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打工春晚:高手在民间
春节前夕,在各种公司年会的觥筹交错中,可能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在北京郊区皮村有这样一场特殊的春晚。70多位业余演员,在一个没有灯光舞美、没有取暖设备的简陋剧场里举办给打工者的春节晚会,至今已经是第六年。今年有200多位观众前来参加,崔永元再次担任晚会的主持人。对于中国3亿多流动农民工来说,这是一场极具象征意义的活动,打工者们用自己创作的歌曲、舞蹈、诗歌和话剧表达着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和他们对身份认同以及美好未来的渴求。
辞旧迎新之际,很多公司召开年会,员工身穿华服,出入五星酒店。
2017年1月15日,在远离北京城市中心的皮村,也举行了一场“劳者歌其事”的盛典。没有专业的演员,没有灯光舞美,甚至没有任何取暖设备,在工人自己搭建的“新工人剧场”,200多位观众和70多位演员,在寒冷的屋子里抱团取暖。
观众和演员在冰天雪地抱团取暖(本文图片均由赵晗拍摄)
“打工春晚”于2012年由社会组织“北京工友之家”发起,至今已举办了六届,包括今年在内,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主持了其中四届。
崔永元第四次主持打工春晚,搭档是同心实验学校校长沈金华
北京工友之家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社会公共服务机构,致力于打工者群体的社会、文化、教育、权益维护及其生活状况的促进与改善;提倡互助合作、团结友爱、立足社区、奉献社区。
崔永元说,他参加过那么多晚会,唯独喜欢打工春晚。打工春晚的另一位“粉丝”,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卜卫也说,打工春晚“接地气”。
卜卫统计了过去六届春晚的共计111个节目,发现其中倡导劳工价值表现劳工生活的占38%;表现对家乡思念和兄弟姐妹情谊的占24%;关注工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占29%。
在这样的晚会上,不会只有讴歌和强装的“正能量”,有的是真情,是勇气,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观众会看到眼泪,会留下眼泪,表演者表达的却不是悲情,他们也不需要同情。
今年的十五个节目个个精彩。开场舞由皮村的打工子弟学校——同心实验学校的舞蹈班孩子出演。
打工子弟舞蹈表演
在70多位演员中,有即将离京的“非京籍”学生,有深圳富士康工人,有打工诗人,有在矿井下工作十余年的音乐奇才,有经历异地恋的流动一代,有呼吁关注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拐卖的民谣歌手,有表现女性生活和诉求的女工文艺队,还有洗车工、瓦工、家政工……
他们的背后,是中国流动的3亿农民工。打工者无论在城市工作多少年,也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平等的机会和福利。有学者将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处境称为“半城市化”,或“伪城市化”。就像一个人的一只脚在门里,一只脚在门外。
在打工春晚上,我们可以看到新一代打工者对在城市安家的憧憬。
歌曲《如果可以的话》由五角星乐队出演。他们是来自深圳富士康的工人。工厂旁边有一条臭水沟,是富士康的排污管。乐队主唱张峰索性带领乐队举办了“臭水沟音乐节”。
张峰说:“我们就像臭水沟里的水一样,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也是很年轻的,但最后像污水一样被排出来了,没人关心,人家捂着鼻子走过去,但我们确确实实就在那里,我们想发出自己的声音。”
张峰在歌中唱着:“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在深圳安一个家/叫上我的爸妈好好地生活在这里啊/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在深圳生一个娃/陪着他欢笑陪着他长大。”唱出的,是一个劳动者再正常不过的诉求。
在2015年打工春晚上,四个打工子弟朗诵的诗歌《北京,我来了》令人动容。崔永元当即和他们约定,下一年的春晚孩子们还要来,要朗诵《北京,我爱你》。2017年春晚,这四个孩子朗诵的却是《再见了,北京》。
四个“非京籍”孩子诗朗诵,他们马上要离开北京回老家上学
自2014年开始,北京执行严格的教育控人政策。许多随父母打工的“非京籍”学生不得不离开出生地北京,只身返回陌生的老家当留守儿童。
在《北京,我来了》中,孩子们这样朗诵:
北京 我来了
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
爸爸的行囊中
只有他赖以生存的工具
北京 我来了
在这里 留下我童年的足迹
在这里 有值得我眷恋的东西在这里 我能感觉到我的存在
不管你爱不爱我 我在这里……
两年后的今天,孩子们在《再见了,北京》中,不得不这样说:
再见了 北京
我没有什么礼物留给你
我的书包里
只有人教版的教科书和文具
再见了 北京
我呱呱坠地出生在你的怀里
爸妈从此叫我“京京”
爬行 站立 行走……
这里留下我成长的足迹
再见了 北京
我把那张为我量身定做的名片还给你
上面写着——
“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再见了 北京
离京的列车已徐徐开启
我要大声地和你说:
北京 我爱你……
在今年的节目中,长达15分钟的女性主题剧《红》令人印象深刻。这是一个跨地区、跨机构、集体创作的节目,表现了深圳工厂女工、北京流动妈妈等不同女性群体的共同诉求。
《红》的剧本由深圳绿色蔷薇女工的原创。深圳市绿色蔷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一家专门服务女工及流动儿童的社工中心。绿色蔷薇用文化形式倡导女工权益,促进女工主动与社会进行对话。
《红》的演员来自木兰文艺队、绿色蔷薇女工文艺队、九野、重D音等
《红》剧的叙述者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自幼遭受了诸多因性别不平等造成的不公待遇,她默默隐忍着歧视以及外界加诸女性的期望和枷锁,不停地为旁人牺牲。
“我得带孩子;我要做家务;孩子生病了,我要带他去医院;为了养他,我还要外出打工;孩子想上学,我还得去上环、节扎!”
