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足篮球都要蹭热点挣流量的时代,小众项目的出路在哪儿?| 萧深专栏

2017-04-03 Eco 体育产业生态圈


导语:在新赛季MLB开幕之日,我们想来聊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这个足篮球都要蹭热点来挣流量的时代,“小众项目”的出路究竟在哪儿?能想清楚这个问题,中国小众项目的发展就能再进一步。而在这个话题上,拥有大量“小众项目”解说和推广经验的萧深,可能是最有发言权的人选之一。


文/ 萧 深

编辑/ 郭 阳


2016年11月3日,当美国已经被夜色笼罩的时候,解说员的怒吼、球迷的欢呼与媒体的大标题,就像一束光芒一样冲破黑暗的天空。经过108年的漫长等待,芝加哥小熊队经过第七场决战,拿到了MLB世界大赛的冠军,“光绪熊”这顶帽子终于被扔进了太平洋。


万里之外的中国,在乐视体育的演播室和办公室,有一群人也密切注视着这场决战。而他们看到的除了精彩的比赛,还有创造各项新高的观赛数据。无论谁胜谁负,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赛季对乐视和MLB中国来说已经称得上成功。


延伸阅读:史诗级MLB世界大赛结束,给了中国体育产业这5点启示


时间回到2016年初的拉斯维加斯,乐视体育和MLB在凯撒宫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是双方达成了为期三年的合作。乐视体育成为MLB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官方战略合作伙伴,拥有MLB赛事的独家新媒体直播权和MLB官方授权产品的售卖权。


在体育版权交易满天飞的2016,这个合作容易被忽视。而在风雨交加的2017,媒体在盘点版权的时候,也很难先想到这个合作。但是当新赛季MLB在今天打响,乐视体育的直播再度开启之时,我们仔细去思考这个合作,却能发现其超越直播版权的价值所在。


延伸阅读:MLB携手乐视体育,我们是时候聊聊棒球了


而这,也就是这篇文章想要分析的核心命题:在这个足篮球都要蹭热点挣流量的时代,“小众项目”的出路在哪儿。



落在“小”处,小众项目该如何寻出路?


过去五年,我做的所有工作几乎都围绕“小众项目”展开。从NFL解说到自行车解说,再到乐视体育自行车频道主编和筹建全新的MLB频道,我经历了不同项目、不同维度、不同平台的不同角色,没有离开过这些在中国不算热门的领域。我的朋友和同事郭阳曾经半开玩笑地说:萧指导,你的小众项目,最后还是落在一个“小”字上。


“小”正是问题的关键。不热门、影响力弱、观众人数少,这是通常意义上人们对“小众项目”的定义。这个定义在媒体角度具备参考价值,但存在的问题是,它主要从内容层面出发,衡量指标是赛事直播的收视率和流量。这种评判标准不一定适用于很多所谓的“小众项目”,包括以“小众项目”为主体的小频道。




在我看来,评价一个“小众项目”,尤其是“小众频道”的发展状况,有三个重要问题:第一,内容具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第二,在内容之外是否有其他变现途径;第三,项目能不能在体育产业的大环境下找到开拓空间。在这些方面,类似乐视体育MLB这样的小频道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实践经验。


 

专业内容+线下拓展,小众频道的求索之路

 

当初构建MLB频道时,我们做了这样的规划:先找到一批热爱和了解棒球的人,构建专业团队;而后利用MLB这个核心资源,复刻美国式的棒球频道,提供给用户优质内容;当内容体系完善和核心用户聚拢之后,逐步向线下拓展,和中国本地的棒球事业去做结合。


这是一个垂直频道的做法,逻辑是借助高端赛事版权进入市场,之后纵向打通整个产业链。而在乐视体育的“棒球生态”中,这个频道的主体还是内容模块,其他两个模块是商城和社区。前者售卖MLB官方特许商品,后者为用户搭建讨论平台并提供增值服务,可以理解为会员的初级形态。


乐视体育的这种尝试具备创新意义。因为以往这种非热门项目的运营,内容几乎是唯一角度,直播几乎是唯一卖点。但在乐视体育和MLB这次合作中,赛事直播虽然是大流量来源和主要用户入口,但商品售卖这部分的重要性已经不亚于版权。甚至在内容频道自身的运营上,内容制作也不再占据百分之百的比重。



与MLB频道相仿,乐视体育自行车频道也是以高端版权切入行业,以最快速度获取用户。从2015年开始,自行车赛事的顶级版权开始集中于乐视体育,形成了所谓“三大环赛、四大世锦赛、五大古典赛”的核心版权结构。利用这样的版权优势,乐视体育自行车频道以行业后来者的身份,吸引了相当一批核心观众,并在广告售卖上取得了很大突破。2016年环法,德国高端洗发水品牌欧倍青买下了自行车频道直播的总冠名权益,进行了一系列商业化包装和开发。


