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抑郁
今天推送的“乐天行动派”曾在黑暗中与抑郁抗争,但病愈之后,他开始研究抑郁症,他想搞清这个折磨他半年之久的怪病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要把自己的心得告知同病者,让他们少走弯路。从出版《渡过》,到创办“渡过”公众号,再到出版《渡过2》,记录了财新传媒编委张进四年来在防治抑郁症领域学习、思考和实践的演进。
希望张进的故事,能够帮助更多人——渡过抑郁。
“你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渡过2》题记
(一)
2011年下半年,没有任何预兆,抑郁症不知不觉袭来。失眠、头疼、情绪低落、记忆力变差、思维速度、效率下降……所有的症状一个不拉地先后来报到了。坚持咬牙工作到2012年3月,终于不堪重负,轰然倒下,开始了长达半年的治疗历程。
当时,我自己及身边,没有一个人懂抑郁症。完全不同于其他疾病的诡异体验,瞬间击倒了我。被疾病裹胁着,我度过了长达半年的病程。
那是一段黑暗的岁月。是无知而非疾病,构成了对生命的巨大恐惧。最初,我拒绝承认自己得了抑郁症,排斥看病,尝试中医,采用朋友提供了“秘方”,喝了近一个月的汤药,最终无效;而后又把希望寄托在心理治疗上,找过三位心理医生,当然也无效;最好走投无路,只好去医院,不幸又被误诊——我得的其实不是抑郁症,而是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这和抑郁症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病。
诊断错了,用药当然不可能有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病情越来越重。绝望中换了一位医生,这位医生考虑到我治疗半年毫无效果,怀疑我是双相,换了药,采用试错的方法进行治疗。
那时,在经历了半年的折腾后,我对治疗已经完全没有信心。只是因为还不愿放弃,只能以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坚持吃药。但是,突然之间,奇迹发生了:在换药的第19天时,用药突然见效,一天之内,我霍然而愈,所有症状消失体力、脑力、精力完全恢复,以为自己“病好了”。
后来知道,其实那不是“好了”,而是转相了。药物确实见效,但这并非治愈,而是从双相的抑郁相转为躁狂相。幸而医生经验丰富,立刻识别出这是转相,当机立断,调整药物,在三天内停了抗抑郁药,采用专门针对双相的情绪稳定剂,从此治疗方案稳定至今。
从病愈那一刻起,出于对疾病的好奇,也出于责任心,我开始研究抑郁症,想搞清楚折磨了我半年之久的怪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并要把我的心得告知同病者,让他们少走弯路。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篇文章写于2012年8月28日。我以《地狱归来》为题,简略地记载了我从患病到治疗见效的过程。接下来,我“急用先学”,首先想搞清楚,治疗为何会突然见效,于是把我用过的11种药,它们的化学结构、适应症、不良反应、毒理药理,挨个研究了一遍;由此延伸到抑郁症的病理知识;同时阅读大量病例,增加感性认识。
再后来,当零散习得的知识断片逐渐交汇,构成一张网络后,我找来大专院校的精神科教材,系统学习了一遍;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利用双休日,到安定医院我的主治医生的诊室,旁听医生看病,如何问诊,开什么药。有看不懂的,再回去查书;我还会追出诊室,要到患者的电话,过些天再电话问患者,吃了药效果怎么样。
在初步了解了抑郁症药物治疗的知识后,我接着把注意力转向了学习心理学。但是心理学比精神医学难学得多。心理学实在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我曾经做过一个比喻:精神医学就像是一座高山,尽管这座山很高、很险,但它是能够看得见、确定存在的。你只要瞄准目标,坚定不移地往上爬,总能爬到山顶。心理学则不同,它就像海面上的冰山,是漂浮不定的,你很难对它准确定位;而且它露出海面的只是一部分,水面下大部分深不可测,让你无从把握。
好在记者职业也给我提供了便利。我把抑郁症作为报道选题,从生物学到心理学广泛进行采访。就这样,个人体验、学习体会、采访所得,结合在一起,我开始系统地撰写文章。
这些文章传播出去后,渐渐有很多患者及家属慕名找我咨询。千奇百怪的病例扩大了我的视野,在为患者提供咨询的过程中,我真切地悟到,为什么说抑郁症是一种“特异性”疾病,为什么治疗这么困难。
为患者咨询让我感受到价值的实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至高的快乐,也为我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和方向。很多时候,我是为了解答患者的提问而学习。
于是,从2012年8月到2015年3月,在本职工作之余,我边学习、边采访、边接受咨询,陆陆续续写成了一系列以抑郁症为主题的文章,包括个人体验、对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我和患者交流的故事等等。2005年9月,以此为基础,我出版了我的第一本著作——《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
《渡过》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叫《他渡》,中篇叫《自渡》,下篇叫《渡人》。《他渡》,指现代医学对患者的拯救,即患者要相信科学,直面现实,勇于看病吃药;但是,“他渡”又不是孤立的,抑郁症是一种身心疾病,现代医学只能临床治愈抑郁症,要彻底治愈,还需要以内心的力量,修复心灵深处的伤口;“渡人”的意义则在于,接受患者的咨询,为他们提供帮助,一是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他渡”和“自渡”的要义,同时这又是一个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这是一个非常诱人的精神体验。
(二)
《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于2015年9月20日上架。对这本书,起先我并没有寄予太高期望。于我而言,只是把零散的文章,获得一个集合的物质形态而已。
没想到,反响超出我的预期。
好评首先来自精神科医生,这从专业层面给了我信心。回龙观医院庞宇副院长、刘静副书记来短信表示肯定;一位素不相识的广东精神科医生,自费购置了10本书,送给自己的患者看。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读者的好评。有一个读者来信,短短一句话:
“很久想哭哭不出来了。看了您的书,我泪流满面。谢谢您!!”
