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梁皇宝忏》卷一 上
《梁皇宝忏》佛光山唱诵1
戒定真香
戒定真香,焚起沖天上,弟子虔誠,爇在金爐放,頃刻氤氲,即遍滿十方,昔日耶輸,免難消災障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三称)
忏仪:
恭闻。梁皇启建。弥勒题名。志公集华藏之玄文。群经录诸佛之圣号。大集沙门。宏宣忏法。忏文感梦于梁朝。瑞气腾辉于武帝。由是耿耿金光不昧。皎皎宝焰芬芳。郁郁香烟熏内阙。重重花蘂耀王宫。青霄云裏。天人现报体之端严。白玉阶前。郗氏脱蟒身之苦难。以此消灾。灾消吉至。因兹灭罪。罪灭福生。乃破暗之明灯。真救病之妙药。恩沾九有。德被四生。忏之功德。赞莫能穷。兹者。忏文肇启。仰叩普贤行王。运想香花。供养十方调御。欲严清净之忏坛。先诵秘密之章句。要祈善果以周隆。必使罪花而凋谢。仰叩洪慈。大彰灵应。
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 (三称)
有一菩萨。结跏趺坐。名曰普贤。身白玉色。
五十种光。五十种色。以为项光。身诸毛孔。
流出金光。其金光端。无量化佛。诸化菩萨。
以为眷属。安详徐步。雨大宝花。至行者前。
其象开口。於象牙上。诸池玉女。鼓乐弦歌。
其声微妙。赞叹大乘。一实之道。行者见已。
欢喜敬礼。复更读诵。甚深经典。遍礼十方。
无量化佛。礼多宝佛塔。及释迦牟尼。
并礼普贤。诸大菩萨。发是誓愿。
若我宿福。应见普贤。
愿尊者遍吉。示我色身。
南无普贤菩萨(十称)
一切恭敬 :
一心顶礼十方法界常住佛 一拜
一心顶礼十方法界常住法 一拜
一心顶礼十方法界常住僧 一拜
(是诸众等。各各胡跪。严持香花。如法供养。十方法界三宝。)
愿此香花遍十方。以为微妙光明台。
诸天音乐天宝香。诸天肴膳天宝衣。
不可思议妙法尘。一一尘出一切尘。
一一尘出一切法。旋转无碍互庄严。
遍至十方三宝前。十方法界三宝前。
悉有我身修供养。一一皆悉遍法界。
彼彼无杂无障碍。尽未来际作佛事。
普熏法界诸众生。蒙熏皆发菩提心。
同入无生证佛智
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
尊法诸菩萨。缘觉声闻众。及一切天仙。
以起光明台。过於无边界。无边佛土中。
受用作佛事。普熏诸众生。皆发菩提心。
南无宝檀华菩萨摩诃萨 (3称)
(容颜甚奇妙。光明照十方。
我适曾供养。今复还亲近。
圣主天中王。迦陵频伽声。
哀闵众生者。我等今敬礼。)
恭闻:
一体化身.普应十方国土.
一音说法.声闻三界人天.
一切无碍人.皆从一道一门而出生死海.
一乘圆顿教.皆因一相一味而证涅槃山.
随机似月印千江.应物如春回大地.
偏缘法界.普坐道场.
希道眼以证知.鉴凡情之微悃.
奉为今辰求忏……等.启建慈悲道场忏法.兹当第一卷入坛缘起.我诸众等端恪一心.肃清三业 依科演梵.烧香散花.供养十方三宝.称唱诸佛洪名.五体投地以归依.发露忏除诸业障.切念(消灾)众等自从无始以来.至于今日.因迷一性.理昧一乘.一翳在眼时.空花乱坠.一沤于起处.幻海波翻.一真三昧乖违.一点无明恣纵.意含三毒.业造万端.开尘劳八万之门.起烦恼百千之障耽荒欲境.如狂象之无钩.追逐妄缘.似飞蛾而赴火.罪若丘山之积.业如沧海之深.既微少于善根.恐难逃于恶果.