这两个案例不是孤例,像乐视体育的台球、赛车、NFL等项目实际上都是以内容起家,甚至最早由一个编导扛起一个频道,通过长期深耕内容最后实现了收益上的转化。上述这些频道的一个显著共同点,在内容上强调专业性,尤其注重“解说员”这个内容传播的最根本工种,从而树立了较好的行业口碑。这也印证了小众项目的一个根本特点,运营的基础是“专业”。


延伸阅读:环法又一年,小众赛事的中国商业之路究竟该怎么走?


除这种模式之外,还有一类也值得注意。它以媒体属性为出发点,深度进行线下拓展。


如乐视体育高尔夫频道,通过囤积版权吸引用户,但提供的服务远超出赛事直播,重点开发方向包括培训、旅游等增值内容,在模式上与电视台和门户网站的高网频道形成很大不同。再如乐视体育跑步频道,从自己擅长的内容制播入手,为北马、上马等国内大型马拉松赛事提供定制化的信号制作和传播解决方案,获得了不少品牌的青睐。


这类模式的变现能力比内容变现更强,也更符合现在体育市场的特点。


由于我曾在乐视体育任职,所以对这些频道的运营模式有一定观察和思考。但事实上,外界对此并不了解和重视,一方面还是把频道理解为“播比赛的平台”和“做报道的媒体”,另一方面在遇到负面时,很少提及这些积极的方面。事实上,乐视体育在这些事情上的精细化运营往往被低估。


而被低估的不止是乐视,国内媒体在“小众项目”上的努力总是容易被淹没在信息流的瀑布中。这类例子既包括大媒体的“小众”频道,如腾讯的NHL;也有小项目的垂直媒体平台,如四海钓鱼。以及以运动参与为主的产业化尝试,如去滑雪。如果都列举出来,文章估计会变得十分冗长,我们的公众号应该掉粉不少。


被低估的原因很多很复杂。对赛事直播收视和舆论传播力的担忧,对线下拓展潜力预期较低,对其核心人群的消费能力不很看好,这几点都比较常见。这些其实都还是因为局限于“小众”和“线上”两个概念,没有完全把它当门生意来看。



实际上,“小众项目”的优势正是在于用户的精准。相关行业客户的精确投放以及高端、死忠用户的购买力,是此类项目的重要变现途径。线下市场开发则是未来发展的基石,一旦打通上中下游的内容、服务、参与,商业化还是颇有可为。


“体育没有大众小众之分”也许只是一种美好的设想,但说“小众项目”更准确的称呼是“垂直项目”,围绕垂直领域可以进行超出媒体内容范畴外的产业化尝试,这应该是个比较明确的事实。



流量压力+产业环境,垂直项目的挣扎反复

 

我用不短的篇幅阐述了“小众垂直项目”的求索之路,结合体育媒体的小频道运营做了最简单的案例分析。如果你能坚持看到这里,也许会得出一个认识:笔者很看好这类项目在中国的发展。


事实并非完全如此。虽然“小众垂直项目”有其特点和被低估之处,但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发展的。流量压力和产业环境是最不能回避的问题,而它们又直接体现在三对关系之上:发展新用户和巩固老用户;小频道的特殊性和大公司的普遍性;垂直项目的小环境和体育产业的大环境。



关系1:发展新用户 VS 巩固老用户


发展新用户是每个在中国被推广的运动项目都会面临的挑战,各类总结的PPT会年复一年地提到粉丝数量的增长,颇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之感。用户增长当然是重点,主流项目同样需要新的观众。但小项目的难点是,在发展新用户的同时需要不断巩固老用户,而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由于项目垂直、圈子小,非主流运动的观众呈现出死忠和对内容专业度要求很高这两大特点。这就使得推广可能会面对两难处境,过分专业不利于吸引看热闹的外行。但如果采用常见的娱乐化手法进行推广,一旦专业性上出现问题,又会影响原有的球迷基础。


之前我和国内几个项目的推广人聊这个问题,多数认为我把这种矛盾放大了,因为娱乐化加泛体育的推广方式,在扩大粉丝规模上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然而,这里潜藏的风险是,娱乐化特别是常见的请明星代言推广,是一种成本不低的方式。当你用这种手段把更多人吸引进来之后,需要很多后续工作把他们真正转化成项目的粉丝,愿意为之消费金钱或时间。如果转化率低,投入产出比就会有问题,这种模式就难以持久。