好像是在“豆瓣”上,还看到一则短评:
“断断续续的,张进的《渡过》一书将将看完。其间数度落泪,因为身受所以感同。其中一篇作者告诉来咨询的女生:‘以后再有人说你不坚强,你不要听,不要信!你很坚强!你一个人在黑暗中熬了5年,没有人比你更坚强了。’眼泪瞬间就下来了。”
还有一位读者,在我的博客页面留言,提到一件事:他的妈妈患老年抑郁症,他和家人把《渡过》做成录音,放给妈妈听,希望能有用处。
2015年10月18日,因《渡过》这本书,我被评为2015“健康中国年度10大风尚人物”。
到今年9月,《渡过》出版一年,加印7次,发行量已接近5万册。
(三)
伴随着《渡过》的出版,有朋友建议,应该再办一个公号,更广泛地传播书的内容。于是,2016年10月,我建了一个以抑郁症为主题的公号。在“开篇的话”中,我写到:“因应我的新书《渡过》出版,本微信公众号正式开通,且与书同名,旨在科普抑郁症知识,记录有价值的病例。真实原创,知行合一,自渡渡人。”
最初,公号上都是我一个人的文章。直到有一天,收到一位患者的信。她是一位大学生,曾经找我咨询,在我的帮助下,逐渐痊愈。在给我的信中,她叙述了自己这一年的经历和自己的感悟。
读了她的来信,我觉得她的治愈经历,可以给其他患者以信心。就征求她的意见,可否编成一篇文章发表?她欣然允诺,甚至勇敢地表示可用真名。于是,公号上发出了第一篇来稿:《曾经以为我的世界就这么坍塌,现在看来只是新的开始》。
没想到,这篇文章在读者中引起了共鸣。一天之内,患者信息不断。我突发奇想:既然这么多患者愿意分享他们的感想经历,何不约他们写稿呢?
我想起我的一位患者朋友,她的丈夫患抑郁症,在她的眼前坠楼。半年过去了,她仍然陷于深深的内疚、自责中。我和她断断续续交流已有很久,彼此信任。我问她,是否愿意把她的经历、想法写一写?对其他人会有用的。
她答:“愿意,但我从来没有写过文章啊。”我鼓励她:“没事,你只要把你的经历、想法记下来就行。怎么想就怎么写,完全不用考虑是在写文章。”
几天后,打开邮箱,她的文章跳了出来。我看了看,回信告诉她:感受太多,事情太少;细节要多一点,越细越好,至于感受,纯粹个人情绪化的,不要太多。
就这样来回修改几次,文章丰满了许多。我正式开始编稿,字斟句酌。修改的地方,都请她确认。最终定题为:《丈夫抑郁离世,一位妻子的悔恨和反思》。
文章发出后,好评无数。我向她表示感谢,给她发了个100元红包作为稿费。她谢绝了。她说:“这次写作,我对自己像外科手术一样的剖析”;“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心灵的梳理和情绪的释放,我更深刻地了解了我自己”;“只能放下过去,面对未来”。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后来,我总结了一下初学者如何学习写作的想法,发在朋友圈:
“你就把写文章当成说话,怎么想就怎么说。先把想说的录下来,整理成文字;再分段落、分层次;再加开头、结尾;再修改字词。那落在纸上的就是文章。”
始料未及地,约读者写稿,给他们改稿,给我带来很多乐趣。很多患者,一辈子都没有写过和发表过文章。我想,我干新闻28年,当编辑16年,一直都是带我的记者们写稿。现在,就算用我多年所学,来回馈社会吧。
(四)
自今年春节后“渡过”从我个人小天地,转为公众平台始,工人出版社的编辑们就考虑把公号文章出版成书,编辑工作同步展开。至5月上旬,已经积攒了一大批文章。优中选优,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幻象”,是患者诉说疾病感受;中篇“光明”,是患者交流康复经验;下篇“知行”,是医生、咨询师、专家记录案例,科普知识。
书名,定名为《渡过2》。它的主旨,我想,其副标题“接纳是最好的治愈” 已经点明了——“与命运和解,与真实相遇 ;接纳自己,知行合一”。
未来多年,我会一直走在这条路上。
本文作者张进
财新传媒编委,《渡过》作者,“渡过”公众号创办者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近期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