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个外国小伙儿,创办公益潮牌,立志为云南农村所有近视孩子免费提供眼镜

2016-08-23 查查 乐天行动派


▲ 两名推动社会变革的帅小伙儿(左为Sam,右为Andrew),为自己创办的中国第一个“公益潮牌”Mantra代言


2010年至201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生Sam Waldo(魏文杰)和波士顿学院毕业生Andrew Shirman(石安祝)作为“美丽中国”项目的首批教员,赴云南偏远山区执教两年。


他们发现,许多农村孩子因为缺乏眼科医生,或矫正视力的意识薄弱,甚至仅仅因为眼镜价格对当地家庭而言过于昂贵,而不得不面对日渐模糊的黑板。不少孩子备受近视困扰,不仅无法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更是日渐丧失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最终错失升学机会。



▲ 作为“美丽中国”项目的首批外国教员,Sam和Andrew在云南山区执教两年


在Sam和Andrew看来,只要为这些孩子提供合适的近视眼镜,就有可能改变孩子们的命运。2012年,两人联合发起公益组织“点亮眼睛”(Education in Sight), 致力于为更多受到视力困扰的农村孩子提供视力筛查和用眼卫生教育,并通过眼镜重新看清世界。当年,两人在一家名为Fundly的众筹网站是发起筹款,为“点亮眼睛”筹集了首批资金。


带着这笔钱,他们从镇上请来了专业的眼科医生,逐一为学校里的孩子进行视力检查。由于基础医疗条件较差,很多学生是第一次接受这样的视力检查,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视力模糊不是因为受到诅咒,而只是单纯的因屈光不正引发的近视。



▲ 接受专业视力检查的云南山区的孩子。这里的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


不少孩子被筛查出不同程度的近视,一些孩子还被发现患有弱视、眼球震颤、斜视、黄斑裂空、角膜白斑、眼外伤、先天性眼球发育不良等眼部疾病。最终,1644个孩子进行了视力筛查和爱眼培训,其中331名孩子戴上了免费的近视眼镜,他们眼里的视界再次变得清晰、明亮起来。


▲ 年轻的眼科医生也和孩子们打成一团



结束“美丽中国”的两年执教后,两人分别奔赴北京和波士顿工作。但他们对孩子们的牵挂,并未因为相隔千万公里而衰减。事实上,随着他们对中国农村孩子视力损坏的了解程度的增加,他们越发意识到问题的严峻程度,以及改变的可能性。




据“点亮眼睛”统计,受医疗条件、文化习俗、家庭经济条件等限制,云南农村约占总人数约14%的学生并没有进行视力矫正;在一些重点中学,近视率高达43%,与中国中部和沿海地区的城镇中学相近。


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国科学院和陕西师范大学REAP研究院在中国农村开展的调查,24%的农村孩子受到不同程度的近视困扰。考虑到中国农村学生基数为2.2亿人,至少有超过3000万的孩子存在视力问题。


国际上,有一家与“点亮眼睛”理念非常相似的非盈利机构Vision Spring(意为“视野春天”)。这家历史悠久的国际组织的使命就是在发展中国家普及眼镜。密歇根大学对该组织工作的跟踪研究表明,通过佩戴眼镜、矫正视力,发展中国家的民众可以提高35%的学习或工作效率,月均收入水平也将提高20%。



▲ 
不少孩子在矫正视力后惊呼:世界原来还是如此清晰!


事实证明,Sam和Andrew的行动已经改变了一些孩子的命运。本来已经被当地老师“放弃”的学生,在戴上眼镜后又逐渐捡起功课,成绩排名也慢慢上升了。当然,眼镜本身并不能施展什么神奇的魔法,只不过恰好对症下药。




在今年六月刚刚结束的高考中,“点亮眼睛”频频收到捷报。第一批获得免费眼镜的孩子里,不少人获得了录取通知书,其中曹鸿更是被以分数高著称的昆明医科大学录取。




不过两个帅小伙儿也有遗憾。Andrew至今记得,在云南支教的第一年,班里有一位班级排名第八的学生,本来成绩优异,颇有领导力,但因视力逐渐下降,不仅学习成绩下降,也变得越来越调皮、好动,在课堂上常常表现出不安。这名孩子最终在13岁时辍学,仅仅完成初一课程。



▲ 农村孩子的近视问题已呈现低龄化,但未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


2014年,在一家新加坡企业承诺资助项目的情况下,两人辞去工作,全职专心投入到“点亮眼睛”的工作中。他们立下宏愿:要在2020年前,为云南农村所有有需要的孩子提供免费的近视眼镜。


仅四年时间,“点亮眼睛”已经拿出令人振奋的成绩单。自2012年创办以来,该机构已累计为超过10万名云南农村学生提供视力健康知识培训和筛查,并为超过1.6万名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了免费眼镜。截至2015年底,他们的工作覆盖了香格里拉全市21所中小学,为1522名孩子配上了适合他们视力水平的近视眼镜。



▲ 
孩子们在挑选自己喜欢的镜框


 

随着项目点滚雪球般的增长,筹资压力也越来越大。最初承诺全力资助项目的企业,并没有履行他们的诺言。令人寒心的是,该企业CSR部门派人拍了几段宣传视频后,就中止了项目资助。这给“点亮眼睛”的现金流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机构甚至拿不出钱支付给孩子们订制的几千副眼镜的款项。最终不得不靠朋友接济,东拼西凑,才凑足了钱。另一些企业家和捐资机构,虽然认同“点亮眼睛”的工作,却只愿定项捐赠给孩子们的眼镜费用。人员工资、差旅费用和办公室租金等固定支出无人认捐,使得机构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也延缓了项目的推进计划。


募款环境不尽如人意,资金来源不稳定,捐赠理念落后……在这样的背景下,“点亮眼睛”迈出了与众不同的一步。与其四处向金主化缘,不如尝试用创新的方式,自己“造血”!


