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穿什么运动品牌去相亲能不被Diss?

2018-01-23 ECO 体育产业生态圈

前一阵子,有关“阿里程序员穿特步鞋相亲被拒”的新闻甚嚣尘上,也由此展开了一波关于相亲真理问题的大讨论,无论是圈哥发布安踏破千亿港元,还是德尔惠破产的新闻下面,都有“穿这个品牌相亲示范会被Diss”的讨论。

于是,生态圈干脆发布了一波问卷,来探讨一下,究竟什么才是运动品牌不被Diss的坦途?


文/ 孙 柏山

编辑/ 郭 阳


相亲、品位与品牌的符号价值


想要讨论穿什么运动品牌相亲可以不被Diss,自然绕不开的是"品位"二字,谈到品位,笔者首先想聊一聊日本设计大师山本耀司与他那本经典之作《做衣服》中的观点。


号称"只给坏家伙们设计衣服"、"反时尚"的山本耀司,曾被称为日本时装设计界独一无二的存在。但这位顽固地老裁缝,在他回忆录《做衣服》中,温情地讲述起他个人的成长经历和艺术观念。


其中一段这样写到。在他少年所居的歌舞伎町,"家旁边有间公共电话亭,有一次我见到一个失足妇女模样的人在打电话。她只穿一件吊带裙,说话嗲声嗲气,似乎是在给客人打电话。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高跟鞋,和因为穿着高跟鞋而赫然隆起的小腿肌肉。"


"此后,我对高跟鞋一直抱有恐惧,甚至决定了我对女人的评价。因此在我的时装设计史当中,几乎很少见到可以搭配高跟鞋的设计。我一直认为女性穿着平底鞋自然地行走,才是最美的。"



其实并不止山本耀司,几乎每个人的审美,都是在童年、少年时期基本养成,并延续至以后的整个人生阶段,形成刻板印象。


然而,刻板印象也有正面、负面之分。目之所及的商业广告,目的也都是在消费者头脑中,不断植入其正面形象,以期形成思维定式。刻板印象惯性很大,先入为主、不假思索等等,为人们省却许多思考的成本。


在物化的社会中,由物而人的刻板印象,就更加普遍了。


相亲即是两陌生人初次见面,除了从衣着、谈吐,短时内很难从其他渠道体味到对方的"涵养"。另外,不管承认与否,商品及其价格也确实在承担着区分社会阶层的功能,并将之投射到消费者本人身上。


前不久,杭州某著名互联网公司(后被证实是阿里)的一名27岁程序员,因穿着特步牌运动鞋前去相亲,而被对方拒绝。网友们对这则社会新闻众说纷纭,一时间难有定论。


与此同时,体育行业的观察者们,则更加聚焦于无辜躺枪的特步品牌,其讨论的重点从"与国际大牌的差距"到"晋江体育产业的转型焦虑"等等,不一而足。


早在几年前,对于"大学生穿安踏、李宁、特步、匹克、361度等运动品牌到底low不low"的问题,网友们已广泛讨论。但生态圈记者发现,该讨论与上述相亲引发的运动品牌讨论内容,如出一辙,可见大家对于国产运动品牌的纠结,一直都没有变。



穿什么运动鞋去相亲不会被Diss?


法国著名批评家、结构主义思想家罗兰・巴尔特,在其名著《符号学原理》中,提出"能指、所指"概念。"能指",是事物本身;"所指",则是事物在人们心里的认知和想象。


在上述相亲的案例中,特步的"能指"是一双运动鞋,但它的"所指"就因人而异了,而这也是相亲男女双方在"特步运动鞋"这件事上的分歧所在:一个觉得特步不应该出现在相亲场合,另外一个则觉得完全没问题。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的特步与国产品牌……


这至少说明一个具体的问题,即特步运动鞋到底适不适合出现在双方的相亲场景?对此,生态圈用逆向的角度 ,调查"穿哪个运动品牌去相亲才不会被对方Diss"。


此次问卷的受访者大多是在校大学生,18岁至25岁年龄段占据6成,另有3成受访者在26岁至30岁年龄段。受访者的男女比例为六四开,男性居多。


本次问卷中,我们只简单提出两个问题:

其一,在20个运动鞋品牌中,穿哪些品牌去相亲不会被Diss?(可多选)

其二,运动鞋品牌被Diss与否的分界线大概在哪?