▼NFL就采用了明星推广的方式——中国区推广大使陈伟霆

延伸阅读:史诗般的超级碗落幕,这是一场体育与商业的终极胜利

 

想要提升转化率,需要一整套为之服务的内容产品,特别是科普类内容。但这些国内新兴运动的推广机构,由于受到人员规模和预算的限制,很难在这方面大举投入。一些请外包团队做出的东西,质量和数量都不能达到预期。所以基于这种分析,我认为发展新用户和巩固老用户是一个看起来不太难,但实际上会遇到较多暗沟的任务。



关系2:小频道的特殊性 VS 大公司的普遍性


上一对关系的经历者,主要是某个项目或某个联赛在中国的推广人和相关机构。而“小频道的特殊性和大公司的普遍性”的主体是我之前提到的小众垂直频道。而这里面的关键词是:流量


这些年关于流量的探讨不少,对它存在的一些弊端也不乏真知灼见。但不可否认的是,流量是互联网公司的核心评判标准,在找到一个更合理、更具普遍性的变现模式之前,流量的重要性不会下降。



更加不可否认的是,小项目对流量的贡献度一定不及大项。不论内容多么专业、用户多么忠诚,或者在某一项大赛上流量爆发(如超级碗),都难以改变大势,这是由用户规模决定的。


这就造成了一个悖论:流量是核心,小频道也需要达到目标,不然就无法存在。但只依靠专业内容又很难完成,最快见效的办法是多做花边来提升流量。但这样肯定会影响专业性,进而影响频道存在的基础。换言之,流量并没有带来用户数量的真正提升,反而疏远了原有的核心用户。这是这类项目的用户特点所决定的。


作为小频道的负责人,当然可以强调很多客观因素,而且这些因素都真实存在。但作为内容平台的把控者,需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进行决策。商业化可能是良方,这种模式下流量将不再是唯一的考核标准,而且它也符合项目本身的特质。但商业化不是开小卖铺,这涉及到诸多变量,甚至是组织架构的调整。成功的机会增大,其中的风险也许更大。



关系3:垂直项目的小环境 VS 体育产业的大环境


当然,上述分析更多还是站在体育媒体角度。如果把目光放得更大、更远一些,体育产业大环境对垂直项目小环境的影响才是最根本的。这个大概可以写上一本书,但我想讲的是一个书本里很少提及的话题:体育项目的分类与“小众项目”的发展。


以门户和视频网站为例,我们现在看到的项目分类基本上遵循两个原则,其一是竞技体育优先,其二是大流量主导。项目根据国际奥委会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分类展开,排列按照所谓热门到冷门的次序。表面看起来没有问题,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但放到当下的中国体育产业,也许并不完全合适。


一张按照流行的体育项目所划分的世界地图


这种分类的直接影响,就是把大批“小众垂直项目”一股脑划入综合体育的行列,由于位置有限,很多项目在网站和APP首页没有任何展示。其中一些奥运项目赶上大赛能享受一波特殊待遇,而非奥运项目就像冰箱里的绿豆沙一样被遗忘在角落。从内部组织架构看,这样做问题不大。但从推广上看,对很多项目非常不利。


而更深层次的影响是,竞技体育主导的分类,实际上只考虑了直播和内容需求,把体育和看比赛划了等号。但“小众垂直项目”和足篮球的根本不同是,需要线上线下相结合,需要打通产业整个链条。观赛是重要需求,但绝不是全部。参与是极其重要的属性,但这一点现在体现得太不充分。这不单纯是产品端的问题,背后的核心是定位不准。


对于中国体育产业的“五万亿”目标,就是行外人也能说出一二。中超、CBA等超级IP所产生的价值自然不可替代,但单靠竞技体育和赛事来完成整个体育产业的升级换代并不现实。从体育到运动再到锻炼,“体育”的意义在逐渐扩大化,“小众垂直项目”完全可以和主流大项相得益彰,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但前提是我们需要对“小众垂直项目”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不是欧美流行的在中国就必须火爆,也不是用户数量非要达到和足篮球一个量级才能说明问题。关键是它对于体育文化的推动,对于人们参与运动的促进,对于运动消费的升级,这才是“小众垂直项目”在体育产业大环境下的命题。




点击下面蓝色字,获取更多资讯


萧深:做体育解说是怎样一种体验?


百年环法进军中国!新长征路上的自行车文化,需要先跨过这三道坎 | 萧深专栏


体育培训市场火了,棒球会成为下一个爆款吗?


供需关系伪命题,场馆属性难改变:线上场馆预定仍是难解困局 | 敖铭专栏


长按识别上图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体育职人梦工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