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通抗疫情,全民总动员(三十六)遇到疑似病人怎么办?看看这位村医教科书的操作!

健康南通 2022-01-15


“我能大难不死,是你第一时间叫我隔离;发热后,又是你送我到发热门诊。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10日中午,如东县栟茶镇竹园村17组徐某康复出院回到家中,对乡村医生沈志相,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喷好消毒液之后,就洗手。”沈志相给徐某送来了消毒液和喷壶,一边消毒,一边教他方法。临走时再三叮嘱:“在医学观察的14天里,你不得出去,只能在警戒线内活动。”徐某连连点头。

徐某是我市第二批3名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之一。“那天他来量体温,有发热症状,我没让他回家,做好防护,直接送他去了定点医院。

沈志相的精准防护,有效阻断了疫情的二次传播。


第一时间居家隔离


徐某是一名木工,在武汉从事建筑业,1月17日返乡。

“你是从武汉回来的,根据国家防控疫情扩散的相关规定,从今天起,实行14天的居家隔离。”1月23日,沈志相与村干部一起,登门为徐某落实防疫措施。拉起警戒线,张贴温馨提示。隔离期间,每天上下午,沈志相给他打电话,督促他量体温,报告测量结果。

“由于隔离及时,才没有造成更多的村民与徐某接触,避免了病毒传播。”竹园村党总支书记冯小利告诉记者,与徐某直接接触的只有13名直系亲属,徐某确诊后,这些人分别采取了隔离措施。

“口罩罩住了病毒传播。”沈志相说,1月23日上午,徐某到村卫生室测量体温时没戴口罩,沈志相立即责令他把口罩戴上。下午,徐某担心发热,而测量结果体温并不高,去栟茶中心卫生院发热门诊测量,也戴着口罩。


艺高胆大亲自送医

“密切关注他(徐某)的体温。”沈志相每天盯着徐某体温变化。

“刚才,我的体温是37.8℃。”1月25日上午九点刚过,徐某报来测量结果。“你刚才有没有喝开水?”徐某告诉沈志相:“喝了开水的。”“过一个小时,你再量一下。”沈志相叮嘱徐某。

“一个小时后,徐某在电话里告诉我,体温37.6℃。”沈志相一听,意识到徐某疑似新冠肺炎,当即告诉徐某:“我马上来接你,送你去栟茶中心卫生院发热门诊。”“你在家里把口罩戴好,头盔戴起来,穿上晴雨服……”沈志相又补充一句。

跨上电动车,来到徐某家里,徐某的女儿发动了轿车,准备送父亲。“今天是正月初一,你不认识门诊的医生,还是我去。”立即制止的沈志相明白,万一徐某的女儿已感染病毒,外出就会传染给更多的人。

坐上沈志相的电动车,徐某来到栟茶镇中心卫生院一测体温,结果是:37.9℃。当天下午,120将他送到如东县人民医院诊治。1月27日确诊后,送到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救治。

“你的胆子真大,60多岁了,不怕感染呀。”邻居张建忠得知沈志相送医的消息试图劝阻他。“我的防护工作做到位,不会感染的。让她女儿送医,去了到处找人,反而因为接触的人多,造成更多的传播。”沈志相处置果断,令每一个村民叹服。


呼吁村民严防死守

“1月25日中午,送医回来,我和卫生室的其他3名医生就实行了隔离措施,不在家里,而是在卫生室,隔着玻璃为村民服务,一直没有离开疫情防控一线。”沈志相说。

得知武汉回来的2组村民蔡某对居家隔离抵触情绪大,拒不量体温。沈志相立即向村干部反馈,村党总支书记冯小利、村委会主任周庆赶去磨嘴皮子:“这是非常时期,每天量两次体温,是党和政府关心你的身体健康……”经过耐心劝说,蔡某每天自觉地向村卫生室报告体温。

“防止疫情扩散需要每一个环节的人守土尽职,不失一着,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把疫区回来的人,及时排查出来,做到早隔离、早发现、早治疗。”当过5年兵、从事乡村医生工作41年的沈志相说。

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竹园村7名村干部和13名网格员挨家挨户排查,一户不漏、一人不缺。全村共有14人从湖北返乡,还有4人经过武汉,除4人超过14天不需要隔离之外,其余都在第一时间隔离,实施医学观察。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没有局外人,每个村民都要加入到疫情防控队伍中来。”沈志相说,村里6只大喇叭及时把政府防控疫情的通告精神送到千家万户,第一时间动员教育村民严格遵守,才把疫情传播阻断在第一线。

“开始村里不少人恐慌,这几天,除了湖北之外,各个省市发病率持续下降,不少村民又放松警惕。疫情没有解除,绝不可掉以轻心,病毒这个敌人在暗处,我们在明处,务必一防到底。”沈志相每天都在引导村民保持清醒的头脑。

来源:通发布


南通抗疫情,全民总动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