在第一个问题中,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穿着国际运动大牌去相亲将不被对方Diss。有64%的受访者将第一顺位投给了耐克,其余的较高投票率的品牌分别为:阿迪达斯(56%)、Jordan(51%)、安德玛(42%)、彪马(40%)。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问题中,只是简单展示品牌名称,而没有特别提及各品牌旗下的具体产品类型。在不考虑产品适用的情况下,品牌在受众头脑中形成的正面的刻板印象可见一斑。


此外,VANS(46%)、匡威(33%)、Asics(32%)、纽百伦(33%)、斯凯奇(18%),这几个主打运动休闲的品类,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受访者的认可。


相比之下,李宁、安踏、特步、361度、匹克、中国乔丹、鸿星尔克在上述问题中的投票率就大为不足了。但有趣的是,在该榜单中,国产老牌运动鞋"回力"却有23%的人,为其站队撑腰,可见其在受众心中还是有相当的情感共鸣。


问题一的具体数据表格



刻板印象背后,反映出国产运动品牌哪些问题?


在相亲场景中,运动品牌里的国产品牌不被报以期望,究其原因,大致在于我们的国货尽管在品质上进步不少,但仍为单一的运动场景所局限。一个可以在运动场景中以性价比胜出的国产品牌,置换到社交场景中,就难免有些露怯了。


这并不单单是品牌本身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是消费习惯与社会规则使然。


耐克阿迪们与安踏李宁们,以不同的品牌定位对标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者,消费能力自然有所差距。在物化社会中,商品的价格就是人群的分水岭,虽不能以此将人分出等级,但这确也是社会中的普遍现象。


这样两大因素共同催生了国产运动品牌在消费者头脑中的刻板印象。上述相亲新闻爆出,也有不少业内人士为特步集团、为国产运动品牌抱打不平,认为"中国制造"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廉价、低端、山寨的年代了,并号召"国货当自强"。此般心情可以理解,但用户的现实的逻辑是"不能因为你是国货就去买你的东西"、"不能因为你市值高就去买你的东西"……


当然,应该看到的是,无论是在消费升级方面,还是在体育、娱乐赞助方面,国产品牌也都进行着很多开拓。人们对赞助CBA的李宁,赞助冬奥会的安踏,赞助马拉松的特步,都很熟悉,也都愿意穿着它们的产品去运动,但运动之外,虽然各家也在积极签约娱乐明星,但在品牌情感的附加值上,与诸多国际大牌相比,国产运动品牌比之仍有一定差距。


前不久,安踏体育集团率先突破千亿港元市值,公司价值扶摇直上,但在一些消费者眼中,它的品牌形象仍停留在此前的刻板阶段。如何打破这种偏见,单靠一张光鲜亮丽的财务报表恐怕并不会奏效。国产运动品牌亟需在产品的设计上,在情感的输出上,在品牌矩阵的打造上,逐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不过,一个公司的市值可以管理,但消费者的情感还需要润物细无声。能够满足需求的产品,才会有持久的市场。若起码的需求都满足不了,消费者又凭什么跟你推心置腹沟通心意?久而久之,又如何期待消费者对你形成好的心理印象?


即便如此,我们还应看到,国产运动品牌的产品定位决定于公司的经营策略,盈利是首要目标。产品对标低收入人群,就难免被高收入人群看不上眼,这是供给与需求的市场规律。


↓实际上,安踏也对自身旗下品牌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划分

延伸阅读:率先突破千亿市值!安踏上市10年的身后名与眼前路


但在市场逐步发展的情况下,整个市场环境正在对国产运动品牌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与耐克、阿迪等大牌掰手腕,就将必然挺进中高端市场取而代之,也就是说,国产品牌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品牌升级"否则何谈千亿市值,何谈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通过上述相亲事件可以看出,在2018体育大年,国产运动品牌真的应该着重思考一下品牌输出的问题,认真的去做好"品牌升级"的工作。


延伸阅读:挺进千亿时代!一文读懂国产四大品牌财报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国外与国内运动品牌的竞争之下,追本溯源,国货要自尊、要自强,去做到品牌升级,把产品做好,才是唯一出路


在人心浮躁的当下,以特步为代表的脚踏实地努力发展的国内运动品牌,虽然可能还需要戴一段时间"low"这顶帽子,但在未来,如果能真正做好品牌升级等举措,国产运动品在未来有着更加绚烂夺目的机会。


在国产品牌的助力下,晋江已经成为中国体育产业的传奇所在


再回到上述运动品牌的相亲Diss问卷。从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来看,搭配好看、整洁干净,各获得30%的投票,其次才是国际大牌与国产品牌之分。


由此可见,虽然穿国产运动品牌被Diss的概率大一点,但搭配好看、整洁干净还是能够抵消这个负面因素的,这对于国产运动品牌和穿国牌去相亲的朋友,皆是机会!


点击下面蓝色字,获取更多资讯

你真的分得清五花八门的运动饮料吗?

因穿特步相亲被拒?拜托,特步正忙着比相亲更重要的事

宿命对决:阿迪 VS 耐克,世界杯品牌营销的三大战役

疯狂球鞋合约季大盘点:NBA正式进入Nike大一统时代?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生态圈官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