是个游牧家庭…
很快,哈迪斯平静的生活便被这个突然造访的家庭所打破。
对方甚至变本加厉,看到哈迪斯养蜂有利可图,也想跟着赚一把,于是简单粗暴养起了蜜蜂,还带来了利欲熏心的商人,而都这将给哈迪斯带去致命的伤害…
导演和摄制团队花费三年时间,拍摄了2000多小时素材,经历无数次筛选剪辑,才完成了这部87分钟的纪录片。
每个看完这部电影的观众,都被其完整的故事性,和鲜明的戏剧冲突所震撼,想不明白一部纪录片何以能媲美剧情片的叙事结构。
这里没有贬低的意思,而是因为纪录片从来是以真实生活为素材,以真人真事为对象的创作形式,而这样的形式很难做到像戏剧三幕戏那样,既有铺垫,又有对抗和高潮,还有恰如其分、后劲十足的结局。
但是《蜂蜜之地》确实做到了。
以至于在电影节的映后问答环节,有人忍不住要问一句:有没有剧本?
导演的回答是:没有。
这些冲突,也是一开始他们没有想到的。
他们原先只是计划拍一组关于环保的短片,关于当地河水改道,村庄变迁的题材。
机缘巧合之下遇见了哈迪斯,对于她作为采蜂人这个身份,以及对她遵循「取一半,留一半」的养蜂理念很感兴趣,于是导演开始以此为主题,记录她养蜂以及照顾母亲的生活。
看似平淡,却常常透露着动人的平凡诗意,比如常年卧病不起的老母亲,对女儿哈迪斯说过这样的话:
我感觉自己老到像一颗树,我动弹不得,哪也去不了,我不想拖累你,但我也舍不得死。
这个时候导演已经意识到这不是一个短片的体量了,于是他们继续拍着母女的生活。
为了丰富内容,他们也拍了哈迪斯养猫猫狗狗、上镇卖蜂蜜等细节,这个时候还比较接近常规纪录片的样本,就这样拍了差不多半年。
某天,一个游牧家庭来到了这里,于是冲突就来了。
但这有点结论反推,一开始导演他们并没有太注意这个家庭,他们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哈迪斯的故事上。
直到他们发现这个家庭其实已经介入哈迪斯的生活,哈迪斯常常远远地看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对方的热闹凸显着她的落寞,她开始找他们聊天,和小孩玩,教他们养蜂的理念和技巧…
于是导演明白哈迪斯的故事,同样离不开这些人,离不开他们的交融和分裂,亲密和冲突,于是关于这个家庭的记录也开始了…
纪录片的魅力之处,也许就在于,真正创作故事的人并不是导演,而是生活本身。
摄影师们只需守护好镜头,透过它窥探世间万物百态,等待着故事长出自己的模样,让时间这位编剧,写出最动人的故事。
《蜂蜜之地》之所以好,就在于它的冲突性:相处与争端、大自然与现代文明、可持续与过度开发、保护与践踏、孤独与热闹、生存与死亡…
重点是在这纪录片里,这些冲突不会只是虚无宏大的主题,而是以小见大,有最真实和粗粝的细节摆到你面前。
不用讲任何大道理,你就能直接地感受到现实所带来的力量和冲击。
比如,游牧一家人没有照顾好牛群,导致它们得病,一只只奄奄一息,半死不活,但夫妻只顾着相互责怪对方,只会为失去赚钱的机会而烦躁,而不会为牛的死去而难过。
比如,他们为了多卖一些蜂蜜,直接破坏了「取一半,留一半」的规则,不给蜜蜂留半点蜂蜜,以致蜜蜂对他们疯狂攻击,连刚学会走路的小孩都被蛰得哇哇直哭,而大人什么事都做不了,只是简单粗暴地拔去刺头,弄点凉水给她擦擦伤口…
你感受不到他们对生命的怜爱和敬畏,你想怪罪他们,但又觉得是特定的环境才使他们成为这样的人。
于是,这种你知道他们很窘迫却什么都改变不了的无力感,贯穿着整个观影过程。
还有小孩子差点淹死在河里、两家人撕破脸皮的吵架、母亲的离世…这些全都是真实的镜头,而不是拍戏,正如此,我们也就会从《蜂蜜之地》里感受到更直击内心的震撼和悲凉。
除此之外,《蜂蜜之地》的摄影、构图也非常优秀。
整个团队其实只有两个摄影师,而且为了呈现生活的真实样貌,他们只用自然光,从不人为布光,但最终出来的效果却非常好。
比如,大远景,凸显大自然景色的壮丽。
中景的生活景象,充满油画般的质感。
手持摄影,抖动的镜头,带来更强的参与感。
春去秋来,季节更替,大自然是最厉害的场景调度。
逆光拍摄也特别有想法,简化人像,让我们更注意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忽而飞过的飞机,更是现代文明与原始生活的鲜明割裂和对比。
这里的情节是,游牧家庭的小男孩不满意父母的行为,而逃离他们,跟随哈迪斯上山采蜂蜜。
在结尾同样有逆光镜头,但那时候,这个小男孩已随父母离开这里,陪伴哈迪斯的,只有一只黑狗。
可以看到,倡导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想法,根植在《蜂蜜之地》的每一帧画面里。
《蜂蜜之地》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呈现,特别难得的一点是,这三者在内容的占比上都差不多,也都得到很好的呈现。
也因为如此,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得共鸣,找到这部电影里自己最关心的那一部。
导演说过一个有趣的事情,他们去过很多电影节,发现问答环节里,香港影迷问更多的是哈迪斯跟她母亲的事情,而纽约的影迷则更关心哈迪斯与游牧家庭的社会关系。
我最大的触动,则是由哈迪斯引发对个体人生意义的思考,似乎无论以何种方式存活于世,都有要面对的艰难,比如哈迪斯赖以为生的蜜蜂集体死去,比如母亲的病逝…
遭遇苦难的当下,哈迪斯泪流满面,失声痛哭,觉得自己的人生就这样完了,但最后她还是笑着继续走下去,即便还有更多的难题在等着她。
对于哈迪斯而言,也许生活不需要意义,只需要去经历它,就好了。
末了,说多一句纪录片之后的事情,导演他们参加了各种电影节,把拿到的奖金在附近的村庄给哈迪斯买了一所小房子,至今,他们还时常保持联系,哈迪斯还在养蜂采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