受到近年火遍全球的美国休闲布鞋品牌Tom’s和眼镜电商Waby Parker的“买一捐一”模式的启发,Sam在2015年牵头创办了可能是中国第一个“公益潮牌”——Mantra。所谓Mantra,就是“信念”。在官方宣传里,Mantra被定义为人们的处事原则和生存之道。他们还发起了一场“Find Your Mantra”的消费倡议,希望人们可以带着目标、善念、乐观、好奇心和快乐去生活。


▲ Mantra打出了“Buy One, Give One”的口号,意为“买一副墨镜,送出一副眼镜”


和“点亮眼睛”的公益机构属性不同,Mantra是个彻彻底底的社会企业。Mantra 承诺,每卖出一副墨镜,就向有需要的孩子捐赠一副眼镜。历经长时间的筹备,Mantra网店于2016年5月正式上线。



▲ 
Mantra亮相北京年轻潮人聚集的创意市集,大受欢迎


令人惊叹的是,Mantra出售的墨镜定价堪称“低廉”,尤其是考虑到每副墨镜360元的售价里还包含了捐赠一副眼镜的成本。但这些墨镜并没有因为定价不高或出生公益而降低产品质量和设计标准。



 大受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的欢迎。Sam和Andrew希望,“买一捐一”的模式能够让更多中国人参与进来,解决本国的农村教育问题


这个名字和产品都非常酷炫的新兴品牌,不仅请来了屡获赞誉的澳大利亚设计师,以云南的人文山水为灵感,设计出“洱海晚霞”、“大理古城”、“梯田春意”、“卡瓦格博峰”等富有诗意而个性十足的时尚墨镜;还配备了从美国采购回精挑细选的可防护UV400洗漱的顶级偏光镜片。在生产环节,墨镜交由位于深圳环保工厂的匠人“手作”,制作过程遵循环保原则,不产生废料。




Mantra要做的是酷炫、质量上乘、价格公道、又富有社会价值的公益产品。


5月以来,Mantra墨镜已经亮相于北京和上海的许多创意市集,并大受潮流青年的喜爱。在6月份在云南COART艺术现场的创意市集上,来参加音乐单元的莫西子诗和他的乐队成员也造访了Mantra的摊位,自己掏钱买下了炫酷的墨镜。



▲ 莫西子诗乐队的长发彝族吉他手小西,购买了“Yi-Lectric /彝族-英雄款“Mantra墨镜


可以说,从筹钱配眼镜,到挣钱卖眼镜,“点亮眼睛“完成了从单纯的公益项目到社会创新的完美转型。“买一捐一”的消费模式,不仅为公益项目打开了获得可持续的、稳定的资金来源通道,也为普通消费者提供了参与公益的窗口。



▲ Mantra发起消费升级倡议,为潮流加上善念


多赢的局面由此形成:消费者获得了独一无二的潮流产品和参与社会变革的机会、需要眼镜的孩子重获清晰视界、“点亮眼睛”拓宽了筹资渠道。长远看来,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受益于此:民众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意味着社会普遍劳动力素质的提升,这将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在2016年6月6日“世界爱眼日”,又有一批孩子接受了视力检查和爱眼教育


两名年轻人的努力,已经得到了国际认可。2012年,“点亮眼睛”斩获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颁发的“非盈利商业计划奖”,这是全球公益创业领域最高级别的奖项之一。2016年7月,Mantra还参加了在墨西哥举行的全球社会创新者大会(Global Innovation Mexico)。


 

六年的中国公益经历,四年多的扎实工作,留下了不少珍贵的一手数据。据“点亮眼睛”统计:2016年上半年,在项目开展的4个县的119所农村学校里,有5525名患有近视的孩子。他们此前未接受诊断,也没有因视力衰弱而佩戴眼镜。这些孩子占到全部学生的14%。换言之,在每100个农村孩子中,就有14个近视的孩子需要眼镜。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支持,他们仍将继续处于模糊的视界中,无法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此外,还有0.5%的孩子,由于身处边远山区,缺乏相关的知识和医疗条件,错过了弱视矫正的黄金时间。国际数据显示,每1000个孩子中,就有4个人因为各种各样的眼部疾病而遭遇视力低下,甚至失明。




孩子们说,日落和星空都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希望他们能够更清楚地欣赏这世上的美丽景致。


距离2020年,还有四年时间。“点亮眼睛”和Mantra团队仍在为最初设立的愿景而努力。他们能够如愿为云南农村的所有有需要的孩子提供眼镜吗?或许,你的一次购买就能让他们的理想更快一些实现。期待你也加入到Mantra的用户社区,用消费促进变革。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网店。)



本文作者查查,前媒体从业者,关注社会创新。



推荐阅读


才让多吉:为了孩子能在乡村学校体面地生活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近期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