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文明——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系列学术研讨圆满落幕
▾
4月15日,由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博物馆主办,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艺术史学研究中心承办的“艺术与文明——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系列学术研讨活动圆满收官。本次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十几位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结合正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展览,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
中国美术学院杨振宇教授担任研讨会的学术总召集人,并和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项目中方负责人褚馨女士共同担任学术主持。
本次系列研讨活动是基于上海博物馆于2023年1月17日至5月7日举办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展开。英国国家美术馆成立于1824年,代表了英国收藏的一个新时代。本次展览历经两年多的精心筹备,是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大展第二个展览,展出英国国家美术馆馆藏波提切利、拉斐尔、提香、伦勃朗、莫奈、梵高等50位欧洲顶级艺术巨匠代表作52件,通过八个单元的串联,完整呈现从文艺复兴至19世纪后印象派的发展脉络,是“一部浓缩的欧洲美术简史”。自开展至今,展期过半,观众量居高不下,预约一票难求。如何帮助广大观众与美术爱好者在展厅欣赏之余更好地理解作品?如何让广大观众拓展视野,充分理解西方美术史的一些发展脉络?如何使这次难得的“社会大美育”课堂更充分地发挥美育教化作用?
本次论坛旨在通过艺术促进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增益我们居此世界的亲密与信任,不断激发出我们身心深处的教养之功。18位与会专家在3场主题论坛中通过讨论当代情境中的城市文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艺术史研究与文明之关系、从文艺复兴到现代以来的艺术发展等诸多论题,分享各自思想的能量。
为了使更多观众能够在欣赏展览之余充分拓展学术视野,本次论坛全程采用网络直播的形式,听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直播以及回放,并且能够十分便捷地与学者专家在线交流,极大拉近了学术与公众之间的距离,收到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好评。许多听众在直播弹幕中留言表示听过本次论坛之后对作品产生了更深入的了解,会去上博二刷、三刷本次展览。
视频:第一场学术研讨会集锦
3月25日,首场学术研讨会举行,主题是“博物馆与城市文明”。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江教授做主旨发言。他高度评价了此次展览,提出一个好的博物馆,一个有影响的展览,是城市文化的刻度,也是一代人的心灵刻度。许江结合其2007年参访英国国家美术馆的经历,以及国内近年来涌现的好馆好展,重申美术馆、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性。
作为这次珍藏展的总策划,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从上海博物馆的发展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关联出发,结合上博近年推出的“何以中国”、“对话世界”以及“百物看中国”展览系列以及“大博物馆计划”,讲述如何从城市精神品格中汲取能量,丰富城市文化品牌内涵,赋能城市未来发展,让博物馆不折不扣成为照亮民心的城市文明灯塔。
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CAMLab]副主任吕晨晨女士做了题为《数字洞天、时空、认知与博物馆范式转型》的报告,介绍和分享了CAMLab所做的各种探索,讲述数字时代博物馆在虚拟时空、文化认知、世界对话与数字生态等方面的范式转型。
密西根大学荣休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包华石[Martin J.Powers]用中文做了发言,引用大量中外美术史中经典作品图像,揭示中国和西方贵族社会和后贵族时代中艺术的不同功用。
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国美协《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尚辉先生通过本展作品,结合当下国内美术创作现状,廓清并强调了再现性绘画的造型与空间并不停留于再现的真实性这个浅显认识,区分了再现性绘画与照片图像有关真实的巨大差异。