最终,向往蓝天和自由的她,终于挣脱了束缚,甚至敢于做“不完美的妈妈”,“不要牺牲,不要伟大”。
女工们唱到:“不完美不万能的妈妈/你有你喜欢的事/给自己放个假/背着行囊远行吧/妈妈只是生活中的一个身份/不是一生的标签/女人也可以不做妈妈/工作中散发着光彩与才华……”
在之后的表演中,很多观众听到《劳动者的诉说》时,流下热泪。朗诵者是皮村文学小组成员,诗歌均由他们创作。其中,小海是一名电子厂装配工,玉林是一名制鞋工,王春玉是洗车工,范雨素是家政女工,徐良园是挖桩工,郭福来是建筑工。
劳动者的诉说
他们一起朗诵着:“我们是普通的劳动者/我们同在北京打工/只因家乡还不富裕/只因孩子尚未长大/只因父母日渐衰老/我们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为我们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洗车工王春玉,用诗歌表达他的辛苦:“冰凉的水泡烂了我的手脚/酷暑严寒挑战着我的体格/夏天一身水/冬天满身冰”,但他的心里却乐呵,因为“经过清洗的汽车,焕然一新/行驶成首都北京一道靓丽的景色”。
而家政工范素雨则在每天凌晨两点哭泣。她抱着雇主的孩子,想念老家不到一岁的稚女。
诗歌的最后,六人一起朗诵:“收获装满沉甸甸的背囊/回到家又把城市牵挂/为了家乡的富裕/为了城市的繁华/苦点、累点算什么/流血流汗我们悄悄地擦”。
当天,北京的最高气温不过零度。工棚虽有欢歌笑语,却越来越冷。相信最冷的是小伟,他如今可是直播网红,穿着短袖来表演健身绝活。
小伟名叫石神伟,来自湖北,今年24岁,是一位建筑工人,平时在干活之余喜欢在工地上练习健身。后来,他在工地上复杂的训练动作视频在网络爆红,他自己取名为“搬砖小伟”。
崔永元问小伟,工资如何,直播收入如何,小伟一一作答,数字令人生羡。他把钱都好好存了起来,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健身房。
有人奇怪,每日在工地上工作10个小时,小伟哪里来的力气去健身?小伟的答案很简单:做自己喜欢的事,积极生活。
由于场地所限和天气过冷,小伟并未施展所有高超技艺
打工春晚结束后,演员和工友纷纷离开北京,有的返乡准备过年。参加演出的工友多是请假来京,日后还要加班加点补上工时。
故乡,是每个外出打工的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让我们用打工诗人唐以洪的诗歌《退着回到故乡》 ,祝福每一位归途中的打工者:
从北京退到南京
从东莞退到西宁
从拥挤退到空阔
从轰鸣退到寂静
退到泥土、草木
从工厂退到工地
从机器退到螺丝
从工号退到名字
从衰老退到年少
从衰老退到青春年少
从衰老退到青春年少
故乡依然很远
是一只走失的草鞋
再从年少继续后退
退,继续退
退,继续退
退到母亲的身体里
那里没有荣辱
那里没有贵贱
那里没有城乡
没有泪水
那里没有贫穷
那里没有富贵
相遇的 都是亲人
本文作者:赵晗
自由撰稿人,曾供职于财新传媒和《纽约时报》中文网。公号:刻真(ID:BeAuthentic)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近期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