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归说 | 陈墨:最接近金庸精神内核的人物是杨过

日谈公园 日谈公园 2021-01-15

VOL.07



陈墨:最接近金庸精神内核的人物是杨过

主播|李志明    嘉宾|陈墨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金庸研究学者陈墨老师,曾著有“评金庸系列”十三本书籍,是国内知名的“金庸专家”。本次陈墨老师做客《说归说》,和主持人李叔一起聊聊我们熟知的金庸和我们未知的金庸。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笑傲江湖》和《天龙八部》各自包含着什么样的隐喻?不戒和不可不戒二人,是怎样的社会符号?金庸先生的十五部作品,与他的个人经历有何对照关系?作为金庸研究学者,为何陈墨会认为金庸本人并不是金庸作品集合格的修订者?他又是因何婉拒为金庸作传,留下长久的遗憾?





Song List



OP:Hye Jin Chun,辛小玲 - 菊花泪

ED:周华健-江湖笑



在蜻蜓FM的APP上搜索“日谈专享”,或者扫描海报中二维码 ,半价购买音频节目《陈墨说金庸》。



 / 精彩片段 /


郭襄与灭绝


李叔:郭襄遍布神州找杨过的踪迹,最后却没找到,因此心灰意冷,出家为尼。我读到这里的时候,产生了一个不寒而栗的想法:如果像郭襄这样铭心刻骨地爱过一个人,最后却这个人的踪迹却完全消失了,那么她会不会因此入魔呢?


紧接着,我想到了灭绝师太,因为她是从峨眉这一派传下来的。如果她就是郭襄的话,那就太残忍了。


陈墨:你能把郭襄和灭绝师太联系到一起,这是十分了不起的。灭绝师太就在郭襄的延长线上。但是对于郭襄,我不太愿意去做这样的推测。


第一是因为郭襄是永远的十六岁,你不能对一个十六岁的孩子下任何判断,十六岁有无限的可能性。


第二个,郭襄是这世间少有的具有灵性的人,人的灵性是人类自我拯救的唯一因素。





武侠的哲学


李叔:您看了这么多年的金庸,写了这么多年的金庸,您觉得如果把金庸的作品跟他的个人经历去做一个对照的话,是可以按照哪几个阶段来划分的?


陈墨:要研究金庸小说,肯定是要把作者的经历考虑进去。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这些东西自然是一个研究的课题。


最重要的一段经历,就是1959年金庸从长城影片公司离开之后,独立创办《明报》。这件事对金庸的小说创作来讲,是非常重大的一个转折点。


金庸先生离开了《大公报》,离开了长城电影公司,变成了独立的报人之后,他迎来了一次解放,所以他在《明报》创刊号上连载了《神雕侠侣》这部小说。


《神雕侠侣》其实也是金庸小说、金庸思想和精神的一次革命,一次彻底的解脱,因为武侠小说的元价值就是集体主义——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才是侠义,郭靖就是这种侠义。


但是到《神雕侠侣》的时候,金庸第一次把个人主义、个人的情怀、个人的情感、个人的意志和个人的尊严放在比集体价值更重要的位置,这是一次价值观念的突破。


个人主义也意味着对传统礼教的反抗,郭靖相当于杨过的精神父亲,因此金庸就安排了杨过跟郭靖之间的代际冲突,也可以说是父子冲突。


再比如说郭靖和黄蓉对“师生恋”所体现出的礼教大防观念,其实是正确的,在传统社会中是天经地义的。如果没有礼教大防,没有社会规范,那这个社会就无法被称为社会。


只不过咱们的思维非常简单,那边是对的,这边必然就错了;但是在金庸看来,那个是对的,这个也可以是对的。集体主义是对的,个人主义也是对的,它们的冲突只是特殊情境当中的一个选择而已。在《神雕侠侣》的最后,杨过跟郭靖并肩携手,一起保卫襄阳。这说明个人主义并不是不管集体了,只不过是个人优先而已。





独立报人


李叔:那等于说从《射雕英雄传》到《神雕侠侣》,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实际上跟金庸从《大公报》到《明报》这个过程是密切关联的?


陈墨:没错,因为《神雕侠侣》就是《明报》创刊号的创业作。《明报》创办第一天,金庸就开始登载《神雕侠侣》,如果金庸没有自己的《明报》,《神雕侠侣》能不能在《大公报》《新晚报》或者其他报纸上连载下去,这要画一个小小的问号;即使能够在其他报纸上登,《神雕侠侣》的写法会不会还是现在这个样子,这也要画一个小小的问号。


后来我跟梁羽生先生聊天的时候谈到,梁先生和金庸先生的才华是可以并肩的,在某些方面梁先生可能会超过金庸先生,他的大学毕竟更完整,金庸先生的大学不太完整,他被退学了。


但是他不如金庸先生的有几点,其中一点就是独立思考的勇气和能力。


梁羽生先生的才华和学识一点都不亚于金庸先生,但是他没有那么大的独立性,他一直在香港左派的套子里,难以突破。金庸先生在性格上独立的能力、勇气都要优于梁先生。梁先生一开始很不服气,后来我说服了他,梁先生承认,“这个我比不上他。”


因为当时很多人也劝梁先生,“你有那么多稿费,为什么不自己去办个报。”他就说他做不到,他也不愿意去,因为实际上他在《大公报》更受重用。


梁先生1949年进《大公报》的时候,金庸是他的考官。但是两三年以后,梁先生就成了《大公报》的社评委员会的委员——属于主笔之一了,而金庸还是一个普通编辑。后来梁羽生在《大公报》独立编版也比金庸要早,所以罗孚先生的《新晚报》要开武侠小说专栏,也是先找梁羽生,第二年才找金庸。


梁先生和《大公报》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本身也影响了他自己的写作,所以他在独立性上是无法与金庸相比的。因此我说1959年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金庸办了《明报》以后,你在他的小说当中就能看到,金庸作为一个报人、一个媒体人,他对现实社会的关切经常会影响到小说创作。


金庸先生一边是一个武侠作家,另一边是一个媒体人,一个有独立性、有良知、有责任感的传媒人。




嘉宾介绍


 


陈墨


金庸研究学者。1982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文学系。目前担任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副会长。著有“评金庸系列”十三本,另有《海外新武侠小说论》《细读神雕:问世间情为何物》《武侠文宗:金庸小传》《中国武侠电影论》《中国武侠电影史》等,自2003年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开始,担任张纪中版金庸剧文学顾问。




“说归说”往期节目列表 /


董宝石:《野狼disco》是对失败者的拥抱

庄卉家 :从气味的角度去看人类文明

王瑞芸:当代艺术的基本面貌是脏乱差

张湛:在哈佛读博士没觉得苦,我美死了

班宇:这些年的感受是,人在故乡里漂泊

杨照:《史记》是为权力边缘者留下记录



日光集市持续上新,敬请关注

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或扫码购买往期产品



“说归说”是日谈公园出品的一档文化访谈音频节目,由资深媒体人李志明主持,让谈话回归谈话,寻求更真实的情感和更真实的思考。

投稿&商务合作请发邮件至

 ritangongyuan@qq.com

- - - - - - - - - - -

录音、剪辑 / 李叔 Mokie  文案、编辑 / tyou

设计 / 杨火锅   音频后期、上传 / 张博


点击“阅读原文”收听本期节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