苏州博物馆谢晓婷馆长则以苏州博物馆为例,结合具体展览,讨论了博物馆如何通过自身调整演进来推动文明的发展,博物馆工作者又应该如何以开阔的文化视野来进行作品展示,并强调了博物馆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视频:第二场学术研讨会集锦
4月8日,论坛第二场举行,主题是“艺术展览和艺术史”。中国美术学院曹意强教授特撰文《艺术欣赏与三种艺术史》,讨论纸面艺术史、学院艺术史、博物馆艺术史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重点论及博物馆艺术史对于培养艺术欣赏力与理解艺术发展的重要作用。
英国国家美术馆前馆长尼古拉斯·彭尼[Nicholas Penny]爵士是一位拉斐尔研究专家,他结合正在上博展出的《加瓦圣母》展开比较,充分阐述拉斐尔的创作理念,进而思考博物馆收藏与作为学科的艺术史之间、艺术史与各种特展、艺术史与摄影等复制技术之间的关系。
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刘伟冬教授提出很少有作品是专门为博物馆而创作的,每一幅作品都有其原始的阅读语境,而博物馆把数以万计的各种各类的美术作品集中到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空间里按照某种观念或标准展出。这一个悖论对当代博物馆的建设提出了诸多挑战。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军教授通过对正在国博展出的“盛世修典”中的作品《野墅平林图》与《湖天春色图》,进行图像的细读和文本考辨,讨论二者之间的可能关系,对一种跨文化的交流做了论述。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教授则通过作品意义的讨论,阐述作品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时代的传播所派生出来的各种意义,个人经验在艺术的意义生成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展览也将成为艺术意义生成的重要环节。
视频:第三场学术研讨会集锦
4月15日,举行“从文艺复兴到现代的艺术”第三场论坛。中国美术学院范景中教授对本次展览中卡纳莱托的作品《威尼斯:城堡区圣伯多禄圣殿》进行了深入解读。卡纳莱托生平文献资料稀少,但他创作有大量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城市风景作品。他的城市景观画体现出极其丰富的文明信息和技术观念。也正是通过卡纳莱托的作品,“威尼斯共和国”的形象传播到了整个世界。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朱青生教授生动分享了他1992年第一次在英国国家美术馆看到梵高的《向日葵》这一张作品时候的感受,讨论现代艺术和古典艺术之间的某种不相容,以及这种体验和感受对于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提醒,指出看展经验是如何强烈地影响到我们对于艺术作品和艺术史的判断。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教授则围绕“欲望”这一关键词,选取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艺术中,艺术大师的诸多代表作品,从视觉文化角度进行图像分析,通过艺术与哲学的互动来探索视觉艺术、生命欲望和社会权力之间的关系,对照着上博的这次展览,她也尝试着构建一部自己的艺术史,分享自己看画的经验。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陈平教授将本次展览中的52件作品评述为一部欧洲四个多世纪的浓缩版绘画史,一部以贡布里希“制图术”为中心的绘画历史,展览呈现出从梅西那开始到梵高的一代代大师,将透视法、明暗法、赋色法向前推进。
复旦大学艺术哲学系主任沈语冰教授在发言中提出,欧洲的现代绘画一般被理解为“现代生活的绘画”,不过其意义远不止于此。现代绘画不仅涉及主题上的现代生活,更关系到有别于传统社会的现代社会机制和视觉机制。他具体以马奈的作品为例,探讨他所理解的那种特殊知觉展示的现代性。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孔令伟教授则通过中国早期油画史上广东外销画家“林呱”与西方画家钱纳利之间的渊源,探究十九世纪中国外销画背后隐藏的是英国学院派肖像画传统,阐述一个很早就已经发生的文明之间交流与对话的历史现象。
本次系列研讨得到了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的关注与支持,广大观众热情参与,在看展之余,大家有机会聆听来自海内外专家学者的研讨分享,相互之间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对话与交流,既拓展了学术视野,又能更好理解作品。通过艺术,提升和完善我们生活的品质,这正是中国美术学院与上海博物馆携手举办“艺术与文明——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系列学术研讨的初衷与抱负。
供稿丨中国美术学院
初审丨褚馨、石维尘
终审丨汤世芬
版权声明
上海博物馆(微信号:上海博物馆)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博物馆”版权信息。敬谢!
联系电话:021-63723500