今则依勤在念.悛革于心.外托胜缘.内怀惭愧.集此现前清众.披阅忏悔灵文.仗千佛之威光.洗多生之罪垢.我愿如斯.佛必哀怜.仰叩洪慈.冥熏加被.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间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启运慈悲道场忏法.一心归命三世诸佛.(2称)
南无过去毗婆尸佛 (一拜)
南无尸弃佛 (一拜)
南无毗舍浮佛 (一拜)
南无拘留孙佛 (一拜)
南无拘那含牟尼佛 (一拜)
南无迦叶佛 (一拜)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
南无当来弥勒尊佛 (一拜)
(一支香结束时)真言:
离婆离婆帝.求诃求诃帝.陀罗尼帝.尼诃啰帝.
毗黎你帝.摩诃伽帝.真陵乾帝.莎婆诃.
补缺真言:南谟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苏怛拏,吽。泼抹拏,娑婆诃
———————————————————
(第二支香)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3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立此慈悲道场四字,乃因梦感。弥勒世尊,既慈隆即世,悲臻(zhēn 至;达到)后劫,依事题名,弗敢移易。承此念力,欲守护三宝,令魔隐蔽,摧伏自大增上慢者。未种善根者今当令种,已种善根者今令增长。若计有所得、住诸见者,皆悉令发舍离之心。乐小法者令不疑大法,乐大法者令生欢喜。又此慈悲诸善中王,一切众生所皈依处,如日照昼如月照夜,为人眼目为人导师。为人父母,为人兄弟,同皈道场,为真知识。慈悲之亲重于血肉,世世相随虽死不离,故目等心,标号如上。
今日道场,幽显大众,立此忏法并发大心,有十二大因缘,何等十二?一者愿化六道,心无限齐。二者为报慈恩,功无限齐。三者愿以此善力,令诸众生受佛禁戒,不起犯心。四者以此善力,令诸众生于诸尊长不起慢心。五者以此善力,令诸众生在所生处不起恚心。六者以此善力,令诸众生于他身色不起嫉心。七者以此善力,令诸众生于内外法不起悭心。八者以此善力,令诸众生凡所修福不为自身,悉为一切无覆护者。九者以此善力,令诸众生不为自身,行四摄法。十者以此善力,令诸众生见有孤独幽系疾病,起救济心,令得安乐。十一者以此善力,若有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受者而摄受之。十二者以此善力,令诸众生在所生处恒自忆念,发菩提心,令菩提心相续不断。仰愿幽显凡圣大众,同加覆护同加摄受,令某等所悔清净所愿成就,等诸佛心同诸佛愿,六道四生皆悉随从,满菩提愿。
归依三宝第一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宜各人人起觉悟意,念世无常形不久住,少壮必衰,勿恃容姿自处污行,万物无常皆当归死,天上天下谁能留者?年少颜色肌肤鲜泽,气息香洁,是非身保,人生合会必归磨灭,生老病死至来无期,谁当为我却除之者?灾害卒至不可得脱,一切贵贱因此死已,身体膨胀臭不可闻,空爱惜之于事何益?若非勤行胜业无由出离。某等自惟形同朝露,命速西光,生世贫乏,无德可称。智无大人神圣之明,识无圣人洞彻之照,言无忠和仁善之美,行无进退高下之节。谬立斯志劳倦仁者,仰屈大众惭惧交心,既法席有期,追恋无及。从此一别,愿各努力专意朝夕亲奉供养,勤加精进唯是为快。仰愿大众各秉其心,被忍辱铠(kǎi)入深法门。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宜各殷重起勇猛心、不放逸心、安住心、大心、胜心、大慈悲心、乐善心、欢喜心、报恩心、度一切心、守护一切心、救护一切心、同菩萨心、等如来心,一心至意五体投地,奉为国王帝主、土地人民、父母师长、上中下座、善恶知识、诸天诸仙、护世四王、主善罚恶、守护持咒、五方龙王、龙神八部,广及十方无穷无尽含灵抱识、水陆空界一切众生,
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
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
