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5万元,你会留港吗?
香港特区政府2022年底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一年时间已吸引近7万份申请,约55000份获批,超过40000名申请者抵港。
据最新调查,约半数申请人已就业,月入中位数达5万元(港币,下同)。
抢人容易守人难,月薪5万之后会留下来吗?这是香港下一步的挑战。
劳工及福利局去年11月对高才通签证抵港超过6个月的约5000位申请人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得悉43%已定居香港,余下近九成计划在一年内移居香港。
调查显示54%的申请人已就业,主要投身金融服务(31%)、创新及资讯科技(18%)和商贸(17%)等行业,并从事管理及专业工作。其余的正计划求职或创业。
从这一数据看,既是情理之中,也有担忧之处。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吸引的自然是金融服务领域的人才,因此三成投身金融不是太意外。
从高才通的高校名单,内地理工科学校占比较高便可洞悉港府抢创科人才的用心。因此,从事创科领域的人才不到两成,或是下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
此前,香港中通社记者访问了三位因不同原因申请计划的内地人才,他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在深圳一家股份制银行从事信贷管理的力科(化名),是最早一批申请“高才通”的人士。2022年年底,他从朋友圈首次得知该计划。行动力极强的他,迅速着手申请,不到一星期就获批。
香港金融业的就业前景吸引了力科。“例如香港大型会计事务所不仅提供评估服务,还参与多种跨境交易。”然而,力科发现香港职场不太认可内地经验,投递履历有如进行冷门推销,多次被心仪的企业拒绝。经过3个月的投递、面试、等待,他最终获得了香港一家小银行的产品经理岗位。
另一名受访者威威(化名)有着不同的经验。他在内地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担任部门财务管理,拥有海外大学的会计学位和8年工作经验。他来港后的两个月,投递了超过三百份简历,但尚未找到合适的工作。“其实也是有一些offer,包括无数份保险岗位的邀约,还有一些企业的会计岗,提供的薪水比预期差距较大,所以还想再找找”。
谈及为何坚持留港发展,威威表示,在内地大型互联网企业工作的员工,不少都符合“高才通”的申请条件。大家中午吃饭经常都在聊“高才通”或“优才”的申请,都想多一个选择。因为内地职场实在太“卷”了,香港职场要友好的多,大家边界感也比较清晰。
然而,并非所有获批“高才通”的人都会坚持留在香港。出生在深圳的魏同学,去年拿到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并已经获批“高才通“计划。一心想成为软件工程师的他,却发现香港类似的岗位不仅很少,而且收入偏低。“想了想,我还是留在国外或是直接回深圳会比较合适。”
三位受访者都希望特区政府能提供更多支持,不仅是帮助外地人才了解香港的就业市场,包括行业平均工资和人力短缺的情况,也希望协助香港企业更好地认识内地人才。
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提出,近日会有十多家重点企业与引进办签署意向书,连同首批的三十家,预计未来数年合共会为香港创造约一万三千个职位。
有岗位才会有人来。不难看到,特区政府也正在努力为入境的人才寻找更多合适的岗位。从去年政府“抢企业”的成绩来看,不少落户的都是创科产业,也有生物制药产业,这些企业均表示会在香港展开招聘。
财政预算案还提到,劳工及福利局会在今年年中检讨相关安排,确保措施具竞争力及有效应对人力需要。
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创会会长尚海龙近日接受媒体访问时便建议,藉助新港人的“人口血液”,丰富香港的业界形态。在职业层面,他希望内地的医生、律师可以在香港取得从业资格。
在创业方面,高才通计划带来了处于黄金年龄的中端及高端人才,可以创立香港原本匮乏的环保、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相比引入内地重点企业落户香港,对本港来说更像是一种“存量增长”,有助于结构性经济转型。
留人有招,特区政府给予了不少家属签证便利。最新的撤销楼市调控措施,也相当于是给予有意在香港居住的人才,扎根这座城市的动力之一。
毕竟,住房在香港一直是老大难,若能在居住、教育等方面让高端人才安心,那么留下来的人才会更有共同为香港打拼的决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
《通说》
▽
香港中国通讯社出品
▽
更多好看新闻,请点击二维码,
下载“香港中通社”APP,
玩转全球华人华侨圈最大的中文互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