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何故应须皈依三宝?诸佛菩萨有无限齐大悲度脱世间,有无限齐大慈安慰世间,念一切众生犹如一子,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作善事利益一切,誓灭众生三毒之火,教化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众生不得佛誓不取正觉,以是义故应须皈依。又复诸佛慈念众生过于父母,经言父母念儿慈止一世,佛念众生慈心无尽;又父母见子背恩违义,心生恚恨慈心薄少,诸佛菩萨慈心不尔,见此众生悲心益重,乃至入于无间地狱大火轮中,代诸众生受无量苦,是知诸佛、诸大菩萨慈念众生过于父母。而诸众生无明覆慧烦恼覆心,于佛菩萨不知归向,说法教化亦不信受,乃至粗言起于诽谤,未曾发心念诸佛恩,以不信故堕在地狱、饿鬼、畜生诸恶道中,遍历三途受无量苦,罪毕得出暂生人间,诸根不具以自庄严,无禅定水无智慧力,如是等障由无信心。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不信之罪众罪之上,能令行人长不见佛。相与今日,各自慷慨折意挫情,生增上心起惭愧意,稽颡(jī sǎnɡ叩头、磕头)求哀忏悔往罪。业累既尽表里俱净,然后运想入归信门。若不起如是心、运如是意,直恐隔绝障滞难通,一失斯向冥然无返,岂得不人人五体投地如大山崩,一心归信无复疑想!某等今日以诸佛菩萨慈悲心力,始蒙觉悟深生惭愧,已作之罪愿乞除灭,未作之罪不敢复造,从今已去至于菩提,起坚固信不复退转。舍此身命,若生地狱道、若生饿鬼道、若生畜生道、若生人道、若生天道,于三界中若受男身、若受女身、若受非男非女等身、若大若小若升若降,受诸迫恼难堪难忍,誓不以苦故退失今日信心,宁于千劫万劫受种种苦,誓不以苦故退失今日信心。仰愿诸佛、大地菩萨同加救护同加摄受,令某等信心坚固,等诸佛心同诸佛愿,众魔外道所不能坏。相与至心,等一痛切,五体投地,
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
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
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善摄心听。夫人天幻惑世界虚假,由其幻惑非真,则无实果;虚假浮脆,则迁变无穷。无实果故,所以久滞生死之流;迁变改故,所以长泛爱苦之海。如是众生,圣所悲念。故悲华经云:菩萨成佛,各有本愿。释迦不现长年促为短寿,悲此众生变化俄顷长沦苦海不得出离,故在此土救诸弊恶,教有刚强苦切之言,不舍于苦而度众生,未尝不以善法方便弘济益之心。所以三昧经言:诸佛心者,是大慈悲。慈悲所缘,缘苦众生。若见众生受苦恼时,如箭入心如破眼目,见已悲泣心无暂安,欲拔其苦令得安乐。又诸佛等智其化是均,至于释迦偏称勇猛,以能忍苦度脱众生。当知本师慈恩实重,能于苦恼众生之中,说种种语利益一切。我等今日不蒙解脱,进不闻一音之旨,退不睹双树潜辉,良由业障念与悲隔。相与今日,起悲恋心,以悲恋如来故,善心浓厚。既在苦中忆如来恩,呜咽懊恼惭颜哽动,等一痛切,五体投地,至心奉为国王帝主、土地人民、父母师长、信施檀越、善恶知识、诸天诸仙、聪明正直、天地虚空、护世四王、主善罚恶、守护持咒、五方龙王、龙神八部,广及十方无穷无尽一切众生,
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
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
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
相与胡跪合掌,心念口言作如是说:
诸佛大圣尊 觉法无不尽 天人无上师 是故为皈依
一切法常住 清净修多罗 能除身心病 是故为皈依
大地诸菩萨 无着四沙门 能救一切苦 是故为皈依
三宝护世间 我今头面礼 六道诸众生 今尽为皈依
慈悲覆一切 皆令得安乐 哀悯众生者 我等共皈依
五体投地,各自念言:仰愿十方一切三宝以慈悲力、本愿力、大神通力、不思议力、无量自在力、度脱众生力、覆护众生力、安慰众生力令诸众生皆悉觉悟,知某等今日为其皈依三宝,以此功德力令诸众生各得所愿。若在诸天诸仙中者令尽诸漏,若在阿修罗中舍骄慢习,若在人道无复众苦,若在地狱、饿鬼、畜生道者即得免离。又复今日若闻三宝名及与不闻,以佛神力令诸众生尽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同诸菩萨俱登正觉。
断疑第二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一心谛听。夫因果影响感应相生,必然之道,理无差舛(chàchuǎn差错),而诸众生业行不纯善恶迭用,以业不纯所以报有精粗。或贵或贱,或善或恶,其事匪一参差万品。既有参差不了本行,以不了故疑惑乱起。或言精进奉戒应得长生而见短命,屠杀之人应见促龄而反延寿,清廉之士应招富足而见贫苦,贪盗之人应见困踬(kùn zhì困顿阻厄;受挫折)而更丰饶。如此疑惑,人谁无念,而不知往业植因所致。如般若所明:若有读诵此经为人轻贱者,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销灭。而诸众生所以不能深信经语有此疑者,皆由无明惑故妄起颠倒。又不信三界内是苦三界外是乐,每染世间皆言是乐。若言乐者,何意于中复生苦受?饮食过度便成疾疹,气息喘迫鼓胀绞痛;又至衣服,弥见忧劳,寒得絺绤(zhǐ xì葛布的统称)则恩薄念浅,热见重裘(qiú 毛皮制成的衣服)则苦恼已深,若言是乐何意生恼?故知饮食衣服真非是乐。又言眷属以为乐者,则应长相欢娱歌笑无极,何意俄尔无常倏(shū忽然)焉而逝,适有今无向在今灭,号天叩地肝心寸断。又不能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衔悲相送直至穷山,执手长离一辞万劫。诸如此者其苦无量,众生迷见谓其是乐,出世乐因皆言是苦。或见进啖(dàn 吃)蔬涩(口感不滑、味不好)节身时食,去其轻软习粪扫衣,皆言是等强自困苦,不知此业是解脱道。或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经行礼拜诵习之人翘勤(qiào qín)不懈,皆言是苦,不知是等修出世心。脱有疾病死亡之日便起疑心,终日役(yì 使唤,驱使)此心形无时暂止,人之气力何以堪此?若不勤劳岂当致困,徒丧身命于事无益。或复自秉其说理实如之,不知推果寻因妄构此惑。若遇善知识,则其惑可除;遇恶知识,则其愚更甚。因疑惑故堕三恶道,在恶道中悔何所及?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凡有此疑,因缘无量。且疑惑习气,出三界外尚未能尽,况在今形云何顿去?此生不断后世复增。大众相与方涉长途自行苦行,当依佛语如教修行,不得疑惑辞于劳倦。诸佛圣人所以得出生死度于彼岸者,良由积善之功,故得无碍自在解脱。我等今日未离生死已自可悲,何容贪住此恶世中?今者幸得四大未衰五福康悆(yù舒适),游行动转去来适意,而不努力,复欲何待?过去一生已不见谛,今生空掷(zhì)复无所证,于未来世以何济度?拊(fǔ)臆论心,实悲情抱。大众今日唯应劝课,努力勤修,不得复言:且宜消息,圣道长远一朝难办。如是一朝还复一朝,何时当得所作已办?今或因诵经坐禅勤行苦行有小疾病,便言诵习勤苦所致,而不自知不作此形早应终亡,因此行故得至今日。且四大增损疾病是常,乃至老死不可得避。人生世间会归磨灭,若欲得道当依佛语,违而得者无有是处。一切众生违佛语故,所以轮转三途,备婴(缠绕之意)众苦。若如佛语都无休息,勤于诸法如救头燃,勿使一生无所得也。相与人人等一痛切,五体投地如大山崩,奉为有识神已来至于今日经生父母、历劫亲缘、和尚阿阇黎、同坛尊证、上中下座、信施檀越、善恶知识、诸天诸仙、护世四王、主善罚恶、守护持咒、五方龙王、龙神八部、广及十方无穷无尽一切众生皈依世间大慈悲父:
南无弥勒佛 南无维卫佛 南无式弃佛 南无随叶佛 南无拘留秦佛 南无拘那含佛 南无迦叶佛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无边身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分享此文的功德皆悉回向给各位读者及转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